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跋《敝乡青岛民生考察报告》(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跋《敝乡青岛民生考察报告》(二)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5

经验值: 519217


文章标题: 跋《敝乡青岛民生考察报告》(二) (1035 reads)      时间: 2009-8-08 周六, 下午9:12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三、生态环境


上面已经说过,我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数次回国,后来就再没回去了。当时的污染已到了恐怖状态,北京城从来见不到蓝天丽日,永远处于不阴不晴的第三态,头上是望不透的肮脏浑浊的天空,阳光却又能透下来,证明那并非阴天。城里动辄大雾弥漫。这完全是工业污染造成的,盖干燥的华北不是水汽蒸蒸的南国,过去从来不会下雾。1999年,为了纪念“建国”50周年,政府在一个多月前便关闭了京郊所有的工厂,还使用人工降雨,总算人为造出了短暂的蓝天。“国庆”过后我回家,当飞机徐徐滑入跑道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位旅伴惊呼道:“啊!远处有山!我在首都机场坐过无数次飞机,看到远处的山还是第一次!”可见空气是何等污浊。

另外一个问题是北京市的沙漠化更加严重了,动辄飞沙走石,简直让人无法忍受。这俩问题还不限于北国。敝乡历来是丽日蓝天明山净水,过去风里从无沙子,乃是道道地地的“清风”,当然不一定是“徐来”,也常常是“疾来”,但那风绝对是干净的,并不夹带尘埃。可在90年代末天空也成了不阴不晴的第三态(当然没北京那么严重,北京是我所居住过的城市中最讨厌的一个,倒不是说人而是说地方。那地方真是烂地方,应该由联合国明令通告世界该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而且当年纯洁的清风也有点类似北京的尘暴了。令我说不出的沮丧。

这情况似乎得到了极大改善。据小衲说,如今北京也能见到蓝天了。这和我家乡的进步一致。听拙荆汇报,家乡的天空又恢复了往日模样,只是地面还是那无比丑陋狰狞的石屎森林。可见改天容易换地难。污染的天空可以恢复原状,被高楼污染的大地却再也无法重光了,又何其痛也!我赶快追问清风是否恢复原来的纯洁,答曰,还是那样,风乍起,吹得人人灰头土脸。

不管咋说,这应该是极大进步吧。小衲说,蓝天并不等于空气质量好,但起码比不阴不晴的脏天的空气质量好得多吧?只是江湖河流的污染还非常严重,淡水鱼虾也没人敢吃,甚至无法如当年一样,跟随毛主席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自来水也不能作为饮用水。我过去回乡,乡亲们家家弄了个净化器,要不就是买瓶装水。我至今还记得那广告:“太子水,上帝喝的水。”据拙荆说,水质污染仍然是严重问题,至今无改善模样。倒是58年大炼钢铁砍秃的童山有的还栽上了树。这也算一个可喜的进步吧。


四、国民心态


小衲说,他“甚荒唐,反认他乡是故乡”,回去几天就想回来,到了美国反而有了“回家”感。这小子令我惊奇的是:他怎么到现在才会有这种感觉?我每次回国前都非常雀跃,急着回到那日思夜想的家国去。但每次回去后都觉得与周遭环境乃至亲友扞格不入,觉得自己冒昧闯入了一场没有我的角色的戏剧,说不出的难受。于是反而盼着“回国”,也就是回外国。待到出了飞机场,听到客客气气的洋腔洋调,竟会觉得无比亲切,这才如释重负,从心底浮上了“总算到家了”的感觉。

我也曾琢磨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结论是因素很多。首先是自己是来去匆匆的过客,早就脱离了国内同胞的生活环境,无法切入。人家关心的事你莫名其妙,你关心的事人家也觉得莫名其妙。人家在忙活什么,高兴什么,忧愁什么,着急什么,根本就没你这不知哪儿夹进来的过客的什么事,你根本就无法理解,无从过问,正如旅客无法介入客店老板一家的日常生活一般。

其次是彼此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有了很大的差别。出国前,我和兄姐们心意相通到了根本就不需要语言的地步:一个手势,一个神情,一个眼色便知道对方的意思,跟连体胎也差不多了。但后来我回去后却在不同程度上觉得他们成了陌生人。90年代那阵子商品经济大潮最烈之时尤其如此。我过去无比珍视的亲情,认为是丝毫不可动摇不能腐蚀的亲情,似乎也有了微妙的裂痕。那阵子国内的人对金钱的重视,让我实在是无法适应。当然我家或许是最好的了,可亲情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微妙的影响,再没过去那么完美无缺了。

