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唐氏微积分讲用报告(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唐氏微积分讲用报告(二)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唐氏微积分讲用报告(二) (790 reads)      时间: 2010-9-13 周一, 上午9:24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昨天今天真TMD晦气,为这烂水库争论得我昨晚一晚没合眼,今天也就只睡了四五小时,笔记本电脑还烧坏了。太太这会儿才用完台式电脑,赶快上来写两行。否则唐网还在等着呢。

问题是,我写得那么明白,唐网为何就是不能理解?我每次跟他争论,都要extremely frustrated。不管说什么,他都会误会到八万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去。当初争论中医,后来争论苏联史,这次争论水库,全TMD这样,从无例外。而据网人普遍反映,我这人深入浅出的解释能力特别强,为什么一个大科学家就是看不懂我作的简单逻辑剖析涅?当真是咄咄怪事。

刚才我想了想,或许是因为我冷嘲热讽,让他看了很生气,因此无法focus在我说什么之上吧。为了避免唐网再度误读我,我尽可能克制自己,只说正事,否则最后他还是看不懂,受累的还是我自己。不管怎样,这是最后一次,若是唐网仍然不懂,我爱莫能助,就算我被你的“单人共识”驳倒,或是我这个民科被你这怀有扫荡民科的神圣使命感的大科学家击毙算了。再与你缠夹不清地扯下去,就算我不发疯,也什么正经事都做不了。本来还说今天要去看《墨子》,再应老金的要求写篇分析涅,全TMD泡汤了,唉。

废话少说,现在解释唐网始终不明白的我提出的第二条质疑。

我的意思是,唐网在提出他那一劳永逸地击毙我的科学共识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提出了一个自相否定的命题:

“洪水通過寸灘的速度和寸灘的水位成正成長. 如果在同樣的水位, 建壩後流速大幅降低, 那就說明建壩大大地降低了寸灘的洩洪能力, 建壩加重了重慶洪災. 但如果這個流速沒有變化, 或變化很小, 那就說明建壩對重慶的洩洪能力沒有影響或影響很小.”

凡是受过起码思维训练的人都能看出这里的破绽:他说,流速跟水位成正相关,流速高,水位也高,流速低,水位也低,既然如此,如果筑坝后流速大幅降低,那上游水位必然降低,也就不可能加重重庆洪灾了,是不是?可他给出来的结论却恰好相反,认为流速大幅降低会引起上游洪灾,您说可笑不可笑?

当然,他加了个前提:“如果在同样的水位”,但这只增加了可笑度──如果流速大幅度降低,水位根本就不可能保持不变,这道理就连白痴也想得过来:那必然是水位迅速增加。若是水位还能保持不变,那还有什么决口的危险?!唐科学家忒有本事的地方,乃是离开水位谈洪灾,好像水位不增高也能引起决口。在他看来,洪灾完全是泄洪能力不足引起的,而这泄洪能力与水位无关,并不表现为水位变化,这才会说出“水位不变,但泄洪能力极大降低会加重重庆洪灾”的超级昏话来!

唐科学家是怎么闹出这笑话来的?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来说,就是他“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对不起唐指导员,我又怀毛怀旧了。只是我这人中毛毒太深,不引用毛主席语录就不会说话,更不会分析问题,所以,还请您高抬贵手,暂时忍忍吧)。他说的“水位与流速成正相关”一点都不错,可惜啊,那是在没有堤坝的河流上,在筑坝之后还要刻舟求剑,就必然要闹出这种惊天笑话来了。

哪怕是真正的白痴也罢,只要一辈子去抗过一次洪,就必然会悟出“水位与流速成正相关”的简单道理来──哪条发大水的大河不是既涨得满满的,流速也特别快?连农民都可以告诉你这简单人生常识,实在不必再等待大科学家去发现。大科学家与农民的区别,只在于农民知道,如果下游给塞住了(不管是部分塞住还是全部塞住),那这“水涨水快”的规律也就给打破了,那是必然是河水流速变慢,而水位迅速增高,而大科学家不幸忘记了这一点,以为有坝而且正在蓄洪的水库(也就是部分阻塞,因而无法达到原来的泄洪能力的河),既不会降低上游的流速,也不会把水位抬起来!

大科学家说了,谁说筑坝影响了泄洪能力?根据水博的数据,筑坝前后寸滩在汛期的流速是一样的!既然流速不变,那水位当然也就保持不变,这道理不是简单至极么?

