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临时约法》:孙文扔下的“捆仙索”(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临时约法》:孙文扔下的“捆仙索”(二)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临时约法》:孙文扔下的“捆仙索”(二) (1021 reads)      时间: 2008-7-16 周三, 上午5:23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临时约法》:孙文扔下的“捆仙索”(二)


芦笛


章太炎通电中所谓“借款不决,东使西行,处分支那,已在商议,往返四月,势即瓜分”,并非危言耸听。日本与俄国早就在商量瓜分中国,在辛亥前便已两次签订了日俄密约,将满洲分为南满与北满,俄人占北满,日人占南满。辛亥革命急剧削弱了中国国力,降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日俄因此谋我更急,于1912年7月签订了第三次日俄密约,将内蒙分割为东西两部,东部归日本,西部归俄国。

此外还有英帝对西藏的猖獗侵略。辛亥前,袁世凯等重臣为巩固国防,杜绝英俄野心,在西藏和蒙古搞“改土归流”,亦即把由土司治理的民族自治区改为内地式州县,由朝廷派官治理。赵尔丰先在川边搞改革,渐次深入西藏本部,引起西藏叛乱。赵遂领兵入藏,削平叛乱,于1910年攻入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出亡印度,其名号被清廷削去。当时英属印度政府对赵军西进相当恐惧,曾要求帝国政府通过外交努力制止赵军进一步深入。

辛亥革命使得蒙古和西藏的“改土归流”都前功尽弃。赵尔丰被革命军杀害,被他改为州县的康藏区域悉数变回土司统治。1912年6月,英国更趁中国空前虚弱的大好时机,武装护送13世达赖回藏,驱逐驻藏大臣,杀戮亲汉人士,夺回西藏政权。藏军还入侵川边。袁世凯委四川都督尹昌衡为征藏军总司令率军回击,才安定了川边,但西藏独立已成事实。英国更趁机压中、英、藏三方在印度西姆拉召开会议,强迫中国接受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试图抢走藏南9万多平方公里领土,为老袁坚决拒绝。英国人无奈只能与亲英的拉萨政府片面签订了无效条约。“卖国贼”老袁殚精竭虑为中国保下来的这块领土,日后被“民族英雄”中共政府跪献给印度了。这也不在话下。

当这些严重的民族危机接踵发生之际,临时政府竟然处在内阁难产危机之中,连个外交总长都没有!参议院否决了六总长提名不说,还公开羞辱新任总理陆徵祥,使得他羞愧之下,只好推病住院,并准备辞去总理职务,而民国正要仰仗这位资深外交家运筹帷幄,折冲樽俎,在谈判桌上保住祖国山河。

当此危急存亡之秋,当然只能是章疯子说的“国土之保全为重,民权之发达为轻”(“主权高于人权”的民国版),否则将蹈“宋人议论未定,金兵业已渡河”覆辙。老章造反作乱一生,自此总算悟今是而昨非,悟出了晚清的最大危机是外患而非内忧,因此必须自强以息外患,并非共和以增民权(恰与今日相反)。所以疯子所谓“追念前清之亡,既由立宪;俯察后来之祸,亦在共和”,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君主立宪没错,错在老章等疯子引出来的共和大祸。

鉴于政府软弱无力,无法应对重重外患内忧,老章便建议总统“便宜行事”,视约法为废纸,充分说明“民主革命家”们的民主法治意识是何等薄弱。这在革命乱党中极有代表性,尤以孙文为然。终其一生,他都是目无法纪“便宜行事”的专家。

纵观民国历史,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越是“民主革命家”,就越没有民主法治观念,敢于并善于无法无天乱来一气,反倒是孙文抨击的“假共和”“官僚派”还讲点规矩。即使践踏宪法,也要使用伪造民意的手段,绝不会如孙大炮一样连个法律借口都懒得找。这差别或许与西式文明素养无关,而是出身不同使然,盖朝野都是西洋文明盲。官僚派本能地知道,若不讲规矩胡来一气,上行下效,全国就会乱套,而革命家基本是目无法纪的匪类,巴不得天下大乱,越乱越好,自己才能趁乱夺权。

