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王維洛:凌遲——上天給三峽工程的判決/張英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王維洛:凌遲——上天給三峽工程的判決/張英
躋 驁
加入时间: 2009/09/21
文章: 67
经验值: 4916
标题:
王維洛:凌遲——上天給三峽工程的判決/張英
(277 reads)
时间:
2009-10-27 周二, 上午5:15
作者:
躋 驁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size=24]
[size=24]凌遲——上天給三峽工程的判決
[/size]
【
中國之春社張英按
】德國地理學家王維洛博士,國際著名的研究中國環境問題首屈一指專家。維洛與我、張佰笠、封從德、吳仁華、王超華、貝嶺、相林、白夢等等,1992旅台科研營同學。
今年6.4二十週年紀念日,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尊者,在阿姆斯特丹會見德國學者仲維光和彭小明博士、比利時學者蔣學明和忻儉忠教授、 荷蘭學者路易、王國興和法國民主黨人董翔等等五十多位歐洲獨立學者、自由作家及民運人士代表座談會。
會上,王維洛教授也發言:「達賴喇嘛您對生態環境有精闢的認識,那麼您也只講了西藏生態環境的問題。但是中國政府說達賴喇嘛在說謊,根據我的研究在中國生態環境最厲害的地方真如您指出的,是中國的河源地區,是中國的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這個地區居住的百分之九十的是藏人,雖然按著中國的地域劃分中它不在西藏自治區之內,它在青海省和四川省境內,但是歷史上藏區之藏族人生活的地方。我是提倡你所提出的,把整個西藏作為一個和平的區域,因為他不但是從文化宗教,也是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只有把這個區看做一個生態系統,我們才能夠解決全球生態環境的問題,這樣既保護了西藏也拯救了中國。希望您談談中國對西藏生態環境的破壞。謝謝!」
王維洛發言獲得達賴喇嘛高度好評,引起尊者回應的長篇大論:「這個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不僅僅是對西藏的生態環境,而且對印度、孟加拉、中國等有20多億的人受益。所以西藏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已經成了很重要的。中共在講我們在要求大西藏。其實,我們沒有要求大西藏,沒有講大小的西藏……」。
十月十八日,第六十一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落下帷幕前,王維洛演講其作品《三峽工程三十六計》一書提要。我因參加書展特別為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熱比婭舉行的記者會,分身乏術,未及聆聽維洛演講,但會後其題贈該厚重大作,給我、瑞典教授陳邁平博士(即萬之,著有《凱旋曲》、《十六歲的足球》等書)、詩人貝嶺等異議作家,並說按此書序言講的。現將王維洛《三峽工程三十六計》一書序,《上天給三峽工程的判決:凌遲》,全文發表以下,以饗讀者。
正如王維洛抱憾說,「請原諒,我們沒有能夠阻止他們」,我也深有同感。關于與長江三峽大壩案問題,1991年10月加拿大探測國際與民主中國陣線荷蘭分部(中國民主聯合陣線荷蘭分部前身),向設在荷蘭的國際水域法庭起訴此案。接著,美國江河網絡委員會參與此案為第三原告。三被告是中國政府、加拿大政府、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因為中共《關於長江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所謂經「國際認證」,乃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為搶此工程項目,出資1400萬加元行賄,由加拿大政府國際貿易發展局出面,在中方提供的長江三峽大壩可行性報告上,由加拿大幾位專家組成的長江旅游考察團名義簽署,實際是「出口轉內銷」,胡亂愚弄國人。為此,探測國際組織了水利、電力、地質、氣侯、航運等方面九位專家寫了本書,論證三峽大壩是禍國殃民的全球性大災難工程,抨擊黑幕,並指出世界上所有大壩工程都是失敗的。 為此,1992年2月18日,國際水庭由五大洲八位專家組成的陪審團,一致宣判:
反對三峽大壩上馬
!
