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的今天是苏联的明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的今天是苏联的明天?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中国的今天是苏联的明天? (1541 reads)      时间: 2008-1-18 周五, 下午9:19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的今天是苏联的明天?


芦笛


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50年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乃是“苏联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那意思是:苏联是人间天堂,是咱们的老大哥和师父。只要学人家的样好好干,将来我们的日子就会像老大哥一样幸福。这话其实龟孙中山早在几十年前说过了,那就是“中国革命必须以俄为师”。的确,一部中国现代史,也就是以俄为师、按苏联模式改建中国社会的历史。

后来老大哥成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人家的今天成了咱们竭力避免的明天,文革就是为了“反修防修”发动的。于是这口号与赫鲁晓夫给中国的慷慨援助一样,被及时地忘掉了。

但到了70年代中期,我在跟密友密谈时,又预言“苏联的今天必然是我们的明天”,苏联出了个赫鲁晓夫,中国也必然要出个赫鲁晓夫。这必然论之所以成立,乃是斯大林的背时发明窒息了生产力,总要有人出来解决这问题。社会制度相似,问题相同,当然也会出类似的政治家。此话幸而言中,老邓就是中国的赫鲁晓夫,只是他借助文革的“反向铺垫”,走得比老赫更远更成功而已。

等到苏联垮杆,我无比兴奋,又想到“苏联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上去。可惜老修折腾了十多年,现在似乎不是中国以俄为师,反倒是俄国以华为师,试图复制中国成功经验了。老金昨天就转了篇俄国人总结邓小平经验的帖来,充分流露了毛子对咱们的艳羡。

那么,中国道路会不会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包括前苏联的样板?从昨天看了金文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此文就是一个完全彻底的经济学外行的思索结果,敬请内行批判。


二、 可笑的“三个包子”理论


这是左棍们的理论,老金已经转述了。据他们说,却原来,邓小平并非毛主义叛徒而是忠实传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乃是毛邓联合设计的一以贯之的三部曲。第一部就是50年代按苏联模式搞基础工业建设;第二部则是60-70年代毛泽东“建设性破坏”了苏联的集权管理的计划指令经济;第三部则是邓小平解构苏式计划经济,代之以市场经济。这就是让中国经济起飞必须吃的“三个包子”。少了哪一个都吃不饱,都不会出现今天的经济奇迹。所以,中国人民过上了今天的海屁日子,不但得感谢邓小平,还得感谢毛泽东。

这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无论何等弱智的理论,都有足够愚蠢的人去发明出来。本来,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看了上列中国发展三部曲,都只会得出结论:中国的当家人完全是乱撞乱飞的没头苍蝇,拿庞大的国家当实验室,学人家的理性计划经济不成,改为文盲胡来,最后干脆抛弃之,代之以国家资本主义,这本身乃是一个蠢动过程,殊不料就是有人能把它说成是深谋远虑的战略的一以贯之的展开!哪怕是我党用头撞墙,左棍们大概都有本事把它说成是天才的创举。“凡共党干的事都天然是合理的”就是这些人的哲学。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三个包子理论的无耻之处。例如同样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苏式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据说是补药,在苏联却成了毒药。如果苏式计划经济确实是妨碍经济改革成功的绊脚石,那么起码第一个包子得被当成毒药吧?难道因为毛泽东先选择了这邪路,接着又用文盲蠢动去破坏它,竟然成了一种历史功绩?

第二个包子构成第三个包子的前提更是白痴搞笑,其发明人似乎是个鬼子,可见洋白痴比起土的来也绝不逊色。破坏也能看成建设,这种辩证法只有共产党人能相信。这么说,在广岛扔下原子弹也能是该市经济发展的前提了?

要此说成立,必须假定毛“建设性破坏”了斯大林的理性计划经济之后,还发明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而按他的模式改建过的国有企业因为具有自主经营能力,在经济起飞中起到了骨干作用,保证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平滑过渡,避免了前苏联转轨时因青黄不接而出现的经济秩序混乱。

毛确实留下了自己的管理模式,那便是“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以及“企业办社会”的“五七道路”,前者是大老粗反智主义对国民经济蓄意破坏,后者是复古癖废除社会分工的大倒退,请问它们在哪一方面训练出了企业经理们的自主经营能力?在哪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在投入市场经济时的竞争素质?又有哪个中国国企没有遇到与俄国国企类似的麻烦?难道中国的经济起飞不是靠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作骨干,而是由毛留下的国企托起的?

有意避免苏式弊病、给企业以更多的自主权的人倒确实有,但不是毛泽东而是南斯拉夫的铁托。“包子”理论的发明人如果尊重起码事实,应该把荣誉归于他。可惜啊,就连南斯拉夫也没能避免转型造成的巨大混乱,遭难甚至更惨,请问包子店老板们如何解释这一怪现象?