还有一条就是实在无法忍受国内那些乌烟瘴气。这点我已经说过了。我回国去与先父送终,在医院的耳闻目睹,让我觉得神话中的地狱恐怕也不过如此,党神话中刘文彩的收租院就更是小巫见大巫。这感慨已经写在小说《虎子的天空》与《满纸荒唐言》中了。那阵子的医院三天一结账,交不出钱来立马拔针管赶出病房去。那么决绝,那么狠辣,让你看了不由得从头到脚打冷噤。先父害的是绝症,本来根本也就无所谓医疗了,无非是尽量维持生命,减轻痛苦。但那些白衣魔鬼为了创收,三天两头开外国进口的治疗癌症的贵重药物,到最后大家实在扛不住了,只好去找关系,不是求大夫治病救人,而是求大夫不要再死宰我们了。但尽管找了主任大夫送了礼,他也多次关照过,然而那主治大夫根本就不理睬,照样死开贵重药物。我还真无法想象世上有比那些禽兽更丧尽天良的东西。

此外就是国人的势利。这我也写在旧作里了。医院里的护工根本就不是人,谁都可以欺负。饭店的侍者也是这样,谁都可以喝斥,令我时时难堪甚至愤怒。当然小衲说他没有遇见这种情况。但愿这下烂毛病已经开始痊愈了吧。要么是他回去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注意到,又或者是他家大人是高知教授,住在所谓高干病房里,因此那儿的护工的待遇要比普通病房文明得多。

总而言之,我的感觉是,如今为朝野共同信奉的事实上的国教,跟晚清时也差不多,仍然是严复《天演论》介绍的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生存竞争,优胜劣败”,胜利者必然是优秀者,失败者就是窳劣者,理当被淘汰,并不值得同情。用阿随的话来说就是,羊生下来就是给狼吃的,狼吃羊其实对羊有好处,因为它避免了羊群过度繁殖,破坏了生态平衡。

现代国人与晚清先贤的区别,只在于晚清先贤用它来解释国际竞争,这在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确实有相当高的吻合率。他们的用心是唤醒国人的危机感,推动自强运动,其实是相当必要的。而且,先贤并不将它用于国内。在国内搞的还是孔孟那一套,虽然也谈不上什么人道主义,但毕竟不是赤裸裸的“狼道主义”。

现代国人则不但用社会达尔文主义解释国际关系,而且用它来处理国内的阶级关系与人际关系。在这点上,官方和许多识字分子的认识高度一致,都认定以下三个恒等式:社会进步=汰弱留强,同情弱者=保护落后,公正=效率低下。前段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将这点说的非常清楚,他认为国内出口行业遭受的经济危机对中小业主的打击是难得的崛起机遇,是“腾笼换鸟”的千古良机,声称“广东决不保护落后生产力”,这其实是朱镕基的思路,即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国家,只看到企业效率,无视民间疾苦。

这是官方的公开言行,百姓又如何?似乎也是许多人的共识。前些天“人在天涯”网友对通钢事件的评论似乎就有这种倾向。“锦瑟华年”网友也说,他“几次回去看到媒体学校都在鼓吹这种论调,教唆蛊惑年轻人,说比他们老的那辈下岗人是自己不努力懒惰,所以他们贫困可耻不值得可怜,官方没明说,但至少默认和鼓励这种冷血自私的混帐想法”。其实我90年代回国就有知识分子跟我说,朱镕基搞那套是应该的,国家就是应该无情扔掉那些包袱。

我是大学77级的,那届学生的特点是老少同堂,年龄差别高达14岁。有位老同学是老河那样的“烂菜帮”,好像是57年生的。她告诉我,每逢老同学聚会,她都把儿子带去,用老同学来作活教材。当中学同学聚会时,她回来后便告诉孩子:看见了吗?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跟他们一样,只有做丐帮的命。大学同学聚会后她也要及时教育孩子:看见了吗?如果你好好学习,将来就能和妈妈的同学们一样,工作轻松还能赚大钱。

这种心态的产生我觉得是必然的:一方面,为了打破大锅饭,官方以相当粗暴无情突兀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的竞争观念引入民间;另一方面,贫富急剧分化与新的等级社会的迅速出现,也为全民作了“优胜劣败”的正反两方面的强化示范。似乎可以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我党用实际行动注入百姓灵魂中去的。它比当年毛共的洗脑还有效。

当然,说这是全民信奉的国教,有可能夸张了。网友dxk10001就说,他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尚未形成思潮。但我觉得这并非个别现象。实际上,爱国者们的帖子全是这个调调,不但用“狼羊律”来分析国际问题,而且用它来看待国内社会问题。前天我在凯迪上看到一位律师上贴抱怨某农民客户赖掉了他的律师费,使用了“中国农民的真面目”之类的副标题(并非原话,大意如此),引起了许多共鸣,都说农民其实不是好东西,不能同情。