我也舉起「反對三峽大壩」的中英文牌,全程見證了國際水庭對三峽大壩案進行的公開審理,發出中文獨家新聞報道述評,並公佈《判決書》全文十一條的中譯件,含台、港、澳在內的海外50多家中文媒體,及時給予發表。 美國楊建利博士,以此國際水庭報道和《判決書》,不但組織了三峽大壩研討會,並發動了一萬多名的學者、留學生簽名,反對三峽大壩上馬,還專門派專人送遞抗議文件給北京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人大代表、上海港務局長講,上海萬噸輪從三峽大壩閘口直達重慶港,簡直就是謊言,上海萬噸輪連南京長江大橋都通不過,後來才有官方改口「萬噸船隊」、「萬噸拖輪」之說。在人大會上,審理三峽工程議案,有1/3的代表投反對票或棄權票,這在中國人大會議的歷史上實屬罕見的典型案例。
1992年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擬再與探測國際合作,一起籌備三峽大壩國際研討會,徐圖借重國際輿論壓力,力挽狂瀾。為著中華全民族的根本利益,避免三峽大壩更多災難發生,曾當面遊說台灣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理事長馬樹禮總統資政、秘書長高銘輝政務委員和副秘書長明居正教授,以及香港支聯會常委劉千石議員等朋友,大同盟和支聯會均表示了此項目贊助意向。由于當時我不想出頭,讓民運組織負責人出面,請「三國四方」(大陸分兩方、港台各一方),組成研討會籌委會的人選,但各持己見,「有我無你」,內部無法對話而流產。當然,可能的資助也就從此告吹了。從此、尤其是1993年一月,中國民聯、民陣華盛頓DC大會合併為中國民聯陣以來,張某對環境尚無大改變、人事條件不成熟、資源錯置不到位、脫離本土瞎折騰等等,孰不知貼近本土最重要的海外民運「整合」,早已儆謝不敏。
今次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著有《中國生態環境緊急報告》的異議作家鄭義沒有來,而我在聆聽著名異議作家、2000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高行健先生演講《兩種不同文化中的寫作與生活》前,對同座的早先反對三峽大壩的《長江,長江》一書作者戴晴說,我們也曾努力過,但未能阻止竊取權力的納粹中共倒行逆施。
【
王維洛簡介
】王維洛,1951年出生于中國浙江。1969年浙江大學附中未畢業到北大荒插隊落戶。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就讀南京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1982至1985年南京大學地理系任教。1985年4月到德國留學,就讀德國多德蒙特大學空間規劃系,1987年9月獲工程碩士學位。後在多德蒙特大學空間規劃系任教,同時完成博士生課程和論文,1993年5月獲德國工程博士學位,出版《福兮禍兮——長江三峽工程的再評價》一書。1995年為馬來西亞撰寫《過時的先進——巴貢水壩再評價》一書。1996年起,先後在美國阿爾佛雷德大學、新加坡大學等大學當教授,進行科研,另著有兩部英文書作。王維洛現為德國一工程事務所高級工程師。
◇
[b]
上天給三峽工程的判決:凌遲
[/b]
●
王維洛
一九五三年,毛澤東提出在三峽建壩,卡住長江洪水,從那時起,長江三峽工程就成中共幾代領導人的夢想。一九八二年,鄧小平始為三峽工程低壩方案開了綠燈。
一九八九年六四之後,中共新上任的總書記江澤民第一次出訪地就是三峽工程壩址,表明對工程的支援。一九九二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國務院興建三峽工程提案。一九九四年,三峽工程正式開工。一九九七年,三峽工程實現大江截流。這是三峽工程歷史最「輝煌」的時刻。江澤民、李鵬和中央、省、市領導人,都出席了慶祝典禮。三峽工程被譽為「利在千秋、功在當代」,「實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工程。
「三峽工程可以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可以保證荊江地區在遭遇千年一遇洪水時的安全」,「三峽工程的電將照亮半個中國!」,「三峽工程可以使萬噸船隊從上海直達重慶」,「三峽工程可以使川江航運單向運輸能力提高到每年五千萬噸」,「三峽工程可以讓北京喝到長江的水」,「三峽工程可以使百萬移民致富」,「三峽工程可以促進三峽旅遊事業的發展」,「三峽工程可以帶動長江流域這條經濟巨龍的騰飛」,「排渾蓄清可以解決三峽水庫泥沙淤積問題」。然而,三峽工程,其實只是騙子獻給皇帝自主創新發明的新衣。
二○○三年三峽工程蓄水之後,三峽工程的問題慢慢呈現在中國人眼前。移民安置問題、水質污染問題、水庫誘發地震問題,水位上漲引起的滑坡、崩坍問題,水庫淹沒區擴大問題、限制長江航運問題、珍稀動植物種類死亡等等。
雖然老百姓無法得到關於三峽工程嚴重問題的系統資料,但是從中國的政治人物對三峽工程的熱情驟減中,便可以看到,其對三峽工程保持的距離越來越遠:二○○六年五月二十日,三峽大壩封頂,中共中央領導全體缺席;二○○六年八月,《江澤民文選》出版,但是關於三峽工程的多次重要講話,卻未收入其中;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三峽工程開始向三峽工程的目標正常蓄水位海拔一百七十五米衝擊,十一月四日結束抬高蓄水過程。這本是水庫大壩工程最重要之日,但在中國連個慶祝典禮也沒有。更甚者,中共國務院還在蓄水中途,發佈兩道金牌,停止蓄水。
有人認為三峽工程是「民主、科學」決策的結果,特別有四百一十二位專家參加工程可行性論證,因此絕不會出錯。如果三峽工程出錯,那就證明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不是瘋子就是傻子。但是從中央決策層到謀士團體,再到地方官員,都不是瘋子,更不是傻子,而是絕頂聰明之人。他們在三峽工程的決策和建設過程中,輕鬆自如地使用三十六計。
