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对顾雏军案,非常有兴趣。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对顾雏军案,非常有兴趣。   
和合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912

经验值: 31018


文章标题: 我对顾雏军案,非常有兴趣。 (358 reads)      时间: 2008-10-08 周三, 上午5:25

作者:和合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认为,对顾雏军的判断过于严酷。而对于其中可能牵扯的政府官员,和政府
政策的过失,几乎没有任何提及。

我有一个朋友,具有类似的经历。十年前,因为感到在美国大学当教授搞科研,感到缺乏前景。选择了回国发展企业的道路。当时他问我,你说,是在美国发展呢,还是回国发展?
我当时当然是拼命认为,当然是留在美国发展了。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回国发展。停止了已经四年的初级教授生涯。当然了,也是因为教授职务中的一些困境。

那时他搞的方向正是如日中升。正是从科研进入市场的阶段。火红的不得了。
一开始,还真的赚了不少钱。然后,就在中国上海广州大规模铺开了。
他的一位雇员,曾经到我这个城市出差。告诉我他老板在国内给他的工资是将近二万美元。让他到美国出差,根本就不怕他趁机溜号不回国。

后来,就不行了。遇到了不少官司。最后,不再开公司了。转而在某大学担任教授了。

说实在的,我认为,这里面当然有这些新兴创业者的不少缺陷的原因。但是,我认为,政府方面的责任更为重大。

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但是,新型科技,你很难保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够显示出来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技术。有些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技术,后来反而证明非常有效。企业对技术的吹嘘现象即便是在美国也是很正常的。当然了,其他人也可以反驳,而且科技界也可以论证。

搞了这么多年的科研,我亲眼看见不少一开始很被看好,而后来却发现缺陷的项目,从被大量的投资,到销声匿迹。去年还是一个热门的老板,今年已经发现变成了另外一个公司的雇员。不是内行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

总而言之,我感觉顾雏军案判的过重了。而且,缺乏对案中涉及的政府部门的缺失,进行分析。


---------------------------
顾雏军获刑12年放弃上诉 一审判决生效
2008年08月20日 09:36:36  来源:南方日报


昨日ST科龙(000921.SZ)公告显示,由于被告没有提出上诉,轰动一时的顾雏军一案,一审判决生效。即法院认定顾雏军等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和挪用资金等3项罪名成立。顾雏军3项罪名并罚,获刑12年,执行10年。

同时,顾雏军和格林柯尔还被判向原告海信科龙系支付全部挪用资金1.65亿元,案
件受理费和财产保全费也由被告承担。

ST科龙及相关控股子公司于今年6月2日收到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佛山中院对公司及公司相关控股子公司起诉广东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及特定第三方案件中的公司与公司安徽分公司诉广东格林柯尔、顾雏军、合肥维希电器有限公司其他特殊侵权纠纷一案进行了一审判决。

昨日科龙公告称,公司于8月15日收到佛山中院通知,由于被告未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对一审判决结果提出上诉,上述佛山中院的一审判决生效。

据悉,此前顾雏军的弟弟顾绍军曾公开表示将会上诉,但顾雏军本人最终放弃了这一权利。

科龙公告同时表示,公司在以前年度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对格林柯尔系公司及特定第三方的应收款项计提了坏账准备。公司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公司对格林柯尔系公司及特定第三方应收款项可收回性的判断与此前相比并无实质性的差异。 (雷辉 戴远程)

作者:和合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和合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49836 seconds ] :: [ 3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