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讨价还价好孩子 by 吴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讨价还价好孩子 by 吴澧   
maqiur1980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44
加入时间: 2011/12/12
文章: 293

经验值: 9208


文章标题: 讨价还价好孩子 by 吴澧 (372 reads)      时间: 2012-7-25 周三, 下午10:32

作者:maqiur1980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这个周末(5月10日)是母亲节。母亲最金贵的自然是孩子,老公都得往后靠一靠。当然男人也喜欢孩子,当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且介亭”,就喜欢观察租界里的西洋和日本孩子。老农在美国打猪草,就把美国当个大租界了,今天托母亲们的福,顺便聊点观察美国孩子时想到的事。

  兄弟观察华人朋友们那些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发现他们有一条“怪异”:很会跟父母讨价还价。

  一位朋友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数学只考了70分。当爹的急了,说这小子其实会做的,就是懒,于是施行物质刺激:如果你下次考过90分,给你买那本你要的漫画书。老农在读小学的年纪,如果父母说,“下回考好了带你去赶集,给你买个肉包子”,小农肯定喜孜孜一口答应。那小子却是眼珠一转,问到:如果我考过95分呢?漫画书三本一套,他想全要。老子也是眼珠一转:要买全套的,总得考满分吧,考到95只能买两本。Deal!父子俩一笔交易达成了。

  而且大家说话算数,老子今后不敢赖帐。按美国契约法,口头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虽然,要证明口头协议存在,比书面协议难多了)。正如奥巴马的首席经 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前哈佛校长)在解释为什么同意AIG给主管发高额红利时讲的:We are a country of law. There are contracts. The government cannot just abrogate contracts。如果儿子后来做到了协议规定,当爹的却要 abrogate the contract,小子可以上法庭告自己老子。

  哈佛法学院有位国际谈判专家,甚至专门为年青父母写了本与孩子讨价还价的书,标题就叫《How to Negotiate With Kids Even When You Think You Shouldn’t》。某次,他给一个律师专修班上课。课间休息时,一位女士走上来说:我知道这个班是给律师开的,但是,听着你讲解那些谈判要点,我忍不住要想到我和孩子的事。Bang!这老兄受启发了,要写书了。好在他自家有四个孩子,实践经验丰富。

  这位谈判专家告诫家长们:“父母和子女的讨价还价,实际上是子女的重要学习经验。如果你不跟子女讨价还价,孩子就可能不懂得建设性地处理冲突。如果你不教子女如何与你磨合,他们就可能永远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磨合。”

  像小农当年这样不会讨价还价的孩子,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呢?本专栏文章《人必纳爱死》(3月13日)里,提到一位女生在报上讲的朋友面试经历。她还谈 了自己的面试故事。她喜欢博物馆的职位,但发现馆方“要求身高一米六五以上,形象气质佳”,她站在队伍中“心里就叫屈,早不写明你要找身高一米六五以上, 等我〔履历〕送到门口了,你才来这一招,早知道就不排这冤枉队了”。

  “早知道就不排这冤枉队了”!换了小农,在那年纪,大概也是这么想。现在小农熬成了老农,老农又跟美国人练成了话痨,呵呵,不管成不成,咱要讨价还价了!

  招聘单位过来一个身高要求,这俺不符合;那就还价,给你一个要求之外的红利:你不就是希望身材高气质佳有吸引力吗?人家都说俺英语很好,外国游客来参观,要吸引他们,关键还得靠语言嘛。俺可以为你们用英语给洋人讲解展品,让馆里多赚一些门票钱和纪念商品钱。

  四、六级之类的硬指标,没考上,不能说自己有证书,那是说谎。“人家都说我英语很好”,这是软指标,吹牛也不算道德问题。这个“人家”,可以是左邻右舍一帮不识ABC的大嫂∶)。招聘单位有点意思了,回家赶紧去补习班报个名,灌点英语也还来得及。

  注意啊,老农并不是教你讨价还价混进去再讲。老农如果讨价还价,成功了咱就要好好干。俺要打点精神,先琢磨某个国家的游客特点,比如美国。俺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追问的是某件物品已经有多少千年了;美国人缺乏这样的历史感,他们更关心这件物品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怪不得三十多年前中美刚开始交往时,外交部老是抱怨美国人难侍候:给他看几千年的古迹只是哦哦哦,一出博物馆的门就想去旁边居民家里坐坐。那时的人都穷得叮当响,这不是故意出东国镇府洋相吗?——其实,美国人只是民族性使然,他们对人就是比物更有兴趣。

  老农我就使出看家本事,给美国游客表演古人的生活。装着插几把秧,还要直起身来敲敲后腰,拍拍腿上蚂蟥。美国老太太很感动:你们发展很快啊,China now is so modern!俺接过小费,顺便纠正一下:Not only modern, but also modernistic (现代主义艺术的)。老太太一听,嗨,咱们的导游还是文化人呐,小费里又加了一张五元绿票。

  要是问哪儿有现代主义艺术可看?哈,明天俺带你去参观鸟巢和水立方——又接下生意了。在博物馆干了几年,积累了经验,也对得起馆方了,俺下海了,拉出来自己干。

  俺那个“纠正”,其实也是一种隐蔽的讨价还价,谈起来再看对话如何发展。

  再琢磨几个国家的游客,再干几年,老农就可以像在法国打猪草时遇到的那位巴黎导游一样,从5月到10月干个半年,其他日子在温暖的南方游哉优哉。大冬天里,老农一飞机窜访海南,五指山下,万泉河边,跟黎族姑娘吹吹牛皮,唱唱山歌……

  据说到今年夏天会有三千万人失业,其中大学生七百万。老农我为党分忧啊,一说起青年学生职业前途,就像印度“空中楼阁”故事里那位婆罗门,批发了一筐 玻璃器皿在市集卖,被太阳照在器皿上的闪光迷得乱做白日梦,以为自己一路生意顺畅,还做了国王女婿。最后梦里一蹬脚,把一筐器皿都踢碎了。

  啊哟哟,老农梦里一蹬脚,差点踹在镰刀上!

