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学部哲学所吴传启申诉材料片段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学部哲学所吴传启申诉材料片段
资料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29
经验值: 5282
标题:
学部哲学所吴传启申诉材料片段
(454 reads)
时间:
2008-12-20 周六, 上午7:41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文革初期学部红卫兵联队负责人,哲学所研究员吴传启的申诉材料片段
资料
中组部文教干部局
柳村同志亲启
吴托
柳村同志:
关于我得问题已正是向中组部中指委呈送了申诉信,现特将有关副本送请审阅。
不胜感激之至!
吴传启
1984.9.23.
关于社科院哲学所党组织对我处理决定得申诉。
中组部:
我叫吴传启,现年64岁,1945年在昆明参加民主同盟,1949年元月在武汉入党。
“文革”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研究员。“文革”初期,1967年9月因
所谓“五一六”反革命问题被关押审查,至1980年9月16日解除拘留,出狱回家,等
待审查结论至今四年,前后共十七年。
现将社科院哲学所党组织违反党章规定和党中央关于整党有关政策的精神,于本年
9月13日突然向我宣布定我为“三种人”和开除我得党籍得决定一事,向党提出申诉。
1984年9月7日上午,公安部十三局办案得同志会同社科院和哲学所有关同志一道,
向我宣布审查结论,定我为在“文革”初期犯有严重政治错误,并宣布:“关于'五
一六'反革命集团问题查无实据,吴传启的'五一六'反革命问题予以撤销,原怀疑吴
传启是美蒋特务问题,无事实根据,予以否定。”我衷心感谢公安部审查结论澄清
了关于我的长达十七年得这一冤案。我当即表示,同意定我为严重政治错误的结论,
但审查结论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材料,还要本着事实求是得原则,提出申诉意见。
因此当时我没有在审查结论上签字,准备写申述意见,请求核实。
但是,在我得申述意见还没有呈公安部时,社科院哲学所分党组便于向我宣布审查
结论后的第六天,即本年9月13日下午,突然向我宣布定我为“三种人”和开除我的
党籍得决定,并建议行政降两级工资和撤销一切行政职务(我原无任何行政职务,只
有研究员的学术职称)。宣布在场得有学所所分组速记倪鼎夫同志,社科院院部纪委
周兆富同志和哲学所党委副书记赵忠良同志。他们说,这个决定经哲学所党委通过,
报经院部领导批准。我当即严正表示,对这个决定,我不同意,并要提出申诉。现
将我对哲学所党组织定我为“三种人”和开除我的党籍的决定的意见,向党申诉如
下:
首先我认为哲学所党组织在对我作出上述决定时,在组织程序上,是违背党章规定
得,是无理剥夺了党章规定得一个党员得政党权利的,因而是为党章和党纪 所不容
许的。
第一,哲学所党组织在向我宣布我的处分决定之前,根本没有根据党章规定,允许
我参加关于讨论对我的纪律处分的会议,因而完全剥夺了我进行申辩的党员的正当
权利,也剥夺了其他党员对我的问题的
…
等的写作计划,以赎前愆。这是我的坚定信念,请党考验。
社科院哲学所
吴传启
1984年9月24日
录自下列网址:
http://pm.kongfz.com/auction/show_pics.php?itemId=2054943&tb=his
吴传启文录
吴传启 「无产阶级专政与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吴传启 「谈辩证法」
吴传启 「过渡时期的阶级与阶级斗争」
吴传启 「《资本论》的辩证法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聂元梓的大字报并不是第一张。当时,中央文革到处找人写大字报。
学部(今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哲学所的吴传启写的大字报才是第一张,比聂元梓的
大字报贴得早。但是,吴传启只点了哲学所的负责人杨述的名字,而没有上联市委、
中宣部。一个原因,杨述1961前担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职务,但是已离隍7d北京市
委调到学部。另一个原因,吴传启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虽然听到一起鼓动,
但是胆子没有那□c大。而聂元梓的大字报不仅点了北大校长陆平,还联系到北京市
委大学科学工作部副部长宋硕。所以毛泽东决定发表聂元梓的大字报。 --李海文:1966年
