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草庵居士 没有选择的选择——有难同当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草庵居士 没有选择的选择——有难同当
邢国鑫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标题:
ZT 草庵居士 没有选择的选择——有难同当
(619 reads)
时间:
2007-12-03 周一, 下午11:12
作者:
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没有选择的选择——有难同当
很多人问我最近中国经济走势,特别是股票走势。说实话,这是个很难的话题。尽管有很多人认为我走极端路线,对中国政策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在今天,我还是要夸奖一次目前的中国政府决策,尽管我很少甚至不愿意夸奖任何政府行为和政策。
多少年来,中国经济政策很混乱,整个政府的决策政出多端,让人无法是从。但最近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确实走的不错,特别是调高储蓄准备金率及加大调控信贷规模这两招。
按照常理,中国的储备金率已经是世界第一高了,如果放在全球其他的西方国家,这个宏观调控的手段所起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中国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9%上调9次至13.5%。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政策并没有很大的效果,问题在哪里?
10月份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同比增速为18.47%,不仅高于2007年年初设定的全年M2增长16%左右的目标,也高于去年末16.9%的同比增 速。而自7月份以来,M2同比增速已经连续4个月高于18%,这一速度仅次于2006年上半年。M2增速过高,无疑会增加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风 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能直接锁定银行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影响货币乘数(基础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衡量货币派生能力的指标),降低货币派生能力,减缓M2增速。
广义货币供给量M2被认为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2007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增长实际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按目前统计 口径,法定准备金计入基础货币,剔除准备金后的基础货币目前增速低于10%。央行2007年通过各种货币回笼手段,已基本对冲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增长 和到期票据。
可是,根据国内公布的数据,剔除准备金后的实际货币扩张倍数要远远高于公布的数字4.46。这意味着目前银行的货币派生能 力仍然相当高。这就是基础货币得到有效对冲后,M2仍然快速增长的真正原因。也就是,信贷增速过快,导致货币派生能力增强,进而推高了广义货币供给量。银行主要是通过发放信贷进行货币创造(派生)的。银行提供的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原来贷款的货币,即派生货币。信贷发放得越多、越快,社会上的货币量派生得越多、越快。因此,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会对货币乘数产生向下的压力,但银行过快的信贷增长大大抵消了这一作用。
具体数据如此下:2007年前三季度,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是16.08%、16.48%、17.16%,为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2007年前三个季度新增贷款3.36兆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3.18兆元规模。可见,2007年信贷增速明显偏快。
银行信贷增速过快很显然是目前中国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央下大决心控制信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也是我赞扬今天中央政府经济决策的主要原因。
其实,在几年前,我曾到处阻止中国银行业在海外上市,华尔街被我到处游说,在中美两国政府及金融界都流传着本居士这样一句名言:“只要中国银行到美国上市,你去告他欺诈,你一定会赚钱”。后来这句话在政治局会议上被讨论,中国银行在海外上市的决策被阻止,中国的各个银行后来在国内及香港上市。
我为什么要阻止中国的各个银行自海外上市?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一旦在海外上市,结果和目前被告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一样,中国金融界不仅失去金融控制权,而且会丧失信用,结果凄惨。
国内上市,解决了银行私有化问题,无论政府如何避讳这个话题,但中国的国有银行还是通过上市这个途径私有化了。另一个原因是可以让中国银行可以现在国内解决原来遗留的坏账问题。实际上,中国金融界已经将原来的坏账问题缓解了,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但我们不得承认中国银行的坏账问题已经因为资金盘子大了,风险也降低了不少。
上面问题的解决说明,很多问题的解决途径并非只有一个。很多还是可以共赢的。如果我们只会迎合国内政府,不提出反对意见,不采取强烈的反对手段,中国银行业就可能摒弃国内上市途径,直接到美国去上市。事实上,中国各个银行去美国上市的申请报告都已经送到了政治局常委手中。
如果中国的各个银行到海外上市,中国的百姓还有金融的控制权吗?还能有今后的话语权吗?还能有未来的金融私有化吗?
