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亦明:我和方舟子分手、决裂的前前后后(十九)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亦明:我和方舟子分手、决裂的前前后后(十九)   
xyzxyz






加入时间: 2004/02/15
文章: 2188

经验值: 183


文章标题: ZT亦明:我和方舟子分手、决裂的前前后后(十九) (362 reads)      时间: 2007-12-13 周四, 上午7:30

作者:xyzxyz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方华侨向中国媒体撒泼

方舟子之所以在中国大陆有些影响,主要是因为他借“打假”营造了一
些名气,而这个名气,又被他十分巧妙地兑换成了话语权。有了这个话语
权,方舟子几乎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他的言论
错误百出,哪怕是你对方舟子反感透顶,但他的声音就象是夏日在你耳边嗡
嗡作响的那只苍蝇一样,挥之不去。

毫无疑问,拥有话语权使一个人处於相对的优势地位——在中国,它甚
至能够使一个人处於绝对的优势——这从方舟子和刘县书的论战中就可以看
得出来。本来,不论是学问的高低,还是逻辑的疏密,刘学士(很可能是个
硕士,但其研究生教育似乎不在生物学专业)都比方博士高出不止一头。但
是,在《中国青年报》上,刘学士这个“本报记者”,就是斗不过这个“本
报专栏作家”方舟子——那个辩论,必须以方舟子的文章来收场。而刘学士
的后续文章,也只能在被方舟子批驳一番之后,才能被大多数人读到。其净
结果,就造成了“谁的嘴巴大,谁就有真理”这么一个“客观现实”。

很可能就是认识到了这一客观现实,方舟子对其他同样享有话语权的人
极为敏感,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嘴巴。任何人只要发出与方舟子不同的音响,
都可能遭到他的一顿痛骂,被要求“闭嘴”。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转基因
这个问题上,方舟子几乎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任何记者如果撰写了对转基
因问题持保留态度的文章,任何报刊如果发表了这样的文章,不论是从前的
战友还是未来的盟军,不管是旧东家还是新老板,方舟子都会毫不留情地把
他们“立此存照”,并且要没鼻子没脸地予以拳打脚踢。而从他反驳这些媒
体的言论上看,方舟子与其说是在科普、打假,倒不如说更象是在为商家做
托儿、当打手。

(1) 《上海外滩画报》事件

2002年12月4日,《上海外滩画报》发表记者许凯的文章,《6种雀巢食
品含有不明基因 为何还在亚洲销售?》。该文不过是说,雀巢等公司“在欧
洲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但在亚洲却没有此项承诺。”而上海市政府规定
“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都应当进行标
识。”(实际上,根据国务院2001年5月23日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
条例》,农业部在2002年3月20日发布了三个配套规章,其中就有《农业转
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但是,雀巢公司在上海销售的用转基因产品为
原料的食品,却未加标记。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许凯介绍了一些转基因食品
的可能危害,以及抵制转基因食品的“世界潮流”。总的来说,这篇报道虽
然倾向性比较明显,但文章中所说的话都有根有据,如“联合国规定”、
“国际消费者协会”、“《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媒体”。也就是
说,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出格之处,即使衡之以西方国家的新闻标准,也没
有什么纰漏。

而方舟子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将之“立此存
照”,并且对文中的十二段话做出了批驳。不仅如此,方舟子还把他的两个
粉丝的下流谩骂——“看来这位妓者和弱智基因有关”;“这厮纯粹是瞎抬
杠”——也当成了评论,放在这篇文章之前。

方舟子当然不能眼看着自己的粉丝比自己还英勇,那岂不是把这位斗士
的风头抢了去。看看他下面的言论,五年前方舟子那拍案而起、怒目圆睁、
张牙舞爪的“斗士雄姿”,仍然在我们眼前活灵活现:

“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含有不明基因(因为我们还没有对哪一种食用生物
的基因组完全了解),为何还在世界各地销售?”(方舟子评论该文的标
题:《6种雀巢食品含有不明基因为何还在亚洲销售?》。)

