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续谈“受骗的根源在于自我哄骗” - 玄学篇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续谈“受骗的根源在于自我哄骗” - 玄学篇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33
经验值: 20139
标题:
续谈“受骗的根源在于自我哄骗” - 玄学篇
(1394 reads)
时间:
2007-3-26 周一, 下午6:57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续谈“受骗的根源在于自我哄骗” - 玄学篇
在香港九广西铁车厢播放的电视节目上,看到一段有趣的宣传广告。有线电视为了加强节目阵容,特地找来本地一位著名的“玄学大师”(即专门替人预测运程,靠看风水、说命理赚取过千万年薪的江湖术士)加盟作为节目主持。广告宣传片中,镜头所见相信是大师的办公室里,办公桌后面墙上挂着的字画上,可以清楚地看见用隶书题写的六个大字:“道可道,非常道”。
一切玄学命理的的根本依据,其实就是所谓“决定论”(determinism),即冥冥之中(经验世界之上或之外)有恒常而又不可名状的结构或力量,暗地主宰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一些中国人喜欢称之为“道”,也有些希腊人称之为“logos”。众所周知,“道可道,非常道”语出老子的《道德经》;不同人对这句话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最广为人接受的解释出自《韩非子》:“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然而道的本质却在于其不可言说:“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
上述解释隐含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用现代人比较容易明白的说法,就是:“可以告诉你的理论知识,你自己也可以在教科书里找到;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天机,即使告诉你,也不过是骗你而已。”西方玄学或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鼻祖,当然首推人所共知的大师柏拉图。在其不朽巨著《理想国》里,大师说世俗人都是被关在洞穴里的囚犯,所看到的世界不过是火光倒影产生的幻象。言下之意,就是要让那些可怜的“囚犯”们知道,要是他们想重见天日,认识真实的世界,除了花钱光顾大师开办的谋利学堂外,便再别无他法!(详见拙作《受骗的根源在于自我哄骗》)
由此看来,古今中外的玄学大师,其实都深谙直钩钓鱼的要诀。大师们都明白,只要在适当的位置上点一把火,飞蛾便会成群地朝着火光的方向扑过去。不过,相信最了不起的还要算是上面说到的那位香港玄学大师,即使在其办公大厅正中挂上“明摆着是骗人”的匾额,照样客似云来,照样赚个盆满钵满,这下恐怕就连祖师爷柏拉图都要给比下去了。
马克思是近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玄学大师,其玄学体系称为“辩证唯物论”或“历史唯物论”。马大师终其一生攀山涉水、周游列国、挑灯苦读、饱览群书、夜观天象、伏案沉思、最后屈指一算,悟出了西方资本主义气数已尽、大限将至的天机。奇怪的是,马大师的徒子徒孙们大多都误以为马氏玄学是科学论述,却不料马大师预言的无产阶级革命始终没法在西方先进工业社会萌芽生根,反而在生产力落后的东方结出有毒的果实。马大师死后半个世纪,才有一个叫波普尔的西方学者出来高声疾呼:“大家都给骗了!老马搞的从来就是玄学嘛,哪里是什么科学?!”不幸的是,同样的觉醒要再过半个世纪后才在中国出现。
拉丁语caveat emptor的意思是“请买方当心及自行承担风险”,这项交易条款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圣地德尔斐(Delphi)供奉阿波罗的神庙里。神庙的首要规条就是“认识你自己”(know thyself),即求神问卜者必须要有自知之明;换句话说,前来咨询“神谕”(oracle)的人,如果因为无知而错误解读阿波罗的信息,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富甲一方的里底亚国王克罗伊斯(King Croesus of Lydia),在出兵攻打波斯之前特地前往德尔斐问卜,所求得的神谕说:“此行将导致一个大国覆亡”。满心欢喜的克罗伊斯遂挥军渡江东进,却万料不到神谕所说的“大国”,其实原来是指他自己的国家。
前任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经常被华尔街媒体形容为现代版本的“神谕”。尽管格老的讲话没多少人能够听得明白,但是大家都公认他是个充满智慧的长者;尽管没有人知道格老在联储局会议前喝了多少酒或吃了什么药,但是大家都相信会议后声明中的每一个字都举足轻重。于是,每次联储局会议后,财经媒体都在声明中找寻“measured”或“accommodative”等字眼,仿佛只要在声明上找到这些字眼,就等同于卜算出吉利的“卦象”,代表经济前景乐观,股市必然继续上升。消费者同样迷信神谕的魔力,即使已经严重超额透支,依然继续按照卦象的启示,奋勇无惧地尽情消费。
姜毕竟是老的辣。接任联储局主席的伯南克,不久之前才恍然大悟,原来格老多年来利用巴甫洛夫训练犬只的方法,早已把投资者和消费者训练成为只要听到铃声便会垂涎三尺的小狗。上周联储局利率会议前夕,财经媒体都把次级按揭贷款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报导和评论收起来,把收购的利好消息放在头版最当眼的位置;而开了窍的伯南克也不负众望,在会后声明中略去一些大家都认为是“不吉祥”的字句,结果一如所料,股市果然真的涨了又涨。就是这样你骗骗我,我骗骗你,令人苦恼尴尬的事情大家都绝口不提,世界就自然会变得很美。
顺带一提,最近有朋友问我怎样看美国经济的前景?我说:“美国经济现在的情况,就好像一艘日久失修的巨型邮轮,正在以近乎不能察觉的速度缓缓下沉。本来这个时候应该让船停下来进行维修,可是船长却下令船员继续全速航行。此外,船正似乎逐渐偏离航道,转而朝着左的方向前进,这不是个好兆头。”
为免被指故弄玄虚,让我将上面看似玄之又玄的比喻翻译成白话。随着许多过去被忽略的问题陆续浮现,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加。衰退本来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是自由市场调节及解决失衡问题的机制。可是“富裕社会的刁民”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享受繁荣是基本人权、阻止衰退是政府及联储局的责任。(详见拙作《富裕社会的“刁民”》)当那些要求政府干预市场的主张成为社会的主流共识,左倾的福利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势将再度抬头,再加上庞大的国防、军备及战争方面的支出,美国人将会发现自己又再一次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滞胀的老路上。
我知道不管怎样解释,总会有些死心眼的人坚决认为我写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唱衰美国”。1966年10月7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评论文章,指当时美国总统约翰逊既要黄油、又要大炮的政策,最终将引致“通胀性衰退”(inflationary recession;“stagflation”即“滞胀”一词尚未普及)。当时经济学主流凯恩斯派的学者们,大多都对弗里德曼的预言嗤之以鼻,可是到了七十年代,滞胀成为既定事实,凯恩斯派的学者们不仅感到束手无策,而且也变得哑口无言。最终联储局还是听取了弗里德曼的主张,才成功地把问题彻底解决。(详见拙作《滞胀世代(二):不堪回首的年代》)
Caveat emptor:我不是什么玄学大师,手里也没有水晶球,只是凭理性思考作出分析和推测。诸君请把目光放远一点,几年后再细读我写的《滞胀世代》系列文章,便会知道我是不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诸君请把目光放远一点,几年后再细读我写的《滞胀世代》系列文章,便会知道我是不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
--
以战养战
- (0 Byte) 2008-11-02 周日, 下午10:56
(319 reads)
老by终于回来啦。这里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老兄错过了。最近米国房市出现问题
--
游客
- (0 Byte) 2007-3-27 周二, 上午11:08
(338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20357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