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古代中国为何没有作曲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古代中国为何没有作曲家?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5

经验值: 519217


文章标题: 古代中国为何没有作曲家? (765 reads)      时间: 2009-4-17 周五, 上午12:19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古代中国为何没有作曲家?


芦笛


这个问题还是鬼子提出来的。十多年前我去荷兰讲学,东道主设宴款待,席间说起中国文化,那位仁兄比较心直口快,不像许多“政治正确者”为了照顾你的面子,只会盛赞中国传统文化,直截了当就说:“中国音乐不行,这是咋回事?为什么没有什么作曲家?我还从未听说过哪个中国作曲家。你能介绍一个么?”

我当然不能,谁也没这本事。第一个念头当然是伯牙,然而我也知道那不过是传奇,就算真有这人,也如同烹调大师易牙一样,谁都无幸领略他的作品。若我把伪托的《高山流水》抬出来,只怕要笑掉人家的大牙。于是我只好悻悻地承认中国音乐确实不行,中国古代确实没有作曲家,这两者本是一回事,只有小衲那非“唯技术论者”不能接受这人类常识,硬要认为没出过作曲家的国度不但照样能有音乐,而且还能在这方面压倒西方。

接下来我还得跟对方解释古代音乐为何不行。这倒不难,只需把“修齐治平”抬出来就行了。我告诉他,中国音乐不行,不是中国人蠢笨,而是传统政治制度压制了艺术。那是我这辈子撒的比较无耻的谎之一:我明明知道这事不能直接赖到董仲舒头上去,儒家虽然鄙视“王八戏子吹鼓手”,可非但不曾蔑视过音乐,还把“制礼作乐”提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弦歌”是孔子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据说这是愚民治国的重要战略组成: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菀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大意是,孔子的弟子子游在俺山东武城作了县太爷,孔子便上那儿去打秋风(所谓“打秋风”是旧社会习俗,又作“打抽丰”。某人做官,所有的亲朋故旧就立即去拜访,他就得对每人都厚加馈赠),听到满城弦歌之声,显然是子游推广音乐教育的结果,便笑道:杀鸡焉用牛刀?那意思是,我这弦歌教育是用来治国平天下的,用在这小小县城中未免太大材小用了。子游说,我过去听夫子说,上等人学了道就知道爱人,下等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了。孔子立即抵赖他说过的话,说,同学们,子游的话说得对,我刚才那话不过是开玩笑。

由此可见,孔子是“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发明人,弦歌教育的目的是为百姓洗脑,让他们乖乖听从党召唤,这一套就算有效,那也“《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早就失传了。其所以如此,乃是因为那阵子的古人大概还不曾发明记谱法,儒家六艺的中的乐艺自然也就无法传下来。

他对音乐教育重视到虽处危难中仍坚持不辍的地步: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史记•孔子世家》

这大致意思是说,孔子在陈、蔡这俩小地方淹留了三年,楚国使人来聘孔子去该国做官,陈蔡的大夫(那阵子许多国家都出现国君式微、大夫当家的现象。孔子很讨厌这种“纲纪废弛”的社会变化,终生想恢复天子和国君的权威,为此篡改了鲁国史书《春秋》来诽谤这些“乱臣贼子”,由此奠定了中国特有的“实用政治史学”,也就是后世“为革命研究历史”的来源)怕孔子到楚国后对他们不利,于是便率领徒众在野外围攻孔子。孔子大概如黄老邪一般懂奇门遁甲,因此只是被围困多日,竟然不会被杀害,也是奇事一件(由此可见古籍真不可信),但毕竟绝粮多日。从人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孔子还在讲颂弦歌不绝。子路听不下去,便去恼怒地质问孔子:上等人也会走投无路么?孔子说,上等人即使走投无路也会安分守己,下等人走投无路就会乱来了。

有圣人的这些教导,谁还敢小看音乐?敢问哪个国家重视音乐到了“兴邦丧邦”的地步?然而又有哪个文明国家的音乐能如中国一般落后,以致连个作曲家都没有?您说这是咋回事?

即以本族文化而言,这现象也十分反常。在别的艺术领域中,论小说家有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论画家有顾恺之、韩干、张择端、赵子昂、八大山人、石涛,就连戏剧家都还有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任,可就是偏偏没有作曲家。哪怕就在中国阙如的领域中,咱们都还能“无牛捉了马耕田”,胡乱抵挡 一气:论“科学家”有张衡、郭守敬、祖冲之,论“思想家”有孔孟老庄,唯独音乐家却连个冒充的代用品都找不出来,您说怪不怪?

