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1978年后达赖与中国政府的较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1978年后达赖与中国政府的较量
MariahSarey
加入时间: 2006/09/03
文章: 1168
经验值: 26183
标题:
【ZT】1978年后达赖与中国政府的较量
(299 reads)
时间:
2008-3-19 周三, 下午3:50
作者:
MariahSarey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978年后达赖与中国政府的较量
来自美国国会的新的支持,以及西藏发生的示威和骚乱,令流亡藏人们下结论
:他们认为积聚了需要的关键力量,可以给北京施压以达到他们政治自治的目标。
1988年4月,中国宣布如果达赖喇嘛公开放弃独立目标,他可以居住在西藏(而
不是北京)。两个月后,1988年6月15日,达赖喇嘛在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in France)对欧洲议会的讲话中对此做出回应。这标志着他对返回西藏的条件的第一次公开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 整个的西藏(包括民族藏区和政治西藏)应该变成一个自治的民主政体,这个民主政体应于西藏人民为其共同福祉和保护自己及西藏的环境而统一的法治基础上与中国共同建立。
中国政府应负责西藏的外交。西藏政府应透过其外事单位,在宗教、商业、教
育、文化、观光、科学、体育和其他非政治事务上与外界发展并维持关系。西藏应该加入与这些方面有关的国际组织。
西藏政府应建立于基本宪法之上。这个基本宪法应该授权西藏的民主体制政府
……这表示西藏政府将有权决定所有有关西藏人民和西藏的事务。
由于个人自由是任何社会发展的真正根源和潜能,西藏政府应完全恪遵全球人
权宣言以确保包括言论、机会和信仰在内的这些自由。其中宗教是西藏国家认同和深藏在每一个藏人心中的精神价值的根源之一,西藏政府应特别加以保护和发展。
西藏政府应设立于拉萨,应该有一个经由民选选出的行政长官、一个两院制的
立法机构,和一个独立的司法体系。
西藏的社会和经济体制应该取决于西藏人民的医院,并特别注重提升全体人民
的生活水准。
我们应该召开区域性的和平会议,以确保西藏的非军事化。在和会召开、中立
化和非军事化达成之前,中国得在西藏维持数目严格限制的军事设施,这些设施的存在应该完全为了防卫的目的。
达赖喇嘛表明他已准备好和中国就此建议进行谈判,并宣布其谈判小组成员,
其中包括一名荷兰籍法律顾问。
斯特拉斯堡建议不寻求完全独立,但是它也不接受中国政治制度下的有限自治
。如其说它呼吁给西藏新的地位,还不如说它支持回到清朝统治下的自治权。达赖喇嘛可以接受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应对西藏事务基本没什么权力。因为这份建议基本上早在1984年秘密会谈中就已提交给中国,所以对中国而言没什么新东西。但是,这次讲话的重要性在于:达赖喇嘛第一次公开宣布:独立是个不现实的目标;如果能够按照他的意思完全自治,他愿意接受西藏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勇敢的建议,这份建议在流亡藏人政治圈内掀起了波澜,很多人批评它是背叛。
这份建议同时是个有效的政治策略。因为邓小平和其他高官多次重复说,除
了独立,什么都可以谈,现在这份建议把北京放在了一个困难的位置。显然,拒绝这份建议会显得北京不讲道理,同时也提升了达赖喇嘛一个政治家的国际声望——为了达成永久性的和平愿意做出妥协。
起初,斯特拉斯堡讲话将北京陷入混乱。从基本面上看,中国领导层并不愿
