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2011年01月30日 PRC 外交部发言人就埃及局势答记者问 请在埃及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2011年01月30日 PRC 外交部发言人就埃及局势答记者问 请在埃及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2011年01月30日 PRC 外交部发言人就埃及局势答记者问 请在埃及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388 reads)      时间: 2011-1-31 周一, 上午11:29

作者:邢国鑫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华北华东地区大旱之后, 地下水枯竭还有急大的可能引发超级大地震。

ZT 北京破60年初雪最晚记录 专家:极值还将继续
2011年01月31日 10:08:00  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1/31/c_121043337.htm




气温回升,北京龙潭公园冰雕底座部分已融化。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颐和园昆明湖局部已干涸见底。1月29日,北京市气象局预报,北京市仍为晴朗天气,这也意味着北京初雪最晚纪录被刷新。北京市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初雪最晚纪录为1984年的1月29日。新华社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消息(新华网张改萍 中国气象报曹冀鲁) “现在已经是五九了,还有没有雪?”“2月4日就立春了,春节里还会下雪吗?”春节前夕网友纷纷对北京的天气情况提出问题,北京市气象局和气象台也陆续接到市民的电话咨询。据北京市气候中心的资料统计,今冬到1月30日北京观象台还未出现降雪,观象台持续无降水日已达98天,已经打破了自1951年以来60年里冬季降雪初日最晚日(1984年1月29日)的时间纪录。入冬以来至今没有见到漫天飞舞的雪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春节期间北京的天气会是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大刚。

  北京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大刚介绍,北京最近一次出现全市性降水的时间是2010年10月24日,从10月25日后至今的近百天内,北京特别是平原地区一直没有出现有效降水,但是京城整个冬季一场雪都没有的情况还没出现过。他说,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气象资料显示,北京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期有早有晚,但常年的平均初雪日是11月29日。冬季的初雪下在次年的情况迄今也只出现过5次,可以肯定今冬北京初雪出现时间为1951年以来最晚,已经超过了之前最晚出现的1984年1月29日,并将延续。

陈大刚介绍,北京地区今冬以来虽然冷空气活动频繁,但上空一直以西北气流为主,缺乏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少了水汽条件的配合,导致了北京地区虽然寒冷,却持续着无雨雪的干冷多风天气,导致降雪与京城“无缘”。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华北地区也出现了干旱少雪现象,虽然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大部,天津市入冬以来均出现了降雪过程,但降雪量一般在1毫米左右,与常年同期相比也明显偏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气象监测显示北京地区旱情也在发展,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度气象干旱,东南部地区已经达到气象干旱的重旱等级程度,针对旱情,全市气象部门已加强旱情信息监测,并加强了与农业、水务、园林等部门的沟通。

1月29日,颐和园昆明湖局部已干涸见底。新华社发

另据北京市气象台1月30日8时的最新预报显示,在春节期间,北京地区仍然没有明显雨雪天气,气温也会较前期明显回升。气象专家提醒广大市民,由于入冬后北京没有出现降雪天气,空气干燥、气温变化较大,比较适合空气中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因此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员较多。人们在春节期间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探亲访友和旅游活动尤其是赶集逛庙会等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御疾病。同时,还要做好森林防火、抗旱以及谨防煤气中毒等工作。

"北京60年来最晚初雪"纪录诞生 春节期间无降雪

山东多地首场降雪助缓解旱情 高速封闭航班停飞

大年初二前京城不会降雪 今冬初雪将成60年最晚

全国十机场因降雪关闭 航班大面积延误(图)

安庆震区出现降雪最低温零下2℃ 百姓妥善安置

安徽遭遇大范围降雪 春运受到一定影响

ZT 外交部发言人就埃及局势答记者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1/30/c_121042404.htm
2011年01月30日 23:46:0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30日就埃及局势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日,埃及国内局势出现动荡。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说,中方十分关注埃及局势发展。埃及是中国的友好国家,我们希望埃及尽快恢复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
搜索更多 埃及 的新闻

外交部:请中国公民和团组暂勿赴埃及

外交部发言人就埃及局势答记者问

法德英三国首脑发表声明呼吁埃及各方避免暴力

新闻人物:埃及新任副总统苏莱曼

新闻人物:埃及新总理沙菲克

外交部再次提醒赴埃及的中国公民慎重考虑出行计划

ZT 外交部再次提醒赴埃及的中国公民慎重考虑出行计划
2011年01月30日 06:58:53  来源: 中新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1/30/c_121039229.htm


  外交部今日凌晨在其官方网站再次提醒拟于近期赴埃中国公民和团组密切关注局势发展,慎重考虑出行计划。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日前,有前往埃及的中国公民和团组途中提出协助回国请求。外交部高度重视,已指示相关使领馆为其回国积极提供协助。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已在赴埃及途中的中国公民和团组如有滞留情况,可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必要协助。同时,再次提醒拟于近期赴埃中国公民和团组密切关注局势发展,慎重考虑出行计划。

ZT 再次提醒赴埃及中国公民和团组慎重考虑出行计划(1月30日)

日前,有前往埃及的中国公民和团组途中提出协助回国请求。外交部高度重视,已指示相关使领馆为其回国积极提供协助。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已在赴埃及途中的中国公民和团组如有滞留情况,可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必要协助。同时,再次提醒拟于近期赴埃中国公民和团组密切关注局势发展,慎重考虑出行计划。

ZT 外交部再次提醒赴埃及的中国公民慎重考虑出行计划
2011年01月30日 06:58:53  来源: 中新网

请在埃及中国公民注意安全(1月29日)
近日,埃及首都及部分地区发生较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示威人群与军警发生暴力冲突,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埃当局已在主要城市实行宵禁。形势仍在进一步发展之中。

