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自学笔记(一) 银行“次贷”与股市崩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自学笔记(一) 银行“次贷”与股市崩盘   
易明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039

经验值: 12663


文章标题: 自学笔记(一) 银行“次贷”与股市崩盘 (879 reads)      时间: 2008-1-24 周四, 上午12:24

作者:易明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自学笔记(一) 银行“次贷”与股市崩盘

易明

一个危机,一个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简称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化的世界范围内蔓延。

如果以从近期高点下跌20%为熊市来临的信号,那么现在全世界38个主要股市都已经显示了步入熊市的迹象。美国联储局破例在议息会议前的周二猛降联邦基金利率达0.75厘,但这似乎还不能阻止道琼斯指数的下降。消息公布后接连两日股市依旧下滑,一场可怕的熊市似乎已经开始了。

而这一切都是由美国银行的“次贷”问题所引起的。

银行作为融资和分配资金的机构,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革命性的作用。但自从世界货币体系脱离了金本位,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之后,银行的职能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现代的储备金制度下,银行其实可以贷出远远大于其自有资金数量的货币,并通过这种杠杆效应以扩大信贷收取利差获得盈利。

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体系本身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政府通过降息,降低储备金率,或直接市场运作,都可以加大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在前任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任期内,美联储先是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曾从6.5%下降到1%,这就使得市场上资金充斥,为所谓“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后来为了抵制通胀,美联储又连续17次提息,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使美国住房市场从2006年起开始大幅降温,更直接引发了这次“次贷”危机。所以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当前的次贷危机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时实行的货币政策有关,似乎言之成理。

所谓“次贷”是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这些借款人都是穷人,一旦买了房子,也就成了房奴,在房地产牛市时还可以勉强维持,但在房地产价格下降时马上捉紧见肘,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如果从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开始,其实这次的“次贷”危机自发生至今已经接近一年。但以往人们普遍相信美联储会一如既往地出来救市,而且由于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将使美国公司的利润不会受到过大影响。但随后发现问题似乎不是如此简单,更有人认为这场信贷危机还可能使美国经济步入衰退。这种信心的突然崩溃,就造成了这两周来的世界性的股市下跌乃至崩盘,其实就是说成金融危机也不为过。在股市上,心理的因素似乎比“基本面”更重要,所谓下跌就是下跌的原因,正是对这种心理因素的形象解释。

现在美联储终于出来救火,但似乎在短期内难以迅速奏效。问题的关键是要恢复信心。在1998年时,股市也曾从高点下跌了20%,但很快就恢复了牛市。港股周二跌了8%,但周三迅即反弹了10%,总算保住了24000点的关口。但市场能否真正反弹回牛市的轨道,还要看本周余下的几个交易日中世界主要股市包括中国股市的的表现。

牛熊相斗,必有一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作者:易明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易明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3743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