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苏北会战(中)——鏖兵宿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苏北会战(中)——鏖兵宿北   
jeramah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5/16
文章: 2187

经验值: 53360


文章标题: 苏北会战(中)——鏖兵宿北 (942 reads)      时间: 2008-1-19 周六, 下午10:03

作者:jeramah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战史沙龙 » 民国战史 » 战争史实
【原创】苏北会战(中)——鏖兵宿北
用户名 记住信息?
密码


帮助 会员 日历 今日新帖 博客系统 搜索



搜索论坛


高级搜索
博客链接
博客索引
我的博客
第1页 共3页 1 2 3 >

主题工具 搜索本主题 显示模式

2007-10-06, 23:29 第 1 楼
No77hsy 超级版主



帖子: 2,059
精华: 8
注册日期: 2003-10 【原创】苏北会战(中)——鏖兵宿北

--------------------------------------------------------------------------------

第一次进攻盐南,为薛岳了解解放军在苏北的整个部署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12月初,薛岳在研究刘庄、白驹及涟水方面的战局时发现,解放军在苏北战场分为沭阳、盐城、涟水三个防区,每个防区都有重兵把守。

解放军的部署似乎没有什么弱点,可薛岳却认为解放军的兵力本来就不占优势,这样分兵处处把口,必处处薄弱。

虽然解放军在盐城和涟水两个方向的兵力都相对集中,但通过前段这两方面的战况看,解放军对当面国军仍没有优势可言。

目前,第一绥靖区正向盐城方面增派部队,苏北绥靖军也准备将淮沭路上的171师用于涟水方向。经过加强,国军在盐城和涟水两方面的兵力都会居于优势地位。此外,解由于放军大量部队南调盐城、涟水,从而造成沭阳方向防务空虚,仅放了战斗力不强的9纵。

国军在宿迁一带,布置了整69、整11师两个师。其中,整11师是他老上级陈诚的起家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非常强,两个月前在巨野张凤集以并不完整的一个师力拒刘伯承的三个纵队,威震鲁西南。在这个方向上,国军占了绝对优势。

根据这一判断,薛岳决定在苏北发动全面攻势,以期聚歼苏北解放军。因此他不等盐城方向的战局明朗,就制定了作战计划,企图以第一绥靖区、苏北绥靖军、宿迁方面国军主力分别向阜宁、涟水、沭阳方向发动进攻,并令鲁南国军向临沂推进以牵制鲁南解放军主力。

然而,蒋介石不久前下令将整11师调入苏北时曾规定:整11师必须用于进攻新安镇方面。这个莫名其妙的限制让薛岳感到非常棘手;整11师刚到苏北,既不了解华东解放军的真实实力,又不熟悉战场环境,正可能成为解放军的攻击目标。

此外,沭阳和新安镇虽同是中共苏北解放区与山东联系的必经之地,但新安镇更靠近山东,鲁南的解放军向该地增援比较容易。

距离新安镇最近的国军据点东海,至少也有40公里,且那里仅驻有战斗力不强的整57师一部,周围再无其他国军有力部队,一旦新安镇被围,就近增援困难;而如果由宿迁向新安镇增援,直线距离达45公里,中间还要经过六塘河、新沂河等天然障碍;部队运行时还需克服解放军的阻击和袭扰,决非易事;因此,整11师进攻新安镇,极易形成孤军深入的局面,凶多吉少。

一旦整11师这样的头等主力师被打垮,对国军的士气将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蒋介石的指示又不能不执行,怎么办呢?薛岳左思右想,最后决定让整69师执行进攻新安镇的任务,以敷衍统帅部,而将进攻沭阳的重任交给了整11师。

沭阳距曹家集、汤集较近,增援相对容易,可保整11师无虞。

薛岳于在12月7日下达了作战命令:

一、匪情(略)
二、目的
本署以迅速击溃共匪陈毅部主力于陇东以南地区再向鲁南追歼其残余之目的,决先攻占阜宁、南新安镇、涟水、沭阳、北新安镇、兰陵镇、傅山口、向城各要点,以利尔后之进剿。各兵团任务如左:
甲、盐阜兵团司令官欧震(受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指挥)
(子)第83师准于12月13日由盐城附近向阜宁及南新安镇之匪进剿,于12月15日一部攻占王宅、主力攻占上冈镇,于12月16日一部攻占海河镇、主力攻占沟安墩,于12月18日一部攻占舍蜊港、主力攻占阜宁城,于12月19日一部攻占三姓荡、主力攻占东坎镇,于12月20日一部攻占单庄、主力攻占豫顺集,于12月21日一部攻占双港、主力攻占响水口。
(丑)第44师准于12月13日由冈门镇附近向南新安镇之匪进剿,于12月15日主力攻占石桥头、一部攻占陈家桥,于12月16日主力攻占大朱庄、一部攻占永兴集,于12月18日主力攻占新沟、一部攻占陈家集,于12月19日主力攻占佃湖、一部攻占唐集,于12月20日主力攻占百禄沟、一部攻占大新集,于12月21日攻占南新安镇。
(寅)第25师(欠40旅)准于12月13日由秦南仓西北地区向东沟镇、益林镇之匪进剿,于12月15日主力攻占乔空舍、一部攻占裴家桥,于12月18日主力攻占东沟镇、一部攻占益林镇,于12月19日主力攻占陈空码头、一部攻占童营镇后,即在东沟镇、益林镇、陈家码头、童营镇构筑据点工事守备,并扫荡旧黄河以南地区之匪。
(卯)第70师为兵团预备队,沿公路在83师后跟进,并任盐阜公路交通线警备。
(辰)盐阜兵团于攻占响水口、南新安镇后相机向大伊山镇、房山街牛山车站一带溃逃之匪追剿,进出牛山车站以东铁路沿线,与东海守军会师。
乙、淮涟兵团司令官李延年
(子)第28师(附工兵第1团)准于12月13日由淮安东北向仇家桥、顺河集、大桥镇、茭陵镇之匪进剿,于12月15日攻占仇家桥、顺河集、大桥镇、茭陵镇各要点,构筑据点工事固守,并肃清各该地区附近散匪,尔后接替涟水城74师之防备及清涟公路交通之警备。
(丑)第74师(附工兵第15团之一营)准于12月13日由淮阴附近地区向涟水城之匪进剿,以57旅攻占钦工镇、三家村,主力攻占于家滩、水流庄;于12月16日合力一举攻占涟水城,俟28师接替涟水城防务后,即经陈师庵、马渚镇、马厂镇、马屯集、桑墟向阿湖车站一带溃逃之匪追剿。
(寅)第7军之171师准于12月13日由丁集向悦来集之匪进剿,于12月15日攻占悦来集后,即构筑据点工事固守,以掩护74师左侧背之安全;待74师攻占涟水城后,即向老张集、古寨、徐家溜、钱家集地区残匪进剿。
丙、宿新兵团司令官胡琏(受本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
(子)第11师(附重炮兵第13团及工兵第15团(欠两营))准于12月13日由曹家集附近地区向沭阳城之匪进剿,于12月15日主力攻占韩集、一部攻占姚唐,于12月16日主力攻占耿圩集、一部攻占刘庄,于12月17日攻占前沭河西岸桓庄亘张圩之线,于12月19日以主力由桓庄、一部由张圩渡河,一举攻占沭阳城,并扫荡附近残匪。俟预3旅接替沭阳城防务后,即经庙头镇、阴平、高流道向徐塘车站一带溃逃之匪追剿。
(丑)第69师(欠92旅、99旅,附41旅、预3旅、工兵第5团)准于12月13日师主力由玻璃厂、预3旅由窑湾镇西岸各附近地区向北新安镇之匪进剿,于12月15日一部攻占嶂山镇、主力攻占新店子、预3旅攻占李圩子,于12月16日一部攻占乔北镇、主力攻占陈子岗、预3旅攻占堰头镇,于12月17日一部攻占龙泉沟、主力攻占小冲子、预3旅攻占港头,于12月18日主力北新安镇攻占、预3旅攻占瓦窑车站;尔后即以41旅任新安镇之守备,主力(含预3旅)即向高流、阴平、庙头镇一带进剿,并以预3旅接替沭阳城防务,69师尔后即任宿迁、沭阳、新安镇间地区残匪之清剿。
丁、峄临兵团司令官冯治安
(子)第77师(附重迫击炮第13团)准于12月12日由兰城殿附近地区向洪山镇、兴明之匪进剿,于12月16日一部攻占洪山镇、主力攻占兰陵镇,于12月17日主力攻占兴明,构筑据点碉楼箝制当面之匪待命进剿。
(丑)第26师(附第1快速纵队及重炮兵第5团(欠第2营)、工兵第20团)准于12月12日由峄县附近地区向傅山口、税郭、向城、尚岩之匪进剿,于12月16日主力攻占傅山口、一部攻占税郭,于12月17日主力攻占向城、一部攻占尚岩,后即在各该地及青山、石城岗、平山、傅山口、税郭构筑据点碉楼,箝制当面之匪待命进剿。
戊、各工兵团任务
(子)工兵第1团任28师渡河桥梁架设及清涟公路之修复,并协力该段电话线之架设。
(丑)工兵第15团配属74师之一营,任该师渡河桥梁之架设及王营镇、涟水城间道路之修补,并协力该段电话线之架设。
(寅)第7军工兵部队任渔沟镇至悦来镇间道路之修补,并协力该段电话线之架设。
(卯)工兵第15团(欠两营)任11师沭阳城以南渡河桥梁架设及宿沭公路之修复,并协力该段电话线之架设。
(辰)工兵第5团任预3旅窑湾镇渡河桥梁架设及宿新公路之修复,并协力该电话线之架设。
(巳)工兵第20团任峄县至兰陵镇段公路之修复,并协力该段电话线之架设。
(午)第59师及第77师工兵营任台儿庄至兰陵镇段公路之修复。
己、后方补给
(子)盐阜兵团由东台兵站基线追补。
(丑)淮涟兵团由淮阴兵站基线追补。
(寅)宿新兵团由宿迁兵站基线追补。
(卯)峄县兵团由峄县兵站基线追补。

