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一点关于工程的常识 |
 |
消极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9097
经验值: 14803
|
|
|
作者:消极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首先声明,我没有任何铁路工程的经验,所有的分析基于常识。
在工程中提高安全的方法是两个:冗余和提高余量。前者是关键功能至少使用两个独立的环节实现,后者是让系统运行在设计值的相对中间位置,一般原则是实际运行最大值不超过设计最大值的80%。
现代工程还有一个原则是关键环节尽量减少对人的依赖,如果确实必须依赖人,充分的训练是必须的,航空工业对飞行员的要求就是基于这一原则,有兴趣可以看看Colgan Air Flight 3407,和US Airways Flight 1549,我们坐飞机都希望碰到Sullenberger这样的飞行员,大家只有自求多福
铁路运输是个轮轨系统,不是光有车能跑就行,其中信号系统是运行的关键,84年左右上海附近出过一重大事故,是司机因素,司机看到红灯冒进,结果造成追尾,死了几个日本人,所以是重大事故
而现在司机的因素很低,特别是90年代以后,客运线的机车基本都装了运行记录仪,对司机管理相当严格。运行记录到了二代以后不是被动的记录,而是可以根据信号和区段限速自动停车的,司机有时候会恨地牙痒。
为什么说铁道部这次的解释是扯淡,从现在的铁道部的解释是设计问题:
事发当时,由于雷击造成温州南站的信号设备故障,正常行驶的D3115次列车列控车载设备由于接收的码序不稳定,造成停车后按规定缓行。此时,防护D3115次列车的后方信号由于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造成本应显示红灯的信号错误升级为绿灯,致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没有发挥作用,造成D301次列车按照错误显示的绿灯进入区间,与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
1,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D3115出现了所谓的白灯无码,这种情况原来是有限速的,在高速上看来更严,干脆停了,这是对的,这列车看来工作正常;
2,D301进入前车运行区段是最不可思议的,“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原来运行了8年的线路为什么今天才出事?有备份系统么?备份为什么未有启动?
3,如果真是设计错误,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确定,原来干什么去了?怎么验收的?大家可以参考NASA对Prius油门问题的调查,看看人家花了多长时间。
一般在西方国家,这种规模的事故调查至少1年以上。
作者:消极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