因此,老袁没有听取章疯子的建议“便宜行事”,而是双管齐下,西式政治家手腕与流氓手段并用。7月16日,他通电全国,告知民众内阁难产,以“我实不德,民也无辜!聊布腹心,其以天良揭之”的煽情呼吁,试图唤起舆论同情。

7月21日,他宴请全体参议员,详尽说明了内政外交面临的深重危机,特别指出“桂太郎之西游,福岛之东来,其故可想。人方协以谋我,而我且鼾睡不醒,岂有此理?为今之计,非先与日、俄连络以伐其谋,实无救急办法”,“值兹外交内政如此困难之际,非政府与议会一德一心,必无足以图存”(《袁世凯宴请参议员报道》,1912年7月21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75-77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他软的一手。

此外,老袁还通过实力人物游说国会。7月25日,北洋四巨头姜桂题、马金叙、陆建章、段芝贵约请同盟会会员陈策,宴请参议员、新闻记者和政界人士,由陆建章为主要演说人。他表面上针对军界即将干涉参议院的流传,特地以军头身份出来辟谣,担保军人绝对不干预政治:“如果有证据证明军人真有此动机,我们甘愿受国法制裁,希望各位参议先生勿听谣言,以国家为重”,但他仍然希望议员以国运为重:“我们军界人士亦有国家观念,当今外患日迫,财政愈危,我们希望诸君舍内而对外,移缓而就急,今日内阁人员所致力的急务是外患和财政。如果长期没有政府,亡国的责任应在何人身上?”(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第38章,网络版,天涯在线书屋,亦见于黄远生《三日观天记》,87页)

硬的那手则是“由高级长官发起”,在7月21日召开的“北京军警特别大会”。“到会者咸愤激异常,谓组织政府事本非军警二界所得干涉,然中国长此无政府,危险非常,军警人心,尤属动摇,不得不设法维持”,大会作出三项决定:1、通电各省都督及报馆,使电大总统,再提出国务员,早日成立政府。2、由军警二界公共上书陆总理,极力挽回。3、致函参议院,请于第二次提出国务员时与以同意(《北京军警特别大会报道》,《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72-74页)。

此外还有流氓手段。据同盟会的《民立报》报道,7月25日(据当时名记黄远生报道为7月24日),参议员每人都收到署名“健公十人团”的恐吓信,说:“今日瓜分在即,而吾国务院摇摇不定,已陷于无政府之地步。此皆贵议员各争党见,不顾大局所致。明日国务院倘再不能通过,我中国亡无日矣。而我诸先烈牺牲性命所造成之共和国,不幸亡于诸君之手,又不幸而以诸君之故,使吾等为亡国奴。诸君之肉,其足食乎?吾等与其将来为亡国奴,不如今日死;又不如牺牲我个人之生命,使诸议员先死!而我四万万同胞或有生之日也。敬备炸弹十枚,以伺诸君后。”(《健公十人团恐吓信》,ibid,76页)

当时的名记黄远生对此评论道:“至于匿名揭帖中之手枪炸弹,在吾人今日视之,何啻寻常茶饭,本无可道之价值,亦决无指使之可言。不料参议员中,竟纷纷有议搬出财政学堂外者(芦注:当时参议员在京寓所),有议不出席暂避者,亦何可笑乃尔!而是晚一时,鼎鼎大名统一共和党之一二等党魁殷汝骊打电话与共和党院内干事,商量延期投票之事矣。延期投票者,议员诸君之高妙政策也,欲来俟大总统出命令取缔军警之后,乃投同意票以敷衍面子耳。”(黄远生:《三日观天记》,ibid,85-86页)

