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新闻]6月1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谈水利抗震救灾 ZT 新华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新闻]6月1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谈水利抗震救灾 ZT 新华网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新闻]6月1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谈水利抗震救灾 ZT 新华网 (246 reads)      时间: 2008-6-01 周日, 下午9:21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6月1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谈水利抗震救灾
2008年06月01日 10:23: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以下是本次访谈的主要内容。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新华网 李非 摄

程殿龙:对热心朋友提出的水利抗震救灾建议表示感谢

程殿龙在访谈中首先祝全国少年儿童特别是灾区的少年儿童节日快乐,并对社会上很多热心朋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详细

程殿龙: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作从31日晚10时进入新阶段
程殿龙在访谈中指出,唐家山应急疏通工程的任务在31日晚10时正式完成,标志着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详细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程殿龙在访谈中指出,唐家山应急疏通工程的任务在31日晚10时正式完成,标志着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下为答问实录。

[主持人]新华网网友用跟贴的方式就水利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很多的想法和建议,您稍后也可以看看。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是,经过前方621名和后方400名武警官兵、水利专家连续6天昼夜奋战,截至31日22时,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建设任务正式完成,是这样吗?这个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什么?

[程殿龙]是的,到昨天晚上十点,唐家山应急疏通工程的任务完成了,标志着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先把完成的情况给网友们介绍一下。

在这一次唐家山堰塞湖导流明渠开挖过程中一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3.55万立方米,钢丝笼护坡4200立方米,抢修17公里道路,施工需要场地的平整,平整了场地1.4万立方米,这次水电武警部队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这次一共投入的兵力是1021名武警战士,前方621名,后方做后勤保障的400名,我们也投入了46台套大型设备。现在泄水槽长475米,进口高程740米,距湖中水位大概还有5、6米的样子,堰塞湖水位仍在不断上升之中。

之所以说唐家山堰塞湖开挖完成具有标志性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唐家山堰塞湖实施工程措施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地震发生后道路全部中断,包括勘测人员进场都非常艰难,因为余震不断,滚石不断,在经过我们多次徒步登顶堰塞湖想制定方案都多次失败了。另外天气状况也很恶劣,影响了直升飞机的降落。大家从媒体上可能也看到了,5月21日我们第一次乘直升机降落在堰体顶部,单轮着地,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是我们专家和技术人员第一次能现场查勘研究方案,这才标志着我们的工程可以开始了,这是非常艰难的一步。

制定了方案后到实施这一期间,我们在全国调用设备也是非常迅速的,因为在堰塞湖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只有一条通道就是空中通道,只能用直升机运输我们的人员和设备进场,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第一次的,所以说这种艰难的程度可以说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所以我们在22日总理视察之后到25日正式开工,包括我们从俄罗斯租用飞机,包括从各地调用铁丝笼,包括从河南调用推土机,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到现场来组织施工的。在我们进场之后,我们的专家、技术人员、武警部队方方面面配合三班倒,24小时不停机,所以在短短的几天内能够完成原来计划的工程除险的任务,而且是超额和提前完成。

程殿龙:堰塞体最后完全排除险情还需一个很长过程

程殿龙在访谈中指出,堰塞体最后完全排除险情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堰塞体最后是以什么方式解决,也需要进一步的监测。>>>详细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程殿龙在访谈中指出,堰塞体最后完全排除险情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堰塞体最后是以什么方式解决,也需要进一步的监测。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是是不是这样的任务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就是说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不会有太大的威胁了呢?

[程殿龙]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虽然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导工程已经完成,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上游的水还要持续入湖,下游还有群众在生活,堰体本身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监测。随着水位的上升,水流会逐渐延着泄流明渠下泄,在下泄过程中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唐家山堰塞湖上游发生持续性、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对我们威胁就很大,因为唐家山堰塞湖上游集雨面积3350平方公里,30毫米的降雨产生的水量就很可观,上游水多了以后通过泄流槽泄流的量就要增加,流速就要快,流速快了对堰体的破坏力就加大了。

所以虽然在第一阶段完成了这个应急疏导工程,但是我们的警惕性仍要提高,主要要做的是这几方面的事:一是上游要加强雨情、水情的监测,我们现在在上面都布置了移动设备监测站,要全方面、全天候进行监测,这样上面来了多少水,我们心里才有数。对于下一步如何去预警,如何应对这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对堰塞体过流的情况和堰塞体本身稳定情况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堰塞体有异常的变化我们就会采用相应的预警措施,这种预警措施我们主要是在下游进行,就是下游的群众要做好安全转移预案。实际上现在已经开始了必要的人员转移工作。根据监测的情况,如果堰塞体有重大、异常的变化,我们要及时通知下游群众,按照预案迅速转移。

