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答河边叔叔----中国古代音乐真是好啊真是好!(一)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答河边叔叔----中国古代音乐真是好啊真是好!(一)
钟会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6/05
文章: 2149
经验值: 61917
标题:
答河边叔叔----中国古代音乐真是好啊真是好!(一)
(477 reads)
时间:
2009-10-22 周四, 上午6:11
作者:
钟会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河边叔叔不知道,其实我很喜欢听古代少数民族的戏曲民歌(我那老帮菜系列下篇就写写这个),我那意思是咱汉族人最没出息,躲在老祖宗裤裆底下扯淡吹牛皮咱们是第一,可整出过啥像样的音乐来?
记得有个国内的音乐人士说过,这艺术是艺术,科学是科学,艺术讲究的就是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不能拿纯理性的思考去穿凿音乐艺术,大家的审美观不同,你觉得难对胃口人家可能吃的香呢!说得好!这就值在他屁股上踹个五六脚外加左右开弓30个耳刮子!怪不得咱们汉族历史上的音乐如此之烂,活在现代的专业工作者都如此糊涂,那老祖宗更别谈了。“你喜欢”和“这玩意儿好”是一回事儿吗?别的不讲,如今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乐器是咱汉族人发明的,没点科学指引,把材料备齐了你都整不出来。那五音音阶作曲法如今在华语乐坛很红,但周杰伦也好,王力宏也罢,人家把这调调是融在了西洋Grooving的节奏里玩的中式HIPHOP,那还算有点创意!可你单独整个12356出来,没半音的后果是啥?那节奏之简单,音乐变化之小,曲行单调缓慢,做摇篮曲还差不多。而且音乐讲究的就是利用半音的不稳定性来烘托气氛,你去听听咱们古代的名曲,哪首曲子听了能让你心脏活蹦乱跳的?
所以我坚决支持国人在音乐上实行崇洋媚外政策。话休絮絮,河边叔叔的问题让我这平时不怎么爱运动的脑子健了一回“身”,我也就随便简单答几句。
以前一直有个争论,就是诗歌是语言的衍生物?语言是诗歌的制造者?还是一个先有鸡或先有蛋的无解问题?都不是!这俩家伙是亲兄弟,他俩的爸爸就叫“节奏”。那么为什么不称之为音乐呢,因为音乐是一种复杂的模式,而节奏是一种简单的模式,在节奏产生之前,并没有音乐的存在。
我们不必去追究远古的神话是否真实存在过。而是可以进入想象的空间,想象着远古的大地上,骄阳与汗水交相辉映,当那根扛在肩上的大木阻挡着人们持续前进的脚步时,他们的头领忽然地一声怒吼“邪许”(《淮南子·道应训》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下一秒种,千百人的高呼合唱,不仅从身体与精神上释放出那沉重不堪的疲倦,而且凌乱的脚步,散碎的移动顿时化作整齐划一的行进步伐。声音强弱高低,脚步快慢轻重,都在这种唱和之中组合成为一种协调规律。
这就是节奏!一种最原始最简陋的模式就这样形成,但就在这个初始单一声调组成的毫不起眼的模式里,蕴藏了四样宝贵的东西---舞蹈、音乐、诗歌、语言!或许在之前,诗歌与语言原本是融为一体的,只是在破壳而出的那一秒分离开去。但在人们的感官里,它们仍被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只是诗歌是个顽皮任性的家伙,它崇拜着音乐和舞蹈,极力想挣脱语言这平平无奇的伴侣,随着远古部落的人们,脚踏着美妙的节拍,舞动双足,对着天地歌唱。只是当更多的语言技巧被人所掌握后,其中的某项技巧--文字,又让诗歌回心转意,为语言写下了“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一爱的诗篇,叫作<<弹歌>>。但那还是一首歌,一支舞!可是人类并不要为此而过于兴奋,因为在被诗歌嫌弃的日子里,语言学会了攻于心计,它不甘心只是作为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从而为此设下了种种的陷阱。以近乎暴力地控制着人类的思维。当人类惊叹着庄子那句“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博大精深,无穷奥妙之时,语言却躲在思维的角落里嘲笑着人类的幼稚。人类愚蠢地以为自己运用着语言这个工具诉说着世间的一切,其实人类才是被操纵者,被语言利用为工具,诉说着语言自己。
