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请看几段英国“光荣革命”前城市老百姓的“乱动”的描写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请看几段英国“光荣革命”前城市老百姓的“乱动”的描写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文章标题: 请看几段英国“光荣革命”前城市老百姓的“乱动”的描写 (525 reads)      时间: 2012-7-30 周一, 下午4:49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http://www.nwp.cn/book/619_29796.shtml

1688年时,全球不是只有欧洲有大城市,但就只有信基督的欧洲和奥斯曼帝国的大首都伊斯坦布尔,视大城市为中枢的舞台,不论政治或是宗教的一举一动,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演的戏,全攸关人类的命运。希腊人在市民广场的辩论,罗马人举行的凯旋仪式,中古民众走向大教堂的游行队伍,都在塑造城市的聚焦力。统治者怕城市暴民,但也有所求于城市暴民,时常动员城市暴民。17世纪80年代的伦敦群众都是热切的新教徒,会对“教皇派”及其教堂发动暴力攻击。但1688年大部分时候,这类攻击是少得奇怪。他们是改以另一种方式,而且是很动人的方式,传达他们对七位主教被捕的心声。6月8日,日记名家约翰?伊夫林写道,七位主教“在不肯公开宣读《道德自由宣言》,因拒绝保释,而从枢密院解送到伦敦塔。之所以要拒绝保释,是因为这样做与他们贵族身份不相称。而民众对他们的关心,令人动容。无以计数的民众围在伦敦塔的码头边,在主教陆续走下驳船时,跪地祈求为他们祝福,为他们祝祷。”6月10日,伊夫林听见伦敦塔炮声连连,各教堂钟声齐鸣,庆祝威尔士亲王诞生。6月15日,几位主教到威斯特敏斯特教堂出庭,作第一阶段审讯,“从法官席到(泰晤士河)河畔,有成排的人跪在地上迎接几位主教来去,祈求他们的祝福。当晚烽火四起,钟声频传,宫里觉得大为不祥。”

就在民众连番发起动人的抗议活动,表达他们对国王政策的不满,王后也生下了一位健康的男婴。但就差不多在这同一时候,开始有谣言流传,说王后生子纯属虚构,孩子根本就是别人的,由人藏在暖脚炉里偷运到宫中的产房。有许多人把他们对世袭王室绝对的忠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但天主教可能长期统治英国的威胁必须排除却也一样重要。因此,这样的谣言来得还正是时候。而这位呆头呆脑的武夫国王听不进子民激烈反天主教的声音,却希望子民可以在这样的私事上相信他的诚信,因此对这流言就觉得既困惑又生气。不止如此,他还犯了个大错,让最重要的新教徒人证离开伦敦,包括他的小女儿安妮公主在内,以致无法召人作小王子诞生的见证。

已有异心的贵族,和奥兰治威廉间的联络管道始终都很畅通。4月,威廉告诉三位去见他的重要访客,只要收到重要人士的正式请求,他就会进攻英格兰。到了7月底,威廉真的接到了这样的请求,由七位显贵具名,其中有一位是主教、两位是伯爵。他听说还有许多人会支持他出师讨伐,只是没办法把名字签在文书上面,连用代号也不敢。现在,就看威廉是否能取得荷兰官方的许可,调动军队。

从9月初起,英王詹姆斯二世就很清楚,他的女婿奥兰治威廉正整军待发,要攻过来了。吃惊,沮丧,觉得被骗,詹姆斯泄了气。他和主教讲话的口气变得和缓许多,但没有改弦易辙的明确表示。8月时,他才刚觉得他在地方施压的结果终于可以放心,因此发出国会改选令,明令于11月27日召开。但现在,他先是宣布天主教徒没有资格参选,后来干脆撤回改选令,到处调集兵马。从苏格兰调来了4000人,从爱尔兰调来5000人。但爱尔兰的兵力却又绝大部分是天主教徒,致使伦敦民心反天主教的歇斯底里症又往上升了一级。威廉的大军于11月5日登陆,消息传到了伦敦后,詹姆斯二世马上下令,要他最精锐的几支军团朝西开拔,拿下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据点。11月11日,克勒肯韦尔圣约翰的一所小天主教堂遭人攻击。11月12日,伦敦暴民用石头砸烂了国王印刷厂的办公室,可见他们先时代一步知道媒体于政治的角色。詹姆斯以几样措施恢复社会秩序,到了他觉得伦敦应该不会在他背后造他的反后,便于11月17日至19日到索尔兹伯里去。威廉的大军正在行军,詹姆斯二世此时若率军往前多走一点,和他们正面交锋,胜算其实颇大。但詹姆斯二世的司令官建议他撤退。詹姆斯几乎没有收到什么来自西方的消息,不管贵族、平民,都没人要向自己的国王通报威廉大军的动向。詹姆斯二世因为压力太大,每天大流鼻血。他听了建议,同意撤退。约翰?邱吉尔勋爵,一位他最信任的廷臣暨司令官,在这时骑马朝西投奔威廉去了。丹麦的乔治亲王,也就是安妮公主的丈夫,也步其后尘。但最残酷的打击,是安妮公主跟她最要好的朋友莎拉,也就是邱吉尔勋爵的妻子,也悄悄逃出伦敦,去找自己的丈夫和威廉。