夏北大见闻(片段)
9、吴传启问题。吴传启原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
部)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杂志的编辑。“文化大革命”刚起来时,他在中国社
会科学院贴出了第一张大字报,攻击院党委。由此被江青看中,认为他是“革命左
派”,并且有意把他提拔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人。但是,吴传启的行为,在中
国社会科学院却受到抵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其他造反组织也不同意把吴传启封为
“革命左派”。在这种情况下,江青找到陶铸,要陶铸去中国社会科学院去接见那
里的干部、群众,向他们发表讲话,在讲话中公开“封”吴传启为“革命左派”。
江青认为,陶铸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文革”顾问,由陶铸去讲
这个话,就一定会起作用。不料,陶铸却拒绝了江青的这个要求。这是因为:一来
陶铸向来不主张支一派、压一派;二来陶铸也了解到吴传启的一些情况,认为他不
够“革命左派”;三来陶铸对江青颐指气使,竟然指挥起他这个中央政治局常委来
十分不满。因此,陶铸明确表示不能这样做。这一下可把江青惹火了,她与陶铸吵
了起来,而且吵得很凶。
中国第一冤案刘少奇、邓小平、陶铸被打倒之谜(片段)
二十四
陶铸接到大红请柬,来到首都剧场参加庆祝文化革命取得胜利的文艺晚会。他
的念头不在演出上,而是在考虑中宣部的一系列工作。他已得到消息,江青、陈伯
达通过《解放军报》负责人胡痴,秘密组织了一批部队的团以上干部,以军报记者
名义,到处侦察和搜集中央及各地主要领导人的情况,随时印几份《快报》,密报
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等几个常委。他感到了一种不安。
其中一份《快报》中写道:
“社会哲学科学部涌现了左派组织红卫兵联队,他们以吴传启为代表,贴出了
第一批革命大字报,锋芒直指陆定一集团伸向学部的代理人。广大群众强烈呼吁中
央领导,要求中央坚决支持吴传启等左派。”
看完这段消息,陶铸皱起眉头,不悦地问秘书:“社会哲学科学部有学生
吗?”当秘书作了否定的回答后,他有些恼火了:“红卫兵都是青少年成立的组
织,学部的老头子们凑什么热闹?四五十岁的人了胡子都长长了还组织红卫兵,纯
粹胡闹!给我查一下吴传启是什么人?”
调查报告很快报上来了:
吴传启,男,学部助理研究员。解放前是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机关报“大刚报”
的主编,也是国民党党员。解放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深受关锋同
志的赏识。
陶铸问:“这些材料可靠吗?”
秘书说:“基本可靠。特别是他参加过国民党这一条,在档案里就有记载。”
“好了,就凭这一点,党中央就不能支持他!”陶铸拍了桌子。
陶铸刚刚进入剧情,被晚会的节目所吸引,随行人员就催他去接电话。电话是
江青打来的,通知他马上到钓鱼台参加中央文革的紧急会议。虽然他调入中央工作
才几个月,但对江青的脾气总算有所了解了。那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人,她要办的
事从来都是急的,稍微给她办迟了她都要发火,而且出口伤人,很少注意对方是否
能够接受得了。
陶铸乘车赶到钓鱼台。这里虽说是中央文革办公地,但工作既无目的也无规
则,完全凭几位决策人物的好恶行事,几幢楼被他们分割成为几个部分,各肾司的
联系几乎全凭江青的电话召集。他径直来到16号楼的会议室,见江青正召集陈伯
达、康生、张春桥、王力、关锋、姚文元、戚本禹等人开会。见他进来,陈伯达连
声喊:“来的正好!你知道吗,高教部政教司副司长卢正义同志也杀出来了,他们
组织了一个‘延安公社”和学部的左派吴传启一道,向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宣战
了!”
陶铸原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一听这话凉了半截,认为中央文革研究这事没多
大意义,但又不能不表态,就说:“我也听说此事了。不过,卢正义同志的影响并
不太好,据说他在1935年被捕,被押送江苏反省院,后来自首变节了,还在狱
中写了大量反共的诗词。”
“你作过调查研究吗?”康生劈头问道。
陶铸说:“还没有!”
江青火了:“既然没调查就不能乱表态。我也听说你对吴传启同志不大感兴
趣,有这事吧?这可是个感情问题,对左派应该支持,不支持还怎么谈得上支持革
命!”