极少数智慧的人们或许闭上了嘴巴,但绝大多数原始的人类对语言产生了崇拜之情。他们心甘情愿地做起了语言的奴隶,为它添容装扮,因为他们需要语言成为他们的救世主,向一切给予人类伤害的自然发出挑战,向一切给予人类幸福的圣灵作出祈祷,来实现人类自己日益增多的美好愿望。
诗歌便被强行使用成了语言赐福与人类的使者,提供人类向自然发出诅咒的能量。“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伊耆氏《蜡辞》) 人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第一次有了对抗自然的力量,他们以为从此自然便将服从于人类的命令。
可是语言再一次嘲笑起愚蠢的人们,因为它没有将人类生存的世界的整个面貌让这些人能够打量清楚,而是故意让人类去撞得头破血流,因为强大的自然是不可能被他们战胜的,当他们的恐惧惊慌在斗争失败后再次显出时,他们会再一次感到自卑、渺小、软弱无能,从而陷入沉思。
语言欣然接受了人们的再一次崇拜,“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易·坤》),从而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如今我们细想,神话究竟是谁的创造?人类或是语言?这已经是个多余的问题,至少在那个原始的年代,当人类没有房屋与火之时,便有了巢;当人类担心天塌地陷之时;便有了女娲;当人们需要食物生存之时,便有了神农。而正是语言带给了人们这种种的神话,而神话不仅孕育了华夏文明,又为华夏民族解开了尘封已久的文化密码,为从此无穷无尽的艺术创作,激发出了取之不尽的想象力。
但唯一失败的是,诗歌从那时起就被语言彻底征服,而之后更是跟歌舞音乐渐行渐远,逐渐堕落成为语言的艺术!而且我前面就提到了,音乐不过也是节奏的产物,节奏作为一种原始简单的模式,存在于任何的艺术体系中,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所作用于人类的感官部位,接收强弱也不同。比如西方诗歌里的节奏就是间接通过文字作用在脑袋上的,虽然拿耳朵听,语言的节奏感有点混乱(其实是乱中有序),但化作文字后,却能更好地吸收内韵。可惜咱们的老祖宗悟性之差,本末倒置,以为节奏是音乐的产物,节奏是耳朵才能享用的模式,且大力加强在诗歌里进行对音韵、语气词、双声、叠韵、押转韵的应用来凸显节奏感,只重“形”韵(节奏)而不见“内”韵(旋律),便自以为咱们的汉语便是老子天下唯一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咱们是世上第一的诗歌王国。看看唐诗宋词千百篇,虽用词不同,但翻来覆去就那么点意思,那么点“旋律”,一旦离开这种形韵,写出来的玩意儿就是个屁,如今中国新诗就是如此,除了互相哄抬,自吹自擂,其实一堆垃圾,如此而已。
所以老河叔叔说倒了,从老祖宗对诗歌里的音乐性的理解就可以想见,咱们的古乐不缺节奏,恰恰是把音乐这个复杂的模式用节奏这个简单的模式全面代替,跟咱们如今的语录派喜欢在文章里引用老子,孔子,墨子的话当论据一样,是越写越窝囊,越活越回去!而且对音乐的唯一理解就是节奏,整齐,规律,协调!不讲求变化,不注重反差。对音乐就只有这种理解能力的民族,配有什么好的音乐?当初咱们不是没有过七音音阶,可惜后来被放弃了,实在是没什么出奇的。(说着说着火星四冒了,分篇下次继续写)
作者:
钟会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顺便说一句,同意小衲的建议,老哈应该吃张黄牌被警告一下。
--
钟会
- (67 Byte) 2009-10-22 周四, 上午8:04
(105 reads)
不是诗歌被语言征服把
--
妖刀
- (140 Byte) 2009-10-22 周四, 上午7:26
(108 reads)
中国人从来没把音乐和诗歌统一过,因为咱们就没有音乐,只是把节奏当作音乐了而已。
--
钟会
- (91 Byte) 2009-10-22 周四, 上午7:38
(89 reads)
看来要先定义音乐
--
妖刀
- (29 Byte) 2009-10-22 周四, 下午6:59
(85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4992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