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印度火车亲历记:上车无验票,自由开门乘风而行(图)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印度火车亲历记:上车无验票,自由开门乘风而行(图)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文章标题: [转帖]印度火车亲历记:上车无验票,自由开门乘风而行(图) (312 reads)      时间: 2010-3-23 周二, 上午2:06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博讯记者于明印度班加罗尔报道/2010年春节前在广州和成都铁路局部分试行火车票实名制前后,中国媒体时常提及印度火车,原因一是,印度早在百年前就实行了火车票实名制;二是印度与中国一样,有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人口,铁路部门承受着同样的客运压力;三是中印两国同处经济高速增长期。

三月中旬,位于印度北方的首都新德里正值春夏之交,南部最大城市班加罗尔已是烈日炎炎。火车从新德里火车站始发,以每小时54公里的时速,走完了 2406公里的路程。在这长达44个小时的火车之旅中,记者获得了火车票实名制在印度及印度铁路服务的第一手资料。

上车不验票不查行李

15日,印度朋友复印了我的护照,说是用于购买火车票。17日晚8点,我们搭的士达到了新德里火车站,去班加罗尔的火车将于45分钟之后从这里发出。依照春节期间对中国火车票实名制试行情况的了解,45分钟的提前量,在中国远不够在人龙中排队办理完实名制的查验手续。

但朋友出生于印度,就学于新德里大学,不乏在印度的游历,相信他对入站程序和时间有足够的把握。我们堂而皇之地拉着行李箱进了火车站大楼,穿过大厅迎面就是一列待客火车,供我们我们随时蹬车出发,我才发现竟然没有经过行李查验手续。

这一点着实令人吃惊,因为每每在新德里搭乘地铁,都有如临大敌的感觉:荷枪实弹的军警,人人过关的安检门,使人感觉如同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上飞机一样严苛和繁琐。

我们拉着行李,按照电子显示屏的指示,在4号站台找到了去班加罗尔的火车始发处,那里已是人头涌涌,朋友从流动小贩那里买了一把链子锁,为的是把我们的行李锁在一块,免得晚上入睡后行李被人拿走。稍等片刻,火车来到,我们按照车票上的卧铺车厢号找到了自己的车厢,这时我这发现,根本无人验票。


车上验票只查一人

火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方才来了一名票务人员,逐节车厢地查验车票。此人是一位瘦小黑脸膛的印度男子,没有吆喝说要验票。他走到到我们跟前,朋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件和火车电子票交给他,他看了一眼,不发一言。在我准备掏出护照给他查验时,朋友制止说不用,验票员问也没问就走开了。验票手续只花了几秒钟,出奇地简单快捷。

我们这一趟由新德里至班加罗尔的快车,从二等车厢开始,下设空调卧铺和普通卧铺,估计因为一等车票价与飞机票价格相仿,无人乘坐,便不虚设。列车没有座席,一式的硬软卧席,干脆利落。

去班加罗尔的火车上有乘警,白日里不见踪影,我只在晚间起床上厕所的间隙,见过他们巡逻,不闻咋呼吆喝之声,只是默默在车厢间巡游。

火车上有军人乘客,见我这个华人乘客经过,主动打招呼寒暄,问我是否去过他的家乡克什米尔旅游,克什米尔是印巴争执地区,也是印度不对外籍游客开放的地区,我不知军人的问话是否有诈,便直言他的家乡我去不了,那里是禁区。





有趣的是我们隔壁车厢一名中年印度妇女的手机在午饭期间被盗,那时火车正停靠一个较大的车站,车站小贩涌进火车狭窄的过道里来往穿梭。因为列车要补充用水,停留时间较长。中年妇女先是找到正在我们卧铺位前卖食品的火车服务员,说自己放在身边的手机不见了,服务员表示爱莫能助,妇女便报了警,后来站台上聚了一大堆的人,一个警察在人堆里说着什么,中年妇女站在火车车厢间的踏板上,好像准备随时上下火车,她这么站着,还大声说着手机失窃的情况。

因手机被盗,我们的火车延长了停留时间。这事还反映了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的一个共同点,都喜欢聚众看热闹。

给穷人一条活路

火车是大众运输工具,印度火车上的饮食甚为廉价,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咖啡才5卢比,比城中咖啡馆便宜10个卢比,盒饭40卢比,也比饭馆便宜10到 20卢比。从早上6点开始,服务员便拎着热腾腾的咖啡逐个车厢叫卖。车上的矿泉水只卖12卢比,新德里街上同样容量大小的矿泉水,则要卖到15卢比。

火车服务不宰客,是印度火车留给人最大的印象。

另外,印度火车上时常出现一些乞丐,他们坐在地上,慢慢挪动着帮逐个车厢打扫地面,随后向乘客索要一两个卢比,一般还总有收获。令人注意的是,乞丐的这种行乞方式,并不会受到乘务员的干预,乞丐、乘客和乘务员之间相安无事,似乎早有默契。





更有甚者,下午正热时,车厢里来了三名杂耍的孩童,一人击鼓,两人沿着狭窄过道的地面施展柔身绝技,几分钟后,也赚的一些碎银离去。

两个卧铺车厢之间,总有个别衣衫褴褛的穷人躺卧在空间局促的铁板地面上,乘务员经过时,视若无睹,不去打搅他们的睡眠,不知这种冷漠是否是一种对穷人的关怀。

天气炎热,旅客可随时在两节车厢间取水,44小时从未间断。每节车厢有四间厕所,有三间门上注明是印度式蹲厕,另一间门上写着西式厕所,也即马桶坐厕。

这次旅行有一大发现,即印度火车车厢间的上下铁门,可由旅客随意打开,乘务员不加干涉。旅客们站在门口,探出身子向外观望,人多时,形成一个观望群体,这大概便是以前在图片上经常见到的印度火车上探出的人头阵,原以为是因为火车拥挤所致,现在才知道,乘客探出的脑袋,为的是在炎热夏日享受快哉此风,观望风景,或是自由呼吸空气和一展印度人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野性。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2042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