“对他们贴的大字报可以支持,但说吴传启就是左派,还要谨慎一些为好。”
陶铸说道,“吴传启的确是有问题的,他的材料我也让你看过,我怎么能把这样的
人封为左派呢?”
“有问题的人怎么不可以成为左派呢?”江青跳起来,“如果像你那样抓辫
子,大概所有的革命左派都会被你整倒的。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只要是写第一张
大字报的,就必须承认他是革命左派,就必须支持他们。至于什么历史问题,那有
什么了不起!”
“他在青年时期参加过国民党!”
“你不也是国民党吗?”
陶铸一听,忍不住把桌子猛地一拍:“你知道我是什么时候的国民党党员?我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员,是在国民党军队里集体参加国民党的。那时毛
主帝也是国民党;周总理也是国民党,还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党第一军的
党代表。他们都是我的顶头上司,我只是国民党的一个小兵。那时的国民党还没有
背叛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而吴传启是什么性质的国民党员,他是在国民党屠杀共产
党时加入该党的!这样的国民党能够和我这样的国民党混为一谈吗?”
在场的人员吓得面无人色。
…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_
自 1949年9月武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起到1955年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召开时,市民盟都有代表参加会议。武汉市各界代表会
议第二次会议决定设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市民盟主委马哲民当选为该
会副主席,李伯刚当选为副秘书长,唐午园当选为委员。1950年7月,马哲民、李伯
刚被任命为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李伯刚兼副秘书长,吴传启*任市监察委员会委员。
表7民盟成员担任武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名录
第一届第一次(1949年9月5~8日)_
马哲民李伯刚吴传启
第一届第二次(1950年5月4~7日)_
马哲民艾玮生李伯刚吴传启*戴今生王绍欣秦仲祥_
齐世贤胡光华吴天保卢继文
第二届(1951年6月23日)_
李伯刚吴传启*马哲民唐午园戴今生陈家芷吴天保_
李成文林宪章萧连城项粹安叶显涛黄宝熙艾玮生_
王树田(候补)
吴传启:为帝国主义制度辩护的诡辩术──批判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
吴传启(1963.05.23)《人民日报》
不久前,据美联社报道,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柏林敦城“国际说谎者俱乐部”的
主持下,选出了一位“一九六二年世界说谎冠军”。说实在的,“世界说谎冠军”
这个“光荣”的头衔,对于美帝国主义的御用经济学家们来说,是更加当之无愧的。
因为他们所编造的谎言,还是当作“科学”来推销的。大家知道,由买卖掺假货来
赚正当钱,本来是资本主义贸易的特色。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这一点时曾指
出,当时的英国人曾经很幽默地把这种伪造商品叫做“诡辩货”。但是,这同资产
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者在科学中的伪造相比,却又“落后”得多了。特别是现代垄
断资本的御用学者的诡辩术,更是越来越发展到荒谬无耻的地步了。
美帝国主义的御用经济学者,并且目前正在美国国务院担任高级职务的罗斯托,
于一九六○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就是这种“以白
转黑,以黑转白”的“诡辩货”,就是企图把谎言当“科学”推销的典型。
美化帝国主义制度的新花样
通过荒唐的诡辩术美化垂死的帝国主义制度,是这本书最突出的手法。罗斯托
竟把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说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
高阶段。当然,用“人类”这种概念来代替和取消“阶级”概念的做法,已经成为
一切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普通的方法。罗斯托的新花样就在于,他编造了一个所谓
“五成长阶段”的谬论。他说:“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列举的各阶段──传统社会、
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发动阶段、成熟阶段以及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马克思的封
建主义、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相比。”于是依照他自己的划
分,罗斯托把“日薄西山”的美帝国主义制度,说成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成熟阶段
迅速地进入高额群众消费时代的社会”。他企图用这种划分,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
会发展的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划分相对抗,似乎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马克思主义
“推翻”了。其实,他的这套把戏只不过回避和抹煞现实的阶级矛盾,把资本主义
制度说成日益完善化和理想化的“千年王国”,把资本主义的命运同“人类” 的命
运等同起来,以及抹煞消费的阶级性,把资产者的“高额”消费说成“高额群众消
费”等等,以达到美化帝国主义制度的反动目的。
他的“五成长阶段”究竟依据什么来划分的呢?他所谓的传统社会,就是指牛
顿以前的社会,是以“牛顿以前的科学和技术以及牛顿以前的对物质世界的态度为
基础的”社会,把牛顿当做“历史的分水岭”。以后的这些阶段的划分,有的用技
术来说明,有的用投资率来说明,有的又用消费来说明。所谓“高额群众消费”阶
段,据说就是“主导部门转移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方面”,而对这一阶段“有决
定作用的因素”,是“生产供群众之用的廉价汽车以及汽车对社会生活和期望所造
成的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在方法论上,它就是把客观世界看做由许多独立的、
互不联系的因素所构成的;用各种孤立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的发