意接受这个妥协方案——达赖不提独立而改为完全自治,但是这种自治比独立少多少? 北京的强硬派认为这只不过是达赖耍的政治手段,玩的文字游戏。但是同时,内部也有意见认为,至少要给外部一种愿意讨论斯特拉斯堡建议的印象,因为它没有要求独立。最后,在开始表现出一些兴趣的信号之后,强硬派的观点占了上风,斯特拉斯堡建议被认为是独立的一种隐蔽方式而被拒绝。
回顾一下历史,不说中国怎么可能允许成立一个大西藏,单说在中国当时的
内部局势下,北京怎么可能让藏人享有西方民主式的自由?达兰萨拉在谈判队伍中包括了一名西方顾问,这不必要地刺激了中国,让后者认为受到了外部干涉。最终谈判没有进行。
在此局势不断恶化形成僵局之时,西藏第二大活佛——班禅喇嘛——于1989年
1月28日突然逝世,他的死给双方带来一个和解的机会。
中国方面希望打破和达赖喇嘛的僵局,由佛教协会邀请达赖喇嘛来北京参加班
禅喇嘛的葬礼,想借此机会让达赖喇嘛和中国高层领导非正式地讨论政治局势。中国方面相信达赖喇嘛比他的那些顾问们更缓和,直接与达赖会面可能会打破僵局。一个例外的机会突如其来地出现在达赖喇嘛面前,他可以访问中国,而不用理清那些复杂的政治问题。
但是达赖喇嘛和其高官不愿意接受这一邀请。流亡藏人的强硬派官员们担心,
在和中国高层面对面的讨论中,达赖喇嘛可能会接受比他们所想的更多的妥协。他们认为目前的一切局势显然对他们有利,流亡领袖们劝说达赖喇嘛不去冒这个险,拒绝了邀请,并告诉中国佛教协会,他们已在达兰萨拉(Dharmsāla,是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的一个城镇,为西藏流亡政府的政治中心和驻地。因此,达兰萨拉时常以“小拉萨“闻名;在中文语境中,达兰萨拉往往是西藏流亡政府的代名词。)举行了适当的仪式来悼念班禅喇嘛。后来很多人回顾起来,认为这是1978年后丧失的最重要的机会 。
其间,1989年西藏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拉萨的藏人继续进行小的民族主义示威
,并在1989年3月5日酿成第四次拉萨骚乱。在这个关键时刻,北京终于认识到西藏正在逐步失去控制,采取强硬手段来镇压动荡局面,走出了激烈的一步,在西藏宣布戒严。
1989年北京受到的另一个大挫折是达赖喇嘛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海内外的藏人
都认为那是一个胜利——一个间接的但是强有力的声明:他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合法的,这是一个信号,全世界都在身后支持达赖喇嘛和中国的斗争。最后,1989年发生了天安门事件。尽管这一事件和西藏的形势没有直接联系,藏人一般对所谓的“汉人”事务不感兴趣,但是天安门事件无疑在中国激起了更强硬的政治政策。
到1989年底,北京在西藏的内外策略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除非中国愿意放弃西
藏的直接政治控制,接受斯特拉斯堡建议,否则流亡藏人将继续他们的国际游说活动, 鼓励更多的西藏内部示威和新的国际谴责。达赖喇嘛重新夺回了主动权,他的国际建议成功地把局势扭转过来,北京在国际国内两个战场都处于被动防守。
北京对此的反应是采取更加强硬的民族同化政策。北京强硬派认为:毛泽东的渐进主义西藏政策(支持达赖喇嘛同时放慢改革速度)促成了1959年的叛乱;而胡耀邦的政策导致1987~1989的骚乱。很多官员强烈感觉,如果中国不停止“娇纵”西藏反动分子,局势会变得完全不可收拾。 中国政法委书记乔石(现在是人大委员长)在一次到拉萨的调查过程中的讲话,揭示了北京的愤怒和沮丧之情。在拉萨召开的一次西藏政治协商会议上,前西藏政府和宗教领袖不满当前的宗教、语言和经济政策。乔石的反应非常愤怒,对着这些前社会精英,冲口而出一些“阶级斗争”的词汇,这些词汇自从1978年邓小平上台就没有听到过了。乔石提醒他们,对于过去的错误,政府已经归还了寺庙,并给予他们很高的社会地位。然后他辛辣地问他们还想要更多吗——“你们想要我们怎么做?”他说,“把你们的仆人还给你们,让你们象旧社会那样生活吗?”
