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再和老芦聊聊经济学(下) |
 |
易明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039
经验值: 12663
|
|
|
作者:易明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再和老芦聊聊经济学(下)
易明
五、关于需求原理(law of demand)
先按惯例用大括号圈定你的高论, 然后用小括号评价你的描述, 最后系统阐述需求原理.
【“欲望”不等于“市场需求” (没人说两者相等啊),欲望是无限的,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取决于多种因素:购买力,消费信心,商品有无使用价值,等等。消费者的心理是“在有购买力 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占便宜,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只有同时满足了“有购买力”与“有用”这两个前提,价格才能调节需求。如果易明即将破产,或是文盲,电脑 对他无用,则电脑哪怕一元钱一部,他也不会去买 (这段除了罗嗦之外, 没啥大错,但我不买,我对电脑的需求为零,难道不成吗)。
这就是我为何举出男性不会隆胸,女性不会买伟哥,平民只会买生活资料,不会买生产资料,其目的就是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边际效用”,可惜老明子看不懂不说,还指东打西,扯到别的上头去。 (这段的边际效用用的似乎不妥,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古典经济学里的使用价值约等于效用, 而不是边际效用)
事实上,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力就是需求,此所以美国要发明如此之多的名堂来刺激需求,最终使得全世界都成了广告世界。但欲望无穷,需求有限,需求一旦饱 和,供应也就饱和了,此时便出现所谓“生产过剩危机”。(至此无大错,但跳越太大,一下从微观的对个别商品的个别需求跳跃到宏观的市场总需求,是最典型的偷换概念,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否认这个盲人都看得见的事实,坚持认定“价格调节需求”,就无法解释30年代资本家为何要把牛奶倒到海里去 (又是从微观现象的个别商品的需求决定跳跃到宏观现象的由总需求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这就象一下从西医跳到中医查不多, 其实是偷换概念) 】
再看看我是怎麽阐述需求原理的: 对于正常产品(normal goods), 在其它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价格的下降或收入的提高将增加对该产品的需求, 反之反是.
真正的言简意骇, 信息量巨大
1) 首先必须是正常产品, 因为对有些低级产品(如土豆甚或牛奶!),该原理可能不适用;
2) 其次是其它条件(如收入,其他产品的价格,需求偏好等)既定, 这就建立起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对应关系;
3) 最后才说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注意, 该原理是价格理论中诸多原理之一, 但仅限于对单个产品的需求, 而不涉及除此之外的如你文中所言及的其它的经济学现象.
六、关于哈耶克, 公有制, 计划经济, 与凯恩斯
这里的问题涉及快枪手 (再答易明) 的内容.一听说还有预备队救兵,都快吓死我了. 我也因此从本节改变以前的金圣叹式笔法,改为平铺直述.
我前文谈到哈耶克时,是把他和兰格做对比的,而不是与凯恩斯. 因为该节主要是谈中国的经济发展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说哈耶克是正确的. 在你所谈及的诸问题中, 我只列出我所坚决不同意的议题如下,余下的就算无异议吧.
1. 在上个世纪那个最昂贵的经济学关于不同经济制度的试验中,失败的是作为经济体制的计划经济或曰命令经济,而不是公有制(表现为国有制). 因为到目前为止几乎世界各国都有一定比例的公有制(表现为国有制),但作为经济体制的计划经济则除了朝鲜和古巴只外,几乎荡然无存.
2. 作为经济体制的计划经济不同于许多政府采用的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 后者更不乏失败的案例如中国和印度. 而即使是成功使用这些计划和政策的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 现在也减少了对这些政策的使用.
3. 凯恩斯与哈耶克针锋相对, 并不能证明经济学是伪科学. 这是因为他们是对同一研究对象 (经济)的着眼点不同(长期和短期). 用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如果长江是经济学, 哈耶克说”大江东去”, 凯恩斯说:“在四川某处, 长江西行更佳), 表面看上去针锋相对,但并不能证明他们之中必有一错. 但你要说他们在经济政策研究中针锋相对,这在社会科学中屡见不鲜。经时间检验后,对错是能分出来的,就象哈耶克与兰格的争论一样。
七 关于经济学的预见能力
你说
【一切科学都必须有预见能力,没有预见能力就不配称为科学。….经济学如果是一门合格的科学,就应该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实质与规律,再把理论知识用去指导经济活动。......可惜它在这两方面都是完全彻底的失败,既不能如医学那样揭示毫无争议的规律,又不能如医学理论那样成功用于实践,就连起码的预见能力都没有。】
我现在用一个实例来展示一项经济学实证研究, 请你按你的标准, 看看它是否有所谓科学的预见能力,并能如医学理论那样成功用于实践。
题目: 取消户口制度和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理论基础: 资源自由流动至其边际生产率相等于资源价格时,将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前提:中国的户口制度造成城乡之间的资源边际生产率不等和土地的产权模糊 (即你所谓的低人权优势)
动议: 取消户口制度使劳动力自由流动, 同时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理论推论: 该政策将引起下述变化: 1) 城市就业增加;农村就业减少; 2)均衡工资实现后,农村工资增加,城市工资减少; 3) 在城市中,工人阶级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减少, 资本家阶级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增加. 4) 在农村中, 农工阶级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减少, 地主阶级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增加, (请注意这两个阶级其实可以是一拨人,即农民). 5) 用国民收入衡量的社会总福利增加.
政策仿真运算结果: 1) 取消户口制度将使GDP增加1.4%, 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化将使GDP增加0.6%; 2) 城乡收入如差距将分别减少0.169和 0.150, 基尼系数分别减少0.014和0.0011;3)农村至城市移民分别净增2900和1800万;4)城市非熟练工人工资减少4.5%。农村非熟练工人工资增加7.3%. 但熟练工人工资在城乡都增加(余略)
结论: 中国政府应该尽快取消户口制度, 同时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化
有趣的是,这个经济学试验,不留神证伪了你在“新史纪”文章中的一个观点。 “低人权优势”的取消,不仅没有减慢经济发展,而且使其发展更快了。
在此再次烦劳国安在本坛蹲点的同志将此结果上报中央,并争取在老习接班后付诸实施。
作者:易明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易明于2012-9-24 周一, 下午1:31修改,总共修改了4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