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核武器与核能: 连体双胞胎或是双零方案(三)(ZT)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核武器与核能: 连体双胞胎或是双零方案(三)(ZT)
网络游戏
加入时间: 2012/01/03
文章: 111
经验值: 6488
标题:
核武器与核能: 连体双胞胎或是双零方案(三)(ZT)
(312 reads)
时间:
2012-8-02 周四, 上午4:37
作者:
网络游戏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三)
1,核不扩散的努力----简要回顾
在冷战期间,核扩散的恐惧主要集中在那些被怀疑企图获取制造核武器的原
料、技术或知识的国家。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初,这些国家包括联邦
德国、印度、以色列、日本、 瑞士和瑞典。在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初,阿根
廷、巴西、埃及、印度、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南韩、中国台湾及南非则被指
出应该提防其核野心。从九十年代开始,则主要是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和朝
鲜。几乎所有无核武器的国家都相应地开展了全面的核技术研究或者核能利用项
目,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在其核动机方面就备受外界的怀疑和关注。
但是,直至冷战结束,事实上拥有核武器国家的数目令人惊奇地维持在一个很
低的水平:这种情形主要归功于《核不扩散条约》(NPT)的约束。此外,还包括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努力,因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可以监督民用核设施以防止核扩散。
其他起作用的因素还包括:多边或各国间对核技术的出口管制,无核国家的自我约
束,有核国家的安全承诺(有核国家能够非常严肃地认识到核能技术用于军事的危
险),以及外交压力和国际社会施加的制裁等。
在《核不扩散条约》签署后,除了五个有核国家,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和中国外,在冷战期间,只有以色列、印度和南非宣布其拥有核武器,成为新的有
核国家。关于印度和以色列,美国早已在《核不扩散条约》谈判时就确认,很难
防止这两个国家发展其核武器。该观点在几年后得到证实。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
非,在核不扩散政策实施期间依然能够成功地制造核武器,或多或少令人感到意
外。直至冷战结束,只有巴基斯坦和朝鲜(据其自己宣称),成为首批原本无核
武器但却在《核不扩散条约》制度下制造出核武器的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初,受冷战结束的影响,曾经有这样一个短暂的时间,人们认为通过核裁军和加强核不扩散措施,就能够将世界从核毁灭的危机中解救出来。在这期间,美国和俄罗斯很快便达成一致,成功地签署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条约),在总统核倡议中,也提出相互和单边削减战略性核武器。南非在种族隔离的最后阶段自愿放弃核武器。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同意——也是迫于压力——并声明放弃其从苏联继承的核武器,以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成为无核国家。另外两个无核国家——巴西和阿根廷——也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这两个国家都属于长期以来有意向研制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核不扩散条约》原本的有效期是25 年,但在1995 年达成一项共识,即该条约有可能成为不受任何条件约束的无确切期限的条约。
但是在此时,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核扩散又一次被许多政府认为是国际安全的最大风险之一。多种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冷战后,核大国没有以无核国
家所期望的速度削减核武器储备。核大国更多谈到的是需要更新他们的核武器库,
很明显他们是想多年持有这些核武器。苏联的解体以及相应的俄罗斯的没落也引起
了普遍的关注,并产生了新的担忧:正在形成的和危机重重的苏联的继承者能否在
他们的领土上充分地保证他们的核武器、核材料、技术和专家/ 知识的安全?海湾战争以后,1991 年国际检查员在伊拉克发现了一个秘密进行的核项目。1988年,
巴基斯坦——已经被料到一段时间——被加到了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名单里,因为它
第一次成功地试射了核武器。最后,经过漫长的等待,朝鲜在2003 年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成为了第一个退出该条约的国家,并随后宣布其拥有核武器。
自从9·11 恐 怖袭击以来,公众对于核扩散风险的意识在迅速提高。美国,作为这次恐怖主义袭击的受害者,在他们的安全政策威胁分析中,增加了一组核扩散行为者和核扩散接 受者,并将其列为威胁分析的重点。例如跨国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如恐怖分子、有组织的犯罪组织、宗教极端主义分子或跨国公司。虽然一些专家已经把这些行为主 体纳入他们的“雷达”几十年了,但只是在恐怖主义袭击了纽约和华盛顿之后,政治家和公众才开始担心起来。假如未来恐怖主义分子使用核武器,或者使用脏弹(一种由放射性物质和传统炸药结合制造而成的炸弹)进行大型恐怖袭击怎么办?
这种新的担忧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家、智库以及工业界。他们极尽全力地宣扬恐怖主义的威胁——尤其是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主义——并成功地将这种威胁变为销售他们自己商品和服务并从中谋利的依据,同时他们也能够获得一定量的资金支持。在乔治·布什政府下,他们确实得到了支持。
但不管怎样,事实上也很有可能是:跨国的非国家行为主体,例如恐怖主义者,可
能的确正在尝试获得核材料、技术或其他相关的知识。假如这些团体确实策划要制造、偷取或者获得脏弹或原始的甚至是精细的核爆炸装置,仅仅是他们获得成功的这种“可能性”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核计划的争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伊朗不被信任,不仅仅因为它作为《核不扩
散条约》的成员,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下,居然能秘密地保留了部分核技术,
还因为伊拉克和朝鲜核问题处理上的前车之鉴。伊拉克的例子很清楚地表明,一个
国家在民用核项目的遮掩下,是有可能推进其军用核计划,并逃避国际原子能机构
的监督的。朝鲜同样也是由最初的民用核计划成功地转变成了一个军事核计划。尽
管在初期,朝鲜就已经被怀疑在秘密地开展军事核计划,而且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
制裁,但朝鲜还是基本上具有了开发出功能性核武器的能力,所以才能不惜冒着退
出《核不扩散条约》的风险,宣称是核武器的拥有者。几年以后,朝鲜也表明了他
们希望进行首次核引爆试验的意愿。
因 此,很多人坚持必须要阻止伊朗,以避免它成为下一个朝鲜。尽管伊朗的核计划以及其国家意图,正如德黑兰政府宣称的,都是完全民用性质的。但是,出于朝鲜的 前车之鉴,还是不能对伊朗持信任态度。那些不仅局限于运行进口轻水反应堆,还试图掌握大规模燃料循环的新的民用核项目都遭到了比以前更多的怀疑。伊朗是第 一个遇到这种核不扩散新政治气候的国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先例,为与那些同
样希望在未来全面应用核技术的国家打交道提供借鉴。
作者:
网络游戏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1712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