在1989年冬的政治局会议上,胡耀邦的缓和政策正式被放弃。领导层的总体感
觉是,北京对西藏的自由化条件,既没有从拉萨人民那儿得到表扬,也没能使他们死心塌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相反,他们增长的民族主义激情带来了不安和骚乱,实际上弱化了中国在西藏的地位。这一失败促使北京采取新的政策,提高西藏的安全。新政策不依赖于赢得西藏当前的这一代人;北京认为,这一代人是毫无希望的反动分子。
新政策定位为:不能指望达赖喇嘛在西藏扮演建设性角色。北京试图抛开他来
解决西藏问题。
更具体的做法是,北京派遣受过更好教育的人员(非藏人)进藏,来加强西藏党
的领导,希望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使西藏和藏人现代化。类似的,更大的努力放在教育藏族年轻干部和在复兴党的各级机构——从上层到乡村一级。当然,安全方面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在不稳定区域增加了一些便衣和警察局,更新监视设备。这些措施的结果是,新的示威很快得到控制,有效制止其升级为骚乱。确实,自1990年戒严解除之后七年间,尽管有频繁的示威,却没有发生一起新的骚乱。此外,实施这些控制措施没有限制拉萨居民的日常生活——只要拉萨人不从事政治活动,他们想去哪就可以去哪,可以自由地会见朋友,邀请喇嘛举行宗教仪式,集会等等。这种成功给了北京的领导人信心,无论藏人不同政见者(或者流亡藏人)搞什么阴谋,他们的安全部队都能对付。
中央政府新政策的基石是经济增长和现代化——为基础建设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
项目拨出大笔资金,以此来加速西藏的经济发展。这一政策寻求西藏和藏人的现代化, 提高他们的收入,牢牢地将西藏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以降低他们的离心力。为了有效地实施这一政策,北京决定西藏必须迅速发展。例如,1994年7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西藏工作会议宣布,西藏“急切需要发展得更快些”,制定了经济计划要求每年增长10个百分点,到2000在西藏1993的GDP 基础上增长一倍。在1994年会议上,北京同时批准了总额达23.8亿元(约合2亿7千万美元)的62个基础建设项目。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的经济政策取得了北京所希望的效果。大批藏人从经济上
受益,其他的把注意力从政治转到新的经济机会上来。但是,这一政策也知道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经济融合”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允许非藏民族(汉族合回族)自由地在西藏做生意。成千上万的汉人和回人来到西藏,参与建设项目和开办公司。随着北京逐步提高资金投入,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这一非藏人群是整个中国一个常见的现象的一部分,通常称为“盲流”——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个地区(通常是农村)的常驻居民,但是暂时居住和工作在另外一个地区(通常是城市)。他们在他们工作的地方没有“户口”,因此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殖民者”,但是长年累月地住在那儿。自中国于1984年至1985年间宣布要将“开放”政策扩展到西藏开始,作为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这股人流不断扩大。对于这一人群,西藏自治区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他们极大地改变了拉萨的人口构成和基调,而且他们已经开始扩展到小的县城。如此多的非藏人在西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们的到来将西藏的政治中心拉萨,变成一个非藏居民人数与真正
的藏族居民相等,甚至更多的城市。
非藏人现在控制了当地经济的各个层面的大部分领域——从街头的自行车修车匠,到计算机店老板,到和中国内地做生意的大公司。
