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绝世奇才,法相谁识 ---------- 物理学家Wolfgang Ernst Pauli其人其事(二) |
 |
断章师爷 [个人文集]
.gif)
加入时间: 2009/08/25 文章: 615
经验值: 27036
|
|
|
作者:断章师爷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绝世奇才,法相谁识 ---------- 物理学家Wolfgang Ernst Pauli其人其事(二)
断章师爷
W.E.Pauli 性格率真,批判错误,不留情面;而且他目光犀利,一针见血就能击中问题的要害。所以物理界同行们每有新的见解发表,常常会惴惴不安地猜度“不知道Pauli是否会接受?”W.E.Pauli曾在审阅的稿件上写过“我不在乎你的思维迟钝,但是我确实在乎你发表的速度快过你的思维。”以及“糟糕的是它不仅不是对的,甚至还不是错的!”。有时,他甚至会在审阅意见后面写上“那个该死的Pauli” (der fiirchterliche Pauli)或者“上帝的鞭子” (die Geissel gottes)来代替自己的签名。然而,事实证明W.E.Pauli的意见往往是准确的。他评价自己的判断能力时说过“尽管,有时候我会把准确的东西当做谬误,但是我绝对不会把谬误的东西当做准确!”
W.E.Pauli对任何权威都直言不讳,不留情面。一次,A.Einstein回母校苏黎世理工学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访问并应邀做学术报告,由W.E.Pauli主持,与会的有市政府官员。A.Einstein的演讲屡屡被W.E.Pauli的即兴提问所打断,好几次竟然被问得张口结舌。在座的学院领导看不下去,不停地朝W.E.Pauli丢眼色,免得A.Einstein太过尴尬。W.E.Pauli却我行我素,照问如仪。最后W.E.Pauli满意地说了句:“我觉得爱因斯坦不完全是愚蠢的。” (Ich denke, dass Einstein war nicht ganz dumm.)
W.E.Pauli为人,胸无城府,坦诚得象个孩子。上世纪三十年代被物理学界昵称为“Viki”,后来分别担任过美国物理学会(APS)和美国文理科学院(AAAS)主席的V.F.Weisskopf (1908–2002) 在回忆录中提及“那是在1933年,我从哥廷根拿到博士学位才2年不到,Pauli考虑要在我和Bethe (师爷按:即Hans Albrecht Bethe (1906–2005), 1967年物理学诺奖获得者) 两人之间确定一个助手,结果我应选了。第一次去Pauli的办公室时他就表示之所以选中我,是因为Bethe去了布里斯托尔的缘故,让我感到十分窘迫。更让我感到窘迫的是,数日后他把一些计算结果交还给我时带着懊丧的表情说:‘(你的)工作十分糟糕,我想Bethe会做得更好的。’”不久,V.F.Weisskopf 根据W.E.Pauli的要求,运用正电子模型计算电子的自能,计算结果表明自能的发散依然很严重。文章发表后,J. R. Oppenheimer的助手W.Furry撰文指出Weisskopf的计算中有一个符号上的错误,如果加以修正的话,会大大地降低发散程度。年轻的V.F.Weisskopf一下子被打蒙了,觉得脸面丢尽,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具备从事物理研究的能力。W.E.Pauli得知后,拍拍他的肩膀,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某某(师爷按:V.F.Weisskopf 未曾披露其姓名)也发表过错误的论文,还不止一篇呢! 小伙子,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要命,我们去跳舞吧。”
W.E.Pauli十分淡泊,不尚名利。对于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贡献最大的无疑是 Werner Heisenberg、Louis de Broglie、Erwin Schrödinger、Max Born、 Paul Dirac,当然还有W.E.Pauli。这些人之间竞争剧烈,唯有W.E.Pauli超然物外。他只是醉心于发现自然界中的物理规律,对于社会的认可和同行的评价并不在乎。许多物理学史工作者 发现大量证据表明,很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几乎都可以追寻到W.E.Pauli的思想踪迹,只是他并没有公开发表而已。例如,他在给P.Jordan 的信中就揭示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荷兰物理学家Hendrik Kramers 几乎与P.Dirac同时独立运用Poisson括号得出了对易关系,他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W.E.Pauli也已经对这种对易关系进行了解释。近来,苏黎世理工学院信息中心的Hans Primas撰文指出,仅在20年代下半叶,W.E.Pauli就给Heisenberg写了30多封信,在其中的一封长信里面已经明确地给出了测不准关系的思想。可是Heisenberg一共才保存了3封,其余的都不知去向。据说是毁于战火,也有说是二战结束Heisenberg被押往英国时被英军搜去。上述的W.E.Pauli这封长信自然也影踪全无,而且Heisenberg在关于和W.E.Pauli合作的回忆中也从来没提及有这麽一封信。