展;用“市场需求、冒险的举动、技术和企业精神的动力互相发生影响”,来说明
他的“社会的成长阶段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他的所谓“五成长阶段” 是一种纯
粹主观主义的划分,并通过这种纯粹主观主义的方法,把社会的发展描写为一个独
立于社会生产关系之外的抽象的经济过程,以及把技术的发展描写为同社会经济制
度和居于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关系无关的独立过程,从而否认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
律性,掩盖生产的社会形态,掩盖社会客观存在的阶级矛盾。马克思说:“不论生
产采取何种社会形态,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总是它的因素。……社会结构的各种不同
的经济时代,就是由这种结合依以实行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来区别。 ”①如果离开了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而言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就只能是纯粹主观主义的空谈。
罗斯托应用这种方法去说明他的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时,还颠倒
黑白地美化帝国主义的侵略,把这种侵略说成是最重要的动力。他说,由于帝国主
义的侵略,“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思想、知识、制度和社会经营资本供应方面的变化”,
使殖民地国家“有受西方教育的机会”,因而才给落后国家打开了建设现代社会的
大门。并且说,“各帝国国家往往把某种现代化列为殖民政策的一个明确的目标”,
如此等等。真不愧为帝国主义的逻辑!不错,帝国主义的侵略,曾经带来了“西方
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不过是西方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用恐怖的方法去改造
世界,以建立和加强其侵略和掠夺的阵地而已。这种影响的结果不过是,“西方资
产阶级就在东方造成了两类人,一类是少数人,这就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洋奴;一
类是多数人,这就是反抗帝国主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
资产阶级和从这些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所有这些,都是帝国主义替自己造成的掘
墓人,革命就是从这些人发生的。”②历史事实表明,对于被侵略和被压迫的殖民
地国家人民来说,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但不是什么进步的动力,而且从来就是反对革
命的反动派,从来就是革命的对象。
罗斯托还说,按照他的主观主义的“五成长阶段”的划分,就“不会导致一系
列的严格的和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即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
必然胜利的结论。这是多么可笑的唯心主义的结论!那种“严格的和不可避免的历
史阶段”只有在反动派头脑中可以避免,但在客观的、现实的历史过程中仍然是不
可避免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来的整个历史,难道不正是不断地证明着马克
思主义所揭明的历史发展的铁的必然性吗?由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总是不甘心
于自己的灭亡,他们自然不能承认这个规律。为了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罗斯托还提出如下反驳说,“无论是政治力量、社会力量,或者甚至经济力量,都
不是纯粹从财产私有这一事实产生的”。因而他提出了一个极端荒谬的命题,宣称
经济的发展是由非经济的力量所决定的。他说:“我们认为,根据人类的动机来说,
许多最深刻的经济变化是人类非经济动机和愿望所造成的后果。人类动机是经济成
长的基础。”并且引述凯恩斯的谬论,把经济发展的原因,归结为所谓人类的“天
性”。由此可见,凡是要反对和攻击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只能去拾起那些早
已破产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破烂武器。
把“人”看做“一种多元的生物”
为了进一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罗斯托还提出了一个所谓“对人
类动的看法”,即把“人”看做“一种多元的生物”。他说:“人是一种多元的生
物,是一个复杂的大家庭,而不是一个可以发展到极限的个体,他有权生活在多元
的社会中。”他进一步解释说:“在成长阶段论的申论中,人被看作是一种比较复
杂的个体。他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而且还追求权力、安闲、事业、经验和安全的继
续;他关心他的家庭,关心他所熟悉的他的本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所珍视的信念,也
关心本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这些谬论不是什么新花样,而是从资产阶级庸俗经
济学中抄袭来的陈腐观念。马尔萨斯早就说过:“人是一种变化多端的生物 ”。罗
斯托的“多元的生物”和“多元的社会”观,不过是要把社会的人看做生物界的个
体,看做具有种种爱好、关心和追求的“复杂的个体”。这些个体的机能相加,就
组成为他的“多元的社会”。这种企图无非是想以此代替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
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以掩盖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掩盖现实中的剥削和被剥削的
关系。但这些谎言虽然可以被吹得天花乱坠,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人剥削人这个
基本事实。这里再一次说明:凡是要反对或者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
阶级斗争的学说,就必然要在不同程度上回到这种陈腐的荒唐观念上来。
