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温总理必将毫发无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温总理必将毫发无损!   
吴耐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3/06
文章: 1164

经验值: 54086


文章标题: [转帖]温总理必将毫发无损! (882 reads)      时间: 2012-10-30 周二, 上午2:33

作者:吴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转自《多维新闻网》 作者:牛泪

《纽约时报》报道了温家自温入阁担任副总理以来建立的错综复杂的商业关系网络,得出温家控制资产将近27亿美元的报道。因为这个消息足够震撼,爆料时间又恰好选在薄熙来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十八大召开之前,惹得很多人都把脑袋伸进来,想看看事情真相到底如何,看看温家会不会因此倒霉。

更夸张的说法有两种:一是中央成立一个调查小组要调查‘《纽约时报》事件’;二是温家宝主动向中央建议,请中央调查关于其家人贪腐的相关传闻。后一种说法甚至臆想了来自中共高层“消息人士”的说法,说什么温公开承诺若涉贪腐愿接受公审云云!

老牛认为这两个说法都是“意淫”,都是在刷卡“消费”温家宝和他的家人。只要对中共高层政治运作方式稍有了解,就应该知道这两种说法根本不可能发生。

首先,中央根本不会成立什么调查小组去调查所谓‘《纽约时报》事件’,这个事对中央来说也不能称之为一个“事件”!

对类似新闻爆料,中共早已司空见惯,形成了心理定势和一整套惯性动作:能阻止发布的尽量阻止发布,阻止不了的话就透过外交部否认并将之归结为污蔑抹黑,然后就是进行网络封锁和敏感词设置,禁止此类消息进入中国,禁止人们讨论此事,成立调查小组神马的事情是断无可能的!

从去年以来,媒体先后曝光过薄瓜瓜在海外奢靡生活、曝光过习近平家人经商事宜、曝光过温家宝家族敛财新闻,在前两件事情上中央都没有成立调查小组,都任由事件随时间自然冷却,为何单单要在温家宝的事情上成立调查小组呢?有谁愚蠢到居然相信中央会为此成立一个专门调查小组去调查《纽约时报》啊?

其次,温家宝本人向中央建议,请中央调查《纽约时报》关于其家人贪腐的相关报道说法更是扯淡的离谱!

自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记者招待会上将相关报道定性为“抹黑中国”和“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开始,在中共高层的政治思维中,有关《纽约时报》新闻报道已经成为“过去式”,接下来要做就是封锁互联网讨论和搜索引擎,禁止国内相关讨论形成气候,如此而已!

温是经过“六四”淬炼过来的人,他很清楚赵紫阳是怎么倒下的。赵紫阳在“六四”后下台,除了得罪邓小平,还有一个诱因就是提出让中央调查有关自己儿子倒卖彩电的传闻,提出了要“普查”所有领导人子女倒卖批文及经商贪腐情况的建议,结果犯了众怒,墙倒众人推。

所以对《纽约时报》的爆料新闻,温家上计是置之不理,任由“雨打风吹去”,任由时间消磨印记;中计是透过外交部向《纽约时报》进行交涉抗议,展示一下姿态;下计是直接向《纽约时报》发律师函,和《纽约时报》打官司,追究对方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对其他媒体发声明什么的并不可取,至于主动提请中央调查的传闻,大家更是可以将之放置脑后,这种授人以柄的事情是断然不会发生的!

对官员亲属子女经商情况、高层各家的真实家底,高层内部彼此心知肚明,若真要查起来,干净的恐怕没有几个!就算总理本人两袖清风,谁又敢保证他的家属子女也会像他本人那样清白干净呢?换了是你,你会傻到在自己都没把握的情况下主动请中央成立调查组来调查自己的家属近亲吗?你们知道不知道一旦启动相关调查对一个党的高级官员来说意味着什么?

除了上述两个明显离谱的传闻,有西媒还认为《纽约时报》的爆料将严重冲击中国政局,甚至会影响到十八大人事布局云云。老牛认为这些说法都是不懂中共政治的表现。对中共而言,《纽约时报》的报道根本不构成“冲击”,也影响不了中共十大人事布局,更丝毫影响不到温家宝的政治前途,对温的家人也不能构成实质影响。

近亲家属利用官员影响力经商敛财在党内是个公开秘密,是个普遍存在的不容否认的残酷事实,有很多官员的近亲家属都是透过这种方式聚敛了海量财富。在这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事情上,各家有着共同利益,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谁先打破这个默契,等待他的必然是整个官僚体系的反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共在反贪腐和公开官员家庭财产的事情上才会底气不足,缺乏魄力,一直不敢正面回答媒体或民众的质疑。

以公开官员家庭财产为例,中国贪腐如此严重,但一个经过全球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反贪腐措施,舆论各界呼吁了二十多年却就是推行不下去,为什么?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将原因归结为缺乏社会诚信体系和信息统计体系,中央党校下属的《学习时报》更是以多种因素为借口,将官员财产公示事宜一竿子支到十年之后,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

作者:吴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吴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203131 seconds ] :: [ 3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