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井底观天:中国金融改革的陷阱、建议和布局 |
 |
MariahSarey
加入时间: 2006/09/03 文章: 1168
经验值: 26183
|
|
|
作者:MariahSarey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陷阱
这个市场中横行霸道,呼风唤雨的“三位一体流氓神圣家族同盟”,就是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s)、私人股本基金(Private Equity)和对冲基金 (Hedge Funds),被称为“最大大大的超级大流氓”——BSD(Biggest Swinging Dicks)。
那么这三大流氓是干什么的?他们的主要功能就是吸血寄生虫,将实体经济玩弄于股掌之上,用妙手空空的手法,将升斗市民,发财梦做得发疯的小散户的钱清光,在把政府挟持为人质,一旦玩出火来,就把整个国家经济拉来垫背。
这三大流氓集团是那些人,采取什么手法来敛财呢?投资银行这边,美国本来有五大霸,分别是高盛、大摩、雷曼、美林和贝尔斯登(另有一个中文形象大名熊士丹)。他们本来的老本行之一就是靠怂恿其他公司去玩兼并来抽手续费、顾问费赚钱,尽管按照美国的记录,大概是95%的公司兼并都是以失败告终,只不过大家乐此不疲,因为这些大行和兼并公司的总裁们都有太多好处。还有就是帮新公司上市(IPO),包装一下卖到股票市场上抽头,当然兼并收购也经常要发债券、发新股,够他们忙的不亦乐乎。最近10多年又起了一大堆新业务,包括自己摇身一变变成准对冲基金跳进去股市期市货币债市炒卖赚钱,还有如设计出一堆莫明其妙的结构产品赌博协议,点燃实业领域的公司空手发财的欲望,再各个部门配合,宰它个狗血淋头,
大家都知道美国财长鲍尔森当年就是高盛的老板,所以美国现在的救火总指挥,其实就是此次大火灾的放火凶手的老大或者前老大。而大摩就是中国中投佩服得五体投地仍然要送50亿美金过去孝敬的公司。后面三家后台不够硬,所以只好关门大吉了。第二类流氓就是对冲基金,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大家估计非常熟悉,通常都是和国际货币基金会和世界银行狼狈为奸,号召发展中国家金融要和国际体系接轨,然后就进来放火打劫,先捧后杀,将这些新兴市场十来年的发展成果一夜清光。比如说亚洲十年前的金融危机就是这个打法。
而诞生于八十年代,最近七八年暴起的“私人股本”基金,其实钱并不来源于私人,而是更多的从大的退休基金那里招募 。他们干的勾当也很卑鄙,就是几乎以很小的头款(就是自己垫点钱)——甚至不用头款,凑上从银行、退休基金、共同基金等处的融资,就将一些暂时面临资金困难,但经营业务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公司,吃下来。然后就开始大幅削减工人,将失业工人抛给政府 ,再在两三年后把重组的公司要么通过一些包装推销扔上市,以股市投资者的资金金蝉脱壳,或者是发行企业债券,然后自己拿钱就跑,而企业如何偿还那些债券,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然,这些年来也有投资于所谓成长性中期的企业(就是成长的不大不小的,因为种种原因缺钱的企业)的私人股本基金,从事有助于企业阶段发展的直接投资。但是此类投资,也不会顾及底层员工的感受和收入提高,赚钱的思路,也还是扔钱进去之后过一两年包装上市实现大捞股民钱走人。
中投扔进去30亿美金连水漂都看不到的黑石基金就是此类,不过这次这个大流氓要钱实在是要的太着急了,以自己上市来骗中投的钱,骗到以后立即走路(总裁拿了巨额奖金和退休金落袋为安)。
这三大流氓集团的特点都是对实际的经济不光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反而造成各种打击(以对冲基金和搞裁员式收购的私人股本尤甚)。而他们为自己构建的一套保护伞,就是绑架社会——如果出问题,那么你那些退休基金等对民生极大的关键经济成分就要遭殃,于是就可以逼迫政府出手救市,而达到“利润私有化,损失公有化”的最佳安排。
要把政府和小民都玩弄在手上,必须有两大工具。第一个就是杠杆,英文叫Margin,香港取粤语音译叫“孖展”,中文叫“融资融券”里的“融资”。就是你用1块钱,可以借到2块钱来玩。在有的市场比如说外汇交易市场里杠杆特高,你拿1千块钱出来,就可以借到20万块来交易。为什么需要这个呢?因为没有这个杠杆,你就无法构造出一个发财的虚幻梦境来鼓励大家去赌钱,不能很快将猪养肥。而且如果你让所有的市民,都到银行里去借钱,你就可以把所有的股民和银行都绑在战车上,情况不好,车毁人亡,造成坏账一堆,银根紧张,社会动乱,你就可以逼政府出来救市,让全国人民为你的损失付账。
但是把猪快速喂肥了,你就必须有工具可以宰猪。这个工具就叫卖空,英文叫Short-Selling,中文叫融贷或者融券。你从证券行借股票去卖掉,然后将来再买回来还给证券行。有的时候还有连股票都不用借就可以卖空的类型,那叫裸空,杀伤力就更厉害了。这个方式一般在是在把股市推高到高潮,等小市民们全部高点接货,被贪婪套牢的时候使用,这些流氓集团动手开始杀猪啦!