“‘天然’食品更有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疾病和突变。别吃饭算了。雀
巢的同类产品在世界各地销售,包括在美国,又不是只针对中国,凭什么说
人家是把中国儿童当小白鼠?”(这是针对许文的这样一段话:“为了说明
消息的准确可靠,发布消息者引用了香港官方的检测结论:雀巢的奶制品和
婴儿食品大都含有不明基因的原料。消息呼吁:转基因食品有可能导致不可
预测的疾病与突变,中国儿童不是实验用的小白鼠!中国妈妈们要行动起来
保护你的家人。”)

“有些记者的唾液更‘可能’影响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你是不是该因
此闭嘴?”(这是针对许文的这句话:“三是有些基因工程可能影响人体抵
御病毒的能力”。)

“有些记者的唾液更‘可能’破坏整个生物链,你是不是该因此闭
嘴?”(这是针对许文的这句话:“五是有可能破坏整个生物链。”)

方舟子的最后一段评论最有力度。针对许文的这么一句话,“雀巢公司
肯定没有进行转基因食品标识”, 方舟子说:

“是否加转基因食品标志是一回事,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是另一回事。
加标志的主要原因,我看都是因为给谣言、恐慌害的。美国市场上的转基因
食品就没有加标志,虽然美国市场上60%的食品含转基因成分。看来美国人
的命更不值钱。

“这位记者找了消费者组织,找了绿色和平组织,找了对外经济贸易教
授,找的全都是或者已有预定的反科学立场(绿色和平组织)或者不知转基
因为何物的外行,却独独不去找最知道转基因是怎么回事的专家,就在那里
造谣制造恐慌了。

“雀巢公司完全可以控告《上海外滩画报》造谣诽谤。”
(见: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2/zhuanjiyinshipin4.txt)。

从反复要求记者“闭嘴”,到反对加标志[识],再到煽动雀巢公司控告
《上海外滩画报》,我们感到万分不解的是:这个方舟子到底是以什么身
份、出於什么立场来发表这样的评论的?说他是科学家、科普作家吧,他实
际上没有提供任何科学信息,相反,他却在宣传伪科学知识(如说“有些记者
的唾液更‘可能’影响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有些记者的唾液更‘可
能’破坏整个生物链”);说他是打假斗士吧,他自己实际上是在造假、说谎
话(如说“美国市场上60%的食品含转基因成分”,“‘天然’食品更有可能
导致不可预测的疾病和突变”);说他是出於所谓的“良心”吧,我们竟然看
不出他的良心到底何在——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

雀巢公司违反中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对含有转基因产品的食品未加标
记,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於这一事实,方舟子根本不屑理会——他的大板间
接打到中国政府的屁股上,“加标志的主要原因,我看都是因为给谣言、恐
慌害的。”按照方舟子,恐慌是因为无知,造谣是因为搞伪科学、搞政治阴
谋。聪明的方舟子点到为止,到此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说什么
美国如何如何。笔者在此不妨学学肉唐僧,把方舟子的意思挑明:中国政府
制订管理转基因产品的法规,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受到了伪科学组织的欺
骗,要么就是在搞“阴谋”。

假如《上海外滩画报》是西方国家的英文报刊,假如许凯是金发碧眼的
洋人,假如制订转基因产品管理条例的是美国的FDA、EPA、纽约市政府,
假如方舟子在美国用英文来写作,他敢如此地撒野放肆吗?

答曰:你就是吓死他,他也不敢!

当然,对笔者来说,更重要的问题是:到底是什么东西使方舟子如此地
疯狂和野蛮?他为什么要拼命般地反对给转基因食品加标识?他为什么要堵
住发出反面声音的嘴巴?

