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毛主席的有线电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毛主席的有线电视   
鱼丈人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6/05/03
文章: 606

经验值: 12441


文章标题: 毛主席的有线电视 (980 reads)      时间: 2007-12-17 周一, 上午12:28

作者:鱼丈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974年冬,毛主席到长沙养病。有关方面为了给老人家调剂生活,便利用湖南电视台的频道,播放花鼓戏、湘剧等地方戏曲,毛主席通过电视天线收看这些节目,一般的观众当然也能看到。那时的戏曲,都是现代的革命内容,观众应该不会去怀疑电视台播放这些戏的动机。

可是,有一天毛主席看了一出戏后很喜欢,一个电话打到电视台,要求再播一遍。电视台不敢不依,立刻重播。这引起了革命观众的不满,打电话质问电视台:一个戏连播两遍,难道你们就没有其他节目了么?电视台有苦说不出,只好说“安排失误,接受批评”。

按说能这样搪塞一下也就罢了,不料毛主席得陇望蜀,新戏看够了又要看旧戏(传统戏),这可让电视台为了难:如果还是用原有频道播旧戏,这顶“资本主义复辟”的帽子谁敢戴?于是有人出了个险招:另开辟一个频道专门给毛主席播传统戏。电视台的同志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如此办理,同时祷告上天,千万不要让别的观众知道这个频道。

可惜,光有良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传统戏没播多久,电视台就接到革命观众的电话。他们义正词严,责问电视台为何放旧戏?电视台搪塞道:这可能是香港台的信号。革命观众曰:不对!明明听到某某人(湖南电视台播音员)的解说。

革命观众的觉悟如此之高,令电视台的同志彻底傻了眼。绝望之中,有人突然灵机一动:无线广播不行,可以搞有线电视么。说干就干,同志们在毛主席的住处附近修建了一间演播室,电缆直通主席的电视机。于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纷纷粉墨登场,毛主席在家高坐,看得不亦乐乎[注1]。不过,他老人家大概没有意识到,他将作为中国第一位有线戏曲电视用户而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都知道,毛主席是个大戏迷,尤其喜欢传统京剧。在“样板戏”充斥中国舞台的形势下,毛主席没有地方去看旧戏,搞个有线电视过过戏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后来,毛主席回到北京,还指示有关部门录制一批优秀的传统戏剧,因此解放了一批老艺术家,抢救了被“四人帮”破坏的文化遗产。

例如,有一次毛主席要看京剧“大探二”(即《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并指定由“三李”(李宗义、李长春、李炳淑)来演。曾经在“样板戏”《龙江颂》中饰演江水英的李炳淑趁此机会,要求请正遭受“四人帮”迫害的张君秋作指导。张先生因此得到解放,对贤徒的义举感激不尽[注2]。

为毛主席办有线电视是要花不少钱的,不仅不能算是“艰苦朴素”,而且还有“特殊化”之嫌。不过,如今连腐败都有“正面意义”,而“毛主席的有线电视”既开创了我国电视广播的新篇章,又拯救了濒于灭亡的传统艺术,岂不更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
[注1]参见《难忘的"特殊使命":为晚年毛泽东提供电视节目》(http://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17/node161/node80568/node80570/userobject1ai1261103.html)。

[注2]见http://www.jfdaily.com/logo/mingren/lbs/11.htm


作者:鱼丈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鱼丈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2549 seconds ] :: [ 3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