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转帖]理论和现实:谈谈2011年诺贝尔物理奖 |
 |
lemon25 [个人文集]
.gif)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8/03 文章: 2974
经验值: 119907
|
|
|
作者:lemon25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理论和现实:谈谈2011年诺贝尔物理奖 www.6park.com
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突破是对于自然物质结构起源的认识。 www.6park.com
人类最熟悉的自然物质结构是食物,矿物质等等。人类并不知道这些自然物质结构是如何起源的。但是,人类能够认识这些自然物质结构的性质。人类利用这些性质制造出非自然的产品(如电视机,互联网等等)。表达这些性质的显著力量,只能是电磁力和原子核力。 www.6park.com
人类对于电磁力和原子核力有了很好的认识。这些力具有高度的对称性。有电荷,有色荷等等。有斥力也有吸引力等等。 www.6park.com
物质结构的起源力量,必定是多粒子系统的形成力量。由于电磁力和原子核力具有高度的对称性,由电磁力和原子核力相互作用的独立的多粒子系统,必定自发地趋向于熵增加的状态。即宏观上均匀的物质结构。而自然物质结构的本质是不均匀的结构。因此,电磁力和原子核力不是自然物质结构的起源力量。 www.6park.com
那么,什么是自然物质结构的起源力量呢? www.6park.com
由于引力不具有高度对称性(例如,只有吸引力,没有排斥力)。所以,自然物质结构的起源力量很可能是引力。但是,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很有限。 www.6park.com
目前,人类关于引力的理论,是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是一个两体的理论。把这个两体的理论,用到三个以上的多体的运动,得出来的物质分布是混沌的。但是,自然界并不是混沌的,而是有序的。因此,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只是一个皮毛,是瞎子摸象的理论。 www.6park.com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的推广。但是,依然是一个两体的理论。 www.6park.com
这并不妨碍狂妄的人类,用广义相对论解释宇宙的一切。结果是漏洞百出。 www.6park.com
用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螺旋星系,结果是,螺旋星系不应当是扁平的,而应当是球体的。这个球体全部是由暗物质组成的,看不见,测不到。其中少量的可以看见,变成望远镜能够摄像的螺旋星系。 www.6park.com
两个恒星之间是相互吸引,多个恒星之间,也应当是相互吸引。同样地,两个星系之间是相互吸引,多个星系之间也应当是相互吸引。所以,宇宙的膨胀,由于相互吸引,应当是不断减速的。 www.6park.com
1998年,科学家天文观测发现:超新星的红移量,跟其距离地球的距离量,不是成正比的,而是加速增大。这就是“宇宙加速膨胀”这个术语的唯一来源。也是2011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唯一根源。 www.6park.com
由于加速膨胀是跟“多个星系之间相互吸引”矛盾的。所以,主流理论物理学家,假设宇宙是由整个暗能量组成的。所谓“暗”,就是看不见。其中少量的可以看见,变成星系!因为暗能量是多数的,所以,暗能量存在于银河系,存在于太阳系,存在于地球,存在于老百姓的厨房里。 www.6park.com
目前,科学家花了几百亿美元,在地球上挖了好几个好几公里的黑洞,寻找暗物质和暗能量。华人中,动手能力最强的,是丁肇中同志,花了几十亿美元,在天上放卫星,寻找暗物质。找了几十年,至今也没有找到。 www.6park.com
问题是,目前花儿街到处闹革命。估计西方的科学家,很难再骗到钱去寻找暗物质和暗能量了。 www.6park.com
他妈的,给我五百万美元,就能够解决星系起源的问题,还能够给全世界上亿的人口,带来就业的机会。但是,这六十多亿的人口中,就是找不到一个有人脑的人,满足我的要求。 www.6park.com
============== www.6park.com
University says Nobel Prize winner has died
诺贝尔医学奖公布之日,获奖者已死亡三天!