然而中共情报机构无孔不入。上面这道作战命令下达的前一天,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司令部就已经得到薛岳初步构思。

根据薛岳的初步作战构想,共军立即作了部署调整。

在5个月来的不断碰壁中,陈毅对自己的判断已丧失了信心。他对将主力用于鲁南还是苏北摇摆不定,而华中和山东的解放军也为此争论不休。

华中方面想把山野主力住苏北拉从而自己可以以逸待劳;山东方面当然不是傻子,他们要求华中主力参加鲁南作战,以大大减少自己的实力消耗。

陈毅身为共军华东战局的最高司令官,受了5个月多的夹板气,知道哪一方面都得罪不起,这回可不想爬上钢丝再从上面摔下来。

12月2日陈毅接到华中野战军南下盐城作战部署的报告时,他曾希望采取一种折衷方案:“华野应以争取再歼两李部队为方针,并应兼顾沭阳地区,我鲁南部队力争能歼击鲁南出击之敌,并能适时南援陇海路新安之线。”

然而粟裕却考虑到华中主力已南调,而沭阳方面的华中9纵力量单薄,建议陈毅调山野1纵和滨海警备旅南援,确保宿沭公路。

3日,陈毅即复电时委婉地说:“如宿迁之敌确渡河,我决率1纵、8师或7师警备旅南下增援”,“两个夜间可赶至陇海路南,第三夜至迟第四夜可在宿沭间开始作战”。

很明显,陈毅迫于山东方面压力,不愿让位于鲁南的山野部队立即冒然南下,但由于以前在与华中军区的争吵中吃过亏,怕重蹈覆辙,不便明说罢了。

华中军区当然不是傻子,对陈毅的心思非常了解。6日,张鼎丞再次致电陈毅、粟裕,建议山野1纵南下接替7师防务,配合华中9纵歼击宿迁东进之国军;调7师参加涟水作战。这下把陈毅逼到了悬崖边上。话已重复了两次,他不能不表态了,要么接受山东方面的意见而得罪华中方面,要么听从华中方面的建议得罪山东方面;他的含混其辞,仍然把自己逼上了钢丝。

情报部门获得的薛岳四路进攻的初步计划,让陈毅镇定了一些。在仔细研究了国军的计划以后,他认为:四路国军中,鲁南、涟水两个方面国军对解放军的正面预设阵地进行突击,威胁不大;盐阜方面,粟裕正组织优势兵力实施反击,击退这一路的可能性很大;而进攻沭阳的国军整11、整69师直取苏北与山东联系的唯一通道,一旦沭阳失守则在苏北作战的解放军的退路被切断,有被歼之虞,因此,这一路对解放军的威胁最大。然而,进攻沭阳这一路国军也是最适合予以打击的一路。

