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小钟的“蒙娜丽莎”困惑 |
 |
钟会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6/05 文章: 2149
经验值: 61917
|
|
|
作者:钟会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少年小钟第一次知道“达芬奇”,还是托了美国动画<<忍者神龟>>的福:此乃其中一只神龟的名字。年齿稍长后,才在课外读物中,知道了那位大艺术家。但从此终生“患病”,每见“达芬奇”,必然就得冒出那只神龟手拿武士刀的威猛形象。如同<<大话西游>>走红神州之后,那首经典感人的西方金曲ONLY YOU被糟蹋的,让很多国人每每听之,必爆笑不止。港澳台一带将其名译为“达文西”,小钟反倒看得更为顺眼。
不过老达这位大发明家当真是多才多艺,不仅拥有出众的形象思维(精通美术、音乐、雕塑等艺术领域),而且兼备了无与伦比的抽象思维(精通哲学、数学、生物等学术领域),放眼整个世界历史舞台,数尽风流人物,这老家伙的成就也足以“一览众山小”。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形象思维乃是天生的,同抽象思维不同的是,很难从后天的训练中得到提高,表现方式也往往为灵光一现,使得诸如很多能够创作出优秀艺术作品的作家,估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玩意儿妙在何处?完全只能靠“哈姆雷特”们自由穿凿或者由旁人代为指点江山。
而且一个人抽象思维被培养的越系统严谨,则势必让大脑中形象思维参数(比如想象力)愈发减少。所以前不久蒋方舟出来数落理工男,小钟看完一笑置之。这小丫头(耶,终于能做大哥了!)的话,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口号更苛刻。却不知,你要让习惯了抽象思维的理工男们,具备同样出众的形象思维,完全是强人所难。理工男眼里的世界,即使真的枯燥乏味,按部就班,可惜没有一代又一代这类“不解风情”的默默耕耘,发光发热,那小丫头如今或许只能凿壁偷光,在纸上一横一竖,而不是手指在键电脑盘上欢快地跳跃。
但正因为如此,才愈发凸显达芬奇的过人之处:形象与抽象思维此消彼长的基本关系,完全没有发生在他身上。让老祖宗“术业有专攻”的金玉良言,在他面前顿成屁话,这本身就是令人难解的“达芬奇密码”。当然老达乃是异数,不能拿来作为统计学的例子,使得蒋方舟爱上“小钟们”的概率,仍旧为零。
同样在承认达芬奇这老家伙的天才同时,抛开老达炉火纯青的绘画功夫和技巧不谈,小钟至今没有看出那幅绝世奇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何能引动各代后人满城争说的八卦之处来。哪怕天天上班与女同事互道早安,对方所露出的笑容,在小钟眼里,也比蒙娜丽莎要动人许多。高中时,小钟曾在阅读课上将此观点诉之于众,顿时惹来全班美术爱好者们的炮轰。可惜反驳出来的话,无非又是那些美术教科书上的寻章摘句,而毫无个人感触与心得。让小钟禁不住怀疑这些同志,对名画的推崇,同吹捧“皇帝的新衣”的行为毫无二致。
当然<<蒙>>作本身并不一定是“皇帝的新衣”,小钟无法领略那微笑的巨大魅力,或许只是“焦大爱不上林妹妹”,个人眼拙,艺术修养低下的缘故。奇怪的是,贵为艺术盲,小钟却疯狂热爱凡高,年少初始接触他的所谓名作,佩服崇拜之情,也仅限于这老家伙严密的笔触与作品色彩细致变化的画功。但长大后,再回头看他的作品,便觉于我心有戚戚焉。十多年来,无论学业还是工作压力缠身,情绪低落彷徨之时,脑子里总是忍不住泛起那幅<<麦田群鸦>>。而每逢沉思或是胡思乱想之际,那幅<<星夜>>当仁不让地重复出现在脑海中。
当然这种感受,很多时不会被周遭人群所理解。起码我喜爱绘画的妹妹对凡高便毫不感冒,常常对我的“凡高情结”嗤之以鼻。小钟当然毫不在意,只能说各花入各眼,就像蒙娜丽莎亦不是自己的那杯茶。情有可原的是,艺术在大众眼里,本来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即使那些文艺巨作,让自己雾里看花,味同嚼蜡,也算不上什么奇耻大辱。总比“大众步亦步”的附庸风雅们要自然本性许多。
我想<<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千古不朽之美就在这里:她的微笑让“看明白”们神醉心迷、让“看不明白”们永觉神秘,让“看不明白装明白”们满足了能被“蒋方舟”们爱上的虚荣。
作者:钟会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