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布鲁诺与牛顿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布鲁诺与牛顿
芦笛
昨天猞猁网友“再次”指出我的“硬伤”,向我介绍马丁路德对炼金术的容忍,此后更指责我主张“炼金术=泛神论”,令我啼笑皆非:莫非无条件崇拜美国也如同热爱我党一样,会使人彻底丧失智力?要不他怎么会看不懂我那文章呢?
看不懂我的文字也罢了,清华大学刘兵等人写的那篇介绍布鲁诺的文字不是他自己转来的么(刘晓雪、刘兵:《布鲁诺再认识——耶兹的有关研究及其启示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 )?一个人怎么会转贴自己看不懂的文字?而且还专门挑来当作专克我的“硬伤”的打神鞭?这太不可能了。但若他看懂了,怎么还会在看了我对真实的牛顿的介绍之后,仍然看不出两人的类似之处来,还要认定布鲁诺死有余辜,或起码烧死他的教会并不曾压制科学?
看来以后写文章必须从民智出发,写成一目了然、易记易颂的简短口号才行。难怪海峡两岸的宣传都差不多,这边嚷嚷“一斗二批三改”,那边叫唤“一二三,到台湾”,唉!
国情如此,只好“一二三,讲文章”,解释一下我昨天那文章的中心思想:
1)早期的科学是与巫术邪说一道生长起来的,两者之间并不像现代人误解的那样有着截然分明的界限。两者都是人类早期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区别只在于科学采用了实证手段。但这个界限是逐渐明朗起来的,早期并不如此。
2)布鲁诺和牛顿都从这些巫术邪说中获得了研究的动力和灵感。两人都从赫尔墨斯主义的“宇宙交感”观得到启示。该理论认为,地球上的事物之间和宇宙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隐秘的相互感应力,物体之间通过这种神秘的交感力量可以远距离的相互作用,因此这种交感力量可以被用来解释、预示乃至控制事物发展的进程。就本质而言,这是超越时代的天才猜想。
须知对牛顿之前的科学家而言,物体只有紧挨在一起,才可能相互作用。他们根本无法想象、无法理解彼此相隔一段距离的物体之间也能相互作用,更别说处在真空中的两个遥远的星体了。这从日常生活经验完全无法理解:谁都知道“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同样地,“大刀不到,脖子照例不会自己断掉”。所谓“隔山打牛神拳”、“凌空点穴”之类,只存在于金庸小说里。
这就是牛顿用数学解释宇宙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我昨天已经说了,牛顿的最大贡献,是首次发现万有引力存在于全宇宙,就是它把整个宇宙从宏观到微观(当时的意义)统一在一起,而且定量表述了这全宇宙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天翻地覆的革命。但要作出这发现,首先必须能假想处在真空中、彼此相隔亿万里的天体能互相吸引。如D.W. Hauck指出的,如果牛顿不精通赫尔墨斯主义的“宇宙交感观”,则他就不可能迈过这最关键的一步。实际上,他从来也没能解释万有引力的产生原因,只是把它当成通过远距离作用的看不见的力,为此曾被人批评将“神秘机制”(occult agencies)引入科学(Edelglass et al., Matter and Mind, p. 54)。
这也是他在建立光学理论时遇到的障碍之一。牛顿认为光是粒子,但粒子之间的作用必须有介质,他最初引入了“以太”来作为介质,后来却用赫尔墨斯主义关于粒子之间互相吸引与排斥的观念取代了它。所谓“以太”概念一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遇到危机才被扬弃。可见赫尔墨斯主义的天才直觉是何等惊人。
布鲁诺何尝又不是如此?那篇文章指出:
“哥白尼日心说中对地动的阐述,也得到了布鲁诺的支持。这在耶兹看来,
布鲁诺接受哥白尼的地动说是建立在法术传统中‘万物有灵论’的基础上
的,即‘万物的本性就是其运动的原因……地球和天体的运动都是与其灵
魂中存在着的本性相一致的’([1],267页)。宇宙是统一的,地球是宇宙
的一部分,天体的运动也显示了地球运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地球只有运
动才能不断地更新和再生。
后来科学史研究中对布鲁诺予以极高评价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布鲁诺
又进一步发展出了‘无限宇宙中无数个世界’的学说,摒弃了托勒密宇宙
体系将世界看作是封闭的、有限的观点。但耶兹通过研究认为,布鲁诺并
不是从现在所谓的‘科学’的角度提出这个‘无限宇宙中无数世界’的观
点的,相反却是为了将人们的自然观推回到赫尔墨斯传统中,使自然成为
一种神性象形文字,表征神性宇宙的无限性([1],270页)。其中,‘宇
宙的无限性’与赫尔墨斯法术传统中的泛神论、万物有灵论以及宇宙感应
的思想密切相关,这些都体现出了赫尔墨斯法术传统对布鲁诺思想的总体
影响。 ”
对物理学稍有所知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何等超越时代的天才猜想!早在牛顿之前,布鲁诺就猜测到了“宇宙是统一的,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天体的运动也显示了地球运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牛顿做到的,不过是把这个宇宙观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而已。 更难得的是布鲁诺从“赫尔墨斯法术传统”中发展出了“无限宇宙中无数个世界”的思想,远远超越了牛顿的机械宇宙观。
然而如此伟大的思想家,耶兹却认为是反动派,“要将哥白尼的科学工作推回到前科学的阶段,要使其复归到赫尔墨斯法术传统中去”,其唯一理由就是“日心说就哥白尼而言,数学化的意义更甚于哲学宗教的意义,而对布鲁诺而言,则恰恰相反,日心说有着更深层的哲学和法术宗教上的意味”。
所以,一种假说是否对科学发展有贡献,不在于它是否打开了人们封闭的头脑与眼界,而在于它是否使用数学工具!一个人是不是科学史上的巨人,不取决于他是否引起了认识论上的革命,而取决于他的灵感来源。根据这就可以给历史人物贴上“科学家”或“法术师”(magician)的红黑标签。因此,耶兹便判决道:
“布鲁诺就是位具有强烈宗教改革意识的激进的赫尔墨斯法术传统的追随
者,是古埃及法术宗教的信仰者,他本身就是一位法术师。他试图通过法
术的方式发现自然的秘密,以便控制、利用自然,他所有的哲学和‘科学’
