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关于中医,我的最后的话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中医,我的最后的话
芦笛
写了几篇文章,无非是强调中西医的本质差别:
1)中医是“主观唯心主义”产物,其所有的重大观念,无论是脏腑的结构与功能,还是发病机理,都是主观强加到人体内部去的。这与西医完全是两回事,西方科学都是先有确凿存在的事物,后有概念,概念必须与它反映的事物相对应;先有可重复现象,后有可验证的逻辑解释,解释必须具有预见力与指导作用。当然,这只是相对意义,概念对事物反映不可能全面准确,而解释也可能在将来被证伪。但无论是概念还是原理,都不能是中医概念和原理那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完全是主观创作产物。
2)中医用形而上学的语言去描述一种形而下的事物,因而无从验证,无从落实,甚至无法明晰理解。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能背诵出教科书上那些话来,成了循环解释,循环论证,绝对无法换用另一话语系统,讲清楚任何一件事。这与西方实证科学完全是两回事。
3)中医使用了“反逻辑”的错乱模糊思维,以致任何一个概念都没有明晰准确的界定。例如“痰”,它既实指支气管分泌物,又是一个空泛的无从落实的形而上概念,它甚至是导致神智丧失的原因。有哪个养成了逻辑思维习惯的人能理解这种游走不定、弹性无穷的概念?因为不讲逻辑,它不但破绽百出,自相矛盾,而且,他人可以使用逻辑手段,从其基本理论中导出极为荒谬的结论。例如陈大夫今天在论坛里承认,同一条桡动脉上紧挨着的两个位点的搏动竟然可以一强一弱,有谁能理解这咄咄怪事?难道那是从两个心脏里出来的血?而用中医理论来解释,那完全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出现的,因为那两个位点反映了不同脏腑的功能状态,当然可以有强弱的不同。
4)中医临床诊治,本该是主观与客观的汇接点。不幸的是,它的诊断基本建立在大夫的主观感受上,无法用可靠的客观手段来代替大夫的主观感受,因而无法从整个系统中消除主观随意性,使得它只能是一种很不可靠的原始初阶技术。
这些本质特点,决定了它既不可能给西方科学任何启迪(除非西方科学家也准备使用主观唯心主义手段,捏造一堆无从落实的概念强加给研究对象,并使用无从把握的形而上语言来描述形而下事物),又不可能用西方科学手段去整理,因而是个死胡同,迟早要被淘汰。依愚见,它现在的存在价值,在西方,是填补西医在调理医学中目前尚存在着的盲区;而在国内,则是出于于民族感情原因和经济原因而获得一种感情价值与经济价值。
有的网友因为西医临床至今尚不能做到完全规范化,便以为西医大夫是以主观诠释客观、以主观创造客观的艺术家。我不能同意这种观点。这只能说明,西医的理论研究尚未能覆盖到实际的一切复杂情况。西医未能彻底规范化,只说明了它尚待努力,还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大概也永远无法成熟,这恰是有生命力、有充分发展空间的表现),不能用它来证明中医靠极有限的表面线索去瞎猜一气的原始做法是先进的,更不能反过来认为,一种技术可以变成毫无客观确定性的艺术,因此主张效法中医的主观唯心主义,因为没有手段打开黑箱,或根本不愿打开黑箱,就认为西医得像中医哪样,靠主观想象画出内部的“反逻辑结构”与“反实证功能”图样来,然后再用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手段去病人身上乱试。就算这种新理论发明出来了,也不会有哪个临床大夫敢在没有客观检查提供的证据的基础上乱给处理,否则是要吃官司的。
实际上,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正在于用越来越先进的客观手段去取代大夫靠主观感受作检查,以期降低大夫在诊断上的主观随意性。这正是西医的优越性所在,正是它的科学性的表现——科学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在这过程中必须尽量消除主观干扰。离开客观性也就没有了科学,没有了可靠的技术。而中医之所以无法发展,恰在于离开主观感受、离开靠极度有限而且极不可靠的表面线索去猜测黑箱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没有了中医。
窃以为,吹嘘国粹是人类探索的新曙光是反智主义主张,对国人摆脱愚昧传统毫无助益,反而有害。这就是我为何要出来批驳。这本该是观点争论,然而不幸的是,因为恶习难改,我在写出有关文章时不免流于刻薄,甚至意气用事,冷嘲热讽,伤害了某些同志,至感抱歉。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心平气和地继续讨论。Meanwhile,我要再度去闭关了,请同志们高举敬爱的稀副统帅的伟大红旗奋勇前进!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