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看了莫言《蛙》谈谈计划生育和不孕不育 |
 |
jiajia-mail
加入时间: 2011/07/14 文章: 730
经验值: 23128
|
|
|
作者:jiajia-mail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忙着忙着不忘跟风,这两天坚持读《蛙》。很不错的小说,尽显人生的残酷和矛盾。作为被计划着生育出来的头拨人,在前20年里似乎没听说有人对此质疑。小品《超生游击队》尽情的讽刺挖苦超生者,让观众在他们的狼狈和滑稽中哈哈大笑,其间绝无半点同情的声音。现在想来,这真是成功的洗脑,好像这事儿根本无需论证,完全是天经地义的真理。
自从看了“中山水寒”之类文章,琢磨了一下,结论是我完全赞成这项基本国策。(汗一个,除了这,我国还有什么国策算是基本的?改革开放是什么来着?)中国人多吗?看看国土面积,看看那些只有世界人均几分之一的XX资源占有量,看看1,400,000,000这个数字,看看每年净增的人口相当于哪个国家,再不行随便找个上下班时间街上转转。。。
至于怎么减,有说因为如今生育意愿已经很低根本不需要再控制,马上就要大降特降;有说不应该惩罚超生的而应该奖励只生一个。当然还有种说法是,中国人口并不多,干嘛要减,应该鼓励生育才对。
我无意于评论这些说法,我支持计生的重要原因是它的一个副产品:中国女性在短短二三十年里生存境遇大大改善。今年某名牌工科大学史上第一次新生中女生比男生多,评论一般说因为女生更适应应试教育神马的,但是——再适合考试的人也没办法赢一场参加不了的考试。不知道恢复高考那年男女生比例是怎样,我有个阿姨文革前一两年考的中国科大,她说班上只有两个女生。30多年就从人数悬殊到平分秋色甚至女生太多,这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多数传统中国家庭,教育资源并不是偏向男性,而是没给女儿留任何机会。
天涯里有个叫八卦的板块,有次在上面看到网友们讨论计划生育,有一个回帖说,我当然赞成了,要是没有计生政策,则这个专门发布明星丑闻的板块根本不会有——八卦女们全都关在工厂里打工供兄弟上学/结婚,哪有机会坐办公室里上网闲聊?这悲哀的说法或许有偏激之处,但完全可能发生。
当然啦,教育背景和今后发展并不完全划等号,高考也确实需要变革。但不管怎么说,能够获得参与竞争的资格总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此外,计生实施手段我也觉得残忍血腥,深恶痛绝。最后,鄙视那些不考虑养育只管乱生的无良父母。
==================================================================
《蛙》的后半部描写了娘娘庙的旺盛香火和泥娃娃的热卖。这绝对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别说不让生二孩,现在太多夫妻生一个都困难。早几年前也不知是问题没那么严重还是大家遮遮掩掩,最近几年一群人开聊不孕不育的场面越来越常见。什么激素啊黄体酮啊精子数啊,说起来根本无须解释,都医生似的能发表一通看法。本城有个专看不孕症的老中医,起码有三个人向我描述过如何艰难的彻夜排队,托关系。还有一次,某人提起谁谁去做试管但失败了,还没来及等我表示遗憾,立即有人说,不要紧,试管的成功率只有30%,她应该再去做。然后又有人说,她应该到XX医院,那里买四送一且每次只要两万多。。。这么说吧,我认识的同代人夫妻中,已经生孩子的一多半是经过治疗的;还有不少对,正在治;有两对,没得治了。。。
这其中原因有压力过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说法,但据说发达国家也有这方面困扰,想来还是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吧。哎,我有一个旧友,那时候她是模特,小小风光过。我有八九年没她消息,今年偶遇,她已经完全变了。后来在酒吧里,听着她诉说这些年来为生孩子做出的努力,看着她失望的悲戚容颜,想着她曾经的模样。。。。天不遂人愿,奈何?
作者:jiajia-mail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非暴力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