堰塞体最后完全排除险情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堰塞体最后以什么方式解决,是溃决还是稳定,还需要我们在监测过程中进一步观察判断。

程殿龙:大部分人员撤离后堰体上仍保留部分现场监测人员
程殿龙在访谈中表示,大部分人员将按计划今天撤离,但堰体上仍会保留必要的现场监测人员。>>>详细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程殿龙在访谈中表示,大部分人员将按计划今天撤离,但堰体上仍会保留必要的现场监测人员。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大家非常关心现在在唐家山堰塞湖的水利专家和抢险多日的武警官兵的撤离状况如何?

[程殿龙]这也是现场指挥部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抢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但同时我们在克服各种困难能够进场施工的同时也要考虑广大技术人员、武警官兵的生命安全,这也是必须做到的。

所以我们在开挖泄流槽的过程当中也积极寻找一条能够从堰体上安全撤退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找到了,而且已经同步实施了,开了一条近17公里的道路,从昨天晚上开始,按照原来制定的方案,武警水电部队的部分同志已经有计划地开始撤离了,按照计划今天这个工程实施完以后我们都要按计划撤离下来。

但是也要保留一部分必要的现场工作人员,他们主要是干什么呢?是要对堰体进行监测,对于这些监测人员的安全设施我们也保证了,空中的也好、陆地的也好,必要的时候我们哪怕放弃设备也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因为这个地方受天气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空中运输,直升机一旦雾大、雨大、可见度低就不能正常作业,如果发生这种天气的话那么他们就要靠陆路及时转移,可以说我们对这些情况都有预案和安排了。

程殿龙:已经做好唐家山堰塞体不同溃决情况下的应对预案
程殿龙在访谈中表示,现在很难预测唐家山堰塞体的溃决情况,但是政府已经做好了不同的预案。>>>详细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程殿龙在访谈中介绍了地震发生之后水利部门是如何判断是否形成堰塞湖以及如何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排险的情况。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堰塞湖的险情出现后,水利部第一时间组织研究制定方案,那我们到底是如何组织专家研究部署解决方案的?

[程殿龙]四川地震后对堰塞湖的发现排查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大家知道,地震之后重灾区所有的交通道路、通讯全部中断,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当时我们首先想到的除了水利工程设施险情之外,凭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些地区因为属于高山峡谷地区,容易因山体滑坡造成堰塞湖险情,所以当时地震后我们就想组织人去排查。

在地震刚发生后的前两天应该说是很艰难的,因为道路都是无法通行的,所以我们在四川派了六个组,深入各个地、市、州去排查是否有堰塞湖,然后采取措施,当然,我们也要兼顾其他几个地震涉及的省份,也派了工作组去排查。
现在我就说一下唐家山堰塞湖是怎么发现的。堰塞湖的形成我认为最普通的说法就是因为地震后山体震落下来挡在山谷或者河道上,把原来的水道截断了,截断后水就不断聚集,水位不断升高,这就形成了堰塞湖。

那我们当时是如何判断上面形成堰塞湖了呢?就是原来这条河道的下游是有水的,地震后我们发现这条河道的下游没水了,那么一定可以判断上游一定有堆积体把河道截断了,水流不下来了。所以我们凭这些经验判断上面是不是有堰塞湖。

发现后我们对这个堰塞湖组织人员进行徒步勘探,我们工作人员都是自己背着水、饼干,拿着简单的工具往上上,上了十几次,但是均告失败,包括我们把四川登山运动员都请来了,寄希望他们把我们专家和技术人员带到堰体上,最后没有办法我们才请求空军支援,因为这个地方海拔很高,山顶的高程都在400米以上,河谷都在七、八百米的高程,落差3000多米,再加上这是峡谷,直升飞机很难在可见度不高的情况下降落在堰体上,所以一直到21号我们第一次登上去,登上去以后我们专家对整个堰体的结构、尺寸、表象进行了研究,制定下研究方案。在这之前我们各种科技手段也用上了,比如卫星监控的资料,我们派飞机航拍的资料,应该说这些科技手段我们都用上了,但是准确度和人实地查看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利用这些手段的配合,我们排查后第一步制定研究方案,为什么对唐家山堰塞湖这么重视?大家这么关注?正是因为它是最危险的,为什么说它最危险?因为我们专家勘察完后发现它的堰塞体是最高的一个,他的堰塞体的高度是80-120米这么一个高度,而且堰塞体上面都是能够蓄水的,蓄水量可以达到3亿立方米,3亿的概念就是相当于我们一个大型水库,所以堰塞湖一旦发生垮塌,堰体越高将来溃决的时候水能越大,释放出来的冲击力越大,同时湖的库容大,库容越大后续水的动力越足,所以对下游的威胁也是很大的。当然,这里还有刚才所说到的溃决方式、断面多大、时间长短有关,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它降下来。