鲁南、涟水两方面国军实力较强,在前一阶段作战中让解放军吃了大亏,因而暂不宜作为打击对象。而进攻沭阳这一路,整11师刚到苏北,对这里的作战环境和华东解放军的战法知之甚少,整69师由三个不同单位的部队凑成,指挥不灵,战斗力不强,故而可以这一路的实力并不象表面上那么强。同时,整11师又是国军的头等精锐主力,消灭了这支部队,可以大大提高解放军的士气,进而扭转华东的颓势。
考虑成熟后,陈毅即于当天晚些时候向中央及山东、华中各方提出五个作战方案:1、部署不变,分别在盐城、涟水、沭阳、鲁南地区迎击四路进攻之国军;2、华中野战军担任进攻盐城、涟水两路国军,山东野战军负责歼击进攻鲁南、沭阳两路国军,各自担任阻击的两路国军,先打哪一路由野战军领导视情况而定;3、华中野战军首先集中兵力进攻盐城或涟水之国军,尔后协同山东野战军夹击进攻沭阳之国军;4、集中山东、华中两野战军主力歼灭进攻沭阳之国军,以部分兵力牵制其他三路;5、不怕沭阳失守,解放军均在原地待机,进一步判明敌方之具体行动后再作处置。在电报中,陈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五个方案各有利弊,“以集中力量确保沭阳,歼击11师之一部为最好”,为此要求华中主力集结于涟水附近机动位置,山野集结于陇海线北沂河沿岸机动位置,以便于3日行程赶上进入战斗。
这份电文正对上了华中方面的胃口。粟裕接得电报后,非常高兴,立即向中央、陈毅、华中及山东军区去电,报告了盐城方面的战况及出击计划,并建议“在此时期,9纵应以全力圣体可能由宿迁东犯沭阳之敌,如不能击破敌之进攻,则以全力扼守沭阳,以待主力来援。请军部令鲁南警备旅适当照顾陇海线,并盼有机予9纵以支持”。
7日,陈毅按照粟裕的建议,电令华中9纵及华中第6军分区:“为有效阻滞宿迁敌之进攻,争取更多时间,以便配合山野、华野主力南北夹击歼敌,你们应在宿沭、宿新两侧地区,周密布置战场。”
当天,陈毅接到新的情报,得知薛岳已下达作战命令,遂于午夜又致电华中方面及华中军区,说“敌人新攻势已将判明”,并提出新的作战方案:如宿迁国军确已出动东犯沭阳,则山东、华中两野战军分别集结于机动位置,华野首先歼击进犯涟水或盐城之国军,尔后协同山野全力夹击进犯沭阳之国军。
8日,粟裕接到陈毅的电报后,认为这个名义上的上司支持自己的计划,乃复电,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若11师增来宿迁,会合69师东进,以9纵单独防御决难抵住四日之久。同时如11师东进很快,则南面战役不能结束,对我极不利。因此,我们仍建议山野迅速南下,至少进至陇海路边,以便二日内赶到参战。如因山野南下,则11师不平,则更妙矣,我南面战役结束后,再集中力量搞11师,则更有把握。”
次日,陈毅再一次接受了粟裕的建议,连夜率山野1纵和8师向马头镇及沂河北岸机动位置转移。10日上午,陈毅又以山野司令部的名义下达了待机歼灭宿迁东进之国军的命令,要求山野1纵、8师秘密移到马头、重坊附近,隐蔽待机。与此相对应,粟裕得知山野1纵和8师南下,非常高兴,立即发出野战19号令:
据确悉整11师已调至宿迁及69师所属之60旅、41旅已集结宿迁附近,57师之预3旅已由大许家东开古邳、八岔路一线集结,工兵5团之一个营已准备在皂河、东沂河上架设浮桥,根据以上情况,估计顽有于13、14两日东向沭阳地区进攻之可能,当面顽74师亦可能同时配合行动。为集中力量配合叶纵8师打破敌人此企图,便利机动作战计,兹将各部任务区分如下:
1、6师除17旅归10纵指挥留原地不动外,师直率16、18旅移至涟水以东之罗庄、牌坊庄、薛家庄一带集结待命。
2、10纵队(欠31旅)6旅并6师之17旅担任涟水以南茭陵、黄庄、大董庄、顺河集一线地区之守备,坚决保持该线阵地,并相机打击出犯之敌。
3、2纵队除留守4旅仍担任涟水、带河镇之防务外,纵直应率9旅移至陈师庵以南地区集结待机。
4、7师除19旅仍担任徐家溜至刘皮镇、老张集、悦来集、大兴庄一线之防务外,师直率5旅应移至钱家集及附近集结先例待命。
5、本部于12日拂晓后位于马诸东之西黄庄。
各部应于夜间转移,统限于本月12日拂晓前到达指定地点。一面迅速与本部架通电话,并电报本部为要。
从陈毅、粟裕的来往电文可以看出,他们对战场情况的掌握极为精确,所以中共中央对他们的处置非常放心,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毛泽东于11日下午电令粟裕即从盐城北返部署沭阳作战,并指示华中1师及13旅休息二三天即行北返。
当晚,粟裕即遵命赶到华中军区司令部驻地张集,与华中军区主要领导人会商,决定率华中1师、7师、山野2纵西移,参加宿沭路作战。仿佛作战方针已经定下来了,可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次日,陈毅带着参谋长陈士榘也赶到张集与华中军区领导人共同策划下一步作战。
临行前,陈毅考虑到山东方面的情绪,先征求了陈士榘的意见。陈士榘仍然坚决主张先打进攻鲁南的国军,并提出了四点理由:1、鲁南国军虽有4个师和一个快速纵队,但其中整77师和整59师原属西北军,反蒋情绪强烈,且与中共有联系,战斗力不强;2、作战战场设在鲁南炮区,这一带都是平原,地形开阔,很少河流,利于大兵团作战;3、根据当时华东部队的配置,如打这一路,解放军无需作大的调整,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无需长距离调动,而鲁南国军是长途跋涉而来,立足未稳,解放军可以以逸待劳;4、鲁南是中共的老解放区,群众条件好,军民配合、后勤工作都好解决。在会谈中,陈士榘还提到,一旦鲁南国军进攻得手,临沂丢失,如果再沿陇海线以北向东扩张,将把山东、苏北地区的联系割断,情况就更困难了。因此,“山东的同志更是强烈要求北线作战”。
陈士榘的意见在陈毅看来,不值一驳,可既然是山东方面的共同看法,他直接反对,会使自己与山东方面本来就不和谐的关系更加紧张。于是,他决定虚与应付一下,等到了张集,让华中军区的领导人去扮红脸否决陈士榘的建议吧。
当天晚些时候,陈毅和陈士榘赶到张集后,即把华中军区主要领导人召集起来。会上,陈士榘首先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当即遭到张鼎丞、粟裕、邓子恢等人劈头盖脸的责问。几人都主张,华中的部队向北不过陇海线。有人甚至调侃似的提出,打整74师,报上次涟水失利之仇。
这一下,陈士榘被弄得极为难堪。他多希望陈毅能站出来支持他啊。可老首长却一声不吭。他感到有些不对劲了。于是,在中间休会时,他又拉着陈毅,反复强调全军调鲁南作战的理由。尽管他把自己能想到的理由全说出来,口水都快说干,陈毅却仍然面无表情。
等他说得差不多了,陈毅才发话:“他们是华中野战军、华中军区的司令员、政委,都不同意打北线之敌,我一时也说服不了他们。”陈士榘听了,知道南线作战的决策已难挽回,也不好多说了。
最后,会议按照陈毅的意见,以陈毅、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张鼎丞、邓子恢6人签署了报中央的会议结论:“为打破蒋介石解决华中问题之企图,我华东全部主力,必须分两点作战,求得在运动中歼灭敌之有生力量,改变此各局势。帮决定以盐城、沭阳为突击方向,涟水及鲁南为钳制方向。”同时,陈毅指示陈士榘、唐亮:鲁南方面必须独力堵住整26师等部的前进,而山野1纵和8师准备南下参战。
对于解放军上述这些决策过程,薛岳一无所知。他也根本不知道解放军山野1纵和8师已从鲁南隐蔽南下,仅通过空中侦察,发现盐城地区的解放军部分北移,就错误判断解放军可能北撤到山东,寻求与鲁南国军作战。这与陈毅和粟裕全面掌控了战场国军的动向形成了鲜明对照。因之,他也根本不可能根据解放军实际动向调整部署,仍按照原计划督促各部队准备行动。
可是,宿新兵团却对他的命令却有不同意见。12月11日上午,整11师开到宿迁。师长胡琏到达后,马上会见了整69师师长戴之奇。戴向胡说明了整69师的部署:以60旅和预3旅使用于峰山、晓店子方向,41旅向人和圩方面进攻,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逐步向北推进。然而,胡琏对此不以为然。他指着地图对戴之奇表示,绥靖公署计划规定整11师向沭阳、整69师向新安镇,两师间距过大,如果解放军从中央插入,两师的侧背都将受到很大威胁,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因此,希望整69师主力向右靠拢,和整11师并肩作战,才是上策。
戴之奇开始有些踌躇,毕竟向右靠拢有违绥靖公署的命令,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胡琏的话有理:整11师装备好,战斗力强,向他们靠拢,可以相互支援。于是,他同意了胡琏的看法。
然而,在座的整69师副师长饶少伟却看出了胡琏计划的问题。散会后,他提醒戴之奇:“胡琏的目的,是想我们靠近掩护他左侧背的安全,如果我们师主力向右靠,峰山和晓店子失掉,不仅我们的侧背受到威胁,整11师的侧背同样受到威胁。”对于饶少伟的看法,戴之奇不置可否。
午后,吴奇伟率高参邓如燥和一部分幕僚到达宿迁。这吴奇伟是薛岳的广东同乡。二人从1927年11月共同参与倒李济深的行动开始,二次北伐、中原大战倒蒋、追剿红军、八年抗战,二人都一起出生入死,关系甚笃。5个月前,薛岳出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也没忘把这位老战友拉上。这次,薛岳又让他以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的身份指挥宿新兵团和保1纵队进攻沭阳和新安镇,就是为了让他运用长期与共军作战的经验,再立大功。
当晚,吴即召集整69、整11师的正副师长及参谋长开会,研讨战局。
会上,吴奇伟首先发言,讲了自己对战局的看法:当前苏北战场的解放军已开始向山东沂蒙山区撤退,宿新兵团的任务是侧击向北撤退的解放军,占领新安镇和沭阳,如发现敌情,须采取积极行动,立即向解放军攻击。
而后,胡琏介绍了自己的意见:“分两路,齐头并进,整69师在左经晓店子、人和圩;整11师在右经李圩子、来龙庵,同时北进。到达邵店附近后,整69师即在原地停止为兵团总预备队,整11师转向东进,向沭阳方向前进。”这个计划与绥靖公署的命令大相径庭,吴奇伟吃惊地看着胡琏。
这时,戴之奇站起来,将整69师原订的作战部署向吴奇伟作了汇报,并按照绥靖公署的原来计划指出两师之间的间隙太大。戴之奇的话说完后,胡琏又走到地图边指着上面的苗庄说:“这地方很重要,应以一个旅确实占领,掩护两师侧背之安全。”戴之奇表示同意。吴奇伟用放大镜在地图上找到苗庄的位置后,考虑了一下后说:“既然两位师长都同意,就派一个旅占领吧。”因苗庄在整69师的作战地境内,所以他决定派41旅占领苗庄。关于作战方案,吴奇伟认为整69师的作战方案符合绥靖公署的命令,遂同意了戴之奇的计划。