拉萨的很多藏人对这股洪流颇有怨言,他们认为应该制止或者严格限制这种情
况,因为西藏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藏人而不是外来者应该是市场经济新的增长的第一受益人。藏人们相信他们在经济上无法和那些更有技能、更工业化的汉人和回人竞争;如果政府不介入,保证自治区居民的福利,他们将在经济上和人口构成上不断被边缘化。这种言论认为,中国应该像树立强大的贸易壁垒,阻止外国人控制中国的新兴民族工业那样,为西藏制定规章制度,阻止资金和其他优势的中国人进藏,保护藏人。
北京否决了这种言论,坚持快速发展是第一位的。它拒绝禁止或者限制非藏工
人流入西藏,也不愿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特殊的经济保护法规。邓小平本人强烈支持这
一观点。例如,1987年他说,“西藏是人口很稀少的地区,地方大得很,单靠二百万藏
族同胞去建设是不够的,汉人去帮助他们没有什么坏处。如果以在西藏有多少汉人来判
断中国的民族政策和西藏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
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
当然,北京不愿意阻止这一人口流动,也有政治和战略动机。大量的非藏人口
在西藏居住和工作,这给北京一个新的强大的拥护中国的“支持者”,提升了西藏安全
。尽快这些中国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永久殖民者,每几年都有不同的内地人居住在西藏的
主要城市。就像很多美国人一样,他们到一个城市去工作几年,最后定居在这个城市;
很多汉人也可能最后定居在西藏。因此,虽然北京无法劝说大部分藏人忽略达赖喇嘛,
接受成为中国一部分最符合他们的利益,但是北京可以授权大量中国人定居在西藏。通
过新的法案,给予“流动人口”有吸引力的补贴,诱使他们在西藏定居,以此来造成大
批汉人的定居事实。(我记得2001年大学毕业时,学校号召我们去西藏“支边”,去的
同学可以被评为“先进毕业生”,去到西藏还可以得到一大笔“安家费”,而且据说那
里的工资是内地的两倍。全校有多少毕业生去了西藏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们班有一个女
生去了西藏大学教书。)
对于中国领导人而言,同样重要的是,他们期望这些中国人能给藏人带来现代
思考和行为模式的范例,让他们耳濡目染,逐渐仿效。基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经验,
北京领导人部分倾向于这种文化传入过程,更“现代化”的汉人能够打开藏人的思想和
眼界,创造出新的,“现代化”的藏人,而这些藏人不会深受宗教和喇嘛的影响。因此
,尽管北京意识到,其开放政策短期内会给藏人带来伤害和痛苦,它觉得这是西藏社会
现代化不可避免的代价,长期而言它会获得胜利。
但是,很多藏人,包括藏族干部和知识分子,受到这一政策的伤害。在拉萨少
数民族干部圈里传播的一个“黑色”幽默反映了藏人对中国政策的失望:
你知道[中国统治下]现代西藏历史的四个阶段吗?
第一个十年(1950-60),我们丢了土地[即,中国军队进入并控制了西藏];第二个十年(
1960-70),我们丢了政治权力[即,传统政府被汉人主导的共产党政府替代];第三个十
年(1970-80),我们丢了文化[即,文化大革命毁灭了宗教和其他旧的风俗];第四个十年
(1980-90),我们连经济都丢了[即,开放经济政策使得非藏人主导了自治区的经济]。
北京还试图通过教育制度来创建一个“现代化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一代藏
人精英阶层。当过农奴并且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老西藏人年事已高,有的已经作古。推翻
农奴制后出生的并经历过文革的西藏人被认为是毫无希望的反动分子。北京现在把重点
放在培养新一代西藏人上。除了西藏的标准学校系统之外,1985 年开始了一个计划,在
中国内地省份建设特殊的西藏中学或者西藏班,并在1987年后扩大了这一计划。今天,
大约有10,000青年藏人在中国内地的这类学校中就读,并有更多的在职业学校念书。(
我读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就有专门的“藏班”。高一时所有的藏族同学都在一个单独
的班里,高二文理科分班时就把藏族同学插进普通的班里了。我们高二时班里有5个藏族
同学。)
