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和老芦聊几句经济学 |
 |
易明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039
经验值: 12663
|
|
|
作者:易明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和老芦聊几句经济学
易明
最近其实挺忙, 偶尔上网, 才发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大的方面, 有中日两国就钓鱼岛归属问题引起冲突, 几近驳火. 小的方面, 有芦笛反复重申其对经济学的蔑视,出语猖獗. 对于前者, 已经草就几篇小文, 并委托国安驻本坛代表转达上听,以期引起重视. 对于后者, 本属票友派的老生常谈, 本来不需要过分认真. 但鉴于老芦近年来名气日隆, 有逐渐步入大师行列的迹象, 恐流毒深广, 误己误人,故不得不予以反击, 以正视听.
我虽然没有认真读过老芦和其他网友的经济学论战, 但印象里他们是仅就马克思等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些常识理论进行了讨论,且更多地处于鸡同鸭讲的非学术沟通状态,而且涉及的基本概念错误不是一般的多,所以我个人没兴趣评价其间的是非曲直. 我所看到的, 是老芦自成名后, 行文变得拉杂罗嗦, 兼多有不通. 举例来说, 老芦举凡谈到经济学之处,必以“伪”字冠之. 据说是因为经济学不是科学. 果然如此, 也应当是称之为“伪” 经济科学才是. 更因为与”伪”字对应的该是”真”字, 既然有伪经济学, 那一定还有”真”经济学在. 况且如今不是科学的学科海了去了,莫非我们都要称之为伪学科吗?
因此建议在老芦提出自己的”真”经济学之前, 禁止其使用类似伪经济学的不通词组(开玩笑的啦).
本文为清楚起见, 只简单谈谈什麽是经济学. 至于老芦文中所涉及的其他经济学问题,等我有空时再予批驳.
按照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无限的人类需求的社会科学。正因为其研究对象包括了人类行为, 较之于自然科学, 经济学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纯客观性和全部原理的可证伪性, 因此它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军事学, 文艺学等等, 属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范畴。
但象这样四平八稳的论述,显然不是各位想知道的. 我倒不如干脆说说经济学不是什麽, 也许有助于各位对于经济学的了解.
首先, 经济学不是发财学, 学了经济学是不能帮助你直接发财的. 所以, 经济学家做生意赔本一点也不奇怪. 这是因为经济学不是一门应用科学或技术。相对于实际的经济运作,它有点类似于物理学之于工程学。也正因此, 它也就象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某些物理学原理就能驾驶飞机一样. 但经济学原理的普及,却有助于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 英国乃至欧洲能够启动产业革命, 并进而率先进入现代文明, 与英国出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 “伪经济学”大师不无关系. 即使是中国近30年的高速发展, 也与其摒弃违背经济学常识的所谓计划经济模式与重新采用市场这一为经济学家所认定的所谓”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源分配有直接的联系. 只有老芦那样的“伪”的经济学家,才会将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归结于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作用. (顺便说说,我近日原想推出的反战经济学, 如果能够在世间普及, 是否能将战争这种丛林行为从人类消灭, 也未可知).
其次, 尽管经济学有一点预测功能, 但经济学也不是预测学.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人的行为这一特点决定的. 人是多麽瞬息万变的动物, 他们的行为那里是那麽好预测的?
据老芦说“ 任何一門真正的科學都必須有預測能力,因為這就是檢驗它的手段”. 果真如此, 很多经济学的原理实际上也是可以预测的. 比如所谓的需求原理 (即老芦之所谓“价格调节需求”原理), 是讲对于正常产品(normal goods), 在其它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价格的下降或收入的提高将增加对该产品的需求, 反之反是. 这难道不是可以预测并加以检验的吗?
比如,手提电脑大幅度降价,这使得吝啬鬼们如我辈也去买了一部新的,所以价格的下降就引起了需求增加,这难道不是对该原理的检验吗? 进而言之, 对于厂家, 因为该产品呈强弹性特点,所以产品价格的下降将有助于该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 因此作为结果, 电脑降价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 这不也是一个可以检验并加以确定的经济学推论吗?
我们再看看老芦是怎麽来理解“价格调节需求”的吧. 由于其行文十分拉杂,我还是把评论写在括号里吧
“价格只能调节供应,不能调节需求 (错),因为需求首先取决于商品对顾客是否有用(这就是效用, utility) ,其次取决于他们的购买力(用词含混,但可以说需求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女性隆胸手术再便宜,或甚至免费,也不会有哪个男人去占那便宜吧(抬杠,可以说该男人对女性隆胸手术的需求为零)?反过来,女人会去买伟哥么 (如果她有阳痿男人的话,就会, 否则,需求为零)?对他/她们来说,这些商品的边际效用在哪里 (零或正数)?不但性差可以造成“边际效用”完全不等 (谁说它们必须相等了?),而且职业分工(这是什麽???)也同样如此。工厂的40千瓦电机即使是1美元一部, 也不会有哪个白痴去买来装在家里(该人对40千瓦电机的需求为零,但市场需求为正)。此说 (何说啊?)完全忽略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胡说),只从心理因素着眼(这跟心理有嘛关系?),就连分析心理因素,用的也是隧道眼(你才是隧道眼)”。
当然, 当前经济学的发展,还不足以预测所有的特别是重大的经济事件, 就象政治学原理不能预测前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89年顷刻倒塌一样. 但是,即使是纯粹的科学,难道就能预测所有的科学变化吗? 就算地震不能预测,天气预报每天都准吗?
再次, 经济学确实有很多假说和定理, 但每个假说和定理都是根据一定的假定条件作出的. 假定条件不具备, 定理也就不成立. 而大多数的经济预测,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些既定的原理和假定的参数之上的, 这也影响了经济预测的准确程度. 不过,经济学本身没有预测经济危机的义务,就象物理学不能保证每次航天飞行都能顺利返航一样.
就此,老芦还有话说,我还是把评论写在括号里。
“经济学无疑是世上最失败的应用科学(错,经济学可以指导经济决策,但本身不是应用科学)。没有哪个经济学家可以在掌握了它之后,就能制订出合理的经济政策来,一劳永逸地消除经济危机(这就连上帝恐怕都不能作到,因为经济危机恰恰是经济运行所需要的调节机制,就象人们只能通过得病来取得对感冒的免疫能力一样. 医学能保证人类不得病吗?)。更没有哪个经济学家可以根据其基本理论,预测到经济危机的到来 (经济理论不是用于预测经济危机的,它们或许可以帮助推迟或减缓经济危机,但不能准确预测它到来的时间,就象医学不能预测某人什麽时候得病一样)”。
最后, 经济学是用一套或数套理论体系来研究经济现象, 但它不是对某种特定经济体的纯客观描述或有效管理,因为后者是政策研究的范畴. 只有当某一特定的经济体符合经济学所设定的假定条件时,与之有关的经济学原理才将发挥作用并指导实践. 比如说在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原理和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原理,都能分别对企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产生有利的影响.
比如本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其实一方面根源于西方国家的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产生于福利主义泛滥的社会意识。而对这些习惯意识和制度的改造,本不是经济学的任务。经济学所能作的,无非是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对现状进行改善。对于社会是否接纳这些改善的建议,经济学是无能为力的。这就象我那胎死腹中的反战经济学所试图告诉人们的,凡战争能够达到的经济目标,通过贸易也能达到的“原理”一样。至于人们听不听,信不信这些原理,我就无能为力了。
作者:易明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易明于2012-9-21 周五, 上午1:21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