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徐特立与冯友兰的聋子对话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徐特立与冯友兰的聋子对话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徐特立与冯友兰的聋子对话 (922 reads)      时间: 2008-8-12 周二, 上午4:20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徐特立与冯友兰的聋子对话


芦笛


前文的唯一深刻之处,是我首次指出,我党有别于历代统治者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全民特别是知识分子看成是被武力抓获的罪犯,只能在我党面前战栗屏营,无穷无尽地臭骂自己不是人。倘若暂时蒙党宽恕(请注意,只是暂时,全部秘诀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那恩情能持续多久),允作“党的驯服工具”(刘少奇的号召,也就是“奴才”的意思。大众从初中历史课便知道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驯服工具当然就只能是奴才),则要没口子感谢圣上生死人而肉白骨之深恩。这就是我党派给知识分子们在“新”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可惜当时没多少知识分子能明白他们在新时代的神圣使命。冯友兰的自述(载新浪读书频道)中记载了几次聋子对话,读来令人发噱。

第一次是徐特立请他到家去谈话,“到了他家里,他就开始陆陆续续地谈他过去的历史。他说,他过去学作八股,总是学不好,只有一次得到先生的一个比较好的批语,说是‘尚有一隙之明’。后来他去法国勤工俭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的《费尔巴哈论纲》特别注意,他把那几条抄下来贴在墙上,每天要背几遍。他说,他向来尊重别人的社会地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也是他用劳动得来的,可是‘有人说你是唯心。咱们谈谈,谈明白了,以后就可以共同工作了’”。

这话大陆人都懂。徐特立无非是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改造经历告诉冯友兰:他是个罪犯,其社会地位是靠宣传反动的唯心论挣来的,但“尚有一隙之明”——还有拯救的余地。不过这取决于他老实与否。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罪孽深重,老老实实地交代问题,则共产党虽不能把他看成自己人,毕竟还是会恩准他与共党合作的。

然而“旧”社会过来的人,哪怕聪明如老冯也罢,从未在前清、北洋、国府手上受过这种“精神凌迟”,又怎么可能明白这些党话语?自然是要误会到八万杆子打不着的地方去:

“我当时不明白徐老的意思,当时我听说,徐老领导了一个委员会,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我以为徐老是要叫我去参加那个委员会,我想我对于中小学教育没有兴趣,完全外行,不能参加那样的工作。话不投机,在徐老家里住了一夜,我就告辞,徐老又派车送我回来。”

要在反复经受了我党发明的精神凌迟之后,他才终于悟出徐特立的真意,但仍然没有我上面说的到位,可见老家伙们就是毫无希望:

“后来经历得多了,我才感觉到,我当时的了解是完全错误的。在我当时的情况下,徐老的表示大概是代表组织上的意思,并不是他个人的行动。他先讲了他自己的历史,意思是想引导我讲自己的历史。在共产党的思想改造方法中,自己讲自己的历史有自我检查的意思。徐老说,话说明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合作了。这个‘我们’一方面是我,一方面是党,并不是徐老个人。这个‘合作’的意思是很广泛的,并不是只指在徐老当时领导的那个单位的工作。徐老的意思,总的说起来,就是说过去的事只要讲清楚了,共产党还是要你的。可是我当时没有了解这种意思。知己之感应该是对于党的,当然也包括徐老在内。”

这段更有趣:

“在刚解放后的一段时期内,学校发不出工资,在教授会上有许多人质问,并要我向上面去催,我当时心里很生气,说我在这里是办学,并不是去讨饭。吴征镒说,这是个思想问题。我当时心里想,我搞了几十年哲学,还不知道什么是思想?后来才知道,解放以后所谓的思想,和以前所谓的思想并不完全一样。”

老冯在清华大学长期担任文学院院长,在校长梅贻琦跑台湾后,实际上担任了代理校长。清华实行教授治校,校务由校务会议决定。发不出工资来,教授们当然要让老冯去上面催促。老冯一气就说了那话。吴征镒脑子比较灵活,接受新观念比较快,当即指责他这是思想问题。老冯断没想到原来世上还有“思想罪”,却以为那不过是哲学上讲的“思想”。不知道他已经诬蔑了共产党把教授搞成讨饭的,我党不枪毙他就确实是恩重如山了。

最有趣的还是,老冯最后终于悟出“新旧社会两重天”,歌颂圣恩乃是所有公民的首要义务:

“我是用旧经验了解当时的新事物。这样了解当然是不正确的,所以反应也必然是错误的。上边所说的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其他的例子。在清华遭到国民党空袭以后,党中央、毛主席打来慰问的电报,这是对清华的关心,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可是我是照旧办法,把来电在学校布告栏内一公布,就算完事。”

他这儿说的乃是北平“解放”期间,国军空军曾向清华校园内投了12枚炸弹,但都投在空地上,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党中央毛主席当然要抓住这绝佳机会来电慰问,以体现其对人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并煽起人民大众对蒋匪帮的仇恨。老冯若知道我党的本质以及派给全民的角色,就该知趣地将这来电用大字抄写在红纸上,绣成金匾,及时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宣传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然后抬着那金匾敲锣打鼓,到处游行。然而老冯在“旧”社会里过惯了,不知道人民从此给“解放”成了党的奴才,歌功颂德成了最起码的责任,还按旧思维认定那不过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官样文章,没有感激的理由,照“旧办法”处理了。

老冯回首往事写下这些逸事来时,不知道他是否意识到这“新”与“旧”的区别?我猜,他到死也没反应过来,所谓“解放”乃是人民地位的空前跌落,统治者的地位极度提升。尽管中国从来是个官僚集团主宰的社会,然而哪怕在他谴责的“封建”社会里,人民也从来不曾如此卑微过,必须以时时刻刻歌颂圣恩作为生存前提。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2212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