层面的探讨都从属于其宗教使命。”
这倒有点像我党的专案调查报告。他的论据诸如“不使用数学”之类是否成立,已经有人作了质疑,刘兵等人的文章就介绍了:
“加蒂(Gatti, Hilary)……重新审视了耶兹的观点,认为支持其观点的
证据不够充足,不足以说明赫尔墨斯传统在布鲁诺的思想中占据关键地
位,但他仍然肯定了耶兹的研究确实成功地使人们开始关注以前被忽视
了的赫尔墨斯传统在近代科学兴起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与耶兹不同的
是,在加蒂看来,布鲁诺不仅仅是一个法术师或赫尔墨斯主义哲学家,
同时也是近代科学的先驱,在他身上同时体现出了近代科学和法术传统。
加蒂还肯定了布鲁诺的数学方法、自然观和认识方法在近代自然科学兴
起过程中的作用,对布鲁诺在科学史中的作用做出了新的评估[8]。”
就算耶兹的论点论据都毫无问题,那又怎么的?“法术师”并非“历史反革命”一类帽子,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46年英国皇家学会纪念牛顿300周年中的演讲中【注】就反复使用了这个称呼,并且解释了理由:
“Why do I call him a magician? Because he looked on the whole universe and all that is in it as a riddle, as a secret which could be read by applying pure thought to certain evidence, certain mystic clues which God had laid about the world to allow a sort of philosopher's treasure hunt to the esoteric brotherhood. He believed that these clues were to be found partly in the evidence of the heavens and in the constitution of elements (and that is what gives the false suggestion of his being an experimental natural philosopher), but also partly in certain papers and traditions handed down by the brethren in an unbroken chain back to the original cryptic revelation in Babylonia. He regarded the universe as a cryptogram set by the Almighty - just as he himself wrapt the discovery of the calculus in a cryptogram when he communicated with Leibniz. By pure thought, by concentration of mind, the riddle, he believed, would be revealed to the initiate. ”
这里不揣浅陋,硬译如下:
“为什么我管他叫魔法师?因为他把整个宇宙及其内容看成是一个谜,一个秘密,它只能通过将纯粹的思考应用于某些证据、应用于上帝为受秘传的弟子们在进行哲学家寻宝时而随处留在世上的某些神秘线索去参悟。他相信这些线索将能部分从上天的证据中获得,部分从元素的构成中寻得(就是这点让人误以为他是个实验自然哲学家),但也能部分从古巴比伦的神秘启示起便由同道连续不断地传下来的某些文献与传统中找到。他认为宇宙是上帝设定的密码文件,正如他在与莱布尼茨通信时,将微积分包裹在密码文件之中一样。他相信,通过纯粹的思维,通过集中脑力,宇宙之谜终将被初入道者揭开。”
我翻译这段话花的时间,比看原文花的多出万倍不止。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中文是原始的单句语言,在翻译复句语言时必然无能为力。芦某才疏学浅,中文水平太差,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把这儿的定语从句拆成符合国人阅读习惯的单句,因此制造出了如万里长城一般绵延的定语短语,还请读者原谅。但即使看不大明白,也足可洞见在凯恩斯心目中,牛顿并不是什么“实验自然哲学家”(即今日所谓“实验科学家”),而是一个魔法师,是古巴比伦巫师传下来的连续锁链上的最后一环。
这可是著名经济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的判决,此公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100个脑袋之一。这个判决是在牛顿曾任主席的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的。对我们那些科学教徒来说,这怪事该怎么解释?牛顿不是科学家英雄,却是只该被烧死的巫师坏蛋,为什么英国科学家们竟然能容忍这种对他们最伟大的先辈的放肆侮辱?
值得庆幸的是,此类花岗岩脑袋并不代表国人全体。刘兵那篇文章就介绍过:
“应该提到,尽管为数不多,但国内对布鲁诺的研究中也确有一些学者
对传统观点提出了初步的质疑。如朱健榕、吴蓓①、路甬祥等已对传统
的‘科学与宗教’问题以及布鲁诺的传统解释提出了质疑,认为将布鲁
诺看作近代科学的殉难者,就会将布鲁诺形象简单化、样板化,同时也
会过分简化历史上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 [21,22]”
我至今还在奇怪,人家不是说得明明白白么:不能“过分简化历史上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猞猁网友何以视而不见(或读而不懂,待考),要把这篇文章抛出来当成“基督教并未迫害科学家”的铁证?
说是“一二三,讲文章”,一动笔又汪洋恣肆,若再不收手,又不知伊于胡底了,宛若梁启超当年给蒋百里写序,写得比正文还长一般,赶快打住。那第三第四乃至第N点,以后再说吧。
------------------------------------------------
【注】牛顿生于1643年,但该纪念会一直拖到战后才能进行。其时凯恩斯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3个月,他的讲稿是由他弟弟在会上宣读的。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