【注1:2003年3月14日,《上海外滩画报》又发表了许凯的一篇与转基
因问题有关的文章,《转基因标识为何进展慢》。在五百余字的“立此存
照”按语中,方舟子再次破口大骂,说“这家小报配合反科学组织‘绿色和
平组织’在中国的代理人炮制……吓唬中国消费者的骗局,这个骗局在中国
老百姓中造成了……不必要恐慌”,“妖言惑众”,“无耻到这种程度,在
中国媒体中也是罕见的”。】

【注2:2003年11月12日,新语丝转载了被方舟子及其粉丝称为“唾液
更‘可能’影响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唾液更‘可能’破坏整个生物
链”的“妓者”、“弱智”许凯“这厮”在《上海外滩画报》上发表的三篇
文章:《蒋民华院士“剽窃”事件调查》、《院士腐败挑战规则漏洞》、
《蒋民华VS于锡玲:学术道德的较量》。方舟子没有发表任何评论。由此可
见,许凯“这厮”之所以是“妓者”、“弱智”,唯一原因就是他发表了要
求严格执行管制转基因食品法规的言论。而只要“这厮”在这个问题上“闭
嘴”,新语丝就可以把他的文章“到”来,充当自己的“新盗资料”。(新
语丝网站现在还存有我的文章,其中有若干篇就是方舟子“盗”去的。)】

【注3:2004年1月14日,方舟子在新语丝上发表《我怎么成了“一些知
名学者”?——〈外滩画报〉之剽窃》,抱怨说该报将自己的观点发表时,
没有亮出方舟子的名字,而只是称为“知名学者”。2004年8月12日,《上
海外滩画报》发表《方舟子谈网络话语权与“甘德怀事件”》 一文(新语丝
在次日转载)。在文章的末尾,有这样一段声明:“本报2004年1月14日,
刊发《院士评选不拒绝高官企业家》一文,因为技术性的失误,将采访方舟
子先生的观点,以某位“知名学者”的名义发表。《外滩画报》对此,向方
舟子先生表示歉意!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类似事件。感谢方舟子先
生对《外滩画报》的理解与支持。”由此可见,第一,所谓“妖言惑众”、
“在中国媒体中[无耻得] ……罕见”,不过就是因为“这家小报”刊登了要
求转基因食品依法标记的文章;第二,即使是在这样的“小报”上,方舟子
也绝不肯放弃一个露脸的机会;第三,方舟子的“吓唬”,对於中国的媒
体,还是具有相当的威力的。】

(2) 《中国青年报》事件

2003年1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张东操的文章,《谁在对公众隐
瞒转基因食品 我国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受到漠视》。该文内容与许凯的
《6种雀巢食品含有不明基因 为何还在亚洲销售?》大致相似,不过是说,
根据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各国公众都有权利知道转基因食品的真实
情况,并可以自愿进行选择;而中国政府从2002年3月20日就开始正式施行
转基因标识制度,但“国内各地、甚至在边远地区的食品店,都有不少含转
基因成分的食品在销售,当然,这些食品转基因的身份被隐瞒了。”

这样一篇不到两千字的文章,显然又触动了方舟子的那根敏感的神经。
他在“立此存照”中加的按语全文如下:

“这位《中国青年报》记者为了配合境外反科学组织对中国的渗透,吓
唬中国公众,愣是伪造出了一份‘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指出,各国公
众都有权利知道转基因食品的真实情况,并可以自愿进行选择。’

“联合国与转基因食品有关的协议是二○○○年一月二十九日订于蒙特
利尔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这份议定书针
对的是‘任何改性活生物体’,而不只是转基因食品,主要是为了保护生物
多样性,也顾及人类健康问题。它是对涉及国与国之间的‘越境转移、过
境、处理和使用’所做的规定,并不是对各国内部销售提出要求,只要求在
进出口时做相关标记,并没有要求在国内销售时也做相关标记。在‘公众意
识和参与’部分,提出的要求只包括在有关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并向公
众通报决定结果,确保公众能够获得有关资料。并没有什么‘各国公众都有
权利知道转基因食品的真实情况,并可以自愿进行选择’这种说法。这完全
是记者捏造出来的。对公众隐瞒转基因食品真相的是这种只报道一方之词而
且捏造谎言、传播谣言的不良记者和反科学组织。

“顺便说一下,由于美国参议院还未批准该议定书,所以美国不是其签
约国,但是美国国务院负责海洋、国际环境和科学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发表的
声明指出,议定书完全符合美国的一贯立场。

“该议定书各种语言版本(包括中文版)的全文见:
http://www.biodiv.org/biosafety/protocol.asp

“美国国务院声明的中文版见:
http://www.usembassy-china.org.cn/press/release/2000/c/biosafty.html”(见: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2/zhuanjiyinshipin7.txt)。

