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空谷足音 卓尔不群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空谷足音 卓尔不群
加人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标题:
zt 空谷足音 卓尔不群
(914 reads)
时间:
2009-3-30 周一, 下午9:39
作者:
加人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倪乐雄 评戴旭的军事评论文集
20世纪80年代,我注意到中国军队有一位眼界开阔、思维超前的军人,叫刘亚洲。在他《恶魔导演的战争》中,把机械化战争最后的辉煌和信息化战争最初的震撼展现在长期陶醉于古老传统的人民战争胜利和对世界军事发展无动于衷的国人面前。他以优美的文学形式表达了“明天的战争”观。上个世纪末,我在《读书》杂志上详细介绍了用自己超前观念大规模创造了历史的“坦克战之父”,德国的古德里安将军。今天,一位有着真知灼见却无法在战场施展其抱负的中国军人——戴旭上校跃入我的视野,给我以惊奇!如果说刘亚洲是20多年前吹响了中国军事思想天际第一号变革的号角,那么戴旭就是跟随这声号角发起冲击的前锋。
思想的天空百鸟争辉,军事思想先驱冷酷凛然如苍鹰一样翱翔于思想的天际不是偶然的,一个民族的优秀素质、或着说一个伟大的民族终究要在军事思想领域发射出独特的光芒,如中华民族的孙武、日耳曼的克劳塞维茨、美利坚民族的马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世界新军事革命以堑壕、铁丝网、机关枪加重炮的阵地战样式向以空中打击与坦克集群协同的运动战样式转型时,在欧美国家的军人行列中涌现出英国的富勒、利德尔·哈特、法国的戴高乐、艾迪安纳、德国的古德里安、前苏联的图哈恰夫斯基、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切尔等杰出人物,他们超前的思想都影响了自己的国家,甚至影响了历史。
似乎是世界军事史上的规律,大国面临军事革命时,都会出现一、两个先驱型人物,对传统僵化的军事思想体系发起全面冲击,他们往往会遭受军队保守势力的压制,因为陈旧僵化的思想体系已经成了保守群体的衣食父母和荣誉之源,掀翻陈旧的军事思想,他们就沦落为思想乞丐。所以,这些先驱者注定要被害怕沦为、最终一定会沦为思想乞丐的人们围攻。先驱者个人命运虽然充满坎坷和不幸,但他们的出现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智慧在军事领域的标志,克劳塞维茨曾认为:伟大的军事统帅和军事思想总是诞生于较高的文明。
中国抱残守缺的历史传统、当下崇洋媚外的文化氛围、弥漫于学术界的官本位意识、指令性课题主导学术的倾向,资本对学术的侵蚀,正在严重扭曲着当今的学术环境;军队又是各国公认的最保守的领域;在这样一种异化的学术氛围中,在各种条令、规定、纪律编织、铸就的铜墙铁壁中,平庸者熙熙、误入歧途者攘攘、
更有滥竽充数者浪得“一流军事战略家”虚名混迹国家报刊、电视,
沦为举国上下之笑柄。
然而,戴旭超然于浑噩之上,天马行空、踽踽独行,他以独特的天赋、非凡的胆略、敏锐的视角、独到的深刻点破中国军事领域中形形色色皇帝的新装,将我们这个时代新军事革命的真谛和国防现代化的深度思考一一展示在世人面前。
戴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从军事领域到历史、政治都能敏捷地抓住问题的要害所在,
他从一场陆军机步师演习中看出中国陆军的战略迷失;他在一种退役战机的身上,发现了中国空军今天为何落后于其他大国空军的根源;他认为太空是未来战争制高点和大国崛起的新机遇。他从航空母舰到国家总体战略设计,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先后顺序、工业布局、金融战略到GDP质量与国家强盛、围绕军事现代化的相关领域的几乎所有要点都被一一指出,可谓全局在胸、洞若观火。他提出中国军队应该摒弃黄色国防产物的“刺猬战略”,代之以海洋和天空为背景的蓝色国防观的“鹰击战略”,并进而提出中国沿海应前推3000公里安全地带,从而在理论上给未来国家军事大战略提供了明确的航标。
他从2008 年初南方的大雪灾里,看出现代社会和生活结构的精致和脆弱,呼吁未来中国不能在本土迎接战争,应该用战术进攻作为战略防御的手段,用战火引向敌方国土替代传统的本土防御;他从5月汶川大地震看到中国军队应该进行远征型建设,陆军应迅速进行空中化改造。戴旭思考战争,都是大处着眼,小处着刀,先俯瞰四野再抵近观察,戴旭还写过一部大国大战略分析(内部发行),包括一整套清晰、具体的对美、对日、对台的战略构想,俱合古往今来兵法要旨,堪称现时代的《战国策》,其忧思感奋古今,其见解卓尔不群。
他的阅读量和知识覆盖面是惊人的,他的天赋、灵性和悟性同时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军事以外的领域,在国际关系和政治学、经济学甚至像房地产这样具体的问题上,都能给予宏观的把握,经常有着一般专家无法企及的精辟见解。他在阐述观点时不但有着严谨的逻辑,而且其想象力同样是惊人的,往往一个比喻就把事物、事件、意义、奥秘完全揭示了出来,他形象思维的穿透力是一般逻辑思维的表述所无法达到的。