对这些方法,现在的国家是怎样应付呢?为了稳定市场,头一条就是禁止卖空,特别是裸空。最近美国政府对所有的财经股票做出了限制限令,使大鳄们暂时无法开刀。另一条就是限制杠杆,要求将杠杆率降低——当然在恐慌下,投机性借款无法继续滚动下去用新贷接替旧贷,杠杆自己就呼啦呼啦下来了。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在全球都对这些活动进行收紧限制的情况下,中国却终于向国际接轨派低头,通过了杠杆和卖空的条例。这对现在中国金融界的精英们和即将到中国混饭吃的华尔街的精英们,真是一个好消息。中国发展了三十年,国内已经有一小批富起来的平民,政府的荷包也有点鼓了,是机会让这些人来大显身手,对中国的经济开宰了。
不知这些用了短短的5、6年就把美国给搞破产了的精英,需要几年可以把中国搞破产?
不过中国不是没有这类先例,当年的国民党的金融精英们,在1946年后在上海洋场玩了个差不多的小把戏,下场就是把国家给玩破产了,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二、建议
那么中国的金融改革,显然不应该走这些国际接轨派所规划导向“利润私有化,损失公有化”的道路,那么,应该如何建立起一个成熟而健康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呢?
头一条,就是中央银行绝对不能“独立” ,不能大权独揽,不听政府指挥。中央银行必须服从于国务院的领导,作为国务院的助手,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调控的着重点上应该平衡考虑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速度,利用利率、银行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买卖(正反方向“回购”)国债三种方式,调节货币发行量。中国的中央银行不能走美国的道路,由私人的金融大亨和大银行控制,而必须在给国务院的决策控制范围内,和其他部门如财政部、商业部等等,处于同等位置,共同服务于经济。
第二条,就是建立以国有银行为基础和骨干的商业储蓄银行体系,使中国的金融业以服务于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主要业务(农业考虑建立专门国家的农业贷款银行和农民合作的农协银行)。虽然这些银行需要考虑其经营的利润,但必须规定其放贷给券商和房地产商的金额必须在一个规定的额度或比例内。这样的银行业会比较稳健。香港的银行其实已经比较深度的涉及房地产业了,但是仍然能够做到股市和楼市跌掉了50-60%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生存,不需要政府注资挽救。若能保证这一条,中国政府就不会被人劫持为人质。
第三条,严格监管投资银行(券商),暂时禁止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基金。但应鼓励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要目的的行业基金(产业基金)和新技术创新基金。中国需要的是巴菲特而不是索罗斯,不能让经济里产生出一种妙手空空就可以瞬息间腰缠万贯的寄生行业,结果导致民族最聪明的头脑不是去发展实业,而是去投机取巧。如果走到那一步(美国本土人民在过去十年就有这个趋势)那么这个民族就完了,不会有太大出息。
第四条,严格规定证券行利用杠杆的水平,且应该撤销对卖空的授权。中国的股票市场还是一个初生儿,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成熟市场的时间,养成投资的长远性及稳定性。避免胡乱引进西方的股票玩法,以破坏这个市场的发展。
第五条,在金融衍生产品上,要严格控制,可以建立大宗商品的期货市场,但不要建立以炒卖为主的指数期货市场。总原则是,期货市场必须与实体物质挂钩,不要变成任何空泛的概念都拿出来炒。而且参与人只能是套期保值的企业,不允许投机,一旦出现严惩责任人。另外且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不宜和国际市场接轨(可以让商品的质量标准定义不同来做到),因为在中国无力影响的市场上,与国际接轨就是向掌控定价权的大炒家送钱。
第六条,在金融虚拟经济和实质经济的比例如何掌控上,必须对西方各国发展的经验进行细致的研究。笔者的建议是应该向德国学习,而不要向美国和英国学习。中国的前途还是要建立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上面,而不能变成靠忽悠过日子的国家,不然的话,亡国可是快得很了!
