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下乡知青眼里的农村姑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下乡知青眼里的农村姑娘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下乡知青眼里的农村姑娘 (1579 reads)      时间: 2008-7-22 周二, 上午7:12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下乡知青眼里的农村姑娘


芦笛


老肚子出来痛说革命家史,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仇恨满腔。勿过,这小子一如既往地糊涂,我根本就没有说咱“下乡知青过得暗无天日”,我说的是“农中国”连殖民地都不如,农民从祖祖辈辈的自由农被我党 “解放”为农奴,比美国黑奴都不如。两者都不戴脚镣手铐(国人常以为奴隶跟囚犯一般,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无论是古罗马的奴隶、美国黑奴还是“新”中国农奴都能自由行动,但不许逃跑),但都没有人身自由,必须依附于奴隶主。但起码白人奴隶主还负责照管奴隶的衣食住行,不会让他们挨饿,我党做到这点了么?

肚子的控诉,贾平凹早说过了。比起当地知青来,咱下乡知青确实是奴隶中的贵族,是当地农民包括土产知青的艳羡对象,而且还有逃出地狱的希望。但尔等也得看看我们的苦衷:我们又没做错什么事,就算有王希哲一类坏人搞武斗毙降杀俘,打家劫舍,那也只是几个丧心病狂的罪犯,并非所有知青,为何要把我等从“非中国”的天堂里打入“农中国”的地狱里?小三届以及下面的小知青就更别说了,那些人连运动都没参加,何罪之有?传统时代充军,对象也只是那些杀了老姘的公门鹰爪孙宋江之流,没听说过连童男童女们都要刺配沧州的,这跟“河伯娶妇”也差不多了。

至于肚肚说的我等为农村姑娘可望而不可及,这倒是实情。对当地人来说,城里来的知青代表着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新鲜经验,如芦文对老河一般:)在他们眼中,城里知青白净文雅、穿着讲究时髦(其实都是蓝蚂蚁,有什么鸟时髦!但比起当地人破衣烂衫来,确实可算如今的名牌套装了)、口音特别、行动奇异,与当地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处处透着新鲜。最出奇的是不出工也不会挨饿,还时时吃香喝辣,拿出些当地人从未见过的糖果点心来大快朵颐,好像有个阿拉伯神话里的魔术桌布或魔术口袋一般,能从里面源源不绝地掏出美味来。

这是一开头的印象,后来可就每下愈况了。随着时间过去,大伙儿越来越幻灭,越来越悲观,越来越绝望,于是就破罐破摔,偷鸡摸狗无所不为。这还不光是童男知青,童女知青也这德行。

我牢牢记得,有次县城赶集,我蹲在一个角落里和同学聊天,无意中见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初中女知青趁卖主不注意,把货摊上的核桃大把大把地捧进帆布书包(就是那种绣着“为人民服务”的军绿色帆布书包,当时很流行),装满后系上带子,从容不迫地把书包掉到背后,还正了正背带,才从容不迫地走开了。最打动我的,是那小女孩满脸的innocence。她没有发现我和一位同学蹲在一旁,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两人都看呆了。

至于肚肚说的下乡知青不和当地青年特别是姑娘们来往,那也是实情,起码与我个人的印象相符。我是第一批下乡的,刚下去时大家还比较正统古板,还把当初在学校里养成的“男女界限”带到了农村,别说跟当地姑娘来往,就连男女同学间都不大讲话。我和可可不在一个大队,有时去县城见到她都要丹田运气半晌,才敢上去跟她搭讪,寒暄两句后就不知道该怎么把谈话拖延下去,又不愿意结束,每次都是她觉得无话可说,告辞走了,让我直骂自己是个蠢材废物:)要到很久后,我才能在异性面前把我与同性聊天的口才使出来,迷得女人愣愣怔怔的:)

但即使没有男女界限,知青们也看不上当地姑娘。在潜意识中,当地农民完全是另类,和我们不是一种生物。就我个人而言,我从未把当地姑娘当成异性,从来没有这种概念,就像后来和洋妞相处从无绮念,不会受到诱惑一般。当然这可能是我个人的心理特质使然——人老加不就专门和洋妞恋爱么?不过客观说来,恐怕还是农村姑娘与美绝缘,绝无可令城里人动心之处。

这不是势利而是实情,“农中国”的可怕现实,剥夺了农村姑娘美丽动人的可能。

穿着打扮破烂就不用说了,就算农村姑娘偶尔缝件新衣服,那裁剪也必定让人无法看下去,又不知道该怎么搭配,弄得比破衣烂衫还糟糕。男的也如此。世上最难看的景象,便是农民穿着满身尘土的西服上装,开拖拉机或是打麦扬场。当然,这是后来的情景了,西服传入中国城市,乃自80年代中期始,传入农村就更晚了

比起不讲卫生来,土还算不了什么。农村姑娘不但不兴洗头,而且脖子上的积年油泥犹如穿山甲,根本找不到皮肤在哪里(这是阿胖牢记在心的芦氏名言)。我插队的那个村子,农民一生就洗三次澡:生下来一次,结婚前一次,死后一次。记得有次某医学院的牛鬼们给押送到我们那儿搞体检,我给抽去作记录,躬逢其盛。那时是夏天,被检查的农民们把衣服掀起来,那气味比热天鬼子云集的咖啡室还难闻。因为出汗,农民们身上的油泥就变成了半流体,很像火燎过的狗皮膏药撕开后的情景。牛鬼大夫的听诊器从他们身上拿下来时,跟撕伤湿止痛膏也差不多,撕拉撕拉地响。

最主要的,还是农村严酷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强体力劳动,彻底破坏了姑娘们可能有的美貌。农村姑娘就像压在巨石下的柔弱树苗,只能歪歪扭扭地生长,从未享受正常人的发育机会。

先说容貌。农村姑娘日日暴露在阳光烈日之下,风吹雨打,胼手胝足,给晒成了包黑头还不说,无论是脸上还是手臂上的皮肤都亚赛金刚砂纸。手上的老茧里三层外三层,比帆布手套还坚韧。倘若去抚摸缎子被面(那是我新婚时的行头,不好意西),定要拉出丝来。搽雪花膏乃是城市姑娘的特权,我还从未见过哪位农村姑娘有此奢侈。

再说身材。农村姑娘从小就参加强度体力劳动,在扁担的重压下完成了畸形的身体发育,这结果就是体型整个给破坏了。其共同特点是肩膀很宽,而且斜度很大如山状,脖子毫无(估计是重担太沉,压得女孩缩着脖子,久而久之就“用进废退”了),于是头就直接栽种在肩膀上;膀大腰粗,腰围等于或趋近于臀围,以便承受重荷,完全缺乏在正常条件下发育起来的女性的玲珑浮凸。

一言以蔽之,农村姑娘乃是被那暗无天日的社会强行剥夺了美的天赋人权的牺牲品。过去有部电影叫做《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我看广大农村乃是被粗暴(brutally)剥夺了美的原始部落。看多了农村姑娘的容貌,再想想过去在中学里读过的无数马屁小说里的美丽的农村姑娘、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生活,我不禁在心里愤愤地骂:

Liar!

这就是林思云所谓“共产党救了农民”。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73133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