我们的工程方案就是针对这种危险采取措施的,首先就是整个堰塞体是两千多万土石方,在这种交通中断的条件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清除的,我们想到的就是在堰塞体上面挖一个槽,把这个高程降下来,降下来以后这个水位将来蓄的就没有这么高,同时也有意识地引导水流往这个地方走,而不是让水自己去找出路,所以我们工程第一阶段采取的措施就是先挖一个槽,先把水引导下来。

在这期间我们也是很受感动的,因为从空中吊设备进场很艰难,艰难在哪里呢?主要就是这些推土机的一般吨位都是十几吨、二十几吨,直升机没有那么大的起重力,我们就从俄罗斯租了一架米26直升飞机,从我们前方现场告诉后方这个需求到飞机到场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这个速度是我们不可想象的,所有部门都一路放绿灯,包括国内调运的设备厂家接到命令马上装车运输,第二天就到了现场,应该说社会各界各个部门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才能使我们今天超额完成计划,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程殿龙介绍地震发生后水利部门如何判断及发现堰塞湖

程殿龙在访谈中介绍了地震发生之后水利部门是如何判断是否形成堰塞湖以及如何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排险的情况。>>>详细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程殿龙在访谈中介绍了地震发生之后水利部门是如何判断是否形成堰塞湖以及如何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排险的情况。以下为实录。


[主持人]堰塞湖的险情出现后,水利部第一时间组织研究制定方案,那我们到底是如何组织专家研究部署解决方案的?

[程殿龙]四川地震后对堰塞湖的发现排查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大家知道,地震之后重灾区所有的交通道路、通讯全部中断,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当时我们首先想到的除了水利工程设施险情之外,凭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些地区因为属于高山峡谷地区,容易因山体滑坡造成堰塞湖险情,所以当时地震后我们就想组织人去排查。

在地震刚发生后的前两天应该说是很艰难的,因为道路都是无法通行的,所以我们在四川派了六个组,深入各个地、市、州去排查是否有堰塞湖,然后采取措施,当然,我们也要兼顾其他几个地震涉及的省份,也派了工作组去排查。

现在我就说一下唐家山堰塞湖是怎么发现的。堰塞湖的形成我认为最普通的说法就是因为地震后山体震落下来挡在山谷或者河道上,把原来的水道截断了,截断后水就不断聚集,水位不断升高,这就形成了堰塞湖。

那我们当时是如何判断上面形成堰塞湖了呢?就是原来这条河道的下游是有水的,地震后我们发现这条河道的下游没水了,那么一定可以判断上游一定有堆积体把河道截断了,水流不下来了。所以我们凭这些经验判断上面是不是有堰塞湖。

发现后我们对这个堰塞湖组织人员进行徒步勘探,我们工作人员都是自己背着水、饼干,拿着简单的工具往上上,上了十几次,但是均告失败,包括我们把四川登山运动员都请来了,寄希望他们把我们专家和技术人员带到堰体上,最后没有办法我们才请求空军支援,因为这个地方海拔很高,山顶的高程都在400米以上,河谷都在七、八百米的高程,落差3000多米,再加上这是峡谷,直升飞机很难在可见度不高的情况下降落在堰体上,所以一直到21号我们第一次登上去,登上去以后我们专家对整个堰体的结构、尺寸、表象进行了研究,制定下研究方案。在这之前我们各种科技手段也用上了,比如卫星监控的资料,我们派飞机航拍的资料,应该说这些科技手段我们都用上了,但是准确度和人实地查看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利用这些手段的配合,我们排查后第一步制定研究方案,为什么对唐家山堰塞湖这么重视?大家这么关注?正是因为它是最危险的,为什么说它最危险?因为我们专家勘察完后发现它的堰塞体是最高的一个,他的堰塞体的高度是80-120米这么一个高度,而且堰塞体上面都是能够蓄水的,蓄水量可以达到3亿立方米,3亿的概念就是相当于我们一个大型水库,所以堰塞湖一旦发生垮塌,堰体越高将来溃决的时候水能越大,释放出来的冲击力越大,同时湖的库容大,库容越大后续水的动力越足,所以对下游的威胁也是很大的。当然,这里还有刚才所说到的溃决方式、断面多大、时间长短有关,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它降下来。