www.6park.com
你们知道《科学》《自然》这些杂志吗?哈佛大学天体物理教授Rudy Schild称这两个杂志是吸血鬼。它们是商业,它们的目标是钱。 www.6park.com
你们知道《超女》《got talent 》这些节目吗?它们是商业,它们的目标是钱。一样的道理。 www.6park.com
现在经济危机,这些杂志发现它们赚的钱不够用。所以它们创造了新的洗钱杂志,也就是说,作者发一篇文章要交大约一千三百美元的费用: www.6park.com
《自然》的洗钱杂志:scientific report
美国应用物理学会的洗钱杂志:AIP advances
美国物理学会的洗钱杂志:Physical Review X
等等。 www.6park.com
洗钱杂志的先锋者是 公共图书馆杂志:Plos One。 www.6park.com
你们认为诺贝尔奖组织机构,邵逸夫东方诺贝尔奖组织机构,美国天体物理杂志,英国皇家天体物理杂志等等,跟这些超女选拔,《科学》《自然》洗钱杂志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www.6park.com
答案是没有!! www.6park.com
最为可笑的是,邵逸夫东方诺贝尔奖组织机构,成立不到八年,其中有两次 把邵逸夫天文学奖,当着邵逸夫的面 亲手送给大爆炸理论的支持者!! www.6park.com
最多不到一年,大爆炸理论就会垮台:
1. 中微子超光速的独立检验
2. 大型强子对撞机对微观粒子标准模型的检验
3. 普朗克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 www.6park.com
到时候,我们来看看邵逸夫奖这个天大的笑话吧!! www.6park.com
Q:
"好像炸药奖没有颁给支持大爆炸的。。。
CMB都拿了两次炸药奖了"
A:
"诺贝尔奖委员会很谨慎。原则就是谨慎授予理论物理的诺贝尔奖。比如,相对论从来就
被拒绝授予奖。即使如此小心 也有失误。最大的失误就是超导的理论。由于高温超导
的实验发现,证明这个旧的理论是错误的。 www.6park.com
CMB 是天文观测,也可称作实验观测。但不是理论!! www.6park.com
邵逸夫天文奖的第一个奖, 就是授予给 大爆炸的暴涨理论。 www.6park.com
黑洞是理论,不是观测结果。黑洞的名称意味着,它永远不能被直接观测到。 www.6park.com
邵逸夫天文奖的第五个奖, 就是授予给 黑洞理论。"
暗物质玩命超光速、暗能量推搡超新星
邢志忠 www.6park.com
最近物理学和宇宙学的两个热门话题,一个是中微子超光速,另一个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我老人家今天早起为《科学画报》写了一篇题为“谁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幕后黑手”的三千字科普文章,但是编辑暂时不让放到博客中。在这里我先针对这两件事随便说道说道。
第一节课:
中微子超光速的OPERA实验结果出来以后,全世界一阵骚动,这些天相关的论文层出不穷,各种新闻和科普报道铺天盖地。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如同袁莉穿了透视奘,弄得满城风雨,甚至风雨交加。我老人家作为国内所谓的中微子专家,多次拒绝了对这件事发表公开评论,让不少人不太开心。鲁迅先生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傻笑。傻笑之余,让我们看看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对中微子超光速的评论:
1)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Steven Weinberg在接受《科学美国人》记者采访时说:“关于这个实验的报道令人印象深刻,但令我感到郁闷的是,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所有其他的粒子从未跑得比光快,而观测中微子是异常困难的。这就好像有人说在他们家花园深处有好多仙女,不过只有在雾蒙蒙的黑夜才看得见她们。”(温伯格他老人家的原话如下)
The report of this experiment is pretty impressive, but it bothers me that there is plenty of evidence that all sorts of other particles never travel faster than light, while observations of neutrinos are exceptionally difficult.* It is as if someone said that there are fairies in the bottom of their garden, but they can only be seen on dark, foggy nights.