1994年,西藏开始了新一轮教育和党的改革,寻求减少文盲,同时更严密地控
制教育内容,以使西藏学生不会接触到微妙的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意识形态。同样,19
94年,下令西藏政府官员召回在达兰萨拉念书的子女,停止在家中供奉达赖喇嘛的画像
。
这些变化造就了一批受过良好教育,宗教色彩淡漠,适应中国社会生活的藏人
群体。
北京的“强硬”西藏政策也延伸到语言等文化领域。藏人可以自由的穿着、说
、写和用“藏语”生活,但北京现在不愿实施更多的“文化方面的”改变,担心强化西
藏的特性会将西藏和中国的其他部分分隔更远。因而,中国不将藏语作为政府机构的标
准语言;同时,北京继续限制僧尼的人数,收紧重建寺庙的限制,并加强对现在寺庙的
管理。
所以,北京1989年之后的政策基本上重新定义了西藏的民族和文化自治。在很
多领域,例如计划生育,西藏仍存在特殊的补贴和优惠待遇。过去认为,因其历史,西
藏在中国有其特殊地位;现在则认为,西藏只不过是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而已
。西藏被看作是一个民族区域,只要藏人愿意,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文化生活,传承;
但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承诺要保证西藏的人口构成、语言同质性永远不变。“民族敏感”
的政策被不那么缓和的政策所代替,西藏现代化和建立新的“现代化”藏人优先。凡是
强调西藏特性,将之和中国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政策被否定,或者阻止,因为这和中国
的国家利益相对立。
北京的强硬政策将达赖喇嘛置之不理,强迫他亲眼目睹他视之为悲剧的一系列
世界。在一千多年有记载的历史中,尽管有战争和征服,饥荒和自然灾害,西藏仍然是
藏人独占的家园。现在西藏以及流亡的藏人只能看着它的逝去。达赖喇嘛继续赢得巨大
的国际同情,对西藏的本地藏人态度仍然有巨大的影响,但是他无力停止中国的新政策
;因为这一政策(最少在短期内)不依赖于当地藏人的批准,国际社会也没有提供实质
性的支持。
于是,北京重新占了上风。达赖喇嘛国际运动的胜利看起来越来越象出征舞一
样的胜利。国际建议在西方赢得了巨大的象征性胜利,但是这些短暂的胜利不仅无法强
迫中国接受他们的目标,反而促成了北京出台新的强硬政策,而这一新政策实质性地改
变了西藏。
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喇嘛在西藏逝世,中国政府同意选择新的班禅喇嘛。因为此事
和西藏有关,选择过程应按照西藏传统和规范,以确保新的转世灵童在西藏的宗教合法
性。同时,考虑到政治需要,北京需要在寻访过程中明确反映中央政府在挑选转世灵童
上的权威,而且下一任的班禅喇嘛必须在中国找到。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北京的策略
是,由前任班禅喇嘛主寺(扎什伦布)的喇嘛和僧官们组建一个“传统的”藏人寻访队
伍,授权他们按照古老的传统习惯(梦境、预兆、形迹和寻找)来确定数个转世灵童“
候选人”,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放入“金瓶”,再在中央政府的见证下,从
“金瓶”中抽出一支签,此签就确定正式的转世灵童。这一金瓶挚签的习俗起自1792年
清朝皇帝乾隆。
北京一开始并不想有达赖参与,但是考虑到新任班禅喇嘛的合法性,后来试图
和达赖喇嘛在寻访上达成某种共识。(历届新班禅和新达赖都要经过在世达赖和班禅的
认可,自乾隆皇帝后也要经过中央政府的认可。)此时北京的态度是,如果达赖喇嘛愿
意合作,当然最好不过了;但是如果达赖喇嘛不合作,中国也能在没有他的情况下继续
。
达赖喇嘛也于1991年3月送了一封信给新德里的中国大使馆,说他愿意在寻访过
程中提供帮助;从1990年到1993年,他的大哥嘉乐顿珠在不同场合劝说中国政府,让达
赖喇嘛参与进来,让他派遣喇嘛到西藏帮助寻访。
北京默许寻访小组的负责人,扎什伦布寺的恰扎活佛和达赖喇嘛取得联系。19
93年7月17日,恰扎活佛趁嘉乐顿珠访问北京之时,托他转送一封信给达赖喇嘛。这封信
用了传统的西藏手卷格式,提及达赖喇嘛时使用了最尊贵的措词,信中向达赖喇嘛祈福
,希望他帮助迅速选择班禅喇嘛;也就是说,请求达赖喇嘛在选择过程中的合作。
从藏人的角度看,达赖喇嘛认可信的班禅喇嘛至关重要,因此恰扎活佛继续非
