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用“加人文体”和加人聊那些年在广州的日子 |
 |
老哈
加入时间: 2009/04/25 文章: 1470
经验值: 60579
|
|
|
作者:老哈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加人网友,
近日见你唠叨不少久远的往事,今日还提起在香港游泳什么的,激起我和你聊天的愿望
回忆那些年在广州的日子,似远又似非远
有些很清晰,有些很模糊
你家住的地方我很熟悉。华侨新村,梅花村,我小时候不时会去或经过
因为有亲戚住在那里。我们非常可能曾经擦肩而过,只是谁也不认识谁
感觉上你会比我年长两三岁,这就算同龄人了
我的童年在华中某城市度过,文革前不久举家搬回广州,与我的外婆外公住在一起
那时我还只是个小学生。我们住在越秀区和荔湾区的交界地段,但属于越秀区
我们虽是黑七类,但是因为家底颇厚,过的日子比周遭的孩子要好些
童年时虽已经历红色恐怖,父亲被批判戴帽子,文革被抄家,。。。
但因为不懂事,恐怖中还能夹杂许多快乐的记忆
在广州时你会游泳吗?你知道海角红楼泳场吗
那是我常去的地方,整个夏天有一半时间都在河里玩,游泳。那是文革时期
别的孩子上街闹革命,斗老师,到处串连,我和三两好友却老四处去玩
实在是因为我那时年纪还太小,闹革命的大孩子不肯带我闹
你肯定知道海珠桥吧,可是你知道珠江大桥吗?它们是不同的桥哦
珠江大桥其实有两座,从中山八路往西边走,就通到第一座珠江大桥了
再往西,就到第二座珠江大桥了。记得吗
海角红楼在第一座桥下,我不知道它为什么叫红楼,名字超好听
红楼的整个建筑就是用木板钉起来的,包括更衣室,泳池等等。。。
很有特色的游泳场。广州人没有不知道的,那时全广州没几个公共游泳场
而第二座桥下的大河叫白沙河,听说过吗?是珠江的一条支流
那时,我很快厌倦了红楼泳场,(其实是不喜欢要买入门票)
转而开辟了另一处游泳圣地:白沙河
白沙河就在第二座珠江大桥下,但是从我们家到那里去,坐车就要半小时
还不算走路到车站的时间,对孩子来说是很遥远的
我十一二岁就能横渡白沙河了,河水流动很急的呢
我曾经带领了四五个女孩儿,从白沙河顺水一直游到了很远的地方
我们带了两个废弃的汽车轮胎,把衣物食物都装在塑料袋里
然后把塑料袋放在橡胶轮胎上,轮胎在江水里漂流,我们就拖着轮胎游泳
费时一个多小时,到了一个地方,我已经忘记那地名了
那是名副其实的长途游泳。那时朦胧中觉得是在练兵:很多知青已经大举偷渡了
(他们大多是在海上游过去的。那时叫偷渡有个词:“起捞”)
有两个女孩半路上游不动了,我就让她们趴在轮胎上,我拖着她们游
到了目的地,发现塑料袋漏水了,全部衣物被浸湿
我们把湿漉漉的衣服拧干挂在路边的树枝上晾干,然后吃泡水面包充饥
精疲力尽的我们吃完泡水面包躺在草地上就睡着了
醒来衣服居然也就快干了。接下来干什么呢?你猜不到的
我们等着江水涨潮,江水向着我们游来的方向流动的时候,又沿原路游回去!
那时的我不知为何有那么大的能量,我一辈子都为那时的壮举自豪
孩子时代,就是这么爱玩,不知什么叫死
到七十年代初,另外一件让我着迷的事是听和唱港台流行歌
起先是听到很多知青中流传的歌,那时听起来真是好听啊
《绿岛小夜曲》就是那些歌里的一首。十多年后那些歌才在大陆流行
后来才知道不少人是从港台听会的那些歌,并且很快到处流传
那时候经常听到坏人的罪名之一是“偷听反动广播”,很可怕的罪名
即便这么恐怖,人们仍然甘愿冒着危险去偷听
我天生会唱歌,在那些比我年长的知青朋友中经常“卖唱”
意思是被人请去唱歌。记得有个曾经的全国跳水冠军在家里搞吉他弹奏聚会
我就被邀去唱歌。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有人弹吉他弹得那么好,惊羡
而那天我也被称作“歌王”,嘿嘿,被抬高和称赞总是很得意且难忘
这里要提一下我那时最喜欢的歌:《蓝色的爱情》
本来是法国佬保罗。莫里哀的作品,被港人还是台湾人改编,放入中文歌词
直到今天这首曲子我仍然很爱听
带我去上面讲的音乐会的朋友,是个比我大几岁的小伙子,在广州电厂工作
记得他姓周,他第一次来我家,我父母问他贵姓,他说“小姓周”
于是我们家从此叫他小姓周。小姓周很强壮,像头牛,家住解放路
那时不用下乡当知青会被所有当知青的人羡慕,我也羡慕他
我那时已下乡了。可怜的我十五岁就被驱逐出广州城了
可是我和我的知青朋友们老往广州跑,从不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哦,说远了,回来说小姓周,他贵为好工厂的工人,居然也像知青那样去偷渡
他没成功,他也没回来,我再没见过他
他死了,死在海上还是哪里,没人告诉我,他家里后来证实说他死了
我周围的同学,朋友,偷渡的不计其数,反正很多很多
我下乡的那个地方,和我同一个生产大队总共有十五个知青,偷渡成功的就有九个
我们那里还不是离香港近的,不但不近,还遥远得很
我想像宝安博罗等地的知青都跑的差不多了,唉,回忆这些就不明白为什么我没跑
我小学时代和我最要好的同学跑了三次才成功,他是海南岛知青
前两次抓回来坐了两次牢,第三次成功逃脱
可是他的小弟弟却没成功,也没回来,死在海上了,像小姓周那样
我的同学家里人曾到海边寻找任何痕迹,在海滩上找到他们家一把黑色的伞
(写累了,先停下。要不要再听我往下讲?)
保罗。莫里哀的《蓝色的爱情》 Love is Blue
.
作者:老哈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老哈于2012-5-23 周三, 上午7:05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