我们的工程方案就是针对这种危险采取措施的,首先就是整个堰塞体是两千多万土石方,在这种交通中断的条件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清除的,我们想到的就是在堰塞体上面挖一个槽,把这个高程降下来,降下来以后这个水位将来蓄的就没有这么高,同时也有意识地引导水流往这个地方走,而不是让水自己去找出路,所以我们工程第一阶段采取的措施就是先挖一个槽,先把水引导下来。

在这期间我们也是很受感动的,因为从空中吊设备进场很艰难,艰难在哪里呢?主要就是这些推土机的一般吨位都是十几吨、二十几吨,直升机没有那么大的起重力,我们就从俄罗斯租了一架米26直升飞机,从我们前方现场告诉后方这个需求到飞机到场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这个速度是我们不可想象的,所有部门都一路放绿灯,包括国内调运的设备厂家接到命令马上装车运输,第二天就到了现场,应该说社会各界各个部门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才能使我们今天超额完成计划,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新华网 李非 摄

程殿龙:全国已累计解决934万人口的应急供水问题
程殿龙在访谈中表示,截至5月30日,全国已累计解决934万人口的应急供水问题,占震灾影响供水人口的98%。>>>详细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程殿龙在访谈中表示,截至5月30日,全国已累计解决934万人口的应急供水问题,占震灾影响供水人口的98%。以下为实录。

[网友 许三多]保障灾区应急供水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任务。请问这次地震对农村供水工程造成的损毁情况如何?影响供水的人口有多少?受地震影响的农村人口面广量大,保障应急供水需要动员上上下下,协调方方面面。请问水利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通过应急措施目前解决了多少人口的饮水问题?

[程殿龙]这次地震对四川、甘肃等省的农村供水工程设施造成严重破坏。据调查统计,全国因地震受损农村供水工程近5万处,受损供水管道36521公里,影响供水人口955万人。其中,四川受损农村供水工程34000处,受损供水管道29269公里,影响供水人口575万人。

截至5月30日,全国已累计解决934万人口的应急供水问题,占震灾影响供水人口的98%。其中,通过抢修原有供水工程设施解决569万人;通过管网延伸、修建临时供水工程、安装净水设备、过滤消毒等办法解决278万人;通过交通工具送水解决87万人。

程殿龙:在主汛期之前尽快完成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程殿龙在访谈中表示,截至5月30日,全国已累计解决934万人口的应急供水问题,占震灾影响供水人口的98%。以下为实录。 >>>详细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程殿龙在访谈中表示,水利部门将在灾区主汛期到来之前,尽快完成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和堤防修复工作,以让灾区老百姓能安心重建家园。以下为实录。

[网友 4050]程主任今年全国防汛抗洪形势如何?会不会出现大灾之后的大涝,我们更关心的是四川灾区的防汛抗洪形势,会不会对灾区人民造成一个火上浇油的情况呢?

[程殿龙] 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了,今天是6月1日,是儿童节,但是对我们水利部门来讲6月1日是国进入汛期的日子,所以我们在对做好四川、甘肃等其他省灾区水利抗震救灾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做好今年全国防汛工作,因为防汛也关系到全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要两手都要抓,两不误。

刚才网友问地震之后会不会有大涝,那我先说说四川灾区的情况吧。这次四川地震,重灾区有四条河流从这里经过,闽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这四条河流都是长江上游水量比较大、流域面积比较大的河流,它们发生大洪水的时机一般都在七、八月份,有的甚至是在九月份。所以这次地震现在造成水利设施的损坏,形成这么多堰塞湖,如果后期再像历史上那样发生大的暴雨、洪水,无疑对我们的灾区是雪上加霜的。

所以我们在前期全面排查、除险、紧急修复的基础上还要争取时间争分夺妙,按照规律在七月份大雨、大洪水来之前尽可能把水库都处理好,把堤防修复好。这也是我们很关心的问题。

汛期到了,现在我们要求的是各级行政技术人员都要上岗到位,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的发生,及时应对这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因为前期地震地区山体都震得松散了,如果后期再有大的暴雨,也极易引发新的山洪、泥石流,或者是滑坡造成新的堰塞湖,这些都是有可能出现的,所以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全国其他地区刚才我也讲到,6月1日已经进入汛期了,全国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已经全部实行24小时值班了,密切监视着雨情、水情,一旦有汛情和险情出现我们这些队伍都会及时进行处理。