三、 中国蒸笼洋包子——中国的成功故事


尽管“包子理论”的发明人是鬼子,国产左棍不过是拾人唾余,但看官切不可误会,以为洋人都是白痴。其实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还在“鸟笼经济”的困境中挣扎时,就已经有鬼子预言过中苏两国命运不同,中国经济改革会成功,而他的理由非常简单:中国有大批富商分布在港澳台与东南亚,组成了所谓“大中华经济圈”,为中国经济起飞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本,而苏联(那阵还没垮)没有这个条件。

那文章我记不得是从哪份报纸上看来的了,作者是谁我更没上心(鬼子的名字本来就难记,比单词还难记),但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记得我还把这意思写在某篇杂文里,发表在《华夏文摘》上。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了人家的真知灼见。中国的起飞靠的是两条:潮水一般注入的外资以及靠社会制度人为制造的廉价人力物力资源。打个不准确的比方,前者是“外国包子”,后者是“中国蒸笼”。

这两条缺了哪一条,包子都蒸不出来,论靠社会制度去系统地无情地榨取工农大众,滥用人力物力资源,谁也比不上毛泽东,但他没有外国提供的第一桶金,所以再折腾也是“光蒸汽(争气)不蒸馍馍”,而老邓两样都有,当然要蒸出包子来。

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鬼子要吃包子,就拿着钱到中国来租地皮、买面粉和肉馅,雇佣中国苦力为他们蒸包子,包子蒸出来后发给中国人一点钱,鬼子再把包子拿回国去卖。中国得到的那点钱,有一半被政府转手借给老美了。老美又用这借来的钱拿去买包子吃。这结果是双方皆大欢喜:鬼子有包子吃,咱们有钱赚,尽管那赚来的钱有一半又流回美国去了,但剩下来的那点也就足够让咱们过上从未有过的好时光了。

鬼子为何要来咱们这儿做包子涅?原因很简单:在本国,无论是地皮、面粉、肉馅还是人力都贵得出奇,所以不如干脆把蒸笼搬到中国来,利用中国的廉价地皮、人力和原材料做包子,再拿回国去卖。如此一来,资本家就能牟取高利润,却害得国内产业空洞化。工厂都搬到外国去了,工人阶级也就失了业,导致本国内贫富悬殊加剧,但好在中国包子便宜,普罗大众吃得起,美国政府靠从中国借去的钱发放信贷也能维持国内繁荣假象。

这就是中国成功的秘密,也是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家秘密,从头到尾和毛泽东蒸的“两个包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四、 俄国人的麻烦何在?


论资源,俄国比中国富十倍甚至百倍(只说绝对数量,还不说人均占有量),论平均教育水平,俄国人也要远远高出中国人,但俄国的改革似乎远没有中国成功,虽然近年有了起色,但发展速度似乎仍然逊于中国,这原因究竟何在?

本人并非俄国通,又是经济学外行,只是断续从媒体上得知一点俄国的情况,只能说说粗浅印象。

第一个问题上文提到的鬼子经济学家已经指出了:俄国没有个“毛子经济圈”,没有“苏维埃港澳台”作坚强后盾。

这一点非常重要。90年代初,因为国际制裁,处于鸟笼中的中国经济陷入困境,又遇到了还债高峰期。恰逢此时东南亚经济开始不景气,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港澳台资本便潮水般涌入中国,把工厂搬到了珠江三角洲和福建等地,及时地救了中国的命。这生动例证,证明了老邓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就连顽固派李鹏都最后相信了外资并非毒药。说起来,那才是中国经济起飞的转折点。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港台资本涌入,今日中国很可能如北韩一样在困境中苦苦挣扎。

但俄国就没有这个条件。美国和欧洲对俄国始终有戒心,对资本输出不是那么痛快。这也是俄国人对西方幻灭的一个原因。即使有外资输入,还有个语言问题,不像海外华商那样与大陆人同文同种,毫无语言障碍。

第二个问题是俄国人采用的“休克疗法”太猛烈,打乱了经济秩序,使得私有化出现了严重病态。记得我十几年前在《华夏文摘》上写的那篇杂文也提到了这问题。

私有化的前提,是要有买主。因此欧洲的准社会主义国家走起资来就毫不是问题,拍卖国有企业从来不愁没有大资本家收购。但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天堂里根本就没有可以收购国企的资本家。于是俄国政府便实行“分田分地真忙”,把企业分割为均等的股票,见人分一份,非常之公平,但工厂也就此陷入无主混乱状态,经济真的如国师计划的那样,进入深重休克状态。

这休克状态后来也慢慢恢复过来了,可是却付出了沉重代价。大部分企业陷入无主状态后,工人们分到的股票如同废纸。人民大众总是短视的,于是许多人就用它来换紧缺的食物和燃料。深谋远虑者便搜集这些一钱不值的“金元卷”,轻而易举地获取了巨额财产的所有权。我记得西方报纸曾介绍过,当前俄国最富的大亨就是这么发家的。苏联解体时他不过是个挺能杰儿,就靠搜集这些废纸,轻易获取了油田和炼油厂,在经济开始复苏后便神迹般地成了石油大亨。

这匆忙推出的私有化制造了空前的贫富两极分化,而这正是俄国人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前段普京使出“打土豪” 的共党传统作法来,整肃了某个大资本家,西方为之震惊,而俄国人民却普遍拍手称快。

