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革命研究历史”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革命研究历史”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为革命研究历史” (816 reads)      时间: 2009-4-03 周五, 下午7:39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为革命研究历史”


芦笛


这是敬爱的戚本禹同志文革初发表的文章的题目,当时是各校重点学习的文章之一,具体内容早忘记了,但基本精神倒绝无可能忘记,盖早就被我党的宣传机器重复过千万次了,那就是研究历史必须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为革命的需要去研究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历史研究必须为现实政治服务,世界上没有超阶级的“真实历史”,必须按我党的需要来重塑历史人物,改写历史事件。此之谓“古为今用”。

这一套名堂如今还经常在网上见到,多半是民朋的绝活,党朋反而很少搞这一套。之所以如此,我早就作过分析:“民朋多见人渣,党朋多见白痴”,民朋坏而党朋蠢,蠢人连效法民朋搞文字狱的本事都没得,遑论“为革命研究历史”?民朋则多是在我党权力斗争中的输家,看家本事就只有我党那套理论,文明常识是没得D。因此,要在网上找张姚的嫡传弟子,去民朋中找准没错。

因此之故,这发扬光大“为革命研究历史”优良党传统的重任,自然也就历史地落在了民朋双肩之上。王司令希哲曾以一句话总结了其精神要旨:“赵紫阳,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此话深得毛共真传,只怕是老毛也未必能言简意赅地说出来。让我当下情难自已,不能不出来大声喝彩,记得若思也加入了啦啦队:)

小帮菜们未必明白此话的意思,所以还得我这老帮菜为诸位解释解释。司令的意思是:赵紫阳作为历史人物,不存在什么真实的历史形象问题,他的形象是什么,必须由革命家根据革命现实需要来决定。如果革命需要他是英雄,大家就只能歌颂之;如果革命需要他是“反面教员”,大家就只能咒骂之。谁若胆敢坚持还原这真实的历史人物,谁也就成了革命对象。

总之,在毛共看来,世上绝不可能有超脱于现实政治需要的历史研究。他们自己不但搞“古为今用”,而且坚信别人若谈历史就一定是“借古讽今”。若谁主张历史研究必须持超脱于现实政治的客观中立态度,他们就一定要认为那是无耻撒谎,背后必定有不可告人的动机。此时革命家们的任务便是把那人的罪恶用心挖出来,这就是“革命大批判”。

客观的读者立即就能发现,这一手正是民朋的绝活。围绕这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形象的争论最能显示这一点。革命家们的革命大批判不出以下三道:

一、辱骂、诅咒、威胁、恐吓敢于还原孙中山真实面目的作者。刘因全先生因转贴了本人的《孙中山与黄兴的爱国与卖国之争》,竟然受到暗杀威胁。有人竟然建议将他列入暗杀名单。

二、因为现实政治需要,觉得批孙反革命是替中共帮忙,主张为革命需要维持孙文的神话形象。 “博讯螺杆”的名言将这点说得很清楚:

“批孙中山就是批民运”,“现在挖孙中山的坟头,不是等于帮中共的忙吗?”

所以,在这位先生看来,历史上的孙中山到底是怎么样个人,与国共两党塑造的那个形象是否一致,这些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形象的现有用途。因为孙中山据说是推翻专制制度的“民主革命家”,而中国现在正需要这种革命家发动推翻中共的民主革命。因此,试图还原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就是“挖孙中山的坟头”,就是为中共帮忙,而“为中共帮忙”当然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三、以“博讯螺杆”先生为代表的“革愤”们到死也不能理解,世界上就是有毫不考虑现实需要,只想知道历史真情的人,而且这种人还很多,区区在下就是一个,而只会以己度人,认定对方和自己一样是以功利动机对待历史,于是革命大批判进行至此,就必然要以深追对方的犯罪动机和特务背景胜利告终,与文革大批判一模一样。

本人早就是臭名昭著的“特务集团”了,区别只在于集团的归属变来变去,早在2000年就成了美蒋特务集团,后来又变成了共特集团,据说有一批人专门为我查资料(NND,真想有这种好事)。而且还有人负责点击我的文章,制造点击率高的假象(所以,本区每个网友都有嫌疑),所以也倒不在乎当特务,更不在乎当集团,因为豆腐网友曾提出,我承认是集团有利于提高大众自信。既然如此,当然也只好当仁不让。尽管如此,那天看到民运垃圾、正宗共特胡安宁的诛心神功,我这“难为水”之人还是免不得大吃一惊:却原来,见不得国父那些龌龊德行、因而出语批孙者,都是“绿营兵”,目的是砍了国民党的旗帜,台湾才好独立!

如此卑污阴毒,即使是民运垃圾,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此神功。不过,即使是比较文明的网友也难免瞄着下三路而去,似乎作者的背景和动机,而不是其观点,才能引动他们的浓厚兴趣。赛昆先生的《鞭孙者析》就是个范例,全文照抄在此:


“俺不同意楼主的说法,鞭孙者多数并非中共5毛,因为5毛是低级劳动,中共俄奴割地党嘴巴捧孙,所以5毛们也会跟着。俺看鞭孙主要有下列几种:

1。杨奎松教授鞭孙:讲出中共卖国史实(国内记者大呼“震惊”),同时把孙国父的卖国谈话端出来,并找些弱智理由为二者辩护----这是向国内民众说明史实的必要行为。老杨不能跟俺们似的只强调“解放军给强奸中国妇女的苏军送烟酒/毛主席服从洋人‘大老板’”。

2。鞑子仇孙。看见孙大炮就火冒三丈。国恨家仇在身,可以理解。本坛就有,俺坐实了一个,暂时无法落实的还有。

3。刘教授在台湾被国民党政府轻慢,一气之下挖国民党祖坟,结果把山东师大脸面都丢了。属于顽童可爱,不是中共5毛。

4。李敖辈的北洋汉奸余孽,还有陈炯明后人等等。孙真正‘政令出大元帅府’的时候只有一年多,地方在广州附近,那里的百姓比较尊崇孙,可见孙并没有以权作孽。对比之下,老毛就被湖南英雄泼墨。

5。认为辛亥和讨袁革命使中国一次次堕入深渊者,如芦笛。属于事后诸葛。现在回顾,袁帝国稳固当然有益于百姓,但‘共和’优于‘帝制’也是今人的共识。”


承蒙他高抬贵手,没把我这“满遗”算入“鞑子”,只是轻描淡写地认为我是事后诸葛,当真承情之至。只是早在2000年我便告诉浑人魏碑了,所谓“总结历史教训”,就是作事后诸葛,放马后炮,敝民族正因为不懂这套,所以从来不会犯新错误,每次犯的都是早就犯过N次的错误。至于“共和优于帝制”的“今人共识”我也早就撕得粉碎了,英国与欧洲若干国家至今不曾放弃其君主立宪制,莫非已被“今人”或“共识”开除?

后来因为网友质疑,赛昆先生又特地写了《〈鞭孙者析〉辩》,却始终没有面对人家的质问(同时也是我的疑问):为什么赛先生对论者的动机和背景的兴趣远远超出了人家的观点,以致不但要特地写出堪与《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前后辉映的这篇杰作来,还要去“坐实”论坛里潜伏的“鞑子”们?这是不是一种文明行为?是否“今人共识”?这种兴趣是否健康,是否正常?还望赛先生或热衷此道的文明网友有以教我。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99717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