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三个问题,一个笑话 |    |   
		| 小小衲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7/08/18
 文章: 6016
 
 经验值: 188261
 
 
 | 
		
					  
					  | 
 |  
			
			  
				| 
 |  
				| 
					  
					  
					    | 作者:小小衲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为尊者讳(和稀泥的行为)应不应该?芦子是否做过?如果将来又有必要,会不会再作?
 
 2。马英九好像年年都参加64纪念活动。今年是总统了,会不会再去?有什么后果?
 
 别猜疑。这两个问题都没有陷阱。我刚才洗脸的时候想到的,不知答案,尤其是第一个问题,非常想听先生的见解。
 
 3。芦子有没有看到我在下面的贴子里说的诗文以声调为本?你不认为这就是“床前明月光”胜过聂诗的原因?我认为这简直太是了。”小衲,你真行。”
 
 下面说笑话:
 
 从前,有个三家村,三家村里有个老学究芦先生,食古不化,教学生做诗,不讲究声调,只求字字对仗工稳。一日上课,见窗外顽童掷砖为戏,砸死母鸡一只。于是芦先生吟出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让学生对下联。
 
 一小衲子问道:“细对粗,可使得?” 先生曰:“使得”。
 
 “羽对毛,可使得“? ”使得“。
 
 ”家对野,禽对兽,可使得“? ”使得,使得,都使得。“
 
 ”乡人以砖瓦建房,吾家贫,以芦苇代砖瓦,所以砖对芦,可使得“? ”这个虽然勉强,但也使得。“
 
 ”后对先,死对生,可使得“? ”嗯,字字工稳。“
 
 ”先生,您的上联是什么来着?”   “细羽家禽砖后死。”
 
 ”啊,那我的下联岂不就是:粗毛野兽芦先生。“
 
 这回真得睡觉去了。
 
 睡醒了(才睡了12个小时。上大学时,有一次连续睡了34个小时,中间只上了几次厕所),想起应该说一下这个笑话的缘起:
 
 芦老说:“聂绀弩的旧体诗词大概是清代以来最出色的吧,至今犹记 ”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椎心坦白难“,对仗工稳无以复加,思想和文章乃是重叠名词,亦即两个字都是一样的意思,信口对椎心,雌黄对坦白,那黄与白都是颜色,属于借对,妙不可言,你只看见他的大白话,拿去跟李白的儿歌不伦不类地相比,却看不出这些名堂来,不知道写旧体诗难就难在使用白话,而且还写现代事,既要是旧诗,又要有时代气息,14 个字便写出一个下笔千言的作家在写坦白交代时的艰难与椎心泣血的痛苦。”
 
 小衲说:“严格来说,“文章”不是重叠名词。“椎”是“心”的及物动词,信是“口”的动词吗?雌黄是染料,是名词动词化,坦白是形容词。所以工整个头。
 
 另外, 曾国藩这句话说得好:诗文以声调为本。
 
 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旧体诗的精要。
 
 老聂那些诗,大多数都不适合大声诵读吧?
 
 “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椎心坦白难”。这读出来是什么东西嘛?难听死了。和宋朝腐儒的诗差不多。
 
 而“床前”一首,读起来就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好听。
 
 所以,判断诗好不好,不仅要看(看用字),而且要咏。
 
 芦老在地下读书运动中,不敢大声诵咏,所以不明此理,这个也是有的。
 
 说起这个来,想起舍妹当年游江南,在苏州的一个什么什么山上,见一汉子,衣衫褴褛,登阶徐徐上到峰顶,朗声咏诵唐诗三首,再徐徐下山。令舍妹赞叹江南人物不已。”
 
 作者:小小衲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小小衲于2009-4-09 周四, 上午4:21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