12日,各路国军全面开始行动,向预定进攻出发地前进:鲁南国军之整59师扫荡了滩上镇以南运河以东及台儿庄东北之陶沟地区,完成了攻击准备;整77师先后攻占陶墩、刘二厚、官庄、魏家楼一线及兰城殿、鹅鸭城、北罗之线;整26师占领鹅山、四流井、税郭,并向傅山口、石城崮、平山一带清剿。在涟水方向,整28师先行向当面解放军华中6师攻击,攻占了小李马家、李家庄。在宿迁方面,整69师率先行动,预3旅由皂河镇渡过运河向北攻占了陆圩子,师部率41旅、60旅和92旅276团由宿迁渡过运河向北攻击前进,下午60旅占领唐家湖、马家窑、马家楼,41旅攻占晓店子;整11师随后也由宿迁渡运河向东进驻曹家集。战局顿时紧张起来。
当日傍晚,白天的军事会议结束不久,陈毅就接到了各方面国军出动的消息。于是,他重新召粟裕、张鼎丞、邓子恢等重新聚到会议桌前。与会者分析了各路国军的特点和前进路线后,一致认为:四路国军中,进攻鲁南、涟水的国军实力较强,由宿迁进攻沭阳的国军目前战场上仅发现整69师,原有情报显示已进入宿迁的整11师尚未露头,不能证实以前情报的真实性,由此看来,由宿迁出动的这一路国军最弱,是极好的歼击目标;与此同时,进攻涟水的国军为精锐主力整74、整28师和7军171师,对沭阳方向的解放军侧翼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围歼整69师行动的顺利,必须坚决阻止其前进,并在歼灭整69师后,集中主力就近打击该路国军。由于与会者意见一致,会议很快就结束了。
根据会议的决议,陈毅等又致电中共中央说:“据近日情况判断,顽有同时动作之企图”,“故我改变作战方针,以涟水、沭阳两处为突击方向,鲁南与盐城为钳制方向”,以23个团的兵力首先围歼立足未稳的整69师于宿迁、沭阳、新安三角地区,阻击并视情歼击整11师;以28个团分别监视和阻击其他三路国军。
晚9点左右,陈毅又再次致电陈士榘、唐亮,对鲁南部队作出最后部署:“1、两陈走后,悉鲁南敌明日东进,宿迁敌今已东攻。2、我仍按原计划先打宿迁之敌,速令10师、警备旅有力箝制鲁南之敌,望妥为部署,务须有力抵击,迟其前进为要。3、8师、1纵积极准备南下参战。”
13日,陈毅、粟裕又第一次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名义联合发布作战预备命令:
甲、情况
……
估计:顽敌发现我主力于盐城、涟水及陇海路北地区,敌顽有集中优势兵力乘虚进犯我沭阳之可能,判断敌攻部署如下:
(一)以预3旅全部为左纵攻取五花顶,41旅一部于配合预3旅向五花顶进犯,该旅另一部则可能留驻晓店子、嶂山镇之线。
(二)以60旅为右纵,在其左中两路夺取五花顶后,有再沿宿沭路前进的可能,如整11师已到,则该师为二梯队,可能沿宿沭公路前进。
乙、我为确保华中,巩固山东,决心集中主力首先歼灭宿迁出犯之敌于宿迁、沭阳、新安三角地区,以利尔后作战
丙、作战方案:
(一)作战第一方案:首先解决敌之左纵,再解决沿沭宿路东犯之敌。
(二)具体部署:
1、第一个战斗(解决敌左纵五花顶以西地区之敌)
(1)9纵应以一个团控制于五花顶,固守要点,余两个团集结于五花顶以东黄甲庄地区。其在宿沭公路之部队应节节抵抗,尽力迟滞敌人,最后应扼守上庄、耿圩之线阵地不得再退,以便我主力对敌左纵包围歼灭任务之完成。1纵和8师完成对五花顶以西之敌包围后,即同时由正面及两翼出击。
(2)8师与1纵应于本(13)日开至铁路以南马圩南下,经棋盘子展开于高埠岭、南涧子及其以南之线。该纵可分三个纵队,以先头纵队(一个旅)于15日拂晓前插至新店子、唐庄之线,于切断敌由五花顶向宿迁之退路后,除以一个团控制晓店子及附近之有利阵地,阻击宿迁敌增援外,余两个团由新店子向东北进至五花顶一线,其余两个旅一由南涧子向东老和尚圩方向攻击,一由棋盘子向东南陈子岗方向攻击。
(3)8师由小冲子、大冲子向南五花顶西北地区之敌攻击。
(4)7师(缺19旅)于本(13)日即进至叶海子东南地区,沿刘庄、侍刘圩之线,以有力一部攻占嶂山镇之线,以切断敌退宿迁之路,达成后,除以有力一部向南警戒外,余主力由南向北大官庄、野庄之线进攻,并应与1纵占领晓店子之部队密切取得联系。
(5)2纵于本(13)日进至周集及其以西地区集结。
2、第二个战斗(解决右纵宿沭公路之敌)
(1)1纵全部由嶂山镇向东南插至曹家集切断敌之退路后,由西向东攻击。
(2)8师随1纵之右侧跟进到达晓店子、曹家集间地区后,向宿迁方向警戒,于我主力战斗结束时,不失电动机乘胜抢占宿迁城。
7师(缺19旅)为北路之右纵队,9纵队为北路之左纵队,均由北向南——2纵由南向北对敌攻击(详细部署当适时另发指示)。
(三)第二个作战方案:
如敌沿宿沭路先进,而预3旅迟迟不进时,则先集中全力歼灭敌于耿圩以西颜集以南地区,其预定部署如下:
1、2纵以一个旅截断敌退宿迁路之后,以一个团向宿迁方向警戒,其余二个团向东北攻击,另一个旅由韩集以西向正北攻击。
2、9纵队从叶海子向张圩子、悦来集攻击。
3、7师(欠19旅)由北向南悦来地区攻击。
4、8师即在邵店以北,西鲍圩及以东地区为预备队。
5、1纵除以一个团加强五花顶9纵阵地外,其余在马圩及其以南地区待机。
丁、作战分界线:
第一个战斗:
(一)野庄、白马涧、嶂山镇、晓店子、宿迁(均含)之线以东属7师,以西属1纵。
(二)司峿山、司峿镇、土城子、东南园(均含)之线北属9纵,以南属7师。
(三)暖房、白草堂、泉圩、小杜庄、港头、曹家林(均含)之线以东属8师,以西属1纵。
(四)五花顶、新安镇(均含)之线以东属9纵,以西属8师。
戊、通讯联络及伤员转送的规定。
(一)通讯联络员:(另有规定)
(二)伤员转运:
1、宿沭以南部队伤员送晓店第一后方医院,并在十字桥设转运站。
2、宿沭路北伤员送万邳医院,并在苗庄高转运站。
3、1纵、8师伤员(医院另有山野规定)。
己、指挥所本部于本(13)日晚进至阴平,明(14)日晚进至时家集。
就在陈毅和粟裕作出歼灭进攻沭阳、新安镇的国军的决定之时,各路国军继续向前推进。其中犹以鲁南国军的进展最大。由于山野1纵和8师的调离,鲁南地区较为空虚。因此,该方面的国军没有受到多大的抵抗。13日当天,鲁南国军即击退鲁南第3军分区武装的阻击,先后攻占了岔河镇、甘露寺、傅山口、新兴、石城崮等地,逼近兰陵镇,临沂再次告急。
陈毅知道这方面国军没有多大企图,可怕山东方面又会以临沂危急为理由,再次要求调山野1纵和8师回援,从而使宿迁地区的歼敌计划泡汤,便拉上陈士榘,以新四军军长和参谋长的名义联合署名,向山野及鲁南军区下达作战部署:1纵和8师任务不变,均须于14日拂晓前到达陇海线南北指定位置;华中6分区在纪集、炮车、龙池集一带及猫儿窝、运河站之间地区布防,阻击可能由徐州沿铁路东攻之国军,保证主力右侧安全;鲁南10师、滨海警备旅及鲁南第3军分区于临沂以南实施机动防御,并结合游击战,尽量阻滞鲁南国军之前进。这个部署以新四军军部的名义下达,向山东军区表明了陈毅仍然关注鲁南战局,但为求宿迁方面的胜利,不惜放弃鲁南部分地区,不容他们有提出任何异议的机会,这就等于预先堵了山东方面的嘴,从而为解放军集中大部分主力歼击国军宿新兵团创造了条件。
可此时,国军宿新兵团并不知道大难将至,仍按原计划向前推进。13日,41旅先头一部攻占嶂山镇,与进占新店子的预3旅一部会师。其123团则由嶂山以南向东进攻,击退了解放军华中9纵所属之73团2营,攻占人和圩。同时,60旅占领罗庄、刘圩子,而118旅却进展不大,仅攻占李圩、蔡圩、高圩子。
是日中午,戴之奇率整69师师部到达位于晓店子东南的预设指挥所后,发现人和圩适于防守,便决定将指挥所移到人和圩。可他万万没有料到,就是这样一个草率的决策后来要了他的命。
当晚,整11师在顺河集召开作战会议。会上,胡琏鉴于118旅的进展不甚理想,对作战部署作了新的调整:骑兵大队于次日向来龙庵—沭阳方向搜索前进;18旅为右纵队,于翌日晨沿宿沭公路前进,特须注意右侧方之搜索警戒,并与118旅密切联系;118旅为左纵队,于次日晨沿沂河东侧向沭阳方面前进,须注意来龙庵方面之搜索,与左侧整69师之部队确取连络;11旅先至井儿头附近集结待命,特须注意对东北方向之搜索警戒;师司令部及直属部队,跟随18旅之后,前进至曹家集附近。