第七条,拒绝采用那个完全不能自圆其说的“货币自由兑换”的建议,坚持和完善目前的联系一篮子货币,规定上下界限的浮动管理政策。大部分坚持鼓吹自由货币兑换理论的人,都是根本不了解货币兑换的实际运作环境就胡言乱语,将新古典经济理论对于普通商品的“自由价格带来供需平衡”这个所谓原理(这个原理的正确性本身就有待商榷)随意引用,乱搞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以为能带来什么“均衡汇率”(“均衡”这个词是欺负老百姓不懂,其实说白了潜藏的意思就是“合理汇率”,也就是“只要它(汇率、房价等等)能够发生,出现在世界上,它就是合理的,存在即合理”)。弄来弄去,其结果是对现实的货币交换以及交易成本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功用。
三、布局
本来货币自由兑换的原意,是在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换中,通过自由兑换,来调节双方的贸易进出口水平,最终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理论上听起来似乎很清楚,但在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且不说贸易问题本身就不能得到自由兑换具有合理性的结论。在当今世界上一大重要问题在于货币兑换(货币买卖)行为并不是由贸易来唯一主导的。投资,尤其是当今世界的非生产性投资(投机),已经比贸易在货币交换总额中的比重要大。因此,如果你货币自由兑换,那么主导它的首先就是非贸易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想用贸易进出口的顺差和逆差,来判别是否货币汇率是否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就不太现实。
而外来投资,又分长期的实业方面的投资,中期的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以及现在越来越重要的短期的股票、债券、指数市场上的投资。当外来投资的期限越短,流动能力越大,那么其流动对兑换汇率的波动影响也就越大,而这种影响和以货物为主的贸易的需求往往不一致,反而经常对真正的贸易造成极大的冲击。更大的影响就是国际货币中的食利交易,即从一个利率低的货币,比如说日本,付低利率借钱(2007年贷款利率0.5%),然后通过自由兑换,转换到一个利率高的货币,比如说澳洲元,收高利率(2007年存款利率8.5%),获取中间的利率差额。这种将货币本身当作商品追逐的行为,也进一步将汇率畸形化。
在电脑和互联网流行的今天,私人炒汇市场增长很快,人手一个电脑,就可以去影响外汇市场。以区区的1千万,就可以造成你20亿的货币交易量,几乎超过许多国家的一个月的贸易水平。当这些投机资金将自由兑换的比率从一个高点到一个低点再到一个高点这样反复折腾时,就对贸易成本造成过大的损耗(比如贸易公司就不得不要靠在汇市里对冲来抵消风险),而你中央银行还得乖乖的出来干预——既然你搞自由兑换也搞到最后要干预,那么干嘛不一开始就划定一个笼子让货币在里面兑换,这样反而可以减少贸易中的不必要成本。
从这点就看出来,并不是所有的国际标准都值得你去接轨。而当西方各国或开始吸取这次金融风暴的教训,或为了挽救市场信心,对卖空行为、资金的随意流动进行限制的时候,中国的国际接轨派们,却在大声嚷嚷,要国务院通过股市允许卖空的规定。这些人,固守自己学来的“先进国际经验”,却不看看最新国际新标准是什么?
