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另类的抗日英雄 -- 戴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另类的抗日英雄 -- 戴笠   
lemon25
[个人文集]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8/08/03
文章: 2974

经验值: 119907


文章标题: [转帖]另类的抗日英雄 -- 戴笠 (424 reads)      时间: 2011-5-10 周二, 下午3:58

作者:lemon25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们看见有关戴笠的报道几乎都是负面的,刽子手、残忍、魔王几乎成了描写戴笠的专用名字。
可是我们来看看西方人对他的印象。


一位外国记者后来这么回忆戴笠:一个隐面人,总是藏在房间的暗处,而其他人则处于一览无余之下。然而个别的几个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当戴笠处于鼎盛时期见过他的西方人,却对他有强烈多彩的印象。 “从一方面看,二战中没有一个人形象要比他更黑;而从另一方面去看,又没人比他更白,”几乎所有的人都被他锐利的目光所震慑。一个戴笠领导下的在敌后工作的OSS(美国战略情报局)人员说:“戴笠的身材中等壮实,外表粗犷强硬,有军人的干练。他的脸轮廓分明,尖锐的目光咄咄逼人,还有一张坚毅的嘴。”一个出生于中国传教士家庭的美国军官写道:“他英俊瘦长,有一双纤细优美的手,走起路来像是脊梁骨上了钢条,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国戏台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他那犀利审视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个性记下来以备日后之用。”


我们再来看戴笠为中国抗日战争做的贡献
到了战争的后期,戴笠的特务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战略上都可以说无处不在。他们在马尼拉有城墙环绕的区域里发送气象预报,一直到麦克阿瑟登陆。他们在南京、汉口及所有被日本人占领的中国城市内组建警察部队。日本人发现这些警察愿意合作,便让他们照常管理,却不知所有中国的警察都是戴笠的人。他们在日本空军内有一个单独的傀儡飞行队,接受秘密命令,将日军的轰炸机于9月15日转交给戴笠在西安城内的组织。而且在整个战争时期,在日本本土的东京皇宫里就有戴笠的特务。

  就连于佑任老先生都说,没有戴雨浓中国不知道又增加多少汉奸。 其实这句话就是对戴笠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最大的肯定。没有什么比着评价更高了。就如同西方媒体喜欢说中国哪种先进武器准备,跟什么国家的先进非常相似。这也是对我们中国的谍工人员的最大表彰。
  
  可能戴笠同志在我们的主旋律的影视作品中的反派形象已经深入我们社会的骨髓里面去了。所以这样的帖子没有人回。
  当然这样的情形还是能够理解。当年戴笠费尽千辛万苦将衡阳保卫战中率军守住衡阳,国军陆军第十军一万余将士却在文化名城——衡阳创造了奇迹,经过浴血奋战,像钉子一样将敌寇阻止在衡阳盆地整整47天,为后方各军和西南腹地各省做好迎战准备,保存国脉与民魂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他们的军长方先觉救回重庆,被蒋委员长重新委以重任,任新组建的青年军军长时,当时周恩来激烈反对,说一个投降的军人怎么能够委以重任。
  可是周恩来难道不知道,方先觉仅以一万之众对敌15万,毙敌3万,击毙敌酋的功绩呢?
  
  我始终觉得周恩来阻止蒋介石对方先觉的启用是他人性阴暗面的又一体现。当然周恩来的人性阴暗面还是有很多的。

抗战期间戴笠领导的军统总共才一千六百人,抗战结束后才两万人。蔣介石來台后曾说:“戴雨农同志不死,我們今天不会撤退到台灣!”章士釗送戴笠的挽联: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名滿天下,谤滿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

男儿事业有戴笠
文:余世存
2008-04-11

蓝衣社碎片的评论

  戴笠是一个曾让很多人闻名色变的人。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他指挥的军统为国家搜集了大量的情报,并为政府除去了很多反叛者、颠覆者,为蒋介石 除去了很多政敌。他被称为“蒋介石的配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向蒋介石提出要见到“中国的希姆莱——戴笠”。这 是一个让人想起王朝政治时代的东厂、西厂一类机构的鹰犬、爪牙。人们对这个军统特务头子的评价无外乎“间谍王”、流氓成性、“杀人魔王”,对此类人若不能 除之以快,也应该敬而远之,以为此种人心狠手辣、残酷无情,不讲道德。大多数人甚至天真地以为自己跟戴笠们隔得很远,以为戴笠一类人是社会的极个别,是人 群中的特例,是莫测其威仪心智的神秘者、非常人物。
  
