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BBC 牛津学者:莎翁“第二只手”找到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BBC 牛津学者:莎翁“第二只手”找到了!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BBC 牛津学者:莎翁“第二只手”找到了! (702 reads)      时间: 2012-4-26 周四, 下午10:58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981年版的《终成眷属》

'人生如同一盘“大杂烩”:好比剃头店的椅子,什么样的屁股都坐过。'


牛津大学学者称,名剧《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的作者

除了无人不晓的大文豪莎士比亚之外,还有另外一位作家!

通过对用词、韵文、风格和语法的深入研究,学者得出结论:

莎翁的合著者最有可能是托马斯·米德尔顿(Thomas Middleton)。


牛津大学的劳里·马奎尔教授(Prof Laurie Maguire)说,

最新的文学研究显示,当年,一组作家经常共同参与剧目的创作。

马奎尔教授形容,这其实更像是一个“电影制片厂”。

“两只手”牛津学者说,《终成眷属》剧本中写作风格有差别,且存在前后不一之处,对此最有可能、最为逻辑的解释是,这是两位作家共同执笔写成的。

马奎尔教授说,当时,大多数剧目都有好几个作家参与创作,但是,莎翁的大文豪地位让人们不愿意这样看待他的作品。《终成眷属》的创作有“第二只手”参与,对此她非常“自信”。

此项对莎翁的研究是由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的马奎尔教授和爱玛·史密斯(Emma Smith)博士主刀的。

研究发现,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托马斯·米德尔顿最有可能是莎翁的合作人。

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指纹”,从莎翁剧目的语言中,

学者找到了与米德尔顿有紧密联系的痕迹。

比如说,剧中的“春情萌动”(ruttish)一词,

仅在米德尔顿其他的作品中才出现过。

学者还发现,一些独特的导演方式也更接近米德尔顿的风格。

推新人?

学者说,当年许多剧目都是作家集体创作的

当然了,这类文学侦探工作很难盖棺定论,

学者说,约翰·弗莱彻(John Fletcher)也有可能是莎翁的合著者。

托马斯·米德尔顿生于1580年,死于1627年,是伦敦人。年龄比莎士比亚小一些。马奎尔教授说,从《终成眷属》剧本中可以看到米德尔顿“更现代”的语法。

米德尔顿也是一位知名作家,代表作包括《变节者》

(The Changeling)和《女人当心女人》(Women Beware Women)等。

但是,史密斯博士说,米德尔顿大约1607年时与莎士比亚的合作,

就好比是一位歌坛常青树提携一位崭露头角的新星。

大杂烩?莎翁剧目到底由谁执笔?长期以来,围绕这个问题,

一直存在许多猜测、阴谋论。

马奎尔教授说,没有学术研究真正挑战莎翁剧目由莎翁创作的观点,

但是,最新研究显示,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时代,

舞台剧通常采用“集体创作”的方式。

这些剧目创作周期短,而且针对的是商业性观众群。

许多情况下,一组固定作家共同执笔参与。马奎尔教授说,这些作家各有强项,因此承担不同工种。比如,有人特别擅长构思情节。

马奎尔教授说,莎翁在文学界的地位助长了他是天才、

作品都是一手独创的观点。她还说,莎翁大多数作品是独创的,但《终成眷属》确实有合著者。

《终成眷属》的剧情描述也承认,

人生如同一盘“大杂烩”:好比剃头店的椅子,什么样的屁股都坐过。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44442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