[网友 北川告急] 刚才程主任一直说的是堰塞湖的水情,我还注意到灾区水库的安全问题。现在震区水库怎么样了?震区水库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程殿龙]水库是为了供水、灌溉、发电而建的,地震的发生必然会对各种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想到的也是和大家一样如何抢救人,但是从我们的职责角度和历史上的工作经验来判断,我们同时想到的就还有灾区的水库状况如何了。因为这些水库一旦震垮了,不但地震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水库垮坝引发的次生灾害很可能会造成新的人员伤亡,所以当时我们很快就组织进场,派员排查。

除了堰塞湖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排查水库,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排查,我们统计了一下,全国主要有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周边受到影响的全国震损水库2375座,其中有很严重险情的69座,相对比较严重的是310座,这些水库的震损程度是比较严重的,在震损的两千多座当中大型水库有5座,中型水库76座,绝大多数都是小型的水库。在这些震损的水库当中,以四川受损的最重,四川有1803座水库震损,占了76%。

这些水库中出现震损的险情基本上是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大坝,大坝有不均匀沉陷的,坝体有塌坡的,有的泄洪洞堵了;还有就是水电站的厂房也有塌落、倒塌的,整个电站停机不能发电的等等。

地震发生后,为了帮助四川开展水库安全排查工作,我们从外地调来大量技术人员,包括北京和外省的,紧急对这些水库进行排查,因为情况不明就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要查明这些水库的情况,看看他们的状况如何,因为我们组织的都是一些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排查的,他们经过排查后发现我刚才所说的险情类型,地震发生后,因为主汛期将至,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些应急的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马上组织当地群众对水坝进行监测,不仅要监测原来就有专业设备,还要组织一些人进行巡查,比如坝体有没有进一步危险的情况?上游进水怎么样?下游有没有地方出现浑水等,这些都是险情发展的征兆,所以我们首先就是要进行监测。

二是预警,预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这个水库有问题我们能够首先让下游群众转移出来;

三是紧急采取降低水位的措施,水坝有问题,不怕,只要库区没有水,对下游的威胁就小了,当然,降低水位也需要组织一些人力、物力,因为有的闸门起不来了,电也中断了,我们就用空运来的发电机接上电后把闸门拉起来,把水位降低。

到目前为止,四川有近百座水库已经放空了,这样的话它的险情和危险程度自然而然就降低了。

四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对坝体出现的险情也进行了一些紧急的处置,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比如对坝体裂缝,因为还在降雨,如果水顺着裂缝灌到坝体里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要紧急把缝挖开铺防雨布或者黏土阻止水再渗透;还有对滑坡地区回填土石增加稳定性;让水电站尽快恢复发电,有了电以后我们的一些施工所需的动力才能保障。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不但情况明朗,还采取了措施,更主要的是灾区当地干部群众也从地震灾害造成心灵上的创伤等方方面面恢复起来了,有了重建家园的意识,这是非常好的一种迹象。因为我们去的人终究是有限的,点多、面广、量大的震损工程还需要当地干部群众一起配合,才能确保尽快把这些事情做好。

我们现在做的是组织设计人员进场,在前期处理基础上帮他们搞除险加固方案,尽快拿出方案,帮助灾区尽快完成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因为这个地区七月份、八月份是暴雨、洪水发生比较多的时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抢在此之前,尽可能多地把险情重的、危险大的地方处理好,这样灾区老百姓也能更放心。

程殿龙:水利部在抗震救灾中着重做了6方面的工作
程殿龙在访谈中介绍了水利部在抗震救灾中着重做好了6方面的工作。>>>详细

新华网消息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6月1日上午做客新华网演播室,就水利抗震救灾有关进展和全国防汛抗洪形势等话题和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程殿龙在访谈中介绍了水利部在抗震救灾中着重做好了6方面的工作。以下为实录。

[网友 精神文明]请您介绍一下汶川地震后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如何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不又是如何贯彻落实相关任务的?