当然,类似国内银行在国内上市的问题相对于百姓也有风险和责任。因为解决国内银行坏账比例的盘子是全国百姓购买的股票。风险的降低是由于百姓在承担风险。但问题是,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百姓承担了风险,但按照国内官僚的作风,他们是宁与外贼不给嫁奴的做法,他们即使是到海外上市,也是贱卖中国的金融资产,与其贱卖,还不如让百姓多出点钱买过来。百姓虽然多花了钱,但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很多。
这次中央宏观调控,很显然也会有百姓承担损失。原因也很简单。
控制信贷增量,说简单了就是紧缩信贷规模。我给中央政府提出这个政策是因为,提高汇率可以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但这个政策必须要一次性进行,缓慢地调高汇率,这只能更多的吸引海外投机资本,最后的结果是虽然延缓了经济崩溃,但可能会将崩溃引发的更严重。
一次性提高汇率,政府无法接受,因为奥运会的原因,政府无法承担奥运会前的经济萧条和政治动乱。
这样说来,压缩信贷总量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压缩信贷总量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资金,但由于中国是出口经济主导,大多数的出口企业是合资或独资企业,而且根据国内资料,出口企业虽然也需要贷款,但实际上他们得到银行的支持并不多,相反国际贸易之间的资金回款远好于国内贸易。
压缩信贷直接影响的将会是房地产企业和股市。房地产将会因为资金为而出现资金链中断,这必然会迫使房地产商让利以回收资本,进一步促使房地产价格回落。
同样,信贷压缩,股市也会进一步下跌,如果未来的调控能够让股市进入缓慢、坚定的下跌通道,令股民不断小幅度的亏损,以彻底消除投机心态,股指在未来一年时间内重新回到3000点以内,将能够避免剧烈波动。
由于多数股民都亏损且提升无望,投机行为遭受抑制,股市处于低迷状态;信贷的紧缩让楼市进入下跌通道,银行趁机逼债、开发商不得不将之前的利润回吐,同时楼市进入谷底。银行可以借此避免开发商坏账,而政府如果能采取政策法令对于按揭买房的中产者则提供宽限,以避免违约行为的增加,那么银行仍有机会逃过一劫,国家无需用巨额通胀来平银行坏账,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在此之后,经济会进入低迷状态,此后经济调控的方向应在振兴实体经济,以实现经济的重新起步。如果政府在此之后能进行土地私有化,通过土地拍卖获得收入,在萧条期采取有利于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措施,将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当然,这些结果的前提是政府能做到上述几点,那么大陆百姓将能够逃过一劫。
或许,有人问,你怎么就知道不采取这样的措施中国经济就必然会崩溃。
中国是否泡沫化,这个话题根本就无需解释,你能想象目前的中国中石油一家公司的市值就相当于俄国全国GDP吗?这难道不是泡沫是什么?中国工行成为世界第一大的银行,他不是泡沫吗?
既然是泡沫,必然会破灭。花旗银行看空国内股市,抛售中国工行的股票,淡马锡抛空中国股票。他们只不过说实话而已。尽管很多时候中国特色都是理由,但经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的股民都不是投资者,100%以投机的心态进入市场,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不理性行为和脆弱的心态,一旦股市上升,就不顾后果进入市场,一旦进入大跌通道,则不顾一切逃出市场——这种行为决定了中国股市将在未来某个时候迎来黑色的一天。
那么,奥运会召开的8月是一个关键点,外资很可能在奥运前几个月率先抽身,剩下的就是晾在沙滩里的鱼。对于中国百姓而言,剩下的关键就是,这一天何时到来。股民们一致认为明年奥运会前股市都坚挺,所以虽然现在有不小的跌幅,但酿不成灾难,因为大家还有信心。但问题是,今天没有风险,大家都可以躲得过,但奥运会后的风险躲得过吗?
看看最近中美两国的经济对策,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两国的未来。
美国正经受着次贷风波,其实,这个损失最大不会超过三千亿美元,更何况其中海外将承担一半以上的损失。在美国最大的损失不会超过一千五百亿美元,这个资金损失比例在美国实在是很小。但美国金融界和政府却看得比天大。宏观调控不断出现。而美国降息和美元贬值的结果是,美国货因为价格低,出口大增,旅游业也因为美元贬值而游客大增,但更主要的是,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资产便宜,大量的海外产业资金流入美国,美国会因为这些产业资金而促成实业扩大,实力将大增。
相反,我们看中国会怎么样?中国增息,缓慢提高汇率,吸引的是全球的投机资金,这些投机资金和产业资金的最大区别就是快速的流动性,美国吸引的产业资金会创造工作机会和财富,中国吸引的投机资金会夺走中国人的财富,增加经济崩溃的风险。这两者的区别之大,后果之不同,将会让人万分惊恐。
对中央政府的建议虽然提出来了,中央政府也执行了,但后面的事情也并不一定会是好的结果。原因何在?主要是利益分配的原因,任何一个政策,尽管他可能是很好的目的,但如果利益集团不能平衡,就很难执行下去,更况且中国是个利益集团执政的国家。
所以,在很多时候,要想真正的为百姓利益着想,这就需要公平的制度和司法体制。如果没有这点,而去将有难同当,最后承担损失的只有百姓自己。正是这点担心,我一直在拷问自己的良心:“你的建议是否会在最后损害中国百姓的利益,而不是挽救中国百姓与水火之中?”
但问题是,如果不是有难同当,大家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和建议?难道国际社会可以承担中国的苦难吗?他们有这个责任吗?
• 全部跟贴
o [独评] 加大调控信贷规模的目地,是抑制通货膨胀。 明心 [78 b] 2007-12-02 15:01:45 [点击: 1] (767839)
o [独评] 成思危已在经济半小时承诺奥运前是牛市,改为慢牛而已 仰望星空 [0 b] 2007-12-02 07:49:42 [点击: 7] (767715)
o [独评] 除去吹牛部分,专业内容大段的与23日证券报王栋琳的文章相同 乌鸦嘴 [2721 b] 2007-12-02 03:11:47 [点击: 54] (767685)
o [独评] 草庵的矛盾 闲话 [649 b] 2007-12-02 02:03:32 [点击: 75] (767678)
预测和盼是有区别的.经济崩溃主要由百姓来承担,就不应该盼. 万生 [
作者:
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废话,预测经济和股票走势如果不难,你老草还用开二手马死躺吗?
--
咱老百姓(真)
- (0 Byte) 2007-12-04 周二, 上午4:03
(16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1861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