这几年人们都在哀叹中国学术界至今没有大师级人物,我认为这是对我民族的侮辱,中国十三亿人口怎么会没有大师?大师不是权力、报刊、电视台的级别决定的,不是国家课题和高校考核制度决定的,也不是职务、职称、军衔决定的,而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的。在我看来许多学科的大师早已诞生,只是因平庸而故作忧虑状的“伯乐们”的心态和视觉,已被俗不可耐的自私和偏见所扭曲,被各个领域官僚化的幕帐而遮蔽,故而有眼无珠。我们形成了大师站在跟前都认不出来、大师居然不知道自己是大师的畸形学术环境。
读戴旭的文章,常有空谷足音、独步千古之感。他在国家大战略、军事战略乃至战术细节方面都有卓越之见解。除了智力上的天赋外,没有健全的人格精神则绝对到不了这样的学术境界。虽然国内、军内不乏有识之士,但都因过于看重世俗的金钱、权位或患得患失、或欲言又止、或闪烁其词而甘居下游。戴旭则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军队、国家、民族为己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因其不屑于金钱权位,故能至于高山流水。
也许我孤陋寡闻,阅历粗浅,但戴旭确实是多年来我所遇见的极少数才华横溢、思想深邃的学者之一,中华民族的历史深处隐藏着“胡服骑射”的军事革命“原型”,今天,这一“原型”正在戴旭的思想中复活。他对国防的思考,正如20多年前刘亚洲将军那声启蒙的号角,一定会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留下勇敢的拓荒者痕迹,我为我军终于培养出这样一位具有大师气质的战略家深感欣慰!
戴旭
新型中国军队蓝图设计之——鹰击战略(6)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强大的战力,事实上仅展现出了冰山一角。
美国军事学者非常清楚,伊拉克战争模式,不具有现代战争的普遍性,特别不适合于大国特别是核大国。美国空军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到2025年,大部分战争可能不是攻占领土,甚至不发生在地球表面,而可能发生在外层空间和信息空间。在“2020年的美国空军”战略构想中,美军认为:一架预警机可以监视数百平方公里,但24座天基雷达可以“对全球任何地点的地面固定和移动目标保持不间断的监视。”它“对潜在对手的行动具有强烈的威慑效果”,因为监视“实际上无时不在。”在全球警戒的前提下,是全球到达。“远程飞机从防区外发射的超高速导弹将以6倍音速飞行,攻击800多公里远的目标。”空间作战飞行器一天可以往返3次,它“可以以武器攻击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目标。”
“远”和“高”的关系,以及对于未来战争面貌的影响,一目了然。太空战场的军事活动不受地球、国界、天候等因素的影响。通信卫星可以使上至宇宙、下至大洋海底所有军兵种的联为一体;导航卫星可以为地上、海上、空中、水下所有的兵器或士兵精确定位。太空武器可以光速作战,对于数万公里的目标,可以在瞬间予以消灭。从空中投下一枚普通炸弹,最多毁掉一座楼房;部署在1000公里地球轨道上的功率为20-30兆瓦的激光武器,对地面连续发射150秒,可立即引起大火,几分钟就可以毁灭一座城市。2001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指示国防部研究的“对实施全球快速打击有价值的次轨道太空飞行器”,能以15倍以上的音速,在100公里的高度投放武器。由于它的速度和高度,它投放的武器不需要安装弹头,到达地面时威力就已经可以击穿地下400米的掩体。
美国是在太空军事化方面走得最远、最快的国家,它的着眼点已经不是为了进行常规战争确保制信息权和制太空权,而是直接以太空军事优势达成战略目的——这才是对大国的“震慑与畏惧”。
20世纪,美国凭借空中力量压得世界几乎喘不过气来,但21世纪当人们坐在因特网前,或是拿着全球通的手机,可曾意识到太空已经让地球变小,小成一个地球村?美国压倒性的太空优势,将令那些美国看不惯同时也看不惯美国的人们,感到技术、军事和政治上的窒息。
美国及其盟国的每一仗,都是在给全世界的军队“上课”。海湾战争之后,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整军经武的热潮,各国军队发展的重点,不约而同地都在“高”上,没有技术实力的,大力发展空军等传统空中力量;有潜力的国家,则效法美国,以空中为跳板,向太空跃进。
但中国军队现行整个军事体系,是以地面大规模决战为基点构建的“平面型”,极大地限制了我军的“高”度。传统战争观念、历史的差距、现实技术实力及国家经济基础的制约,决定了未来我新型军队建设对“高”的追求,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可先从跳出平面的初始阶段开始,三军都向空中化方向改进,达到美军及先进国家军队20年前的水平。
戴旭
第七章新型中国军队蓝图设计之——鹰击战略