同时,他未报经徐州绥靖公署同意,擅自以宿新兵团司令官的名义命令整69师,即在原地停止,作为兵团总预备队,掩护整11师东进的侧翼安全。戴之奇接到胡琏的命令后,立即根据胡琏的意图,作出部署::预3旅仅以一个团进攻五花顶,主力则接替60旅在晓店子、峰山一带的防务;60旅全部进到峰山东北罗庄一带平原地区,以便与41旅左翼衔接;41旅向邵店进攻。这样一来,徐州绥靖公署的作战部署就被宿新兵团改得面目全非。整11师的侧翼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可整69师却危机四伏:该师仅7个团,整个的正面却扩大到超过20公里,留给解放军太多的空隙。而戴之奇又愚蠢地把师部设在靠近前沿的人和圩,极易受到解放军的攻击。更为严重的是,其中掩护侧后翼的预3旅两个团的正面超过5公里,兵力相当单薄,如果解放军从这里突破,整69师向宿迁的退路及其与整11师的联络都将受到威胁。但薛岳和坐镇宿迁的吴奇伟对此却视若无睹,以至于终酿成大祸。
14日晨,鉴于解放军各部队已基本到达指定位置了。陈毅、粟裕根据前一天的战况作出执行预备作战命令中的第一方案的决定,先歼灭预3旅全部和41旅大部,并基于此方案作出了新的作战部署:华中9纵以81团全部及73团一个营固守五花顶阵地,另以5个营在五花顶以东黄甲庄准备策应,并于次日待1纵或7师主力切断国军归路后由正面出击;其余各部于当晚“加强行军,务于明(15)日拂晓前完成对嶂山镇西北地区敌人之包围”。
命令下达后不久,国军即开始新的攻势。预3旅一部约200余人在国军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向五花顶方向进攻,占领嶂山镇以北之小胡庄和王塘后与解放军9纵81团前哨连接触;41旅123团由人和圩北攻邵店,与解放军77团前哨连激战至中午,之后解放军因寡不敌众后撤,邵店旋为国军所得;118旅先后攻占刘圩、秦庄、侍圩子。
14日下午,胡琏接到徐州绥靖公署通知:苏北解放军主力从12日起开始分路北移,其先头沭阳、灌南附近。胡琏立即警觉起来,担心遭到解放军围攻,便一面加强对沭阳周围敌情的侦察,一面急邀戴之奇到整11师师部会商。
谁知,戴之奇此时已被所部几天来的顺利进展冲昏了头脑,在两人一谈到双方实力对比时就开始吹嘘:“以我一个师可打共军三个纵队……”
胡琏一听这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整69师是由3个不同单位部队暂时凑成的部队,部队的编成、上下级及各旅之间的协调等都有问题,怎么敢如此轻狂?于是,他委婉地对戴说:“我的一个师打共军两个纵队都不敢讲,对付一个纵队还差不多,你说敢打三个纵队吗?你要小心点,不要轻敌。”
随后,两人又研究了作战计划,最后形成了关于进一步调整整69师部署的一致意见:预3旅停止对五花顶的进攻,退守嶂山镇及其以南一线;41旅攻占邵店之后继续向叶海子进攻;60旅向东北攻占沭河南岸之安仁集。
会后,整69师照此部署执行。到傍晚,60旅完全占领了东西安仁集、预3旅及41旅也奉命在指定地区集结。这样,该师即在左翼全部展开,掩护了整11师的侧翼。就在整69师调整部署的同时,118旅奉命分两路再向小牌坊和来龙庵攻击,遭到解放军华中9纵75团、纵队警卫营(欠一个连)及77团一部的顽强阻击。由于来龙庵解放军阵地前面有一条小河为屏障,大大限制了国军的行动。因此,118旅空有火力优势,而无法突破,攻击受挫。
傍晚,胡琏又接到徐州绥靖公署通知:据空军侦察报告,沭阳一带,邵店以东地区沿沭河南岸发现解放军向北渡河。胡琏立即紧张起来:共军是不是想迂回攻击兵团左翼整69师啊?可不久,中午派出去的侦察人员纷纷回来报告:30华里以内无敌情。
这下,胡琏的疑虑打消了大半。可他还不是完全放心,次日凌晨5点多钟,他打电话请示薛岳,询问苏北敌情有无变化?是否照预定计划行动?此时,薛岳早已接到地面侦察报告,认为宿新兵团行动暂无太大危险。而胡琏以整69师掩护整11师侧翼的方案符合自己战前的设想。对自己更有利的是,这道命令违背蒋介石意图的命令又不是自己下的,上面查下来,自己搪塞一下,也最多是个失察之责。至于胡琏擅自扩大整69师防区的情况,他并不十分清楚。因此,薛岳回答胡琏:“敌情无变化,照预定计划行动。”得到了薛岳的首肯,胡琏如释重负,乃下令:整11师按预定计划继续前进。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陈毅、粟裕对国军宿新兵团调整部署的情况甚至比薛岳还要清楚。除18旅和60旅的准确位置尚未完全明了外,解放军情报部门将宿新兵团各旅的位置全部报给了他们。陈毅、粟裕看了国军部署后,大喜过望。他们认为整69师扇形展开,侧翼暴露,便于分割围歼,当即决定部队仍按原定部署行动,先歼灭整69师及整11师118旅后,再乘胜扩大战果,歼灭整11师主力,夺占宿迁。基于这个决心,他们决定速调位于盐城的华中1师北援。可是,在歼灭整69师及118旅的过程中,整11师主力的增援是不能不考虑的。因而,当他们在15日凌晨得知各部基本到达指定位置准备出击后,于清晨8时电示陈士榘及各部:“为能各个击破(敌人),1纵、8师及5旅就即于今白天不顾虑飞机,迅速歼灭五花顶当面之敌;如该方敌人不多,则1纵主力迅速经晓店子以东北地区,向曹家集以北地区以配合2纵截断118旅,使宿迁11师第11旅无法增援。8师于五花顶南面之敌歼灭后,可位于晓店与曹家集地区,以对付宿迁援敌。”于是,宿迁附近的战事更趋激烈了。
15日晨,国军118旅33团及18旅53团奉命再次向来龙庵进攻,这次胡琏接受了前两天攻击受阻的教训,以一小部佯攻小牌坊,倾力向解放军来龙庵阵地发动猛攻。守备该地的解放军75团主力已奉命于拂晓前北移到姚塘子集结待机,仅留下副团长屈树义率2营坚守原阵地。面对10倍于己的优势国军,2营的表现极为英勇。血战一直持续到中午,2营官兵伤亡殆尽,国军才占领来龙庵,屈树义负伤被俘。而后,118旅又向保安圩方面追击,与刚赶到的山野2纵4旅遭遇,发生激战。
就在这个时候,进占苗庄的国军41旅通过侦察发现当面有解放军大部队正在集结,旅长董继陶顿时紧张起来,急令占邵店的123团准备向苗庄、蔡庄收缩。123团接到命令后,立即停止一切进攻行动,并将一个营撤往苗庄。同时,预3旅方面也发现情况。是日晨,该旅一个搜索排在朱场附近与解放军山野1纵3旅8团遭遇,悉数被歼。旅长魏人鉴一直到午后也没有得到朱场方面的消息,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下午4时,预3旅在嶂山镇西北约1.5公里的钱圩发现有解放军大部队在运动,立即集中炮兵向解放军攻击,迫使解放军就地停止。前沿阵地的异常活动很快就报到了整69师师部和宿新兵团部。戴之奇察觉情况危急,急令各部收缩阵地,继续加强驻地防御工事,并派出小部队搜索当面情况,同时根据饶少伟的建议,先派工兵营赶赴晓店子东南的高家洼附近赶筑工事,准备在必要时把师指挥所移到那里。
这时,胡琏也判断解放军将重点攻击整69师,当即命令118旅停止进攻保安圩,该旅和18旅仅留小部兵力守备来龙庵,其余部队分别集结,稍事休整后,118旅即向晓店子方向移动,待命攻击与整69师交战之解放军之侧背。
但国军的反应太晚了。15日将近中午,在五花顶前线指挥作战的解放军华中9纵副司令员饶子健发现当面国军频频调动,判断其可能撤退,就向野司作了报告。陈毅、粟裕接到这个报告后,立即命令战役前敌指挥所负责人陈士榘组织部队全线出击,并命令1纵、8师:“1纵、8师应不为嶂山及晓店之敌抓留,除以一部攻歼外,主力立即由嶂山、晓店间以嶂山以北向东南猛进,道德断敌退路,而后各个歼灭之,勿再延误时间。”陈士榘接到陈、粟的指示后,迅速向各部下达追击命令。山野野司参谋处并特别电话指示1纵:宿迁之敌,已向南全线溃退,决心进行全面追击,令该迅速向井儿头、曹家集出击,由西向东与2纵伎俩,共同截歼溃逃之敌。