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罗斯托是怎样用他的“多元的生物”观来“推翻”马克思
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凡是资产阶级已经取得统治
地位的地方,“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即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别的联系了。”③罗斯托否认这个基本事实,并要“ 推翻”
这个科学原理。他说,在解释资本现象时,应该看到“忠于民族社会的思想”和
“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信条”等等,是比利润还要更加重要的因素。他还把美
国的资本家当作“一种多元的生物”作了如下的描述:在内战以后的美国,资本家
们“从事扩张和赚钱工作,不仅在钱的方面可以得到报酬”,而且为了“权力、事
业、任务和社会威望”,为了“在人类动机和愿望的整个范围内得到报酬”。就是
说,资产者从事剥削事业,不仅是为了“金元”这一种报酬,而且是为了“ 多元”
的报酬。“否则,我们如何解释,人们在已经有了超过他们自己或他们的子女所能
使用的金钱很久以后,为什么还努力奋斗?”他把马克思主义说成好像是把人们的
某种思想动机,当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因。因此他用“多元”说来进行反驳。可见,
这些要“推翻”马克思主义的先生们,却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
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认为人们的意识只能是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而不是相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普遍的社会存在就是商品关系。在这种商品
社会里,一切人与人的关系,都被当做物与物的关系来反映,都变成了商品的和买
卖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并不是什么
主观的东西,而是客观的社会存在,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至于资
本家的这种追求利润的思想动机,正是由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所推动的。这些
亿万富翁们之所以必须不断地“努力奋斗”,问题恰恰不在于他们是“一种多元的
生物”,而在于他们是占有生产资料并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剥削的资本家,在于他
们在这种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资本这个怪物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它不过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并且只能在不断的运动中方能存在,而资本的运动又
是没有界限的。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竞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的法
则,当作外部的强制法则,支配着每一个个别的资本家。它强迫每一个要维持他的
资本的人不绝去扩大他的资本,但资本的扩大,不借助于累进的积累是不行的。”
④如果资产者不是“不绝去扩大他的资本”,如果某个资本家的这种“ 努力奋斗”
一旦停止,就不能维持他的资本。而资产者头脑中的绝对的致富冲动,热情的价值
追求,及其种种“多元”的动机,不过是由这种客观的经济关系所推动的。资产者
之所以必须不断地为扩大他的资本而“努力奋斗”,就因为他们被“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内在的法则,当作外部的强制法则”所支配着。
人虽然也是生物界的一员,但人的本质却不在于人具有生物的属性,而在于人
的社会属性。因为人之所以异于动物,就在于人能够为自己生产生活资料,而生产
又只能是在人们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所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
总和。同样,所谓社会,也不是许多人的机械相加,而是以生产和生产关系为基础
的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既不是决定于生物学规律,
也不是决定于心理学规律,而是决定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规律,决定
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阶级斗争的规律。当这位帝
国主义者越是用生物属性来掩盖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时,以及越是用心理描写来掩
盖和歪曲现实的经济关系时,就越是暴露出他的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阶级本性了。
奇妙的劳资共享“进步的利益”
罗斯托在这种“多元”的“经济学”的拼盘中,还抄袭了一点资产阶级的阶级
利益协调论。他说,“当复利增长规律起作用时,进步的利益就为劳资双方所共同
享受,阶级斗争就有了缓和。”他批评马克思不“理解人类的这种溶解力量”。他
所谓的人类的“溶解力量”,就是阶级利益的调和,就是要求被剥削者“溶解”和
屈服于资本的统治之下,放弃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由此,他进一步使出了他的说
谎本领,他说:“工人对于获得一点点适当的、正常的进展感到满意;工人感到他
自己和他的子女的情况正在改善;感到,从任何一点来说,他在整个社会的支出中
得到公平的一份;愿意在财产私有制下,在政治民主规则的范围内,争取他所要求
的东西;有一种把他自己和他的民族社会看成是一致的,而不把他自己和其他各地
的所谓被压迫的产业工人这个抽象世界看成是一致的趋势”,等等。原来那些资产
阶级改良主义者,以及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修正主义者的阶级合作
论,被他抄来当成了工人的“感受”,当成了他的“多元”经济学的“论据 ”了。
这正如列宁在《资产阶级如何利用叛徒》一文中曾经说过的,“为了同日益逼近的
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他们要抓住一切机会,连一根稻草,连考茨基的一本书也要
抓住”⑤。这也说明了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反动思潮中,从帝国主义者的谎言
直到修正主义者的谬论之间日益趋于合流!