我已经告诉大科学家了,这当然是可能的。如果城门大开,来多少放多少,毫不蓄洪,则上游水位当然跟没筑坝一样。但若真是如此,那就请不要再提什么“今年在洪峰時期把每秒70000立方米的流量減少到每秒40000立方米, 保護了下游地區”。若大坝的流出量真是给减到将近原来的一半,寸滩的流量与水位还能不变,这可就真是“胡日鬼”(山西话)了。只有对洋共当局无限敬仰无限崇拜无限热爱无限忠诚、坚决反对草民怀疑政府的一切阴谋论的大科学家,才能认定那是“确确实实发生了的事实”,正如亩产十四万斤粮也是“确确实实发生了的事实”一般。

大科学家说了,你知道寸滩离大坝有多远么?有550公里(对不起,我懒得去查足下的原帖了,大致数字如此吧,如果记忆失真,请大科学家指正,谢谢)!物理学有所谓causality(其实岂止物理学有这玩意,不过懒得说了,免得蔓生枝叶),洪峰从寸滩走到大坝,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大坝就是既能将流量降到相当于没筑坝时的将近一半,对550公里外的寸滩水位也绝不会有影响!水博提供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你这是泛泛而论!

其实大科学家要是有点农民的常识,恐怕也就不会把那数据拿出来现世了。请问那水位,到底是某个瞬间的瞬时值涅,还是平均值涅?若是瞬时值,到底是在洪峰顶测的,还是在峰谷测的?若是平均值,方差又是多少?您既然学了一场数理化,总该知道如果流量降低到相当于未筑坝时的一半强,那寸滩即使处于洪峰过去后或未来前的最低水位,那基线也绝对会被下游流量降低而抬高,当洪峰到来时,那高出来的水位当然会叠加到洪峰高度上去,从而增加了决口的危险。这道理简单得连我都不好意思解释了:大坝以下的流量降低到将近一半,上游的流量若是保持不变,那源源送下去的多出来的水(每秒多出30000立方米)放哪儿去?大坝水位岂不是要迅速上涨,而这必然会导致上游水位增加么?怎么还会刻舟求剑,认定寸滩水位会保持不变涅?要避免这危险,那当然只能让闸门大开,来多少放多少,但前面已经说过了,若是这样,那就最好把那“确确凿凿发生的事实”收起来,好伐?

其实昨天晚上我已经点拨过大科学家了。我说,如果三峡真有蓄洪能力,真不会引起上游洪灾,那么官方媒体就是在造谣。我特地为你转的那篇官方报导说,因为三峡水库不敢在汛期蓄水,导致两年都无法将水蓄到175米,因此决定“拦洪水尾巴”,在汛期末尾开始蓄水:

“受访专家认为,解决蓄水和用水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将蓄水时间提前,充分利用洪水资源。郑守仁说,与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时的情况相比,长江上游在10月的来水量已减少很多。因此可考虑提前至9月10日启动蓄水,并将9月底的水位抬高至160米甚至162米。

…………

过去三峡工程调度规程为反季节调节,汛期泄水,枯水期蓄水。聂芳容认为,将来可提倡“蓄洪补枯”,即在防洪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洪水资源化”,否则三峡蓄水就可能占用中下游10至11月的生态水资源,导致中下游缺水现象。

但提前蓄水又可能导致上游防洪风险,三峡集团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主任袁杰认为,拦蓄洪水“尾巴”可做到风险可控。我国气象水文预报水平已提高,即便蓄水启动后,上游可能酝酿大洪水,三峡水库也来得及进行调度。” (http://big5.cctv.com/gate/big5/hb.cctv.com/20091111/102602.shtml)

连在汛期末蓄水都生怕导致上游防洪风险,何况是在汛期中将流量减低到将近一半?表搞笑了!若蓄水不会招致上游洪灾,专家们又何必忧心忡忡?莫非他们也是不懂装懂、只会搞阴谋论的民科?

我知道,大科学家又要以为我跟他一样,分不清“蓄洪”与“滞洪”的区别,以为所谓“蓄洪”就是“削峰”,所以下篇准备再谈谈早被他一劳永逸地击毙了的水库工作周期,以及由他敬爱的洋共媒体公开承认的反调节。但现在我要去补觉了。若是写得太多,大科学家照例不会看,只会胡骂一气,那不是让我白辛苦一场么?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芦笛于2010-9-13 周一, 上午10:07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461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