这就是令我担心的地方。网友WSM说:

“再说对外关系上。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是否具备了做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公民的各种条件呢?过去国力不强时,没有办法,只好不出头,照着别人定的规则做。现在国力强了,能够参与制定规则了。还会愿意照别人的规则做吗,或者制定出更好的规则吗?我想这是很多国家都可能有的疑虑。但有些做法似乎不是在消除,而是在增强这样的疑虑。”

这也是我的忧虑。如所周知,社会达尔文主义乃是法西斯主义的“科学执政基础”,其特点就是信奉“强权即公理”。而这恰是大多数爱国愤青的坚定共识。他们认为游戏规则都是强者制定的,根本没有什么是非可言,谁的拳头大,真理就在谁的手里。因此,不能说他这不祥之感毫无道理,特别是中国今日因为空前富强,国民极度自信乃至自傲,就更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可能,最后遭到国际文明社会的联手膺惩。

当然,我也说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引出大乱子的可能性毕竟很小——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从来是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君不见今日中国国力空前强大,中共还拉都拉不住地要急切地把藏南领土送给印度?中国即使走上法西斯道路,也只会是米洛舍维奇那种内向型法西斯道路。我担忧的是,大多数国人,包括那些民运垃圾或亲民运垃圾如胡安宁、安魂曲、方应看等人在内,都把少数民族当成了那只该让汉族尽情享用的小羊,这必然要在将来引出大祸患来。

即使不引出大乱子来,如果这事实国教真的主宰了大多数国民,那中国就没有可能走上民主道路。“优胜劣败”的conviction,只会导致国民否定“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等现代民主理论的基本公设,认定等级社会才符合“宇宙运行规律”。

另外一个隐忧是,国人把厚黑学当成了人生最高智慧,这种价值观也足以令人担忧。只要注意一下畅销书,立即就能发现这种趋势。例如易中天先生写的《品三国》卖成了天价,而他写的介绍美国民主制度的著作似乎无人问津。读者的这种选择令我觉得很不舒服。说实在的,我对易中天先生的评价不错,但《品三国》我实在看不下去,盖那完全是钩沉发挥古人的阴谋诡计与深沉心术,极大地投合了如今在国人中最走红的“利益博弈”理论。中国古代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这套东西,实在不需要人再来叫卖了。

这也是欺世盗名的宋鸿兵(据他的高中同学揭发,他根本不是什么金融业内人士,本科学的是教育,留美拿了个教育和计算机硕士,在房利美当过程序员,与从事金融业完全是两回事)何以会因为那本《货币战争》烂书暴得大名——它投合了国人喜欢作阴暗心理分析的倾向。如果一个国家有相当比例的“精英”热衷于钻研此类卑下心术,则这个国家绝对不会有什么光明前途。

国人心态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因为经济空前繁荣而获得了空前的自信与自豪,觉得中国再也没有必要学习西方了,转而去崇拜莫须有的“传统文化”,认定中国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我最近经常在国内网站潜水,发现连某些出过国的人都是这么想的。有位自称曾经负笈西方、学贯中西、大彻大悟的网人,说出来的那些话让人不知今夕何夕,绝对就是我上面列举的那些:狼羊律是宇宙运行规律,无论是民主还是专制本质都是一回事,民主其实是欺骗,而且只能带来灾难,中国文化特别是佛教乃是人类智慧顶峰,等等,而且他的followers还不是一般的多。

这就是我为何说芦文是为小众写的,中国人大规模启蒙的时代已经错过了。那就是80年代,其时举国认定西方是中国的学习榜样。可惜那阵子谁也不知道西方文化是什么样子,却让柴玲、吾尔开希那些烂仔一劳永逸地砸了西方文化特别是民主的招牌。如果芦文在80年代推出,我敢说一定会引起巨大轰动,然而现在却只会遭到大众唾弃。此无他,它与国人虚矫心态不兼容。国人本来追求的就是西式物质繁荣,至于制度文化上的差异,大众看不见也不会在乎。

网友dxk10001指出,国人并不见得愚蠢,只是没有发表机会。我倒认为,现在国内网络的发表机会是过去不能想象的,什么话都能见到。但大多数异议人士只是感性发泄,无论是左愤还是右愤,其实都对他们信仰的东西毫无认知。国学崇拜者就更别提了——他们崇拜的不过是自己的梦象,从来也就不曾存在过。当然确有不少在80年代或90年代根本无法梦见的青年才俊,令我不能不暗自佩服——别说我在他们的年龄绝无可能有那见识,就是出国前也未必有那水平。可惜我不能不承认,这些人虽然是中共执政以来第一批冒出来的先知先觉,可惜不过仍然在知识分子里还是小众。我不认为他们的存在真能对社会发展makes a great difference。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48963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