方舟子的上述五百余字按语让人感到非常的奇怪。他根据什么指责“这
位《中国青年报》记者”是“配合境外反科学组织对中国的渗透,吓唬中国
公众”呢?这样的指责,如果没有任何证据,岂不是诬陷诽谤吗?方舟子难
道不怕吃官司吗?就算那份“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是他伪造的,难
道中国政府的管理政策就一文不值,需要方舟子莫名其妙地搬出“美国国务
院负责海洋、国际环境和科学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发表的声明”,和“美国的
一贯立场”?

其实,按照方舟子的第二段话,人们也可以看出,这个“议定书”确实
是要求“在进出口时做相关标记”,并且需要“在有关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
意见并向公众通报决定结果,确保公众能够获得有关资料”的,那么,张记
者说“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指出,各国公众都有权利知道转基因食品
的真实情况,并可以自愿进行选择”,不过是据此略加发挥而已,过度或许
有之,但决没有与之矛盾之处。这怎么能算得上是“伪造”呢?

实际上,“伪造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之人,恰恰是方舟子自
己。他说什么“这份议定书针对的是‘任何改性活生物体’,而不只是转基
因食品”,就是在故意混淆概念。在方舟子提供的网址,有一个“常见问
题”栏目,其中对“什么是改性活生物体”(What is a Living Modified
Organism?)是这么定义的:

“A Living Modified Organism (LMO) is defined in the 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 as any living organism that possesses a novel combination of
genetic material obtained through the use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In everyday
usage LMOs are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same as GMOs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but defini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erm GMO vary
widely.

Common LMOs include agricultural crops that have bee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r greater productivity or for resistance to pests or diseases. Examples
of modified crops include tomatoes, cassava, corn, cotton and soybeans.”
(http://www.cbd.int/biosafety/faqs.shtml?area=biotechnology&faq=3)。

也就是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所说的“改性活生物体”,就
是指“转基因生物”,因此这个议定书所针对的,也是“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食品”当然是指来自“转基因生物”的食品。根据中国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网站上的一篇文章,《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相关背
景》,其解释与之完全相符:“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在
《生物多样性公约》下,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而控制和管理‘生物
技术改性活生物体’(简称LMOs, Living modified organisms;或称‘转基
因生物’,简称GMOs,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越境转移的国际法律
文件。”
(http://www.sepa.gov.cn/ztbd/swdyxzt/bjjs/200505/t20050519_66694.htm)。

那么,到底是谁“愣是伪造出了一份‘联合国《生物安全议定书》’”
呢?到底是谁“对公众隐瞒转基因食品真相” 呢?到底是谁“只报道一方之
词而且捏造谎言、传播谣言”呢?当然是这位在那个神秘的“美国生物信息
公司”担任“咨询科学家”、专门搞“生物学信息”的美国华侨方舟子!

另外,从方舟子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
书……并不是对各国内部销售提出要求,只要求在进出口时做相关标记,并
没有要求在国内销售时也做相关标记”,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位自称“知识面
比较广”的“一等一全才”,连国际法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哪个国际公约可
以“对各国内部……提出要求”?难道一个国际公约没有“对中国内部提出
要求”,中国政府自己制订的政策就没有法律效力了?方博士可能连什么叫
做“主权”都不知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方舟子为什么要在按语的末尾,“顺便说一下”那
个“美国国务院声明”呢?如果考虑到美国并非这个公约的签约国(至今仍
旧不是),方舟子的这个举动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顺着他提供的链接,我
仔细地阅读了那份声明。原来,这是美国政府按照自己的立场来解释这个公
约的,其要点就是极力强调公约中对生物技术的赞美之辞,以及转基因技术
的优点。这些,从美国自己的立场(基本上就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立场)
来看,并没有什么好奇之处。值得好奇的是,方舟子把它“顺便”拿出来,
其目的到底是要干什么:难道是要中国政府、中国媒体、甚至中国公众都来
接受美国政府的立场?