[程殿龙]这次地震造成这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我们水利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些水利工程会不会再引发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所以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水利部的副部长矫勇还有刘宁总工程师第一时间奔赴四川紫坪铺,这个距离汶川很近,是一个大型水库,库容11立方米,而且这个水库一旦出问题威胁的是都江堰和成都平原千万人员的安全,所以水利部第一时间部长带领几十人赶往紫坪铺勘察水利情况。

第二是对水利有危险的河道等堤防,这次地震因为山体滑坡河道变形了;因为地震原来的堤防塌陷了;还有群众吃水原来的管道、水源地都受到了破坏。所以水利部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御水库、堤防、堰塞湖、缺水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所以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我们水利部做出了迅速的反映,紧急动员,周密安排,全力以赴做好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

一是迅速成立了指挥机构,我们水利部在地震发生一个小时后就成立了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部长和副部长担任总指挥,各司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包括在京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都是成员,统一指挥协调整个灾区水利抗震救灾工作。

二是在一线,我刚才所说的紫坪铺水坝这个地方成立了前方领导小组,这个前方领导小组在前方统一协调第一批进去的几十人开展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又成立了水利组,这涉及到咱们国家九个部门,水利部是牵头单位,我们又成立了这么一个指挥机构。可以说在组织体系上这是非常迅速的,是随着工作需要逐渐在加强的。

第二方面就是我们要派人员力量进入现场,因为这次地震对灾区人员伤亡量太大了,需要外部人员直接进入现场开展工作,现在需要我们亲自去做。所以地震一开始在情况不是很明朗的条件下,周边的几个省我们都派了人员去现场,当然,其他几个省人员去现场后信息反馈回来比我们预想得好,所以我们力量马上迅速调整到四川。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一开始是工作组,后来我们派了设计组,后来派了抢险组,根据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往里充实人员。到现在,水利部和前面各省组织的人进四川是1700多人,这些人从地震当天进场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回来,一直在那里紧张工作。

第三方面就是水利部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因为灾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是简化程序,先办后补,无论是在人员还是设备等方方面面的供给上我们都要保证灾区的需要。这里面我也有一组数字可以和网友们介绍一下。这次我们派的人员刚才我讲了一共是1700多人,调运设备现在给唐家山调用的是44台套,我们还带了几十台越野车进去,因为整个现场一般车子根本跑不了,还有其他的200多台套的施工机械用于堤防抢险、水库抢险和其他堰塞湖的抢险,因为这次其他堰塞湖也不少,还有冲锋舟、发电机、包括抢险的海事卫星,通讯整个中断了,工作人员早上出去晚上十点还不回来,我们都为他们捏把汗,所以我们就调用了海事卫星,保证他们和我们联系的通胀。到目前会同发改委、财政部支持灾区的整个资金已经达到了20多亿了,当然重点在四川,我们支持四川18个亿,应该说这是很大的支持,对灾区尽快恢复重建有很大得好处。

第四,水利部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刚才我说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水利组牵头单位是水利部,这里面涉及九个部门,我们这些部门的配合非常默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灾区的工作和需要解决好,所以部门之间配合得非常好。

第五,后方的保障,灾情发生后随着现场情况越来越明朗,急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水利部以及各系统部门的职工都纷纷请缨要求上一线。我们的安排原则首先是保证前方需要,同时也很明确,后方的工作一样重要,因为它需要的是我们在后方做好前方的供应、保障和协调。

第六,水利部统筹安排四川灾区和其他几个省灾区的工作,因为都是地震,都对灾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人员伤亡,都需要我们去帮助,所以我们部党组也决定对各个灾区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保证四川重灾区能够不断地恢复重建,同时也要把其他地区受灾的情况解决好。

水利部的陈雷部长一直在唐家山,地震发生后两次在现场一线指挥工作,我们几位部长都到前线去过,还有我们几位部长在家的时候一天是两、三次会商,现在的会商分析工作不像以前,现在会商都是很紧急的,什么事情、怎么办,需要谁落实研究得都是非常务实的东西,我们急灾区所急,解决灾区困难。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感觉我们水利抗震救灾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原来是应急抢险、排查阶段,而现在是有计划的修复、恢复原来的系统等,包括刚才所讲的灾区的水利干部职工的正常工作体系如何恢复起来,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认为也进入了很重要的阶段了。

程殿龙介绍水利工作者在抗震救灾中的部分感人事迹

程殿龙在访谈中介绍了水利工作者在抗震救灾中的部分感人事迹,他表示,有很多事情都让他非常感动。>>>详细

程殿龙:近期南方部分省区暴雨灾情有4个特点

程殿龙在访谈中介绍了近期南方部分省区暴雨灾情的4个特点,并介绍了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的有关情况。>>>详细
(访谈已经结束,谢谢关注!)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 1 -- 常委 - (68 Byte) 2008-6-03 周二, 下午6:45 (96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4458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