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推荐] tanjilion - 政治相关的四个问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推荐] tanjilion - 政治相关的四个问题   
北京碁迷






加入时间: 2009/08/29
文章: 354

经验值: 16281


文章标题: [转帖][推荐] tanjilion - 政治相关的四个问题 (410 reads)      时间: 2010-8-13 周五, 下午9:16

作者:北京碁迷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政治相关的四个问题
政治哲学相关的知识,这两年断断续续看了一些。这里想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理一下思路,有的是接着上一篇文章说的。

问题一:相对与普世

陈述句可以又包含逻辑陈述又包含价值判断,也可以只包含其中一种。一般认为逻辑陈述不能推出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不是一个逻辑命题,所以不能恒为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各种价值观之间的交锋,而逻辑命题的真假是毋庸置辩的。它可能是用一个给定的价值体系演绎出来的必然结果,但是价值体系本身是公理化的,先有一些不能再往回推得假设。当然更多时候它是更非正式的。

普世价值有时间和人这两个维度,要在这两个方向都成立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有时候人们并不看重时间这个维度,因为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变化的,当情况变化之后选择变化也是自然的事情(虔诚的教徒也许不这么想)。但即使是人这个维度,一个价值观也不见得能为所有人所接受,也许有一些刻意为之而无实际意义的反例。

既然价值是相对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不同的价值观可以相互沟通,这就是民主的一项主要任务。

问题二:自由和福利

自由和福利是人们的基本的效用,使人们效用多个维度里面最重要的两个。在任何社会人们都会考虑这两个问题,一般是先考虑基本福利,然后就可以再考虑自由,然后再考虑别的一些更高级的东西。不同的人诉求是不同的,富一些的要求自由,穷一些的要求福利,这两样都有的要求权力,有权力的要求稳定,而他们也可以同时要求一些别的东西。

多样化的效用也构成了社会的不同利益集团,社会的兴衰就取决于他们博弈的结果,当然博弈的条件也很重要。因此很大程度上来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总是对的,但是如何解释具体现象才是重要的。

问题三:民主和威权

民主和威权,在自由和福利这两方面都可以有或好或坏的表现,而且因时因地而不同。自由还比较直观,福利不仅取决于政治制度,也取决于经济制度和环境,容易被人们在讨论时忽略。这里面问题是错综复杂的,王绍光的《民主四讲》有一些实证比较可以看出各种优缺点。一般认为民主不能确保最好的结果,但是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但是也有人认为民主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或者在一个利益分裂的社会被完全架空,而这两者也都可以算是非常坏的情况。我们在考虑这两个哪一个可取的时候就不能只看意识形态,因为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可以为自己的论点找到例证。但是到底哪一个更适合现阶段的中国完全是一个独立的问题,而且我认为这一定不能只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问题。

中国的现状非常不令人满意:自由不用说,这一届政府把言论压制得很厉害,法治也倒退;福利上国进民退,房价暴涨,生态环境恶化,各种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承受这一切的人们会从两个方向反思,一是如何把不好的威权搞成好的威权,更多的是如何用民主来代替。统治者可能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是也有可能只想维持现状,不行了就收拾收拾跑路,这就是推倒柏林墙《要想跑得趁早》里面的观点。

民主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民主何以可能?一是民主何以可欲(达到自由和福利的发展)?第一个问题考虑的是行动的方式,如何赢得支持,或者如何瓦解现有统治。实际实现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第二个问题考虑的是一旦实现了民主,怎么能把制度搞好。(其实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有这两个问题,而往往都失败于其中一个。第一个问题上失败的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六月四日……第二个问题上失败的有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现如今的中国改革。)

关于第一个问题,《1984》提出了四种可能:靠中产阶级的壮大;没有中产阶级靠无产阶级;靠外国入侵;靠统治者自己失去信心。我在上一篇文章讨论认为这四种在中国实现的难度都很大。当然中国最终的道路很可能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要想跑得趁早》里面分析中国基本是一个民愤爆发天下大乱的结局,很有可能也很杯具。

我以前是比较不希望社会付出太大的代价来转变,所以畏首畏尾。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要付出代价那也是必须的。在实践中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害怕出错就只能什么都不干了。因此我们不是要不作为,而是敢于作为的同时尽力认清形势,能少走弯路就少走。

关于第二个问题,《让民主运转起来》发现公民共同体,即人们横向结社的传统,是重要条件。而问题是公民共同体是一个非常惰性的传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另外的人认为中产阶级的壮大是重要条件,因为他们可以有余力来参与政治,并发挥主导作用。

现在我在看Acemoglu的《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里面就举了四个典型的情况:英国较为平稳地从贵族政治发展到全民民主;阿根廷不断在民主和独裁之间变来变去;新加坡是一直独裁并且平稳发展;南非是威权不断地持久地镇压暴力一直到最后终于达成民主的和解。这本书分析不同的利益分布和社会条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政治形态,我期望它能够帮助回答民主这两个主要问题。

问题四:实然与应然

这两组理论截然不同。normative的理论总是自成体系但大多是纸上谈兵,往往和现实有一段距离。自由主义能在美国繁荣确实是这种理论的一大胜利,而共产主义的失败则恰恰相反。empirical的理论就比较贴近现实,把历史数据拿来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的规律。它也许可以提出一些非常好的行动指南,如果我们相信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事物的话。然而也不能被它完全束缚,因为每个国家在每个时代都有一些自身独有的特质,是不能用一种普遍的理论来概括的。

作者:北京碁迷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北京碁迷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9987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