中国的和平发展正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但这个“机遇期”也潜伏着巨大的凶险:世界先进国家军事变革,在经过数十年的酝酿、筹备、配套实施以来,已开始发生质变:具有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的新型军队雏形已现,最多十五年后,21世纪的军队形态将基本成型。历史证明,新型军队诞生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必将重新进行洗牌——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未来世界政治面貌会不会也因此改观?我军有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起步较早,现也推进到了关键时期。
1991年海湾战争是世界性新军事变革的开始。如果把它比做一场21世纪的军事赛跑的话,今天我们看到,虽然美国仍一马当先,但20世纪传统军事列强们正在快马加鞭飞速赶上。这其中,又以俄罗斯的身影最引人注目。
美国历史学家房龙在评价苏联布尔什维克时说
:“他们俄国人 抛弃被证明不可行的东西时的残忍无情,
就像一个化学家突然意识到他一直以来依据着错误的方程式工作”。
后来的历史证明那不仅布尔什维克,而是整个俄国人的天性。
他们1918年抛弃资本主义选择社会主义制度
和1991年抛弃社会主义重新选择资本主义制度时,
都表现出这种“残忍无情”。今天这种“残忍无情”又在其军事变革中表现出来——
2006年5月19日,俄军国防部决定,正式实施《2010年俄联邦武装力量建设计划》,在2015年底前将现行六个大军区、四个舰队司令部,重组为西欧、中亚和远东三个联合司令部,并立即在远东展开试点工作;同时将天军、战略导弹部队并入空军,而将空降兵归入陆军。这个被世界军界广泛认为是“美式”改革的结果,标志着俄罗斯在新军事革命口号叫响十几年之后,已经推进到了军队体制全面改革的实质阶段。
这是俄军从传统机械化军队向未来信息化军队脱胎换骨的第一步,
但却是俄罗斯走向全面军事复兴的关键一步。
这一步跨出,整个世界不久将感到彼得大帝铁骑归来的震撼。
不仅如此。当年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留下了众多“苏式”国家。除了被美国摧毁、同化、围困者外,还有越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印度、伊朗等。可想而知俄罗斯的军事举动将在世界上激起怎样的狂澜。
作为与俄罗斯(苏联)有着千丝万缕军事联系的中国,自然也无法无动于衷。抗美援朝战争中,我空军几乎完全使用、陆军大部分使用苏军装备;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军正规化迈开第一步时,学习的榜样就是苏军老大哥。苏(俄)军对我军影响巨大,比如重视陆军的传统,比如空军重视空中格斗等;比如大军区制及军区空军制等。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反作用于战略。所以,在中国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象的几十年里,苏军是大纵深进攻理论,我军是大纵深防御理论,本质属于同一个军事体系的对峙。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三军主战装备,皆为仿苏制,之后又大批进口俄罗斯重型军事装备。可以说,中国军队自觉不自觉地沿袭着苏式军事体系一直走到今天。正因为如此,今日俄军的改革才值得我们格外重视和借鉴。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早就脱开苏式政治体系摸索自己的道路了,我们的军事改革也应该扬弃苏式军事体系,更何况俄军也已经扔掉了曾经属于自己传统的东西。
世界新军事变革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谁在这场变革中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并且顺应时代走得更远,谁就赢得未来的胜利。在世界旧有两大军事体系纷纷革故鼎新,按照全新的思路打造新型军队的时候,中国也必须建设一支完全新型的军队,否则将没有资格参加未来“军事游戏”——一如19世纪中叶的清军。但未来新型中国军队应该是什么样的?正如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不能离开世界独立发展,中国新型军队的建设也必须借鉴和吸收世界军事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我所用。在未来新军事变革的进程中所要打造的新型中国军队,首先必须拥有现代军队的基本特征,然后才是注重“特色”的问题。这也是特殊性寓于普遍性的马克思基本原理。
作者:
加人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5646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