  有了这点面试的联想,在小区打猪草时,见到出门给自己买母亲节礼物的女士失去耐心训儿子——“你给我老老实实回家做功课!”——俺就看不过去了,猪倌我也要断断人间家务事了!等孩子嘟嘟囔囔回家时,俺会放下镰刀劝劝女士:这是男孩子啊,将来要出头露面、要主动办事的,要允许他讨价还价,养成妥协、谈判、双赢的习惯。否则,到谈恋爱的时候,手伸过去,被女孩子打回来,就不换个理由再伸过去?真的到了新婚之夜,一切从头摸索?

  当然,老农很知道,男人要占女人便宜的时候,个个牙缝里开得出玫瑰花来,谈恋爱其实不是问题。上段的说法,只是夸张其词,吓唬吓唬那些训儿子的母亲们。不过,当恋爱的激情渐渐化为日常生活的磨合,愿意妥协的讨价还价,就成了避免语言冲突和防止语言冲突升级为感情冲突甚至肢体冲突的重要技巧。而且生活中的讨价还价,就个人幸福而言,远比职业上的应用更重要。

  曾经读过美国女作家奥尔格拉·古德曼的长篇小说《直觉》(Intuition),这是个科技界伪造研究成果的故事。里面有段夫妻对话,简单却有意思。女的是科学家,发现实验室里小白鼠的癌细胞经治疗后消失了,她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实验室主任。她担心那个大嘴巴会过分吹嘘这一仅是非常初步的成果,但又觉得这个有可能是重大发现的消息,不能瞒着主任。女科学家回到家里,见到丈夫在和儿子下棋。丈夫是同行的教授,她也坐到桌边与丈夫商量。英文不难,照抄如下:

夫:I wouldn’t tell him anything yet.
妻:But I should.
夫:The less he knows, the better.
妻:That’s not true.
夫:It is mostly true.
妻:It is a little true.


  丈夫从“什么都不告诉他”转为“他知道得越少越好”,似乎在让步,意思却是一样的:知道得越少越好,那么不知道当然最好。特别是最后两句,两人其实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但在表达方式上,似乎都向对方让了点步。两口子这样对话,就不容易吵起来。

  作为基本人际关系技巧的讨价还价,在我们自己的悠久文化中,当然也有很多富有教益的事例。不过,学校里课堂上教的,不是唐雎不辱使命,面对秦王慷慨陈词,“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上次有网友问老农为什么常引唐诗却不引宋词,那好,今天引一句∶)——这“睨柱吞嬴”,就是蔺相如最著名历史造型。咱们学的,都是“你凶我更凶”的范例,似乎中国人只会吵架不会谈判。

  当年小农坐在讲台下,真是为蔺相如庆幸。幸亏他碰上的是秦王,古人有文化有修养,懂得爱惜希世之宝,卞氏之璧。要是换了革命党,大吼一声:什么封建统治阶级的臭玩艺儿,无产阶级不希罕,你摔吧!蔺相如怎么办?遇上这号只知道“你凶我更凶”的主,蔺相如也玩完。

  其实,据古籍记载,至少咱们中国的猴子,很能讨价还价。《庄子·齐物论》里“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大家都知道。从狙公的角度看,结果相同,都是每天给七个橡果;但从猴子的角度看,他们提出了抗议:尊重,尊重,我们和你们是基因近亲,我们也有猴格!而当狙公显示了相当的尊重,听取了意见,作了调整,他们又及时妥协,给狙公留了面子。在不惜饿死、抗拒到底和屈辱地无条件接受这两个极端之间,处于弱势的猴子们争取到了一定的体面。能斗争就斗争,该妥协则妥协,这群猴子是老练的谈判人员,比革命同志聪明,比爱国青年成熟。

  无奈洋文太难,古文太深,如今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满世界做生意,咱们这里学的仍然是杀来杀去的红朝白话,不是干革命就是大批判。自尊心很强的女科学家和自尊心同样很强的教授丈夫的对话,用新东国新世纪新盛世的主旋律写来,多半是这样的:

夫:不要告诉他。
妻:还是要告诉他。
夫:我讲了你不听,那你问我干什么?
妻:是白问了,实验室的事,你懂个屁!
夫:我懂个屁?只怕有人连屁都不懂!


  丈夫起身,去阳台上抽烟生闷气。做出了这样的对话榜样之后,他把下棋的儿子晾在一边,让他自己学习吸收。

作者:maqiur1980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幸福在路上!!-----天开人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maqiur1980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QQ号码1017976839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5299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