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道德档案”是个好东西 (二) |
 |
金枪鱼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9/08/21 文章: 744
经验值: 23330
|
|
|
作者:金枪鱼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首先回应一下沙弥网友的质疑。他说 :“请区分信用记录和道德的关系。 圣人也有房贷还不起的时候。李女士如果说的是信用记录,大家就不会那么反感。但是她不是”,似乎是暗示我有用“信用记录”偷换“道德档案”概念之嫌。说得有道理,李小琳女士口中的“道德档案”是为了让大家“知耻”,所以其概念涵盖的范围肯定要远比“信用记录”宽泛。不过我在前文中也不仅仅提到了美国的“信用记录”,我还说得了美国的“推荐信”惯例,庶几可以算作某种意义上的“道德档案”。不过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大家为什么会对“道德档案”的说法本能的反感?我想是不是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 什么是“道德”,“道德审判”如何可能?这里的“如何可能”有两重意思:一,是否有操作性?二,“道德审判”本身是否道德?也就是说除了上帝,谁有权利评判另外一个人的道德?
第二, 有什么理由让公民的“道德”记录成为公开信息?这是否是对公民的隐私权的粗暴侵害?从这个问题可以引申出一下问题:为什么公民能够接受道德中的某些部分(比如迟了几天支付账单)成了公开信息,而不接受另外一些道德记录(比如背着老婆和几个女人睡过觉)成为公开信息?在一个契约自由的社会里,公民为什么会同意一种让自己的隐私权受到极大侵害的制度安排?
第三, “档案”这个词本身在中国的特有记忆语境中,就足以让人产生本能的反感。“道德档案”是否可能沦为执政者的新的邪恶工具?是否存在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够杜绝这种可能?这个问题还可以换一个说法:是否有可能建立一个客观公平的道德评判机制(信息来源,评判者制约,纠错机制,信息公开程序等)?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网上发言,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该补充的补充,该拍砖的拍砖,尽管招呼。我这种动辄提美国的做派,若在国内网站恐怕着实有被当成“带路党”扭送有关部门的危险。我要首先声明,我提到美国的信用社会的机制并不是说美国的一切都天然合理,只要美国有的,中国就应该有;这话反过来说也成立,我也不认为美国没有的,中国也就不应该有。我只是想把美国的现状当成一个标本,分析其背后的原由,把一些道理想透。
什么是“道德”?如果不知道“道德”是什么的话,道德评测如何可能?“道德审判所”如何开张?对不起,我没有答案,也不想给答案。但是我知道一个社会科学学者如何思考这个问题。我向上帝保证,下面要讲的内容和这个讨论有关,我绝对不是在卖弄,所以各位先别打瞌睡,耐着性子听我说完。各位也可以看一下一位UCLA教授讲的有关《亲密关系》的网上公开课,从大约第10分钟开始,他讲解了如何测量“爱”的一些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爱”或者“道德”都是抽象概念,其道理是相通的。链接在此:http://v.ifeng.com/gongkaike/shehuikexue/201104/b6fe4a63-d7b6-4864-8dd1-297c041381e3.shtml
从科学的角度讲,重要的不是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而是如何测量(measure)这个概念,换句话说科学家会把如何用文字定义“道德”的问题转换成如何测量道德的问题。他们在意的不是如何用最精准简练的文字描述“道德”,而是如何找的那把满足一定的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的衡量道德的尺子,一旦找到这把尺子,他们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对道德的最精准的定义。
“道德”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像“道德”这样的抽象概念在社会科学中叫做“建构(construct)”,“建构”不可以被直接测量,必须要经过一个可操作化(operationalize)的过程,这样的抽象的概念才可能被纳入科学的体系。这个可操作化的过程孕育了的西方现代社会科学,为其赢得了和自然科学等同的地位和尊严。那么如何进行这个可操作化过程呢?一句话,将其打碎,打得粉碎,碎成一个一个的“项(item)”。所谓的“项”,就是有关“道德”的一个小侧面,比如说“上班不迟到”这就可能是一个衡量职业道德的项。每一个项,都是一把小尺子,从不同的侧面测量“道德”。你可以把这些项想象成“拼图游戏”中的小碎片。几十上百个这样的小项就可以拼出关于道德的完整图景。在这个寻找项的过程中,社会科学工作者可以用统计学技术证明他们找到的项足以可靠、完整的测量一个“建构”。而且这些项本身可能会基于相关性形成许多“群(cluster)”。比如说,一部分小项可能形成一个“群”,共同描绘了“社会公德”,另外一些项可能共同测量了“职业道德”等等。
由此可见,西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客观的测量道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工具。“道德评判”也并不想乍看上去那么“mission impossible”了。解决了“如何评判”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由谁来评判”的问题。我不相信世界上存在全知全能的上帝,但是关于一个人的道德中的某一个“项”,一定有最清楚相关信息的关系人。比如说,信用卡公司最清楚你是否迟付账单;公司人事部门最清楚你是否迟到;你老婆最清楚你是否家暴,等等。如果有人以某种手段从你的相关关系人那里收集到了关于你的道德的各个“项”的评分,他就可以以最接近上帝的方式对你进行“道德审判”。
请注意,这实际上就把“‘道德审判’是否道德”的问题等价转换成了“由第三方收集、公布某人的道德相关项是否道德”了。这个问题留待下次讨论。
作者:金枪鱼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天哪,这样胡说八道,与现代社会科学基本理念完全相反的东西还有人说好? -- 唐村 - (0 Byte) 2012-3-12 周一, 下午1:29 (81 reads)
- 守规矩,也未必是有道德,夏洛克就是个例子。 -- Namo - (0 Byte) 2012-3-12 周一, 上午9:05 (89 reads)
- 金枪鱼网友, 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这个命题. -- 广东农民 - (89 Byte) 2012-3-12 周一, 上午5:49 (97 reads)
- 金枪鱼可能不是大陆出身,或者找台湾人代笔写的这些东西。 -- 一票友 - (74 Byte) 2012-3-11 周日, 下午4:07 (263 reads)
- 我完全同意你的推测 -- 加人 - (0 Byte) 2012-3-11 周日, 下午5:13 (76 reads)
- 道德档案是个鸟东西 -- 妖刀 - (64 Byte) 2012-3-11 周日, 下午3:43 (145 reads)
- 李家要建立的不是你我所談的道德檔案,人家要建立共產主義的道德 -- xilihutu - (34 Byte) 2012-3-11 周日, 下午1:29 (163 reads)
- 这篇不错。 -- 小小衲 - (0 Byte) 2012-3-11 周日, 下午1:15 (90 reads)
- 看了1\3就绝望鸟 -- 妖刀 - (0 Byte) 2012-3-11 周日, 下午3:44 (106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