黄昏,解放军各部按既定部署以突然动作向国军发动反击。9纵以73团和81团主力向嶂山方向出击,于当夜10时左右在钱圩消灭预3旅一个搜索排;7师13团及9纵75团两个营向孙老家、胡庙进攻,扑空;2纵两个团自张圩子、小墩坡由东向西出击,进到来龙庵西南之左庄、李圆庄、林圩一线,因118旅早已撤走,未见敌踪,只好于22日退回原地;1纵以1旅抢占井儿头,2旅攻击晓店子,3旅经晓店子以北直插曹家集,遇到国军的顽强抵抗,攻击受阻;7师5旅主力攻击嶂山镇以北老和圩,与守军1个连暂时打成对峙;8师23、24团于当夜10时对峰山发起攻击,与守军预3旅9团一个加强营激战,几次冲锋均未奏效。战斗至为激烈。由于国军在战前做了一定的准备,并没有象解放军预想的那样溃逃,因此解放军各部的进展均不理想。
面对这一情况, 1纵司令员叶飞对野司大发雷霆:“哪里有全线溃逃的情况?真是岂有此理!”次日凌晨2时,他在没有征得野司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命令所部撤回原集结位置。约半小时后,1纵副司令员何克希到前敌指挥部向陈士榘报告说,1纵两个旅已奉命后撤。陈士榘得知后,火冒三丈,当面质问何:“8师进攻峰山战斗正打得激烈,你们向后撤是什么意思?”何克希一时语塞。陈士榘又问:“晓店子的敌人,你们1纵留下部队包围和监视没有?”
“都撤下来了,未留部队。”
“和3旅取得联系没有?”
何克希也说没有取得联系。陈士榘脸色铁青,当即向何指出:“你们一撤,8师的右侧完全暴露在晓店子敌人面前,敌人必将集中力量反击8师的进攻,增援峰山的敌人;同时也减弱了分割敌人11师和69师联系,增加东面2纵等部队进攻的困难,这将对我战役全局产生极不利和影响。”
何克希听后,立刻感到情况严重,连忙请求指示。陈士榘当即命1纵掩护8师进攻嶂山镇和峰山的侧翼;同时果断决定缩小攻击面,调整部署,严令8师“今晚一定打下峰山和嶂山镇”,另命7师和9纵除以少数部队配合1纵和8师攻击嶂山镇外,主力趁邵店之国军尚未完全缩回苗庄、蔡庄之际,全歼该部。
解放军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拂晓,捷报传来:8师攻克峰山,守军1个加强营仅两个排突围逃走;7师一部占领老和圩,全歼守军1个连。陈士榘大喜:控制峰山后,预3旅的防区就被截为两段了,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战果。
不过,几分钟的兴奋过后,陈士榘马上冷静下来:峰山如此重要,天亮后,对手必然全力争夺,还没有到庆功的时候。于是,他马上指示8师必须坚守住峰山,同时电令1纵“应即派全部至嶂山晓店子之间准打60旅增援,以6个团包围晓店子4个团打援,派小部至井儿头一线”。
叶飞接到陈士榘命令时,正在一筹莫展呢。此时,所部1、2旅已撤回原峰山以南指定位置,3旅却一直联系不上。叶飞考虑到情况严重,立即派何克希前往3旅传达撤退命令。当何克希到达3旅旅部见到旅长刘亨云和副政委张云碧时,才知道该旅正在曹家集一带与整11师酣战。
事情是这样的。15日夜,3旅以9团为前卫,以地图和指南针判明方位,超过越过骆马湖洼地,进到曹家集以西地域。在那里,3旅抓获了几个整11师的通信兵,从他们口中获悉曹家集的守军是整11师师部及其直属队。刘亨云当即决心以9团攻击曹家集,8师1个营攻击王圩,其余部队占领冯庄、郭庄,阻击来自东北的增援国军。凌晨4时,9团参谋长俞慕耕率2营形如向曹家集外围发起攻击,战斗打响。
起初,解放军以为这里是整11师的后方,国军不知道3旅的行踪,应该没有什么防备。可是,他们完全想错了。当晚,整11师工兵营赶到曹家集,立即整修原有的野战防御工事,此时已基本完工。枪声响起后,整11师师部与各旅的电话线路全被解放军切断,使整11师指挥所内人员陷入混乱,可骑兵大队及工兵营、特务营均奉各自部队首长之命迅速进入各自阵地,曹家集已没有多大危险了。
顿时,战斗开始升级。解放军9团利用攻击的突然性,一举攻克了曹庄,击破国军工兵15团2营,击毁吉普车一辆,接着又占领民便河公路桥梁,直逼曹家集。但在进攻曹家集时遭到整11师工兵营和特务营的火力阻截,无法前进。
这时,坐在指挥所内的胡琏,却并不象他的参谋们那样慌张,在召集幕僚进行短暂商议后,决定马上采取五项措施:1、设法通知各单位,各在原地抵抗、构筑工事,不准擅动;2、整11师直属队暂归副师长王严指挥,负责曹家集村内防务;3、各旅立即准备于拂晓开始向进入整11师防区后方的解放军反击;4、通讯营立即设法恢复各单位间的通讯;5、在未恢复电话通讯前,各单位主动向所属上级联系,务使指挥系统不要中断。
黎明后,整11师发觉解放军兵力不多,且较分散,孤军深入,即一面利用既设阵地进行抵抗,一面急令18旅全力向3旅反扑,实施反包围。而3旅为保障9团的侧翼安全,乃改令8团1个营攻占高庄、其余部队占领黄庄、马家楼担任警戒和阻援任务。8团3营未及接获命令,已按原部署进到冯庄,抗击东北方向的来援之国军。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何克希来到3旅,传达了叶飞的撤退命令。刘亨云旅长不得不正视双方实力悬殊的现实,命令8师一部占领三台山南侧之许庄,向宿迁、晓店子方向警戒,以控制后撤道路。同时组织非战斗人员押解俘虏及缴获物资,转送伤员先行撤退。但敌前撤退谈何容易。此刻,国军18旅已分两路向9团阵地及冯庄反扑,9团及8团3营陷入苦战。双方经反复厮杀,到下午3时左右3旅终于突出重围,但9团2营及8团3营大部伤亡,9团参谋长俞慕耕战死。
曹家集遇袭给了宿新兵团一个严重的警告。16日拂晓前,吴奇伟电令胡琏,要求整11师与整69师靠拢。胡琏当即调整部署:60旅“火速西援”,41旅、118旅向后收缩,预3旅“倾全力夺回峰山”,以此扭转不利局面。根据胡琏的上述指示,戴之奇做出处置:1、令60旅派兵1个营在师炮兵支援下,夺回峰山高地,并令炮兵以山炮4门协力攻击;2、令预3旅旅部及7团退守晓店子,加强工事,固守待援。3、急电吴奇伟,要求令整11师迅速向晓店子增援,以解预3旅之围,并请运送弹药来人和圩;4、急电徐州派空军助战。
是日晨,各路国军开始行动。41旅以121团向人和圩转移,以增强师部防御,同时123团主力也由邵店突围向苗庄、蔡庄撤退。解放军9纵和7师闻讯后,立即进行追击。但由于两部缺乏联络,在进行中发生误会交火,耽误了时间,使得123团顺利撤回苗庄、蔡庄,仅损失掩护部队的后尾一小部。与此同时,60旅主力由东西安仁集缩回嶂山镇以东之宋营、罗庄、徐庄,预3旅旅部及7团退守晓店子,均各自加强工事准备迎敌; 118旅也由晓店子方向、来龙庵方向迅速向曹家集收缩,但到达曹家集时,围歼解放军3旅的战斗已近尾声,没有排上任何用场。
上午10时,预3旅9团一部及60旅一个营在空军及炮兵的支援下,猛攻峰山。守备峰山阵地的是解放军山野8师23团和24团各一个营。8师部队以前防御战打得少,打退了国军两次冲锋,自己出现了些伤亡,一线部队就叫起苦来了,接连向师部求援。为稳定局势,8师师长何以祥不得不从师预备队22团中抽调9连上山增援,并着24团参谋长张朝忠统一指挥山上部队作战。随后,8师政委丁秋生又向张朝忠及各营营长下达死命令:“坚守峰山对整个战场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不准后退一步,任何人擅自后退,立即就地枪决。”
下午2时,国军一个连趁峰山钻隙攻上了山顶阵地,遭到解放军的突然反击,溃退下来。这一情况给守军提了个醒:部队已有较大伤亡,需要增援。于是,何以祥果断将22团3营(欠9连)调到山脚下,疏散隐蔽待机。
果然,下午4时,国军经过重新组织,再次向山顶主阵地发起连续冲锋。双方伤亡均极严重。将近黄昏时,眼看国军就要冲上峰山北侧山岭了。8师副师长王吉文即令3营出击。3营得令后,由峰山东北迂回国军侧后,予以猛击。国军当即全线溃退。至此,解放军完全控制峰山,是役解放军毙预3旅9团团长周易宣以下100余人,俘700余人。
陈士榘得知8师已打退国军的反扑,即令该师协同1纵进攻嶂山镇。但是日晚,当8师24团及特务营到达嶂山镇时,守军预3旅9团残部已向晓店子撤退了。解放军便不战而得嶂山镇。