  这其实误解了戴笠及其同志,戴笠们是很平常的。甚至可以说,这种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无处不在。在戴笠们的身上,有着我们中国人最可宝贵的进取精 神。无论出身如何,他们知道要努力成材。这种成材,可以解读为胡适之说的,努力争取个人的自由;也可以解读为求功名富贵。总之,是要实现自己,成就自己。 因此,他跟一般循规蹈矩的读书人不同,尽管他的成绩也很优秀,他却不守成规、嫖赌成性,一度被学校开除。
  
  在穷困的日子里,戴笠也不曾忘记自己的志向,不曾改变自己爱整洁的生活习惯。哪怕是俗艳廉价,他也总要保持衣冠楚楚。比方说,在杭州混饭吃 时,他只有一套夏装。为了保持整洁,他通常在西湖边找一块无人之地,脱下上衣和裤子来洗,然后把衣服晾在一块有太阳的岩石晒干,自己在一边替帆布鞋上粉, 直到看上去像新的一样。而也就在这种一般人都觉得尴尬的穷讲究里,他结识了终生的朋友,当时的小学教师、后来成为蒋介石的门生的胡宗南。按照戴笠的传记作 家,美国人魏斐德的说法,戴跟胡宗南都是小知识分子,即今天社会学家眼里的“小平头阶级”,不自觉地具有流氓知识分子特有的自负,“他们各自在对方身上看 出了自己对权力和地位无限的渴望”。
  
  戴笠不仅有生活目标、理想,也有实现这些目标理想的艰苦付出。在他30岁时,听到“革命朝气在黄埔”的说法儿,就自改其名,取风土记“卿虽乘 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之意立志,更名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这种吃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甚至到他成为蒋的心腹 之后,他仍然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为了北伐收集情报,他常一个人奔走四方。当时共事的同学徐亮回忆说: “人称戴笠是英雄,我以为是怪物。这种人醉心事业,连皮肉痛苦,都能忘记,非怪物而何?” 抗战军兴,戴笠已位高权重,但他在淞沪之战中,白天忙于组织对日情报战,并竭力建立军统武装别动队(后来的忠义救国军)协助正规军作战;晚上,他亲自坐车 从上海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战况和情报分析。那时南京到上海铁路已经不通,汽车也只能灭灯行驶,日军飞机不断轰炸扫射,时时如身临鬼门关,他却犯险如常。 抗战后期,戴笠屡次化装深入日伪区,布置情治系统,检查工作。当时,日本人对他的人头悬赏金额,犹在对毛泽东悬赏之上。
  
  因此,可以说戴笠是一个干才。戴笠谍报功绩的顶峰是1940年代,其谍报网络在鼓浪屿率先破译日本将袭击珍珠港的情报,并报美军海军部,但被 美军一笑置之。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军才意识到戴笠的厉害。乱世行权,何况抗战。在抗战中,特工工作的重要性也为一般人所理解,戴笠也开始为人们刮目相 看。据说,戴笠遇难后,举国哀悼,就是他过去的敌人,也都在追悼他。有一个说法儿是,周恩来在中共的会议上说:“戴笠之死,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 功。”
  
  一般人多注意他的狠毒狡猾、奢靡生活,却没有注意到他是提着脑袋做事。他的心路历程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只是在身逢革命年代,他有着投机者的 理想和革命者的献身。比如,淞沪抗战之前,国民党大员们在南京开会,休会的时候议论纷纷,戴笠很坚定地对其他人说,这次我们一定要打了。国民党元老吴稚辉 问他,武器,经济都差的那么远,拿什么打呢?戴笠说:“哀兵必胜,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等不来独立平等的。”这句话给其他国民党人震动很大,后来成了军 统对于抗日的经典创见。
  
  戴笠自己是人才,他也赏识人才。他的工作,需要非常手段,一般人以为正适合流氓无赖来做,军统是流氓的大本营。事实不然,那里需要的是中国社 会一流的青年,一流的技能以及一流的品质:比如正直、勇敢、大义等等。军统组织严密,但其人员却从社会上广泛吸收。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戴笠曾经 屡次发文告诫下属:“不可用流氓”,“流氓只知招摇,用之未有不败也”等等。招收的人员越要求积极向上,其中有理想的青年,甚至隐性的共产党人或共产党同 情者就越多。据沈醉回忆,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者就达18000人以上,而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仅为4万5千余,死亡率高达 40%,其他附属人员牺牲者更众。这一事实可证明戴笠及其军统的国家情怀。
  