11月27日,詹姆斯二世召集贵族开会,宣布他决定召开国会,革除当任官职的天主教徒,派遣特使去和威廉谈判。威廉要求进一步协商的条件很苛刻,但詹姆斯二世很可能接受。只不巧詹姆斯收到回音时,皇宫外反天主教的暴动闹得正凶。这有一部分是因为有一份由威廉署名的反天主教“第三敕令”在市面上流传。这是份假敕令,但鼓动暴民作乱确实有效。詹姆斯二世这时身边只剩一小撮天主教徒的廷臣。他把玛丽王后和小王子送到法国,然后在11月11日连夜烧掉召开新国会的敕令,偷溜出宫,想逃出国。途中他还把国玺扔进了泰晤士河。

国王出逃的消息,带动暴民反天主的情绪更加高涨。林肯郡法学院广场新建的天主教堂遭人打劫,教堂里的设施烧个精光。国王印刷厂里的书也被人抢出来烧了。西班牙大使的住所一样被抢,佛罗伦萨大使馆和罗马教廷大使的宅邸也都遭重创。王室礼拜堂碰上暴民劫掠,士兵赶到将暴民赶走时,暴民正在拆礼拜堂里的风琴和装潢。隆冬夜空泛起的红光,让人想起1666年的伦敦大火。翌日,伦敦城里谣言漫天飞舞,没多久就散播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说爱尔兰士兵到处抓新教徒割他们的喉咙。没有天主教徒逃得过暴民施虐,但这“爱尔兰之乱”,好像是这波暴动尾声的起音。

与此同时,贵族、臣子,还有伦敦市的议会开始开会,在这看来已经没有国王的国家里多少维持点政府的样子。这首要之务,是维持伦敦市的秩序和法律;“值此暴乱已达无法可管的地步,吾辈王国之贵族集合几位枢密院要员,于此命令汝等善尽一切力量平息前述暴乱,驱散暴民;若属必要,也可动用武力,朝民众发射枪弹。”贵族也决定派特使去见威廉,但还没有要他到伦敦来的意思。他们同时也在寻找詹姆斯二世,想要他回来。他们的打算是要詹姆斯二世和威廉达成协议,召开自由选举的国会。但伦敦市议会却跑得更快,自己派了一支特使去邀威廉到伦敦来。但这时,詹姆斯二世还没逃到法国就被人认了出来。12月16日,詹姆斯二世被送回伦敦,在民众欢呼声中,很快重开他的朝廷。民心害怕失序,对握有统治权的君主又有根深蒂固的敬意,这算是站在他这边的。但其他的牌就全在威廉的手上,而威廉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

12月17日,威廉下令他的荷兰蓝色卫队朝伦敦开拔,拿下通往圣詹姆斯宫的要道。那晚,蓝色卫队在滂沱大雨里拿着点燃的火柴待命,随时准备点火开炮;他们的司令官则去安排詹姆斯二世的卫队和平撤离。威廉派的三位特使在午夜过后抵达圣詹姆斯宫。詹姆斯二世被人叫醒,得知威廉建议他最好立即退到伦敦之外。詹姆斯二世听话照办,由荷兰蓝色卫队护送离开。威廉在当天稍后抵达圣詹姆斯宫,也有不少民众欢迎。詹姆斯二世被送到一栋朝着麦迪韦河口的房子安身。看守他的警卫故意怠班,12月23日一大清早,詹姆斯溜出去逃到了法国。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5455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