正式地和达赖喇嘛通讯。到1994年底,寻访队伍汇编了“候选灵童”列表,第十一世班
禅喇嘛将从中选择;恰扎活佛给达赖喇嘛一封信,信中列出了25名候选灵童的详细资料
(包括照片)。他还通知达赖喇嘛,种种迹象表明,其中一名男童——根敦确吉尼玛(G
endun Choekyi Nyima)——是真的转世。;1995年初,达赖喇嘛检查了这些资料,同意
恰扎活佛的结论。2月初,达赖喇嘛给恰扎活佛回信,说他的占卜结果也确认了根敦确吉
尼玛。
由于恰扎已经获得了达赖喇嘛对根敦确吉尼玛的确认,接下来绝对必要的是,
他要获得北京给该灵童的认可。他的计划是,北京先正式承认该灵童,然后达赖喇嘛指
出他也认为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让达赖喇嘛和北京都不失颜面。
中国媒体报道,1995年2月11日,恰扎活佛试图劝说中央政府免除金瓶挚签,向
他们保证,根据藏族传统,他在扎什伦布前任班禅喇嘛灵塔(宗教坟墓)前进行了抽签
,结果确定根敦确吉尼玛是无可争议的真正的转世化身。然而他的努力没有成功,1995
年3月,北京要求恰扎提交三到五名候选人姓名,以供金瓶挚签之用。
就在这个时刻,1995年5月14日,达赖喇嘛突然向世界宣布,他已认定根敦确吉
尼玛是新的班禅喇嘛。他的声明宣称中国政府在选择上没有任何权威,他说,“寻访和
确认班禅活佛的转世化身是宗教事务,而不是政治事务。”
这一宣告当然激怒了中国政府,并使之感到难堪。北京曾试图通过恰扎活佛和
扎什伦布寺,按照“藏族”的惯例来进行此事,甚至寻求达赖喇嘛的帮助;但是现在,
被羞辱地扔到一边,好像与整个决定过程毫无关系。达赖喇嘛向全世界展示,即使他身
在流亡,他仍然能够决定转世寻访的最后结果。
显然,达赖喇嘛清楚地知道他的先发制人的宣布会激怒中国政府,他故意这么做是要向
北京和全世界显示他在这一事件上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从中国观点看来,他的这一宣
布是一个敌对的政治行为,旨在让中国难堪;同时再次说明达赖喇嘛无情地追求在西方
世界的名望,而不顾中国付出的代价。中国认为,达赖喇嘛再次在关键时刻藐视北京,
并送出了一个清楚的信号,他不愿和北京合作。
达赖喇嘛先发制人地宣布下任班禅喇嘛,这一决定至少可以说是政治上不够敏
锐。就算北京最后选择了另外的灵童,达赖喇嘛仍然能够否决北京的选择,说出自己认
可的根敦确吉尼玛。相反,如果北京也确认根敦确吉尼玛,达赖和北京可以达到“双赢
”的结果。同时达赖喇嘛也可以给北京一个政治信号,表明他真心诚意地愿意和北京合
作,减少冲突,解决问题。理性上,达赖喇嘛知道他需要在北京有更多的朋友和支持者
,而不是华盛顿或者纽约,但是从感情上,他却很难采取适当的措施达到这一目的。
达赖喇嘛的宣布置北京于困境,北京不得不决定是否挑战达赖喇嘛(当然,也
是它自己的寻访小组的)选择。如果它同意达赖喇嘛的选择,可能会给人印象,它只不
过是遵从达赖喇嘛的更基本的权威。但是,如果它不同意,并选择了另外的灵童,那么
可能有很多藏人会拒绝接受这位班禅喇嘛的合法性。
北京花了5个月来决定这个事情,最后用金瓶挚签选择了另一名男童;中国政府
于1995年11月正式确认其为下一任班禅喇嘛。现在,就有了一位部分藏人不愿意接受的
11世班禅喇嘛;和另一位根敦确吉尼玛。
达赖喇嘛及其支持者叫嚣着攻击这个决定,认为这个男童是个假的转世化身,
控告北京侵犯了西藏的宗教自由和达赖喇嘛的历史特权。达赖还指控中国政府软禁了根
敦确吉尼玛,说他成了中国最小的政治犯。而北京方面说根敦确吉尼玛现在和他的家人
平静的生活在一起,不公布他的下落是因为他本人不愿被外界打扰。
随后,北京也加强了对达赖喇嘛的宣传攻势,使用更粗暴和侮辱的词句。这一
反达赖喇嘛运动持续到现在。许多中国人士相信,等待72岁的达赖喇嘛逝世,是对他们
的“西藏”问题的最简单的答案。认真的寻求和达赖谈判并没有多大好处,就更不用说
做出很大的让步了。北京对达赖喇嘛的信任达到了最低点。
同时,中国政府全力加快发展和西藏现代化政策。它希望无论达赖喇嘛和藏人
怎么想,怎么做,这一政策能够巩固其在西藏的地位,最终创造出新一代藏人,让他们
认为最合乎利益的就是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即使这一点没有成功,这一政策也会从根本
上改变西藏的人口构成和经济特性,因此,不能赢得西藏的下一代也不会减弱北京对西
藏的控制。
作者:
MariahSarey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7295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