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出游散记 (捷克篇二) |
 |
老哈
加入时间: 2009/04/25 文章: 1470
经验值: 60579
|
|
|
作者:老哈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捷克大部分土地是丘陵,也有不少平原,靠近奥地利和德国的地区有山岭森林。沃尔塔瓦河是最主要和最长的河流,长四百多公里,源出捷克西南波希米亚森林区,向东和北流经平原,在中下游区段形成不少峡谷,风光甚是秀美。沃尔塔瓦河流过布拉格并横贯该城,布拉格的风光就不说了,太老调了。
后来到布达佩斯,仔细欣赏多瑙河贯穿而过的布达和佩斯,相比沃尔塔瓦衬托布拉格,我认为这两个组合堪称欧洲景色两绝。论风光,布达佩斯更风流气派,论内涵,布拉格则更古老典雅。
捷克领土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台湾。人口却只有台湾的一半不到,约一千万人口。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首都布拉格,今日的人口也就一百万左右。捷克人口在过去十年基本没增长,倒是外国人口增加了二十倍!其中我们的同胞有约五千人在捷克,他们很多是浙江和福建移民,多数是开餐馆和做进出口生意为生。
我感觉,像这样大小的土地,像这样数量的人口,是最适合居住的。有了最适合居住的环境,治国当家就顺当些。当然,还得加上有山,有河,有文化,才近完美。在捷克到处跑,所到之处,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除了布拉格旅游闹区,其他地方几乎都是十分清静的。不管是豪华场所,古老建筑,还是简陋村落,小区僻巷,都能用两个字形容:静,净。奇怪的是没见过清洁工在街头打扫。
捷克的经济在中欧四国(捷,匈,波,斯)中排在前位。它的工业基础在奥匈帝国时代就是欧洲较强的,当时比奥地利还发达。捷克的机械工业,机器制造业是属全球先进行列的,此外,捷克的啤酒,玻璃,水晶等,至今是它的出口强项。经济危机同样危及此地,甚至担心希腊的经济崩溃会否降临到本国头上。
十几年前,一美元兑34克朗;两年前,一刀只兑16克朗;现在美元升了点,一刀能对20克朗了。我们在那里花钱,感觉和西欧发达国家比,物价还是低些,美元在中欧花起来还是耐用些。最受不了的是汽油,汽油价和西欧国家比差不多,合四块多(近五元了)美元一加仑。此外不习惯的是在馆子里吃饭,喝水要付钱。其实,世界上估计没有几个地方是像美国那样在餐馆喝水是不要钱的。
布拉格市区里外币兑换的小店到处可见,价钱相差不多。换钱很方便。可见这是个很开放的国际都市。
捷克的现任总统克劳斯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克劳斯的前任是哈维尔,世界有名的维权英雄。哈维尔和克劳斯都光荣地连任两届。是克劳斯坚持不让捷克目前进入欧元区。(现在欧盟27成员国有16国进入欧元区,以欧元为货币)还没搞明白他的道理究竟在哪里。我们离开捷克前,捷克的新一轮众院大选揭晓,参选的党派多达二十五个,得票最多的社会民主党得票率只为22%,按宪法,该党要和得票第二,第三多的党共同组阁。就是说,今天的捷克根本就没有什么执政党,真正是各路诸侯齐当家了。
这个小国家还有它神的一样东西,就是汽车工业,他们居然有两个不错的牌子。我只能说出一个来,就是Skoda,中文叫斯柯达。捷克人说,现在有将近半数的捷克开车人用本国车。去年,斯柯达和德国的大众合并了。和捷克人谈起此事,我说“大众收购了斯柯达”,可是捷克人马上纠正我说,“不是,是斯柯达并购了大众!” 到底是我对还是他们对啊?
说说啤酒。世人都知道德国是啤酒消耗大国。其实,如按人均消耗,捷克才是世界第一。就这么点大的国家,啤酒厂就有五六家。美国最有名的啤酒之一,百威 (Budweiser) 其实是一百多年前从捷克引进的。捷克的百威老本家曾多方试图告美国百威盗版,此事不知结果到底如何,还待查证。
我们此行赶上了捷克啤酒节,在布拉格城边上的展览馆区举办,连续七天,从早上九点到夜里十一点。场地上搭起好些个巨大的帐篷,每个啤酒厂各占一方,招待来客。不管何种啤酒,都一律用半升的大酒杯装酒,也一律卖相同的价钱,这一杯约为美元两刀左右。捷克人能喝,只要看看那些个十八二十的美少女的酒量就知道了,叫一个厉害。为招睐喝客,每个厂家都请来乐队在大帐篷里日夜演奏和跳舞,好不热闹。乐队演奏的曲目,我听来有一多半是英美流行作品。
网友们要是去布拉格,老哈介绍你们去吃一家叫“乐口福”的,主人是温州人。他有一个菜式叫酱鸭,是我平生吃过的最好吃的酱鸭。不光我,连我们的犹太先生也大加赞扬。据主人说鸭子是从匈牙利的专门农场订购来的。要去吃,必须提早一天预定。除了酱鸭,其他的菜也做得很不错。
我十几年前头一回去布拉格,找遍全城可能只有两家中餐馆,今天据说有百多家了!
捷克餐谱里有一道本地特色主食,就是水泡馒头。这名字是我们给起的。就是将蒸好的大馒头切成片摆上盘子,与馒头不同之处是这馒头片口感较湿较软,我们数人都觉得很能接受。在超市里的快餐厅吃饭,70至80克朗(3-4美元)就可以吃的饱饱的香香的了。进馆子坐下来,则可能多付一倍。那里,小费不是一定要给的。中欧四国的餐厅都流行叫“GULASHU"的汤,我们戏称 “狗拉屎”,一道牛肉汤,很不错的。
这次又去了布拉格查理桥,因为同行的老美犹太先生没去过。查理桥有一截子桥面在施工,很煞风景。原因是把一个最古老,据称是最有价值的桥上雕塑和桥头的壁(浮)雕拆下来,我们在那时,这两件宝贝东西已运到上海参加世博会了。又看到中文小报说世博的捷克馆里有一间捷克餐厅,有一个从杭州来的女人被选上在世博餐厅当经理。这也叫“捷克馆”?想想从今往后世博会该是没多大意思了。世博刚问世时,世界上通讯不发达,信息流通困难,世博就有传播交流的意义,现在还搞真是劳民伤财。这是题外话。
(贴一张捷克馒头片照片,先下了,得做饭。再续。)

作者:老哈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老哈于2010-6-24 周四, 下午8:25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