那神马,这样的仙女下凡,你信吗?
2)另一位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Sheldon Glashow比较勤奋,最近和他的波士顿小兄弟Andrew Cohen合写了一篇正式论文,题目叫New Constraints on Neutrino Velocities(对中微子速度的新限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明确表示他们驳斥OPERA结果的超光速解释(We refute the superlumi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OPERA result)。
我老人家刚念博士的时候,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现17 keV中微子的实验结果震惊了整个世界。当时格拉肖他老人家就跟人打赌,赌这个实验结果是错的,如果输了他就把帽子吃了。几年之后,那番骚动终于尘埃落地,格拉肖没输,所有跟风炒作的人除了发表一堆垃圾文章,嘛也没得到。
中微子很难探测,可以把它们算作暗物质的一部分。如今说它们在玩命超光速,民不民科呀?
第二节课:
在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宇宙空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可以简化为弗里德曼方程,它的左边是哈勃参数的平方,右边包含空间曲率、物质密度、辐射密度和宇宙学常数的贡献。假设空间是平坦的,这个和观测不矛盾,那么空间曲率的贡献就可以忽略。方程右边的其余三家竞争的结果,决定了宇宙演化的命运。注意辐射和物质对宇宙能量密度的贡献都随时间的平方成反比下降,而宇宙学常数是一个不依赖于时间的常数。因此宇宙到了物质主导的时代,一定是减速膨胀的,而且终有一天,宇宙学常数的贡献大于密度越来越小的物质的贡献,使得宇宙重新开始加速膨胀。后者正是今年的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1998年所做的重大发现。
索尔·帕尔马特(Saul Perlmutter),美国公民,天体物理学教授。195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厄本那—香槟城,198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8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超新星宇宙学项目负责人。1998年,帕尔马特及其团队通过观测Ia型超新星得出了宇宙加速膨胀的惊人结论,使宇宙“暗能量”问题成为本世纪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布莱恩·P·施密特(Brian P. Schmidt),美国与澳大利亚公民,天体物理学教授。1967年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市,1989年毕业于亚利桑那大学,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特朗洛山天文台,高红移超新星搜寻项目负责人。1998年,施密特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有力证据,他们与帕尔马特研究组的成果被《科学》杂志评选为当年最具突破性的科学发现。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亚当·里斯(Adam Riess),美国公民,天体物理学教授。1969年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1992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9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高红移超新星搜寻项目负责人。1998年,里斯与施密特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观测Ia型超新星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惊人事实。2006年与帕尔马特和施密特分享了具有“东方诺贝尔奖”美誉的香港邵逸夫天文学奖。 www.6park.com
这些人通过观测高红移的Ia型超新星,推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和距离,而后者与宇宙学常数和物质对宇宙能量密度的贡献有关。他们由此得到了宇宙学常数不为零,而且其贡献大于物质贡献的结论,意味着当今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一发现,也震惊了世界。
那么,宇宙是在什么时候从减速膨胀转为加速膨胀的呢?这个临界点,大概在红移约等于0.5的时候,即大约50亿年前。从那时起到现在,宇宙学常数主导了宇宙的能量密度,是不折不扣的大爷。这厮以一双看不见的黑手,推动了包括超新星在内的宇宙加速膨胀,直至永远。
永远有多远?这是个文学家的问题。物理学家更关注人生与爱情。
宇宙的膨胀意味着时间有箭头,所以生命不可逆。由于你的身体包含着那些宇宙大爆炸核合成时期所形成的元素(那时候宇宙小baby的寿命才几分钟耶),它会被氧化而使你慢慢变老。在岁月的长河中,你什么都不是,你在爱因斯坦方程中微不足道。所以你可以不相信超光速,但是你必须相信爱情。
我老人家再重复一遍,爱情----就是你人生的暗能量!
没来的请举手!那神马,下课!
作者:lemon25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长风浩荡可扬帆 傲游美加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