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佛经卷首的“如是我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佛经卷首的“如是我闻”   
断章师爷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9/08/25
文章: 615

经验值: 27036


文章标题: 关于佛经卷首的“如是我闻” (610 reads)      时间: 2011-10-24 周一, 上午11:24

作者:断章师爷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佛经卷首的“如是我闻”

断章师爷

老同学方君潜心修炼净土宗已廿余载,他不时寄些“实修教言”和“菩提觉路”之类的文字对我进行劝谕。尽管我顽冥如故,不曾礼佛,却也好奇地找来几部佛经看看。网上有不少佛教站,几乎所有佛祖的经典都能找到。我分别下载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随手翻翻,发现每部经卷的开首都是“如是我闻”四字。我不明白所以然,就查询了一番。不少讨论和介绍佛学的文章给出的解释如出一辙:“每一本佛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四个字。《涅槃经》上说,佛在涅槃的时侯,阿难问他:你要走了,将来我要记录你的言语,别人怎会相信呢?还以为我是假造的。佛就告诉阿难,在每本经的开始处,加上‘如是’二字,‘我闻’的我是指阿难自己‘如是我闻’就是我听到佛这样说。”

我又查实了一下,发现所有这些解释几乎都源于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本《金刚经说什么》。实话实说,我对于此公是不太信任的。记得张中行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对于《论语别裁》(该书被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推许为“南怀瑾最重要的著作” )的评价是“一看就大吃一惊。 不只一惊,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全书近千页,是用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格调写的”。至于口齿刻薄如李敖先生者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南怀瑾在我看起来,根本就是个骗子!”

我还是信奉傅斯年先生“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说法,决定查考一番“如是我闻”的来历。网上有两种版本的《涅盘经》,一种是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的《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外加后分卷),另一种是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的《佛说大般泥洹经》(六卷)。尽管篇幅较长,我还是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地将这两种版本都查看了几遍,却未曾看出“佛就告诉阿难,在每本经的开始处,加上‘如是’二字,‘我闻’的我是指阿难自己。‘如是我闻’就是我听到佛这样说”这层意思来。核对之余,我颇有点怀疑这可能又是南怀瑾先生“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信口之言。继而想想,南先生毕竟还没有胆量向壁虚构出这样一段故事来哄骗他的弟子和粉丝。结果,我通过丁福保先生编纂的《佛学大辞典》介绍,在一本《佛说阿弥陀经通赞疏》的上卷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佛临涅槃时。佛令有疑当问。时优婆离阿冕楼驮教阿难问四事。……佛言我灭度后……如是我闻、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估计这就是南怀瑾先生文中所谓“《涅盘经》上说的”那段话。我不敢妄断南怀瑾先生自己是否读过《涅盘经》,但是我猜测他遍布海峡两岸的弟子们中大概没有一位有兴趣去自己动手查阅一遍《大般涅盘经》,以验证“沙门弟子心目中的阿难陀  南怀瑾老师”的话是否确有根据。

那么《佛说阿弥陀经通赞疏》又是怎样的一部书呢?由该书题目可知这是为《佛说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做的一篇注疏。正文的标题下面注明“唐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等字样。然而据日本大正大学校长望月信亨教授考证此书并非唐代窥基法师所作,而是后世净土宗信徒的伪作。被当今媒体誉为文化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就把这样一本伪作里面的一段话当作佛祖涅盘时遗留后世的箴言,白纸黑字地写进他的大作《金刚经说什么》中去。这无疑是一种很不严肃的写作态度。排印此书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却啧啧赞赏:“南先生这本书引经据典,层层深入, 把深奥的金刚经解释给你听。让你自己去意会,去领悟。从而享受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

九十八岁高龄谢世的季羡林教授在晚年被当局奉为国宝、捧为花瓶,享受荣耀之余,难免也有尴尬。然而他运用语言知识考证佛教历史的成就绝对是国际一流的,不能因人废言。南怀瑾先生之流是完全不能望其项背的。季羡林教授认为“佛经的形成可能有类似《论语》的地方。佛陀说法时或者平常谈话时有一些常说的话,深深地印在弟子们的记忆中。弟子们聚集在一起,回忆佛语(梵文是buddhavacanam)把佛说话的时间和地点都一一说清楚,然而定了下来,就形成佛经。每一部佛经都以‘如是我闻’(梵文是evam maya srutam,英文译作Thus I have heard.)开始,不外想说明事实的可靠性。原始佛典的滥觞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我想这可能是对于“如是我闻”最合理的解释。

作者:断章师爷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断章师爷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7683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