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道德經解說(八)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道德經解說(八)
Thinker
性别:
加入时间: 2009/08/16
文章: 20
经验值: 1120
标题:
道德經解說(八)
(266 reads)
时间:
2010-8-12 周四, 下午1:32
作者:
Thin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文義】:天道虛空,但它的作用卻彷彿無窮無盡。
【解說】:「沖」:虛空。作形容辭用,用以「形容」道;而不作名辭用,非用以「定義」道。
「用」:發用、作用之意。
「盈」:滿,引申為極限、窮盡之意。
「或」:彷彿。
老子此章有一特點,即站在未得道之觀察者立場來形容道貌,故其用於述道之語多為形容之辭,而非定義之辭(第一章之「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為定義之辭),且多用不確定語法。所以乃於上句說:「道沖」,並於此句加一「或」字。本章以旁觀者形容道貌之特點,每句皆可見之,將續說明於後。
按:以一旁觀者立場觀道,道之狀貌實為不可捉摸。蓋道本為宇宙之原理,莊子所謂無在而無所不在者,故謂之有耶?又不見其形;謂之無耶,天地萬物又賴其生成。是以老子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以表現天道這種微妙狀貌。
淵兮,似萬物之宗。
【文義】:深遠廣大,好像萬物的本源。
【解說】:「淵」,深不可測之意。如上句之「沖」字,也是對道形容之辭。其意義也承接上句,是說道的作用彷彿無窮無盡,所以深遠廣大。
「宗」字,道德經一書多次用之,作「根源」解。所以萬物之宗,就是萬物之本源。而又加了一個「似」字於前,充份表現老子特意站在旁觀者立場,揣摩道貌所得的不確定結論。
按本經其它章句有直接說明「道即萬物之宗」之語(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顯然老子明知天道就是萬物之宗,然而本句卻用一「似」字,故知其於本章採取旁觀者角度以形容道貌,而非居於一得道者之立場以定義道體。
以旁觀者角度觀道,覺其深遠廣大,不可測度,好像萬物的本源。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按:此四句與五十六章重覆,以文意與五十六章上、下文較相屬,故此處疑為衍文。其解說留於五十六章。)
湛兮,似或存。
【文義】:深沉隱微,彷彿不存在,又彷彿存在。
【解說】:「湛」:深沉隱沒。也與「沖」、「淵」二字一樣,都是對天道形容之辭。
「似或存」而不書「似存」,是進一步加強其不確定性。若書「似存」,則語氣較偏向「存在」,加一「或」字後,語氣更為中立。
既道貌深沉隱微而不易見,故自然「彷彿不存在」。然既已謂之「深沉隱微」,顯然仍有物存在,故自然又「彷彿存在」。
按:老子明知天道真實存在,(故二十一章:「道之為物,、、、,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但此句又用「似」、「或」等不確定辭,足見其於本章刻意從旁觀者立場發言之特色。
按:道指「原理」,亦可指「無」。「理」之為物,無形可見又真實存在。「無」之為物,雖為不存在,但此一「不存在」卻無處不在。故無論取何種詮釋,道之狀貌都是介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文義】:我不知道天道是由什麼東西所生的,即使有造物者,天道也好像是先於造物者而存在。
【解說】:「子」字,道德經屢次用之,是與「母」相對之字。子為母所生,所以母為先而子為後,母為因而子為果。
「吾不知誰之子」,是說我不知天道更為何物所生。
「象」:像。
「帝」:天帝,宇宙的造物者與主宰。
按老子明知「道」就是造物者,此處又說道好像在造物者之先,彷彿二者又有區別,這是為什麼?因為「帝」乃當時一般人對於造物者的觀念,認為宇宙有個一具體的天帝,牠創造並主宰萬物。然而既認為天帝是具體的,就仍含有時間性在內。(故一般人可問:「天帝創造萬物,那麼誰又創造了天帝?」暗藏有「天帝也有其誕生之時間」的隱意。)然而天道乃是一個原理,原理乃是超越時、空而永存,根本無時間性可言的。是以老子特意區別「道」與「帝」之概念,並提示「道」好像更在「帝」之前出現,藉以突破當時世人對於造物者的時間觀念。天帝既為造物者,一切物都是牠所創造,所以一切有時間性之物都是後於「帝」而存在。那麼說道更在帝之先,道的超越時間性(或:無時間性)於是就很明顯了。老子襲取世人的習見與用辭,藉以打破世人的時間觀念,以引導世人進入超越時間的概念領域。
【章旨】:由各句注解可知本章都是採取一般世俗旁觀者的觀點,並借用其辭彙與觀念,用以揣摩、形容道貌。推其用意,應是因一般世人離道日久,迷於現象界領域之「具體存在性」、「有限性」、「時間性」,難以領會本體界領域之概念,故姑且先自居於世人之立場,借其辭彙以誘導其進入「超越存在性」、「無限性」、「超越時間性」之境界。茲再分述於下: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是用以打破世人對於「有限性」之習見,指道的作用無窮無盡,為無限量的。
「湛兮,似或存。」是用以打破世人「具體存在性」之習見,指道介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是一個「超越具體存在性」之物。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是用以打破世人「時間性」之概念,導其進入超越時間性之領域。
作者:
Thinker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5393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