用美国政府来吓唬中国政府,方舟子未免太嚣张了!

【注:《中国青年报》是方舟子告别科学实验室后走进中国媒体的第一
个立脚点,张东操曾在方舟子与核酸营养品大战中,给予过方舟子大力的支
持。但是,因为这个转基因问题,方舟子翻脸不认人,心狠手辣地要把这名
记者置于死地。由此可见这个人之狠毒,也可见转基因问题对方舟子是多么
的重要。

附录:新语丝收录的张东操部分文章目录:

张东操、张同泽:《江湖骗术七个为什么》,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26
日。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jianghupianshu.txt
张东操:《小记者“轰炸”基因科学家》,《中国青年报》2001年1月
30日。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jiyinkexuejia.txt
张东操:《谎言编织的“光明之路”——所谓来自美国的OK镜真
相》,《中国青年报》 2001年7月18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okjing.txt
张东操:《“基因食品”对健康并无帮助 基因专家对一些公司提出抗
议》,《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1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hesuanyingyang12.txt
张东操:《核酸光环开始消散:有关机构与“核酸保健品”划清界
限》,《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17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hesuanyingyang84.txt
张东操:《“核酸听证会”主办者认错 但仍坚持其“核酸有益健康”结
论》,《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22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hesuanyingyang94.txt
张东操:《核酸产业真的面临国际威胁吗——“核酸之争”再揭秘》,
《中国青年报》2001年3月23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hesuanyingyang95.txt
李健、张东操:《许智宏提出院士制度需要补充和完善 让院士和学术以
外的东西脱钩》,《中国青年报》2004年6月3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4/yuanshi.txt
李健、张东操:《对院士投诉集中在三类:署名剽窃兼职过多》,
《中国青年报》2004年6月3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4/yuanshi.txt
张东操、李健:《中科院建议:国家设立科学不端行为监察制度》,中
国青年报》2004年6月3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4/yuanshi.txt

(3) 《南方周末》事件

2004年12月9日,《南方周末》的头版头条文章是《转基因稻米:13亿
人主粮后的利益悬疑》。这篇文章的导言是:“在转基因稻米的安全性存疑
的情况下,中国一些科学家大力推动这种产品的商业种植,让人怀疑其中关
联的利益。”这些“让人怀疑”的科学家中,就有我们在前面已经认识过的
那个贾士荣。

这篇文章,理所当然地是要被方舟子“立此存照”的。方舟子的按语不
长,全文如下:

“《南方周末》的这篇报道,想让读者以为那些支持推广转基因作物的
科学家都是有关联利益的‘转基因科学家’,这是反科学恐怖主义组织伪绿
色假和平组织所散布的弥天大谎。如果担心转基因科学家会为了自身的商业
或行业利益昧了良心,那就请那些没有利益冲突的分子生物学家来做独立的
评估好了。并不是所有的分子生物学家都搞转基因,更不是所有的分子生物
学家都会对发财感兴趣。除了绿色和平组织的所谓‘科学顾问’和不敢透露
姓名的‘生物学家’、‘水稻科学家’,有几个懂得转基因是怎么回事的专
家会把转基因作物视为洪水猛兽?撰写《中国转基因水稻对健康和环境的风
险》的‘绿色和平’科学顾问苏*迈耶博士和珍妮*考特博士,一个是兽医,
一个是土壤专家,懂多少分子生物学,在转基因问题上又有什么发言权?要
说到关联利益,这些拿着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经费利用一般公众对转基因技
术的无知而制造恐慌的‘科学顾问’、薛达元、施鹏翔怎么不先拿镜子照照
自己?”(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5/rice.txt)。

方舟子的这个按语,与前面介绍的两个按语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他没
有直接骂报纸或记者,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反科学恐怖主义组织伪绿色假和
平组织”。显然,仅仅给这个组织冠上“反科学”的头衔,并不能彻底宣泄
方舟子对它的刻骨仇恨,因此他还要把它说成是“伪绿色”、“假和平”,
并且再加上一个“恐怖主义”的标签。这是方舟子自2002年底把绿色和平组
织打为“热衷于制造基因恐慌的反科学组织”之后,再次把对他们的定性升
级。谁都知道,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后,“恐怖主义”这个名称可能是这个世
界上最让人感到恐怖的称谓。把绿色和平组织定性为恐怖主义组织,把“薛
达元、施鹏翔”们和这个组织联系到一起,可见方舟子要把对手置于死地的
凶狠和恶毒。我们虽然理解不了方舟子为什么对一个民间组织怀有如此的仇
恨,但我们确实知道,在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的眼中,这个组织是被视为万恶
之源的。他们莫不是受到共同利益的驱使?

