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 工人境遇惨不忍睹,胡温为何只关心农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 工人境遇惨不忍睹,胡温为何只关心农民?   
豆腐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882

经验值: 70769


文章标题: [转帖] 工人境遇惨不忍睹,胡温为何只关心农民? (291 reads)      时间: 2010-3-31 周三, 上午5:37

作者:豆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工人境遇惨不忍睹,胡温为何只关心农民?

--------------------------------------------------------------------------------

万维读者网 作者: 元日天 2010-03-30 12:25:44

万维网友元日天来稿:中国古今的历代统治者为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都是大力扶持自己的
政治势力及支持者,同时对敌对势力进行残酷无情的打击报复的,打击和扶持那些派别都是有所选择的。例如三国时期,司马氏在扶持自己的势力的同时对忠于曹魏的大臣和将领毫不留情地杀戮,直到最后把敢于反抗的皇帝曹髦血淋淋地刺死,为打击曹魏派别,其手段不可谓不血惺。明成祖朱棣夺了亲侄子的皇位后,把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太监被杀戮几尽;他一次性枉杀1万4千多人。他还将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如方孝儒等人全部杀死;仅方孝儒一家,灭“十族”就杀掉873人!对于建文忠臣的妻女,朱棣竟把她们送进妓院、军营,让人轮奸。有被摧残至死的,朱棣就下圣谕将尸体喂狗吃了。不幸的是建国后的几十年历史又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打上时代烙印的正是工人,农民和教师三种人。

当年文化大革命时代,教师由于经济待遇低微,有的教师还受到批斗,因而普遍怨恨毛泽东,反对文革。工人和学生由于有点文化,觉悟高而成为造反派的主力军,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工人和学生支持文革,批斗大大小小走资派和当权派最卖力。农民由于文化不及工人而基本上是旁观者的角色,没有卷入政治斗争,这是上天冥冥之中保护了10亿农民,否则以后就不是工人下岗,而是农民失地了。工人,主要是国营企业的工人,有铁饭碗,有公费医疗、单位分配的住房和退休金等福利,是当时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农民被钉死在田里背向太阳种地,交工粮,交余粮,自然就形成城乡差别了。

邓小平掌权后,马上在高层把属于毛派和华派的人物展开清洗出局,把那些文革时期被批斗,被下放,被毛迫害的所谓走资派平反,官复原位,然后就把目光瞄准下层的民众,对毛泽东的追随者工人和学生怎么办呢?学生由于毕业后去向不明,不便追究,但工人还是躲在企业和工厂里做工,当然,邓小平最想报复他们。但当时工人还是过了一段火红的日子,进工厂当工人还是比做教师好,除了工资还可以领到数量不菲的奖金。元日天认为这是由于在八十年代邓小平跛脚经济改革受到陈云的幕后狙击,而陈云主张的"鸟笼经济",却因为在大部分社会领域保留公有制不动,不会出现关停并转、不会造成职工大批下岗的问题。他们虽然大权在握,但由于旧制度的余威还在,让工人们下岗的条件还不成熟,陈云等元老会反对,邓小平只能悄悄借口国企改革,砸烂了工人的铁饭碗,在宪法上取消工人罢工的权利,后又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剥夺宪法规定的工人当家做主的地位,邓小平派驻的厂长经理大部分是贪官,把国企掏空的同时,开放外资进来投资,给外资超国民的待遇,税收一减再减,外资根本不用负担员工的生老病死,默许三来一补的外资企业大肆倒卖保税原料,冲击国企,这样的不平等竞争到1995年左右国企已经开始亏损。与此同时大力提高教师的地位作为对教师过去反毛的回报,由于当时财政困难,还不能对教师进行物质上的奖赏,于是设立教师节,在社会上大造舆论,要尊师重教,同时在教师中大肆提拔做官的人,每当要提拔人做官时就非教师莫属,大规模提拔教师做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领导的潜规则,“教师出官”成了中国特色,还打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做掩护,但对于大学生成了妓女,他们又装着看不见了。数数吧,现今有多少的官员过去是做过教师的?但由于在经济上教师的待遇改善不大,导致不明真相的人还指责当局假尊师重教。

1995年陈云去世,这意味着他的势力全面退出中国政坛。1998年邓小平的爱将朱镕基接替陈云派的李鹏任总理时,工人的末日就来临了,这个朱镕基完全继承了几百年前的先祖朱棣的残暴,迫不及待图穷匕现了,强迫工人下岗、买断工龄、自谋生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养不起老……死活没人管,惨绝人寰,还扬言没有一分钱的补偿,最后还是江泽民从维稳的角度出发,拍板给人工一点补偿。还没人为下岗工人讲话,因为中国的人大,政协连一个下岗职工的代表都没有。朱镕基同时宣布对教师进行物质奖励,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这和工人的凄惨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以来社会贫富悬殊愈发加剧,工人们终于觉悟了,怀念起毛泽东时代了,全国风起云涌的毛泽东热使当局者感到恐慌,教师和公务员加起来毕竟人数少,不足以对抗他们,于是当局便想起农民了。

机会终于来了,2000年3月,一个叫李昌平的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致信朱镕基总理,我向总理说实话,竟然得到这位冷血总理的重视,以此为契机,拉拢农民,关心农民是各级政府的任务,为让农民的负担不反弹,竟然不惜对中国的镇级行政机构大动手术,进行大规模压缩和合并。从2001年起连续10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农业,取消农业税、提高种粮补贴、增加有限但对农民而言有效的养老、医疗福利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过去几年农民整体收益不断提高,再加上县域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如建筑工、服务业与经商等,农村收入处于一个较高速增长的时期,而且因生活成本比城市低,因此,农村不再是若干年前那种死气沉沉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状态,而是构成了一个真实的“农村市场”,农民生活的基本商品化,自我创造了更多就业。现在农民不用缴纳一分钱就可以领养老保险金了,这和工人劳碌一辈子最后竟然没有退休金,最终要出巨资重新买养老保险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离间工农,打击工人阶级的目的。

每当城市下岗工人向政府要求生活救济时,政府的人总是冷冷地说:“我们不养懒人,你应自谋职业。”当不少农民甚至不用做工而吃村里的分红都不会挨饿时,温家宝就不说养懒人了,而是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切地体会到10亿农民的疾苦。”经过胡温十年的努力,农民已经是有产阶级,有田有地,而工人下岗后发现自己的城市户口又早被剥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福利,已经一无所有了,真的是无产阶级了,还要面对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真是生不如死。温家宝然后就可以对农民说“毛泽东时代城乡差别,农民又不能外出打工,真正使你们富裕起来的是改革开放的政策。”,这样的结果是10亿农民是他们的忠实拥护者,拥毛者成了可怜的少数派。

作者:豆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豆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41488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