中華幾千年文化,留下一些使用兵法的實例,縱然是孫臏、諸葛亮這樣的軍事家,也只是使用過其中幾個計謀而已。但三峽工程的決策者,卻能在不到三十年的歷史中,三十六計,計計使用。只是他們把三十六計用錯了地方。三十六計的核心是「詐」,兵不厭詐。但在科學技術的道路上,來不得半點虛假,沒有計謀可用,只有實事求是,這是科學技術的基本原則。三峽工程決策發生錯誤,是工程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問題,而工程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又絕對是以社會民主化和科學自由化為前提。世人關心這樣一個問題:三峽工程是否成為第二個黃河三門峽工程?筆者以為,上天給黃河三門峽工程的判決是:立斬;而對三峽工程的判決是:凌遲。三峽水庫從淤積到沖淤平衡的過程,是三峽庫區居民受難的過程,將面臨水位不斷上升,淹沒不斷擴大,滑坡、崩坍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的困境,他們將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無論是立斬還是凌遲,最終的結果將是相同。
黃萬里先生有個遺願,要模仿杭州的岳墳,在白帝城上立幾個跪著的鐵像(根據李銳先生回憶黃萬里說三個鐵像,黃萬里先生和筆者通話時說四個鐵像),讓那些對於三峽工程錯誤決策負主要責任的人,向長江請罪,向中國人民請罪,向子孫後代請罪。
我堅信,黃萬里先生之遺願將得以實現。至於幾個鐵像具體是誰,還是不要具體指出為好。據說姓秦的人不到岳墳去,是因為怕別人以為他是秦檜的後代。筆者建議,一定要在這鐵像前,再立一個碑,一個向子孫後代表示歉意的碑,碑文的內容應是:請原諒,我們沒有能夠阻止他們。
黃萬里教授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中,多次託付子女和朋友:「我是看不到三峽建成後的後果了。你們還能看見,幫我記著看看,但願我的話不要言中,否則損失太大了。」替先生守靈,就是要幫他看著三峽工程,用自己的筆記錄三峽工程的發展。這本書也算是給先生的一個階段報告。
筆者最早和長江三峽結緣,還是在南京大學當學生時候,大學畢業論文題目就是關於三峽地區國土規劃。按照中國規劃體系,三峽地區國土規劃是三峽工程規劃的上一級規劃。四年時間,跑了三峽不少地方,認識不少三峽人,看了許多資料,包括三峽工程二百米等方案、三峽壩址處及三峽庫區的地質資料。
一九八五年,離開中國到德國留學。因為沒有中學畢業文憑,在德國重新再上一次大學。大學畢業後,在多德蒙特大學教授「規劃與決策」、「規劃理論與方法」等課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工程環境影響報告,就像每天的麵包一樣。一九九三年筆者完成博士論文。對比中德教育,筆者以為,在中國學會了「這樣學習」的本領,而在德國則學會了「如何學習」的本領。
當年看到關於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的部分內容,發現錯誤很多,工程目標定義不明確,論證分組報告之間也互相矛盾。如果這是德國學生的一篇畢業論文,對不起,只能給他一個不及格。當時筆者投稿給中國的媒體,大多數是沒有回信。有回信的則說,三峽工程是塵埃已落,再談三峽工程決策的錯誤,也沒有什麼意思。只有一封回信是正面的,表示願意發表文章,但是幾天之後又來信說,文章未能通過政治審查,不能發表。筆者只好把文章寄給臺灣和香港的媒體。
一九九三年,筆者在臺灣發表了《福兮禍兮──長江三峽工程的再評價》一書。當時發現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用了不少三十六計中的計謀,致使一般人不容易發現個中錯誤。於是萌生了三峽工程和三十六計這個題目的念頭。有朋友認為三十六計,計計都涉及,這很難寫。事實也是如此。
三十六計,其含義十分深遠。從字面上理解是一回事,從內涵上或者其延伸來理解,可能是另一回事;從過程來分析是一個意思,從結果來分析,又可能是另一個意思;從旁觀者來看是一幅圖,從參與者來看,可能是另一幅圖。本文只是收集了一些實例,還不很全面,尚有許多遺漏,需要補充和修正。
經過近十五年的時間,終於有了一個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許多朋友的支援,包括許多從未見面的朋友,他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料和意見,包括對筆者觀點的批評。
筆者只是想把自己知道的資訊和所理解的東西,告訴讀者,幫助讀者形成自己的觀點,掌握「如何學習」的本領。筆者希望通過「書」的平臺,和讀者進行公開的資訊交流和意見交換,希有一日,能在中國自由、公開地討論三峽工程問題,以及其他涉及國計民生的問題,而參加者並不僅只限於所謂的專家。
博大出版社的編輯在此書的編審過程中,認真嚴謹的作風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也為此書增色不少,在此深表感謝。
最後,筆者要感謝家人長年的理解、鼓勵和支持。
謹以此書獻給那些為三峽工程勇於發表自己看法、發出自己聲音的人們。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於德國 ◆ [/size]
作者:
躋 驁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7543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