现在,让我们看看所谓劳资共享“进步的利益”,究竟是怎么回事!就以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自动化的发展为例。生产自动化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在
美国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动化的发展,却是一方面为垄断资本家带来更大的利
润,另一方面给工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由于资本家追求最大利润而加快机器的速
度,工人虽然使用自动化机械,却仍然像从事笨重的体力劳动一样弄得精疲力竭;
更重要的还是自动化的结果,使大批工人从劳动中排挤出来被抛在工厂的大门之外。
就从美国总统肯尼迪于一九六三年三月十一日向国会提出的咨文中所承认的数字看,
光在一九六二年,美国就有“四百万人全失业和二百七十万人半失业 ”,并“有三
千二百万美国人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或者更糟的状态”。而这还不过是一个被大大
缩小了的官方数字罢了。又据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篇
题为《亿万富翁俱乐部会员增加》的通讯透露,美国银行和大公司的利润已经达到
了天文学的数字,一九六二年美国收入超过十亿美元的大公司,又从一九六一年的
四十九个增加到五十七个了。另据美国今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版的《展望》杂志报道,
在纽约这种“多元的社会”里,贫民窟里住着三十六万穷人,其中有二十万儿童,
他们都过着“活死尸”的生活。据他们自己的描述,这些“孩子只是有血肉的动物,
他们像畜牲一样在暗无天日的房屋里长大成人,等到能够勾起老鼠、鸡奸者和毒品
贩子的胃口的时候就给吃掉”。原来这些就是罗斯托所谓的工人“在整个社会的支
出中得到公平的一份”,就是所谓“高额群众消费”的时代,就是他的劳资共享
“进步的利益”!因此,只要把罗斯托的这种谬论倒转过来看,那就符合事实了。
在美国这种社会里,所谓“高额”消费,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消费;所谓“进步的利
益”,不过被垄断资本家们所独享。而无产者大众所能享受的,不过是这种“进步”
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而已。对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大众来说,只有消灭资本的统
治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解放。
总之,罗斯托企图用以“消灭”马克思主义的一切诡辩,及其一切“论据”,
从科学上说,不过是一些把无知当成充足理由律的谬论罢了。正如列宁曾经在《马
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一文中所说的:“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
定会被推翻的。自然历史理论触犯了神学的陈腐偏见,引起了并且直到现在还在引
起最激烈的斗争。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
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当前的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
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这就不足为奇了。”⑥随
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在工人阶级中间的传播与巩固,必然引起资产阶级对马克
思主义的这种攻击更加频繁和剧烈。今天,整个资产阶级的哲学、经济学和一切庸
俗社会学,都在努力攻击马克思主义了。“但是马克思主义每次被官方的科学‘消
灭’之后,反而愈加巩固,愈加坚强,愈加生气勃勃了。”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
学,而在真理和谬论的斗争中,只能是科学推翻谎言,而谎言怎么能够推翻科学呢!
①《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五一七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四六八页。
④《资本论》第一卷,第七四二页。
⑤《列宁全集》第三十卷,第八页。
⑥《列宁全集》第十五卷,第十三页。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8198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