峰山和嶂山镇的易手标志着解放军完全夺取了宿北战场的主动权。然而,如果就此说解放军到这时已注定要取得宿北战役的胜利,还为时尚早。16日上午,9纵、7师在追击123团的过程中过程中,向郭庄、苗庄、蔡庄、李庄等地攻击,遭到41旅等部的顽强阻击,形成相持。当天下午,山野2纵向来龙庵及其西南地区攻击,同样不顺利,打成对峙。
根据上述情况,陈毅及陈士榘于当天日落前调整部署:令1纵从峰山以南、晓店子以北地区楔入国军纵深地区,攻击60旅;7师由南塘场向西或由邵店向西南出击;9纵除一部在待家岭以北担任牵制任务外,主力向苗庄、人和圩攻击;2纵从孙家墩、李圩向人和圩攻击,只留一部向待家岭、曹家集进扰牵制整11师。当天黄昏,各部开始行动。1纵1、2两旅从峰山以南、晓店子以北集结地出发,在夜幕的掩蔽下,利用国军阵地之间隙,大胆、隐蔽地插向60旅侧后方,很快攻占了老虎洞、高庄、蔡庄,并包围了罗庄以南的国军据点。
次日凌晨,3旅副旅长兼参谋长谢忠良率7团自老虎洞西南地域楔入,于拂晓时抵达晓店子南三台山附近,随即袭占了张林、蔡林、三台山、庵庄及晓店子以北的许店,并突袭了高家洼,击溃在那里修筑工事的工兵5团1营一个连。至此,1纵既完成了对整11师和整69师的战役分割,也切断了预3旅与60、41旅的联系。而后,叶飞命令部队即刻转入防御,抓紧时间调整兵力、火力部署,加固工事,积极准备抗击南逃和北援之国军。
为了配合1纵之行动,7师也于当夜进入刘圩子、蔡庄以北地域,包围了徐庄、王庄、刘圩子,并向罗庄发起进攻,使得国军60旅无暇南顾,保证了1纵行动的顺利;8师在嶂山镇扑空以后,也南进至仇庄、何庄一带,并基本完成了对晓店子预3旅的包围。
以上三路解放军的进行进行得异常顺利,可2纵和9纵的行动却受阻。当晚,9纵9纵奉命向人和圩外围李庄、高庄及人和圩攻击,遭到国军猛烈的火力杀伤,颇有伤亡,被迫于凌晨4时撤出战斗。与此同时,2纵则向高圩、蔡圩、李圩攻击,打算夺取这几个村庄后,向西与1纵会师,完全切断整11师与人和圩之间的交通后,再向人和圩突击。由于战前侦察不力,司令员韦国清误认为守军系战斗力不强的92旅,比较轻敌。可是,等到部队进攻时,突击部队受到国军的优势兵力的反击,冲了几次都没有效果,伤亡甚重,被迫于拂晓前撤出战斗。后来,经查实,李圩等地的守军为18旅一部,战斗力很强。韦国清对此懊恼不已。
整69师被包围及人和圩受到攻击后,戴之奇意识到危险,急忙电请吴奇伟令整11师出动,先解预3旅之围。吴当即命令整69师固守待援,并打电话给胡琏,严令整11师由曹家集向西北增援,夹击解放军以解整69师之危。胡琏得令后,立即做出如次处置:令118旅(附18旅52团、整11师榴炮营)全力向西攻击,解69师之围;令18旅(欠52团),放弃来龙庵、高圩,将兵力收缩于曹家集、李圩一带,严密监视北面、东面,以掩护118旅侧翼;令整69师坚强固守,设法与整11师多取得联系,并告之118旅(附52团、榴炮营)已向西驰援;令11旅为兵团总预备队。
与此同时,陈士榘也估计到了整11师即将北援,于17日凌晨5时令8师“除派小部队控制嶂山以东之王庄、张庄、南王庄,应即完成对晓店子的包围,并准打井儿头之援兵,占晓店子后即向三台山发展,切断敌之退路。要于今日至晚上解决。”
17日晨8时,国军118旅在飞机和火炮的掩护下,猛攻1纵7团三台山蔡林、庵庄阵地。与此同时,预3旅亦由晓店子出击三台山、许庄一带。解放军7团在国军的南北夹击下顽强奋战,战斗异常激烈。同时,8师师长得知1纵7团危急,急以有力一部向三台山出击,终于打退了预3旅的进攻,并缴获山炮2门,迫击炮3门。此后,预3旅腹背受敌,只得向晓店子退缩。8师看到晓店子工事尚坚固,急切难下,便以部分炮火对晓店子实施扰乱轰击,疲惫国军,等到天黑后再进行进攻。而后,预3旅又几次向三台山、许庄方向突击,企图封锁老虎洞缺口,切断1纵退路,都被8师打了回去。
尽管预3旅对三台山的进攻被打退了,国军118旅对蔡林、沈庄的进攻仍然十分猛烈,部队轮番冲锋。守军打得异常艰苦,部分阵地守兵伤亡过半。与此同时,2纵9旅进到人和圩,与9纵75、77团一起完成了对整69师师部(附92旅276团)的包围。但由于守军得到了整11师的弹药接济,火力旺盛,解放军攻击难以奏效。上午10时左右,叶飞鉴于阻援形势紧急,决定以一个营监视整69师,其余打增援,希图孤注一掷,用全部主力堵住整11师的增援。
同时,陈士榘根据粟裕“今晚解决人和圩的指示”,决定作出新的调整:“今晚决定5旅、8师、9纵统一由陈参谋长指挥,2纵统一指挥9纵队,消灭60旅,2纵9旅应全力解决人和圩。”命令下达后,2纵、7师和9纵均积极准备攻击苗庄和人和圩。不久,9纵攻占叶老庄。陈士榘闻此讯非常兴奋。这时,他也看出了1纵北面空虚,可粟裕要求当晚攻占人和圩,不可能再从人和圩调兵支援1纵了。正苦思无策呢,9纵的胜利带来了希望,看样子,只要行动果敢,攻击有力,2纵、7师和9纵完全能牵制住整69师主力。
然而,他的对手戴之奇也不是傻瓜,完全不吃这一套。戴知道,打通与整11师的联系是扭转不利局面的关键。因而,他不惜削弱人和圩的防御,命令驻人和圩的41旅121团出动,协同60旅之有力一部攻击1纵北面的警戒阵地。午后,整69师两个团南移准备攻击1纵的消息传到了解放军前敌指挥所。陈士榘闻讯,急了起来:1纵在北面只有一个营担任警戒,即使把在许庄、三台山担负警戒任务的8师一小部拉上去,也没法挡住两个团的进攻。而该纵主力又在南面与整11师激战,非常吃紧,无力北顾,形势相当危急。而1纵是山野的主力,万万不能丢啊!于是,陈士榘先命令在三台山、许庄方向的8师一部先行撤退,而后要通了叶飞的电话,告诉他敌情,并要求1纵撤退。