黄远生在此将那伙无耻政客的怯懦丑态披露无余,难怪他后来会被孙中山下令暗杀,还要赖在袁世凯头上。若老芦生于当世,只怕早就被孙匪暗杀了,那血债肯定也得赖给老袁。黄认为那恐吓信在当时司空见惯,“决无指使可言”,并非袁党干的。我认为,军警特别大会当然是袁党发起,这点无可怀疑;四巨头会议也是袁党策划的。至于匿名信,虽无证据证明那确为袁党所为,但也没有证据排除之。不管是不是老袁干的,可以肯定的是,议员们吓得屁滚尿流的丑态,一定让他看在眼里,助长了他日后以强力压服反对的心理。

这一招果见奇效。次日袁世凯再度向参议院提出六位总长名单。据丁中江说:“这个咨文事先很秘密,提交参议院时,各方预料可能仍有一半或过半不能通过,结果出乎意外,只有工商总长蒋作宾未获通过,改由刘揆一递补,获得参议院同意。这一天出席参议院的议员91人,会场秩序甚为静穆,投票进行时,有一位议员拈了一张条子给隔邻的议员。旁观席上的记者用望远镜透视会场情形,看见这张条子上写着四个字,是:‘议员无骨’ 。”至此,自唐绍仪6月27日辞卸国务总理后,僵持了整整一个月的无政府状态才告结束(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第38章,网络版,天涯在线书屋)。

您说,这种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下贱脾气,有谁看得起?议员们完全是王尔德式的唯美主义者,主张“为杯葛而杯葛”,又深得伯恩斯坦真传:“杯葛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因为陆徵祥“猥琐支离,毫无政见”,便否决他报批的六总长。既然如此,后来讨论新的阁员名单时,总理还是陆徵祥,为何又不以同样理由否决之?岂不是证明第一次否决纯属无理取闹?议员们不顾国运维艰、国步艰难,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便无理取闹,无故刁难。成立内阁,乃是维持国家运转最起码的施政措施,而这最起码的国政竟然都行不通,逼得老袁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了。如此下去,他还能有什么心思去治国?

可笑的是,戴季陶竟然将这闹剧视为悲剧,在同盟会办的《民立报》上发表时评,造谣说:“果然,袁世凯竟以兵力威迫通过此次提出之阁员矣!”进而发挥到:“唐内阁之倒,既为袁世凯逼之使倒;此次之内阁,又为袁世凯逼之使成”,立即就飞跃到:“则今日之中国,虽名为共和,有立法机关之参议院,有执政机关之国务院,有全国国民公共遵行之约法,而实则运用之能力手腕,合集于袁世凯一人,岂特陆徵祥一人为袁世凯之掌上物哉?国务员也,参议员也,皆袁世凯之掌上物也!全国国民,皆袁氏室中之陈设、园中之花草也!”然后又据此预言袁世凯称帝,大骂参议院无骨:“袁世凯将来若更以兵力胁参议院,使上皇帝劝进表,然则参议院亦将畏威力而草改元诏耶?呜呼,共和休矣!”“呜呼,共和真休矣!”(天仇:《兵力专制之大成功》,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91-93页)

这“不共戴天仇”(说明:戴季陶号“天仇”)的愤愤逻辑,其实代表了同盟会革命乱党心目中的“真共和”,那就是反对党决不能与国家元首和/或政府达成妥协,行政首脑也决不能听国家元首的话。如果僵局发生,则反对党就该坚持到底。宁肯没政府也要“真共和”,宁亡国也要争“民权”,否则就是为袁当皇帝写劝进表。这不但是章太炎“爱日本胜过爱满清”的余绪,且颇有后世春桥同志“宁长社会主义的草,不长资本主义的苗”的味道。看来革命不分先后,精神面貌与思维方式总是相通的。

这段话如同孙大炮的“先知先觉”一般,准确地预见到了老袁日后称帝。这干人恐怕到死也悟不出来:老袁称帝,只怕有一大半是他们逼出来的——如果不是他们用自己的捣乱破坏,使得老袁深信“共和不符合中国国情”,更以反复诬蔑国家元首想称帝来激起他的逆反心理,而是从一开头就充当西方式的忠诚的反对派,只怕老袁最后也未必会去当那洪宪皇帝。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93032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