其实从股票市场的发展来看,自19世纪开始的一百多年间,英国和美国的股市确实比较活跃,在直接融资上面起的作用很大,但很不稳定,每几年就来一次危机将股市清理,让很多股民血本无归,比较可怕的就包括1847、1857、1866、1873、1890年一次比一次广泛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到1907年又弄出大祸,差点社会瓦解。这个循环到了1929年,上演了一出从大疯狂坠入大萧条的悲剧,将股市彻底清盘,从此美国的股市一直比较安静和规矩,直到1980-90年代,随着里根上台启动的新一轮经济放任化,又开始乱来。
而德国则走了条不同的路,在19世纪末看穿了英国,美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如意大利的银行的投机行为,认为这些银行对服务实业经济发展的信贷不感冒,却忙于胡作非为的有价证券的赌博和投机,结果是害人又害己(当时还没有国家干预来帮他们收拾残局)。再加上自己的银行也不曾老实,在19世纪末带来了经济波动,于是德国在1896年就通过法案,禁止银行参与投机活动,这条德式发展道路也影响了其他一些欧洲大陆国家。所以德国乃至于欧洲大陆国家的股票市场,相对于国民经济的比重(比如股票市值与GDP的比值),传统上要比美国和英国小得多。
但在华尔街的大肆鼓吹下,欧洲的银行也在90年代开始美国化,只不过步伐相对比较小,而且炒卖不合乎德国人的性格,估计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后,应当对此有所警惕,而且德国是一直提倡要加强对冲基金管理的国家。
日本在其经济发展的高潮期,也就是50-80年代初,对股票市场也不太看重,只是到了80年代,开始受日本的国际接轨派的影响,号称要“直接化”和“国际化”,于是让自己的银行大肆迈向海外,走向纽约和海外离岸中心如伦敦,创造出一大堆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开始在世界上横行一时。其结果就是在1990年,像今天美国一样,弄了个房市和股市的大爆炸,从此陷入经济停滞。这之后日本的股票市值相对于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路下降。但由于领导层崇拜美国模式(如那个哈美首相小泉及其后面跟着的财政大臣),所以资本账户门洞大开,在鼓励国内成立基金去海外投资的背景下,日本人民储蓄积累的不少资金,就由这些日本本土土老冒金融机构乃至美国机构经手,通过基金管理或者借款的方式去海外股票市场,如印度、美国等地投资、“食利”,参加美国掀起这一轮全球金融大赌博。当然,日本虽然在金融上可能又要被上一课,让自己作为源头的“套息交易”烂手烂脚,其经济的主要打击因素似乎还是因为美国经济的衰退对它出口产品需求的萎缩。
中国要做的,就是不要让中国的国际接轨派,再在中国重演一遍日本所犯的错误,将中国的股票市场,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而中国的主导金融模式,还是利用银行储蓄发放生产性贷款的方式,去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的中投和汇金,也不应该将自己变成一种单纯逐利的对冲基金或共同基金 (后者模式更差,因为从全球经验来看共同基金做冤大头的特别多),而应该服务于中国经济对外活动的需要,比如说成为一个境外离岸的金融平台(此离岸可不是为了避税那个通常意义上的离岸,笔者将在第三卷中细细道来)。而中国自己应当有自己在金融上的国家战略(西语云,National Strategy),在促成中国内需市场启动并迅速发展的时候,通过种种手段,使得人民币在国际生产性金融的地位逐渐上升,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可能面临崩溃的情况下,开始用人民币作为国家贸易,尤其是中国-发展中国家经济圈内的结算货币。
正如笔者在大国游戏里的预言一样,美国和西方的经济会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带来其经济长期的衰退。如果中国能够在经济上摆脱自己国内的国际转轨派的骚扰,推进经济成功转型,发展出替代性的新能源,以内需为主代替依附于出口加工的局面,在新经济中,提高工人工资收入,创造出自己的国际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促进环境保护,为人民提供干净的空气和食水,强力整顿食品加工业,把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控制在9%-11%的幅度内,那么中国在这接下来的10年里,发展会非常顺利。
在如何支持中国自己有希望的新型企业上,中国政府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最近,世界最出色的长期投资家巴菲特,就对王传福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大手笔投资——其实中国政府早就该这样做了。如果中国可以产生出几十个这样有希望的未来大企业,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就远非今日可比。着重科技创新发明与实业,而不是发展那些花里胡哨的高级金融行业(华尔街所代表的High Finance),是中国必须做的选择。
在这2008年的10月,看到了美国国会在救市法案上的博弈,华尔街股市的大幅震荡,不由想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那句千古绝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估计所有的观察家们,都预测到了大美利坚帝国的日落,只不过没有想到“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竟然落得这么快!而在那静悄悄的微山湖畔,有几个农民的儿子,已经在太空里漫步了。
作者:MariahSarey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MariahSarey于2009-4-27 周一, 上午5:26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