叶飞一听,好似晴天霹雳:大白天,开阔地,又处在对方的纵深,四面受敌,1个纵队万余人,怎么撤?他本来就与陈士榘有隔阂,现在更认为陈士榘在整他了,胸中的火气上涌,便开始顶撞起陈士榘来:“敌整11师正向我纵队阵地疯狂进攻,并以大量飞机、大炮封锁我纵后路,而且四面受敌,如果此时撤退,非但将使整个战役意图落空,而且将使部队造成极大混乱和损失。”末了,还加了一句:希望陈参谋长来1纵加强指挥。
陈士榘听出对方的口气不对,就说:“敌人封锁很厉害,带一个警卫班也进不来。”但他仍然坚持要1纵撤退。
叶飞这下逮着把柄了,嚷起来:“通路被敌人火力封锁,既然一个班也不能通过,一个纵队怎么能通过撤出呢?”
陈士榘也火了,大声说:“8师已经撤了,你们撤不撤我不管了。”说完砰地一声,把电话挂断了。
叶飞气得脸色铁青,狠狠地把电话摔在了一边。
在一旁的纵队副司令员张翼翔从来没有看到叶飞发如此大的火,吓得脸色都变了,忙问:“怎么办?”
“白天不能撤,撤是送死!两面敌人一夹击,全纵队完蛋。只有坚持到黄昏,才能一个冲锋打开口子,实施突围。”叶飞回答。
于是,叶飞把手下3个旅的旅长和政委召集来开会,进行部署。在会上,叶飞要求各旅要坚持4个钟头,并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而坚持4 个小时就必须确保高家洼、沈庄之最后阵地,因此,7团能否守住阵地是关键,于是叶飞决定急调6团3营增援高家洼,同时命令各部队除少数警戒分队外,一律在战壕里睡觉,养精蓄锐,准备黄昏突围。不久,陈士榘手下参谋打来电话,说陈士榘已令8师以有力之一部回驻三台山,于黄昏前出击,配合1纵突围,但前提是1纵必须再坚守4个小时。
坚守4个小时,谈何容易!当时7团阵地已经岌岌可危了。中午过后不久,118旅就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再次分路向蔡林、庵庄阵地猛攻。7团已经历了半天血战,消耗极大,所以阵地一线很快失守。国军乘机进到叶庄、上涧沼地域,并向高家洼、张林阵地进攻。7团尽管拼死抵抗,仍然节节后退。
到下午两三点钟,7团仅能坚守的阵地仅是一座东西东西只有1公里,南北不到两公里的小山。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让7团再坚守4小时,叶飞向指挥7团作战的3旅参谋长谢忠良下了死命令,要他无论如何必须死守。谢忠良当即表示:“人在阵地在”,随即便亲自在山头上指挥。国军118旅在飞机和榴弹炮的大力掩护下,发起多次集团冲锋,解放军在张林、高家洼的阵地大部被摧毁,部队损失相当严重。据叶飞在战后回忆,他当时用望远镜看到,“敌人第一次攻击后,1个营阵地丢失了,只跑回来五六个人。敌人又开始第二次攻击,又是密集队形的集团冲锋,中间1个营阵地又失守,只跑回来六七人”。
与此同时,国军又以1个营从张林、高家洼之间楔入,猛攻沈庄。沈庄的守军为7团7连。那里没有防御工事可守,该连就利用庄南百米外的小河堤组织防御,连续打退国军6次集团冲击,伤亡过半。谢忠良又调8连一个排驰援,几小时过后,7连连同增援上来的8连加起来也只剩下14人了,当国军再次发起进攻时,已无力坚守小河堤,只好退回沈庄内继续扼守。国军乃越过河堤,向沈庄猛扑。在那里指挥作战的7团参谋长曾阿胶亲自带领庄内团指挥人员冲上一线阵地,与国军拼杀,形势也相当危急。
到了下午3点半左右, 7团阵地上原有的4个营只剩下不到两个营的兵力守卫高家洼和沈庄的最后阵地了。离突围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局势危急,必须当机立断!叶飞当即下决心,提前1小时出击!1小时后,出击命令一下,1纵1、2旅官兵排成连方队,端起刺刀,向正在进攻7团阵地的国军侧翼猛烈冲击。此时,118旅和52团官兵由于在攻占来龙庵后在来龙庵、曹家集、晓店子之间,往返奔波,未得到任何休整,加上在这里又经过了将近一天的血战,已相当疲劳了,哪里顶得住解放军优势兵力的反突击?高魁元见势不妙,急令部队全线撤退。解放军乘胜追击,直抵唐家湖附近,歼国军一部。
但是,118旅的后撤并不意味着1纵的危机解除。就在1纵主力在高家洼等地与118师鏖战之时,整69师两个团从北面向1纵发起了攻击,很快突破了担任1纵北面警戒任务的一个营的阵地,直逼1纵指挥所。这时,1纵几乎所有作战部队均在南面与118旅作战,已无兵可用了。情急之下,纵队副政委谭启龙亲自组织警卫队及机关干部、炊事员、卫生员等非战斗人员投入战斗。可国军毕竟是两个团的作战部队,非战斗人员能撑得了多久呢?阵地危在旦夕。然而,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幸运之神降临到1纵官兵头上。
天近黄昏时,整11师攻击失利开始后撤的消息传到国军60旅旅部,让旅长黄保德如五雷轰顶,顿时丧失了继续作战的意志。于是,他命令攻击1纵的部队立即停止进攻,向东撤退,自己率旅主力随后跟进突围。已攻到1纵指挥所跟前的国军179团和121团接到命令,立刻放弃攻击,调头东逃。1纵乘势追击,歼179团团部及后尾,俘179团团长马

作者:jeramah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_________________
想搞基,不想爱国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jeramah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5560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