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暖化还是冷化? 这是个问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暖化还是冷化? 这是个问题   
xilihutu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7/03/29
文章: 9278
来自: 美国
经验值: 298846


文章标题: 暖化还是冷化? 这是个问题 (1752 reads)      时间: 2009-1-16 周五, 下午5:24

作者:xilihutu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暖化还是冷化? 这是个问题

-稀里糊涂说20年气温冷暖


因为害怕气候变化把稀里糊涂变回猴子,同时又担心北极熊会不会去南极拯救高尔(Al Gore )和国王企鹅。每年开年我最关心的就是过去的一年全球气温又升高多少?






一,大气暖化的领军人物:汉森

20年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NASA科学家汉森 James Hansen 博士在国会作证时警告全球正在暖化而引起高尔高度注意,而成为气候暖化的领军人物,其后更收拢成为高尔的首席科学顾问,并左右美国政府近20年来的能源走向。《时代杂志:Times》更将二人列为对世界最具影响的200人之二(汉森:2006年度 ,高尔:2007年度 )。




1988年汉森在国会作证时给出了三种气候模式假设 :
A:溫室气体排放无控制,没有大型火山爆发,
B:适度控制溫室气体排放,在90年代有一次大型火山爆发,
C:同B,但政府减控溫室气体排放。

红线为全球平均气温(1998年后为计算机模式计算值)。




以后20年地球观察到的数据都按照汉森既定的客观规律发展变化,图中我们看到这几年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岔路口,我们的地球将去向B还是C: 这是个问题。





若要想维持全球气温的收支平衡(第三种假设模式C),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控制在350(ppm),目前在夏威夷观测到的数据已是385ppm,并以每年2ppm的速度增加。大约5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能是现在的20倍,侏罗纪时代时降为4-5倍,由于恐龙走错了路未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下降而导致灭绝。




二,大气暖化的推手:高尔和IPCC

由于汉森的警告,为了避免人类也成为恐龙化为石油,联合国在1988年成立了国际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为了“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1997年IPCC在日本通过了最重要的《京都议定书 》。美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参与国之一,以无比英雄的气概拒绝簽署该条约,也不退出条约,而成为全球新闻暖化的热点。由于中國是条约控制框架以外的国家,所以不受温室气体排放限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簽署了该协议,一转身便伙同老毛子向发达国家贩卖溫室气体排放权。赚了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第一笔钱。

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则认为:发达国家已经排放了近100年的二氧化碳,造成大气暖化后来限制中国的发展是不公平的,中国人民绝不接受。备受关注的美国更成为众矢之敌,差点被赶出大会 “US, Get out of the Way ! ”。


气得联合国国际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 IPCC 主席印度籍 Rajendra Pachauri 博士绝望地警告说:“今后的两三年是关系到千百万人头落地的决战时刻,要是2012年前没有任何行动的话,你们就完了”。




"If there’s no action before 2012 ... that’s too late. What we do in the next two to three years will determine our future. This is the defining moment."
-Rajendra Pachauri, 2007.

被汉森推崇的唯一懂科学的政客高尔更是语重心长地指示道:一定要拯救北极熊,一定要"Do as I said, not as I did!"。
尽管20年温度有冷有热,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象花儿街股票一样直线上升,高尔和IPCC的努力在全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双双荣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2007年也是:
    國際太阳物理年
    國際極地年
    國際海豚年


结果2007年诺贝尔奖后,全球气温差就出现了20年来的最大跌幅。





2008年6月23日,在纪念大气暖化警告20年后的那一天,汉森于再次在国会警告 :

>>>快接近引爆点了
>>>不能在优柔寡断了
>>>风暴就要来临了
>>>必须将二氧化碳浓度降至350
>>>不要依靠石油燃料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税
>>>美国的带头作用

那么,新总统奥巴马又该如何降温呢?
(已经两天多了还没写完,结果老芦半小时完成了就“信还是不信”,我不得不信)

作者:xilihutu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xilihutu于2009-11-09 周一, 上午5:48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xilihutu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0965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