外交部领事司及驻埃使馆提醒拟于近期赴埃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局势发展,慎重考虑出行计划;已在埃的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前往事发地区或人员聚集场所,务必注意安全。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报警,并可向驻埃使馆寻求帮助(24小时联系电话002-02-27361219)。

另据了解,当地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已被关闭,建议在当地的中国公民保持冷静,就近使用固定电话与家人或使馆联系。

ZT 年轻人没工作 点燃怒火 搅乱整个阿拉伯世界 联合新闻网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1/news-gb2312-1268217.html

前突尼斯总统在狼狈流亡海外前夕,在电视上对全国民众承诺,两年内要创造出30万个新工作;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9 日对著愤怒的群众时,也做了差不多的事:允诺提供更多经济机会。埃及半数人每天只靠不到2美元过日子。

这些在兵临城下时做出的承诺有个共通点,都承认在阿拉伯国家街头上史无前例燃烧的怒火,已酝酿许久,是冲著数十年利益严重倾向少数政治菁英、其它许多人只能卑微求生存的不平等而来。

突尼斯爆发的第一场示威游行,距今不到两个月,但这把火烧得之快,却也凸显部分阿拉伯政权自1980年代开始掌权至今所使用的制度,有多么不稳定。当权者宣称,为了对抗伊斯兰强硬派或以色列间谍,不得不大量起用亲信、同时推出强硬的政策,强迫人民就范,但如今这些政策显然正遭遇社会强大的反对力量,人民不想再照旧规范行事。

穆巴拉克和其它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只消看看开罗街上一眼:那1800万个钻动的人头中,约半数不到30岁,他们不再认为此生只要当个小公务员就够了。在催泪瓦斯和抗议声夹杂的开罗街上,有位抗议人士挥舞著一张手绘的大学毕业证书,那是他的学位证书,而民众的呐喊声大概可把这种骨牌式动荡的复杂性简单归纳成一个词:工作。

科威特策略研究中心主任阿法拉杰说,受到攻击的是政权和领导人,但实际上是对未来绝望。街头上有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有没办法餵饱家人的母亲。
从抗议一开始进行,就一直听到群众描述遭遇多少经济不平等。突尼斯的暴动是由一个大学毕业的果菜小贩自焚开始,很快地埃及、也门和其它地方也陆续出现仿效者。

阿拉伯半岛上最贫穷的国家也门,断断续续出现的示威,迫使总统不得不迅速做出经济上的让步,包括把所得税减半、下令管控食物和基本必需品的价格。

约旦街头28日也涌现数千名示威者,要求总理下台,并要政府控制物价和失业。
约旦国王阿布杜拉也打算先给点甜头,试图浇熄人民怒火,承诺会推动改革,总理则宣布5.5亿美元的能源和粮食补贴方案。

点燃这些怒火的因素,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很常见:年轻人、逐渐成长的中产阶级要寻找更多机会,而他们接触互联网和国际媒体的机会增加,打开了眼界。
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显示,是否还会出现更多示威游行。叙利亚的极权政体依然稳固如山,该国已逐渐开放经济。其它富裕的波斯湾国家,则因国内人口少,且经常大手笔赏赐人民,暂时不会面对人民的挑战。

阿布达比官方色彩浓厚的报纸全国报(The National)曾采访四位来自中东的人,描述他们求职的困难。一位33岁的叙利亚人抱怨,他在大马士革大学拿到英国文学学位,却找不到一个教职,也没钱结婚,就好像大学时读过的《等待果陀》,一直期待明天就会找到工作。

就算阿拉伯世界的高官,在突尼斯事件爆发后也难得坦白表达他的忧虑。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日前在一场演说中,对20位阿拉伯领袖和其它成员代表团表示,阿拉伯人的灵魂,已经为贫穷、失业和普遍的衰退折磨得支离破碎,「突尼斯的革命离我们不远。」

来自埃及的穆萨呼吁进行阿拉伯的「文艺复兴」,目标是创造就业、解决社会弊病。

但在瑞士达弗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部份专家则认为,阿拉伯世界需要改革教育,把重点从公职转向更有活力的民间部门需求。

世界局势和中国局势! 面对罕见我们束手无策? 来来来, 来说两句 (168 reads) 时间: 29 1 2011 01:28

--------------------------------------------------------------------------------

作者:邢国鑫 在 芦笛自治区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进入2011年世界局势突变, 中东地区的突尼斯埃及首先成为"祸耀桶", 预计内乱饥荒甚至局部战争战争还将向中东地区的其它国家, 南欧国家和东亚地区迅速蔓延。

政局不稳 内乱饥荒其根本的原因是:

一: "祸币过多",

二: 以食品和住房为主的通货膨胀超过了大多数忍民的忍受力,

三: 再加上超过20%的人口长期失业"无事生匪",

此番火山将要爆发的景象正在"糊瘟症腐"横行霸道的大炉内愈演愈烈。

预计: 中东大乱将严重影响石油输出和国际原油价格, 为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祸上加油",

目前中国河南山东河北地区超急大旱将导致粮食危机和2011年春夏季节通货膨胀失控的社会危机, 华北华东地区大旱之后, 地下水枯竭还有急大的可能引发超级大地震。

2011 CCP/PRC"糊瘟症腐"亡党亡国, 天美人范冰冰出任重实大帝国女皇, 对日朝韩宣战, 天命应该如此!

[转贴]面对罕见干旱和粮食安全危机,我们束手无策
1182 次点击
9 个回复

仰望者 于 2011-1-26 9:50:3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经济风云
我国粮食主产区多现罕见干旱 拉响粮食安全警钟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3&id=6786943

作者:邢国鑫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5653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