第三个问题则是私有化使得俄国成了比较地道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靠中国式国家资本主义(或曰官僚资本主义,亦即政府是最大的资本家)去贱卖国家资源,因而在招引外商时缺乏竞争力。

在我看来,就是这些原因导致俄国无法迅速蒸出中国奇迹来。必须再次强调指出,我对俄国的情况很不了解,更是经济学外行,以上所说很可能是胡说八道,还请诸位奋勇砸砖。


五、 中国的今天不大可能是俄国的明天


由上论述可知,中国发迹的秘诀,在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资源的最大拥有人,可以不惜血本地压低国家资源价格,并制度性制造急于出卖廉价劳动力的贱民。这就是老明说的“二元经济”。它确保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得中国成了为全世界的土洋鬼子蒸包子的“世界作坊”。

其实上述“土蒸笼洋包子”的故事不但在世界大舞台上轰轰烈烈地上演,在国内也照样轰轰烈烈地上演。我出国前就发现,城里的粗重杂活全给乡下人包了。我原来在的那个厂雇佣大批农村合同工干最苦最脏的活,那些苦力拿的工资很低,又毫无工人福利,却一个个干得无比欢畅。而当年和我一道干那些苦活的弟兄们则纷纷作了“股长”“科长”“处长”,科室中竟然没有谁不带个“长”字。这就是靠制度蓄意制造的不平等,它确保了中国劳力的廉价,构成了中国经济起飞的脊梁。

这就是何以我党坚决不肯废除户口制度,把农村的二等公民提拔为与城市公民享受同等权利与机会的一等公民。打个不准确的比方:社会制度制造的不平等,如同驱动水力发电机运转的瀑布落差,构成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不难想见老毛子根本没有可能在这上头复制中国奇迹。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斯大林时代,人家也没有实行过户口制度,公民流入城市不但不犯法,有时甚至是强迫进行的。

类似地,靠国家资本主义贱卖资源也不可行。而没有贱卖(可以说是另类倾销吧——alternative dumping)人力物力资源这两条,谈何复制中国奇迹?

那么政治上复制中国故事有无可能?老金总结了九点中国经验,亦即“和谐社会建设总路线”:

1、勤劳、顽强,小车不倒只管推,好死不如赖活着;
2、稳定压倒一切,强化“强权既是公理”(Might is right),过多的民主只会带来社会动荡的观念。对本国公民适当保持高压态势,在任何时候都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绝不轻易使用武力;
3、财富分配上严格遵守有层次的共同富裕:除了经济上的贡献外,按照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进行财富分配;
4、淡化是非观念,以不遵守游戏规则为荣,为竞争不择手段,把对手击垮是硬道理。把宋襄公当作遗羞万年的反面教材;
5、淡化公民、尊严、人权的观念,在国内强化主仆意识,但要把仆人唤作主人,主人唤作公仆。在国际上实行有奶便是娘的策略,但绝不称呼“娘”,而且要做大义凛然、蔑视一切状;
6、保持贫富差别,同时注意避免出现南美的绝对贫困化;
7、通过增加某些群体的隐性(灰色)收入拉动经济、稳定社会;
8、避免任何刺激性语言,不管卖什么肉,一定要挂羊头。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在原始资本主义大道上狂奔。
9、对于添乱的知识分子,实行打、压、捧三结合,最后的结果就是出现教授“宠物化”。

其中第一条是国民性,不存在复制可能。第八条不适合俄国国情。第三、第六、第九其实是斯大林的发明,只有在国家控制了全民财富的全部或大部时才有可能做到。现在俄国已经完成私有化,已失去了这么做的前提。看来俄国人可以努力的也就是第二、四、五、七条。但光靠这些并不能带来经济起飞,所以他们努力的结果如何,尚在未定之天。

据本人的一点肤浅印象,目前俄国早已走出了谷底,经济形势颇好。从远期来看,俄国当然是最有潜力的大国,哪怕要赶上美国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刻下普京政权有明显左转趋势。这大概反映了俄国民众的情绪。俄国的主要问题是:大国自豪感严重受挫导致民族主义思潮复兴;贫富两极分化、黑社会出现、贪污腐败横行以及民族骚乱引起国民不满。因为这些原因,俄国可能会在政治上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但不大可能走共产主义回头路,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法西斯化。法西斯思潮勃兴是前共党国家的普遍现象,盖极左和极右都奉行极端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这个大背景下,普京认同中国超过认同美国也不足为怪。

已经有许多人指出了,西方文明有三个层次:器物、制度和文化,在器物层次模仿甚至赶上西方并不困难,制度就比较难些,而最困难的还是文化。俄国人如今完成的只是制度改革,文化层面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完成这一改革需要漫长的时间,在此前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但若他们不再来一次打土豪分田地,在现有经济基础上全面倒退是不大可能的。普京和他的高参们应该看到这一点,先琢磨透了中国奇迹的秘诀何在,想想自己有无条件模仿,再羡慕中国不迟。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527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