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缺陷还是特长?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缺陷还是特长?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缺陷还是特长? (969 reads)      时间: 2010-2-02 周二, 下午1:11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缺陷还是特长?


芦笛


中医所谓“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与“辨证论治”是同一个意思,就是根据病人的“证”而不是“病”来处理。如果“证”相同,那哪怕害的“病”不是同一个,也给予同样处理。反过来,如果“病”是同一个,但“证”不相同,则还是要根据“证”来给予不同处理。长期以来,这种原始手法被我党吹到天上去,以致许多人都误以为它是中医独一无二的优势。

所谓“证”,我已经解释过了,就是病人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那一系列的症候群,也就是病人与大夫对病态的主观感受的综合。大夫通过问诊,听取了病人对病态感受的诉说,再自己通过望诊、闻诊、切诊的简单检查,获得对病态的主观感受,把这些肤浅线索综合起来,判定病人出现了书上说的某一类“证”,再根据早已有的专门方子自作加减,为病人施治。

这一套是否有客观可靠性姑不论,假定它百分之百可靠,诊断百分之百准确,仍然是一种极度原始的诊治技术,暴露了古人不求甚解的腐恶传统,以致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准确来说,它是对那传统思维痼疾必然导致的恶果的一种无可奈何的improvisation式的弥补,一种万般无奈的凑合应付。

当然这话说得也不对,古人乃至许多现代国人并不觉得那是万般无奈的,人家还以为那是优势涅,是我这冷眼旁观的局外人替他们无奈。我不但觉得无奈,而且还纳闷:那么一目了然的事,为何现代人就看不出来?

这里面的道理,说穿了一钱不值:中医之所以要“对证下药”而不是“对病下药”,乃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那是什么病,病因是什么,无法针对病因医治,因此只好抓住能抓捞到手里的一星半点表面线索,也就是病人的症状,开出能缓解那些症状的药物来。说白了,中医没本事看“病”,只能看“证”,所以没本事治“病”,只能设法缓解病人的“证”。任何人都能看出这是何等无奈——不弄明白病人到底害的是什么病,发病机理是什么,不把那棵树砍了,只是把老鸦暂时赶走,那老鸦难道不会慢慢眼就飞回来聒噪?

这就像那个老笑话:某位将军臂膀上吃了一箭,去找大夫看。大夫使出并州快剪刀来,把箭杆齐根减去,说:治好了。将军愕然问道:那箭头还在肉里,怎么就算治好了?大夫答道:我是外科,肉里的事我管不着,剩下的事你找内科大夫去!

这貌似刻薄,其实非常准确地道破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实质。因为彻底缺乏打开黑箱看个究竟的好奇心,满足于在人体外发挥自己的艺术构思才能,中医既不知道正常人体内部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也不知道疾病会给人体内部带来什么变化,更不可能知道某种病病因与发病机理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他们怎么可能去针对病因施治?剩下来可做的事,当然只能是设法减轻症状了。

这一套西医照样有,称为“对症治疗”:不管病因是什么,发高烧者降温,血压高者降压,酸碱中毒者纠正其pH,水和电解质紊乱者纠正之。但这只是辅助手段,最根本的治疗,还是查明病人害的是什么病,设法消除病因。病因根除后,症状自然也就消失了。只有在无法查明病因时,病人生命又有危险,大夫才不得不只给 “对症治疗”,不作根本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怕消除症状干预了对病因的诊断,因此其实是不得已之举,从未听说过西医把这套拿来大吹特吹。

那位说了:你凭什么说中医没本事看病?凭什么说中医无法确定病因,解释发病机理?例如妇人崩漏,那是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脾统血”,脾脏就像国军宪兵一样,随时准备抓捕逃兵,使得军容整肃,令行禁止。当脾气虚弱时,无法统摄(也就是统率监督管理的意思)血液,于是血便要纷纷作逃兵,逃出体外(还不是血管,中医连明确的血管的概念都没有,只有模糊的“经络”与“脉”。他们以为“血”被“气”推着在经络里走,如同督战队驱赶士兵冲锋一般)。

这当然也是一种解释,但在我看来,它跟“天狗吃月亮”毫无本质差别,两者都言之成理,都能完美解释肤浅观察到的现象,但两者都不可验证。当然,只有科学教徒才敢怀疑此类解释是否正确。

古人因为思维上惊人的怠惰,彻底缺乏探索客观世界的好奇心,而且以帝王心态看世界,以为“赵紫阳,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所以满足于根据表面的简单线索,用画鬼的方式去勾画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再根据极有限的表面现象,把疾病归为数目极为有限的几种“病”。这些“病”,其实并不是西医那些界定清晰明确、病因与发病机理得到阐明的病,而是多种疾病的杂乱集合。例如“中风”在中医算是一种“病”,但它实际包括脑溢血、脑血管栓塞、面神经麻痹、巴金森氏综合征以及许多其他神经疾患。

所以,中医所谓“同病”,根本也就不相同。这“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本身就是个智力笑话,要判明“病”的同异,您先得知道各种病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理吧?不知道这些知识,不但在理论上无法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对各种疾病作准确界定和分类,而且连病人具体害的是什么病都没本事诊断,您凭什么来判断异同?

正因为此,中医才不能不抛开无法界定、无法诊断的“病”,抓住能抓捞到的“证”(当然也只是他们自以为能抓到),靠辨证去施治,否则当然要弄出大祸来。饶是如此,辨证论治也未必能靠得住。例如脑出血和脑血管栓塞都是“中风”,症状可以很相似,两者都可能造成偏瘫。但发病机制完全不同,处理原则自然也就截然不同。对此类病例,“辨病”而不是“辨证”乃是生死攸关的事。此所以西医特别强调鉴别诊断,若是让中医去辨证论治,只怕要治死了。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1226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