其次,方舟子没有再提什么美国如何如何,也没有“顺便”把美国政府
的立场转告给中国政府。也就是说,方舟子没有再用美国来吓唬中国。这是
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第一,八个月前,肉唐僧在《大豆里的阴谋》中提
出了方舟子是美国派遣的经济特务这样一个猜想。尽管肉唐僧的猜想是以调
侃的口气说出的,但其中的逻辑却颇为严密。方舟子之所以对《大豆里的阴
谋》一跳老高,与其说是因为肉唐僧“歪曲”了他的讲座内容,倒不如说是
对肉唐僧的这个猜想有些神经过敏——他对《大豆里的阴谋》的反驳几乎是
针锋对麦芒、一字对一字,但对於文章末尾肉唐僧所提出的“大豆里的阴
谋”,他却没有从正面做出反驳。从那以后,直到将《南方周末》立此存
照,方舟子除了在5月14日写了一篇《转基因,标不标记?》(发表在《环
球》2004年第11期)之外,再就没有正面谈论转基因问题。显然,方舟子的
嚣张气焰有所收敛。

方舟子在2004年12月没有再用美国来吓唬中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这年
4月21日,也就是方舟子反驳《大豆里的阴谋》之后的第二天,中国农业部
正式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它正式取代了两年前该部颁
发的三个规章:《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
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这实际上等於中
国对美国的转基因农产品(主要是大豆)敞开了大门。至此,美国政府直接
向中国施压已经产生预期的结果,方舟子为转基因产品奔走呼号的目的已经
达到,因此他对中国政府就转基因问题所进行的恫吓——不论是出於本能还
是受到第三者的指使——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007年8月,《时尚营养》杂志记者问方舟子:“在转基因所涉及到管
理和监测等制度的问题上,国内的规则是否健全?”方舟子答道:“国内跟
在欧洲后面,也要求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做标记,这样做会增加食品成本、
加深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误解,完全没有必要,应该向美国学习,取消标
记制度。国内对转基因作物的审批是过分严格的,导致早该推广的转基因水
稻迟迟不能获得批准。”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interview/shishang.txt)。

可见,方舟子又有了下一个工作目标,这就是,要中国“向美国学习,
取消标记制度。”

【注1:在方舟子的打假生涯中,《南方周末》是他的一个重要战略夥
伴。即使该报在2003年发生重大人事变动之后(后来被方舟子说为“堕落”
之始),新语丝在2004年还转载了《南方周末》的18篇文章,并且在这年1
月3日十分罕见地为它刊登了一则广告:“广告:南方周末记者征集院士话
题,欢迎有证据的揭发。联系:[email protected]”。《转基因稻米:13亿人
主粮后的利益悬疑》是该刊被方舟子“立此存照”的第一篇文章。从此之
后,方舟子与《南方周末》关系每况愈下,直至2005年11月,因《南方周
末》在方舟子与于建嵘的对骂中,没有站到他的一边,方舟子於是宣布“
《南方周末》显然成功地完成了堕落过程”。(《〈南方周末〉岂止是堕落
而已——答其编辑杨瑞春、记者李海鹏》,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yujianrong53.txt)。】

【注2:方舟子因为转基因问题对中国媒体的攻击,并不止上面提到的
这几次。他在2005年3月16日将《北京晚报》的《乐之饼干疑含转基因成分
超市下架家乐福仍卖》“立此存照”;在2005年5月23日发表了《评〈新京
报〉的吓人报道“转基因食品威胁人类健康?”》为了节省篇幅,不再介
绍。】

作者:xyzxyz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xyzxyz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223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