尽管W.E.Pauli的言辞尖刻,语带讥讽,却又不失风趣和幽默。荷兰籍的犹太物理学家Paul Ehrenfest (1880 – 1933) 在一次年会上与W.E.Pauli初次相遇,他直率地对W.E.Pauli说:“我喜欢您为德文百科全书撰写的条目胜过喜欢您本人。”后者反唇相讥:“这倒很有趣,我对您的感觉正好相反!”从此两人成为至交。
说起来这位P.Ehrenfest 也是一个了不得的天才, 1904年他和俄罗斯数学家Tatyana Alexeyevna Afanasyeva (1876–1964) 缔结良缘,婚后夫唱妇随,致力于统计热力学的研究。P.Ehrenfest 接替H.A.Lorentz(1853-1928)的职务,出任莱顿大学理论物理系主任。他举办了一个物理兴趣小组,每逢周三与学生一齐讨论当时物理学的前沿问题,学生们亲切地称他“苏格拉底大叔”。不少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参加过,J. R. Oppenheimer回忆过当时的情景:“Heisenberg费劲地向Pauli解释,一旁的Ehrenfest 急切地打断他:‘不,不,你必须让我明白,而不是Pauli!’” 他和 A.Einstein 以及 N. Bohr是三位年龄相仿,关系密切的朋友。尽管P.Ehrenfest 和A.Einstein 的私交更加密切,但是在A.Einstein 和 N. Bohr的辩论中,他不得不沮丧地表示赞同N. Bohr的观点。莱顿大学图书馆里有一幅P.Ehrenfest夫妇和A.Einstein在一起的油画,气质优雅的Tatyana在弹钢琴,桌子上立着一个大肚子的茶灶,满脸络腮胡子的Ehrenfest和头发蓬乱的A.Einstein坐在安乐椅中边喝茶边聆听。据同行的荷兰友人介绍,画面中的这台钢琴是A.Einstein送给P.Ehrenfest夫妇的礼物,现在已由家属捐赠给学校。他们夫妇育有2儿2女,长子Pavlik从小就显示了非凡的天赋,继承父业,研究物理,可惜在24岁那年过早去世;长女Tanja 是位杰出的数学家,后任德国Oberwolfach数学研究所(MFO)的专职教授,在离散数学方面很有建树;次女Galja是儿童文学作家;不幸最小的儿子Wassik有Down's综合症。后来P.Ehrenfest 自己罹患了极度的忧郁症,1933年他用枪射杀了15岁的小儿子后自杀身亡,也可谓人间悲剧。
这段时期W.E.Pauli的生活也并不一帆风顺,1927年W.E.Pauli挚爱的母亲Bertha Schütz自杀了,使他陷入了绝度的悲伤。时隔不久与母亲鹣鲽情深近三十载的父亲又很快重新结婚。三年后,W.E.Pauli自己与舞蹈演员Käthe Margarethe Deppner结婚。夫妇两人的志趣不投,性格不合,不幸的婚姻维持了不到一年,随即劳燕分飞。接踵而至的命运打击,使得一向对生活持过于理性态度的W.E.Pauli跌入了精神的低谷,他的内心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以致几乎无法控制自己了。
遵循父亲的劝告,W.E.Pauli向同在苏黎世理工学院任教的著名心理学家Carl Gustav Jung(1875 – 1961)进行咨询。经过短暂的交谈,C. G. Jung就明白眼前这位病人具有罕见的智力和杰出的科学素养。不久,这两位各自行业中的天才就由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自然地过渡到跨学科的专家之间的合作,并且建立了终身的友谊。C. G. Jung记录了W.E.Pauli大约1500多个梦,包含了一系列原始形态的印象。C. G. Jung在他日后举办的“个性化过程的梦的符号”讲座中举了大量W.E.Pauli的梦情作为分析的个例。他们共同致力于沟通物理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界限,对于物质和精神,物理和心理,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探讨和研究,一直到W.E.Pauli去世为止。
W.E.Pauli生前仅仅发表了很少几篇关于哲学的文章,他的大量物理学论文中很少涉及自己的哲学见解。事实上,W.E.Pauli终其一生对于哲学、心理学和历史,包括科学的基础成因和科学方法的局限性等都具有广泛的兴趣。尤其着迷于那些使人产生困惑却又无法把握住理性的现象以及探索科学本身的终极意义。
与我们那些“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大师风格截然不同,W.E.Pauli可以说是个具有写作强迫症的作者。如果手中无笔的话,W.E.Pauli几乎无法进行思考。但是他撰写的大部分文字都只供交流而不曾发表,几千封记载着他各种崭新的观点、精辟的见解和匪夷所思的思想火花的长信在友人和同事圈子中广泛传递。这些书信通常都是口语化的而且富于争辨的语气,与他已发表的论文那种深思熟虑和精益求精的写作风格迥然不同。
近年来,W.E.Pauli这些书信中的部分和少量未公开的手稿才得以陆续刊印。然而,更多的书信已经散失,很难收集齐全。尤其是那些与C. G. Jung交流的内容,在W.E.Pauli去世后,由于他夫人Franziska Bertram的竭力反对,没有一篇列入发表的计划之中。如今,广泛征集到的各种书信和手稿分别保存在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W.E.Pauli书信收集委员会和苏黎世理工学院的科学史陈列馆中。
(未完待续)
作者:断章师爷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断章师爷于2010-7-22 周四, 下午12:44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