如果不是鬼佬提起这事,我虽然素知国乐落后到提不起,但还从未注意到古代竟然毫无作曲家。但即使在十多年前便已被人提醒,说来惭愧,我至今仍然想不出答案来,唯一能想到的理由已经在被完全彻底的艺盲小衲痛斥为“通篇胡说八道”的《艺术和理性》中说过了,那就是:

第一、古人虽然高度肯定音乐的教化作用,但那只是抽象肯定,从来无人想到声音里面有学问,必须当成学科,建立学校,一代接一代地去钻研,写出教科书来传授普及这些知识,而是把这些事完全留给了大老粗。

第二、古代工业科技极其落后,不能制造具有高度表现力的乐器,也从未把这当成特殊技术钻研,以至于所谓“民乐”里压阵的乐器诸如笛子、二胡、琵琶统统都是外来的。最主要的缺憾是中国未能发明钢琴,而离开钢琴,作曲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

最近本区弦歌不断,受到网友启发,似乎还可以补充以下两点。

第三点其实是第一点的延伸论述,记得是若迷提出来的。他认为古代始终没有发明记谱法,因此所谓“古曲”根本就无从考证年代。我不懂工尺谱,只是在《笑傲江湖》上看过古代的曲谱,makes no sense to me。如果老钟叔(锺舟)在,想必要痛斥此说,坚持认定古代照样有完备的记谱法。过去我在《说道》就曾和他争论过。但我仍然觉得若迷说的很有道理。起码有以下几个事实不能否认:1)两千年的文明只产生了总数恐怕不到30个的“古曲”(我记得的还不到10个,30是往多处说了,所谓“充其量”)。2)这些“古曲”的出处和年代都浑不可考,不能排除是西学东渐后后人伪托的。3)这些“古曲”曲式简陋,旋律笨拙单调,节奏原始,有的(如《汉宫秋月》)连悦耳都谈不上。4)工尺谱能否胜任作曲,大可怀疑,否则如今不会用五线谱或是卢梭发明的简谱。其实连简谱都不能胜任作曲,遑论被它淘汰的工尺谱?

第四点则是wild guess,很可能是荒唐的,那就是,国人的大脑受表意文字的塑造,既不善于抽象思维,也不善于比较抽象的形象思维。如所周知,音乐在艺术中是最抽象的一门,与数学颇有相通处,记得柏拉图早就指出这点了。它与使用形象思维的其他艺术学科差别很大,与形态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国人不擅长此道。另外,表意文字使得古人的耳朵极不敏感,因此不但不知道半音的存在,而且连“法”和“踢”这两个重要音符的阙如都懵然无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能独立发明钢琴,那上面也绝不会有黑键。听觉既然残缺,莫说“满汉全席”,就连粗茶淡饭也端不出来(奉劝小衲勿要班门弄斧,去看看我论散文的写作艺术,强调的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你稀老舅已把我的全集转给你了,请去看看《文心雕虫》那集。最可笑的是你以为西方只有“满汉全席”的交响乐,竟然连小夜曲都没听过,还敢出来指手画脚,不能不令人骇然)。

这当然要被小衲讥之为“唯技术论”,这就是论道于盲的痛苦,小衲的毛病是坐井观天,对中西艺术史一无所知,也毫无艺术素养,因此认定:第一,“艺术”与“学问”无关,只需一腔热血就够了;第二,艺术不需要表现手段,没有完美的乐器照样可以有音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谁说鸡毛不能上天?

关于他的第一条反智主义主张,我只能说,他恐怕连达芬奇对人体解剖的“唯技术论钻研”草图都不曾见过。若是他见过老达那些“技术发现”草图,例如男性人体以耻骨为中心,张开双臂后成了个正方形,躯干等于几个头长,全身又等于几个头长等等(他稀老舅是勾图老手,可能能在网上找到这类草图),则也就不至于以禅宗的反智主义来此破除“艺术知见障”,待我用归谬法轻而易举地粉碎他的反智主义主张后,他开头还看不懂,等我详尽解释后却要指责我是“线性思维”。既然我是线性思维,请问你怎么开头还看不懂涅?

至于鸡毛能上天,土高炉能练合金钢我也相信,没有器乐照样可以有声乐。不过同是声乐,也有东洋大海与古井的区别,建议他去教堂听听人家的choir,庶几对什么是“齐唱”,什么是“合唱”有点起码感性知识。

我看你才是有“知见障”,不过那不是佛家说的意思,而是你的知见总是受到先入为主的成见阻断。你在楼下说你能理解我的意思,不能理解土土的意思,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你只是自以为理解我的意思罢了。每次我说什么事,你都无法理解,却触发了你既有的成见与定式,当即不由分说出来大破连环马。上次分析法争论如此,这次又何尝不如此?

以上批驳小衲的四段完全是废话,乃是撩拨这糊涂小子,使之进入亢奋状态Rolling Eyes。本文只有四点,四点说完也就完也。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芦笛于2009-4-17 周五, 上午12:51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7710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