  戴笠读书不多,却坚守了忠孝的观念。他的母亲把他养大,在他成为“杀人魔王”时,他仍对母亲十分孝敬,甚至要部下向其母亲学习,学习她管理繁 杂事务的能力。而在他短命而辉煌的特工生涯中,他也有着献身国家、领袖的愚忠。也许蒋介石需要的,就是他那种“奴才中的人才”,或说“人才中的奴才”。在 他自己的理解,可能是一种士为知己者用的赤胆忠心。在革命的春秋时代,慷慨悲歌也好,他或者真的有一种“侠之大者”的悲壮心理:人以国士之礼待我,我以国 士之礼待人。而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在革命从权的时候,就一变而为忠于领袖的犬马之愚忠。他的座右铭是:“秉承领袖意志,体谅领袖苦心。”
  
  因此,不难理解戴笠的意义。这是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做人典范,也是一个现代中国人的成功样板。只是这种成功,或忠孝,如此奇特地成就了文明眼里 的罪行。说到底,这一类人,怀着成功名的用世之心,并非自己力挽狂澜地救世,而是躲在政权、领袖,某个人或某个机构的羽翼下,借助于专政的机器为所欲为, 便宜行事。他们的忠已经超出了道德的范畴,只是某种工具或打手;他们的孝也只是停留在赡养一责上,远谈不上跟上一代人交心交流。他们自认为行事不受道德的 束缚,但他们是不道德的。他们自认为是菩萨心肠而行霹雳手段,其实他们已经泯灭了正当的人性。他们自认为是人才,其实他们是人格永远立不起来的奴才。他们 自认为是好男儿,但他们永远不会是有责任心有现代文明理性的男人。
  
  这是我们文化教育的怪胎,戴笠是我们社会的产物。他们知书而不识礼、读书而不明理。学校和社会只是教会了他们如何势利,他们满脑子浆糊。他们 总是以为乱世可以不循正道,独裁、专断等等可以提高效率,秘密世界、特务工作可以抢夺、控制情报信息,这些非人性也不合于文明的逻辑最终使他们自己丧失了 人性。内心矛盾、人格分裂,而不知解决,而一味地向社会索取。他们眼里的人生得意或成功名即是:这个社会有着现成的名利财富,只等他们去掠取,他们绝不会 想到创造性地成就新的文明资源。像戴笠懂得因果,企图超越因果,跟太虚大师等人来往,最终仍被因果所囿,即是他们无知于生命的结果。这样的人在我们今天也 仍随处可见,他们平时满口仁义道德,在家人、朋友面前恭敬可掬,甚至身边总会有一两位和尚、活佛、牧师以证其参禅,但他们用世处世的一面极为狰狞,他们待 人残忍。
  
  我们的文化教育产出的大多是戴笠那样的人,他们擅长投机、有奶便是娘,更可笑的是他们也会把自己跟国家大是大非的语境联系起来思考,而一遇到 真正的挑战即以饭碗为自己哀求辩护,实则他们完全明了自己作为打手、工具的功能和价值,他们不仅习惯了残害生命而且乐此不疲。他们有意无意伤害了别人,对 普通民众,他们更是“狗眼看人低”,他们不知尊重生命为何物。只不过戴笠以极端的形式作了他们的代表。
  
  因此,尽管蒋介石和戴笠的同志以为戴笠有功于国家,甚至章士钊为他写了一副意味深长的挽联: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等后人评。
  
  但时隔六十年,文明社会已经对戴笠及其同类做出相当公允的评价。人们坚定地指认戴笠为“杀人魔头”,是法西斯性质的工具,甚至对戴笠的死也认 为是冥冥中的报应,都说明人们对安身立命或为人处世有大于权宜的标准,那是一种建立在尊重个人生命之上的标准。戴笠的美国传记作家以为戴笠是一只“巨 蟒”,其实按中国人最常见的说法,戴笠是一只狼狗,或说是一只藏獒,主人待他极好,他的生活可以说骄奢淫逸,但这种走狗没有自我,更没有自己的德性世界。 就像最凶残的藏獒虽然忠于主子,目中无人,但一闻见有血腥气的屠夫也会无可奈何、摇首乞怜一样,戴笠们的内心是相当脆弱的,他起居神秘也仍睡不安稳,在临 死前甚至哀叹自己不是死于毛泽东之手,就会死于蒋介石之手。
  
  因此,可以说戴笠没有人格,他的内心是扭曲的、病态的、残忍又卑怯的。如果说平常中国人的生活可传三世、五世甚至十世,即人格成就或榜样可以 不中断地传几代人,但戴笠那样非人性的生活到他自己就中断了,他在中国人的家族传承中不起作用,他不属于中国家世中的一环。起太史公于地下,戴笠的行迹也 只会归为酷吏猾吏之列,而入不得侠客列传,更不得列入世家。只是以戴笠之心眼生活的中国人还有很多,他们跟我们一道,决定了我们社会的文明进程和文明高低。


作者:lemon25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长风浩荡可扬帆 傲游美加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lemon25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192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