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分享]zt 邱震海: 20国金融峰会:各方的盘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分享]zt 邱震海: 20国金融峰会:各方的盘算   
邋遢道士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6217

经验值: 18456


文章标题: [分享]zt 邱震海: 20国金融峰会:各方的盘算 (494 reads)      时间: 2008-11-16 周日, 上午7:10

作者:邋遢道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20国金融峰会:各方的盘算

邱震海

发表于 2008-11-15 :最新时政评论

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金融峰会,今天在华盛顿举行。这次峰会之所以引起全球关注,一是由于这是自全球金融风暴发生后,世界主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就此问题而举行的首次峰会,二是由于这次峰会可能对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做出一个或根本或表层的的改革,或至少对全球金融监管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



“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前夜?



二十国华盛顿峰会,将聚焦两个方面,一是就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进行商讨并出台统一协调后的措施;二是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进行检讨并出台可能的改革措施。前者属于战术层面的救急措施,而后者才是可能对未来世界经济乃至政治格局构成深远影响的战略之举。

自全球金融风暴发生后,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这场金融风暴之所以发生,不但由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的严重失误,同时也更由于现有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了严重问题。一般认为,由于西方的主导,现有的经济全球化的规则体系仍主要是以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基础的,基本上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利益,具有明显的亲西方属性。这主要表现在:一、以不合理分工为特征的国际生产体系;二、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存在;三、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存在。

以国际金融体系为例,众所周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建立,其特征就是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并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其前身为关贸总协定)为三大支柱;这一体系的形成建基于当时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的崛起已基本确立态势,因此基本上按照美国制订的原则来实现美国对世界经济的主导作用。

但最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最近十几年的世界经济格局更是呈现出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完全不同的态势。其中,除了欧盟作为全球最大经济和政治联合体之外,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的兴起。因此,缺少了新兴经济体的配合,西方世界就不可能有效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正因如此,在二十国峰会召开前,由于建立新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呼声不断,给这次会议造成事实上的很大压力。



改革金融体系:欧美各有盘算



就目前而言,对国际金融秩序最有发言权的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二是欧盟,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其中,美国作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拥有者和受惠者,既有意改革现有金融体系,但同时又不愿意做根本性的改动。

因此,从美国的立场而言,各国若能出台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措施,并由此对现有国际金融体制进行一些技术层面的改革,当为上策,这样既能改革现有金融体系的弊端于一时,同时又不致于对美国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最近提出以G14和G20的模式来探索未来改革之路,已经是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

但欧盟的想法却完全不同。从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亚欧峰会的声明来看,欧洲希望彻底推翻世界现行经济体系,建立全新的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这方面,欧美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美国认同对监管体系实施“结构性改变”的必要性,但布什强调“我们有必要保留民主资本主义的基础,即致力于自由市场、自由企业和自由贸易”。而欧洲对此不能完全认同。法国总统萨萨科齐呼吁推到现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不能再用20世纪的国际经济管理工具管理21世纪的经济,不能再用过去的观念考虑今天世界的问题。”。美国政府已表示将支持改革下述领域,包括改革国际投资基金流动规则、增强对全球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及提高国际金融交易和市场透明度。但欧洲希望改革更为坚决、彻底。



德国内部评估:20国峰会将无果而终



问题是:这个“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具体内涵到底是什么?对此欧盟内部并没有一个共识。无论从欧洲舆论还是一些欧盟重要成员国智囊机构的内部评估报告来看,欧洲一方面雄心勃勃试图与美国争夺国际金融体系主导权,但其内部对于二十国金融峰会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并不抱奢望。比较普遍的意见认为,此次峰会与一九四四年的布雷顿森林峰会不同,后者准备时间长达三年,与会四十多国经过广泛酝酿,而且美国在二战中已经成为世界主导力量,因此比较容易形成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但此次峰会准备时间仓促,而且国际金融危机给现有金融秩序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最主要的是美国的的实力尚未全面衰败,欧亚双方无论从实力还是心理层面,其实都尚未达到在此次峰会上发挥主导作用的程度。

德国联邦情报局属下的一份最新内部评估报告认为,在这一背景下,此次的华盛顿二十国金融峰会,很可能重蹈一九三三年伦敦世界经济峰会的覆辙。当时,由胡佛领导的美国支持金本位的国际金融旧体系;但罗斯福上台后,迅速废除金本位,由此加深了国际金融危机。罗斯福上任演说中强调以振兴民族经济要要务,事实上否决了各国金融合作的可能性。是年六月召开的伦敦世界经济峰会由六十六国家参加,其目标原本是改革金本位,或产生一个一个新的金融机制,但罗斯福却指令其国务卿不得作出任何让步,直接导致了这次峰会的破产。

报告认为,此次华盛顿二十国峰会面临的格局与一九三三年颇为类似;美国针对金融危机,依然试图嫁祸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并未意识到其内部竞争力的下降,再加上主导这次峰会的依然是欧洲并不欢迎的布什总统,因此二十国峰会至多只能在对银行机制的改革方面做出一个技术层面的改良,而不可能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做出根本改革。

报告认为,在改良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下的某些机制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而且可能取得务实成效的领域;在这方面,不可忽视来自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这份评估报告建议,一个具有高度象征价值的改革决定可能是,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从华盛顿迁往亚洲的某个城市。报告认为,若能做到这一点,那将是一个对现有机制作根本改变,同时又能为欧美双方所接受的方案。



欧亚合力,各有考虑



可以看出,欧洲在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方面用心良苦,深谋远虑,而且试图将亚洲也一起拉入其中。必须承认,在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方面,亚洲与欧洲一样,也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双方能否取得合力?如何合力?如何在改革的同时,又顾及到各自与美国的关系?这些都将是华盛顿二十国峰会即将上演的盘算与磨合。无论如何,华盛顿二十国峰会,只是各国间的一个过招和试探,远非达成改革共识的契机。

作者:邋遢道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天法道,道法自然”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邋遢道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031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